还从“拈花微笑”说起——简单看禅诗相通的形式


2014/9/7    热度:246   

拈花微笑的景象是很美丽的。这种美丽的诗意正象拈花微笑的意境一样是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许,正是因了它的美丽,因了它的诗意,因了它的神秘。所以,诗人常常以之为题材而成诗。下面就是其中的两首。

(一)
周梦蝶《灵山印象》
一眼就不见了。/ 寒过,而且彻骨过的/ 这雪花。/ 就这样/让一只手/ 无骨/ 而轻轻浅浅浅/ 拈起——
雷霆轰发 / 这静默。/ 多美丽的时刻!/ 那人,看来一点也不怎样的,/ 那人,只一个笑/轻轻浅浅的 / 就把一个笑/ 接过去了……

(二)
废名 《灯》
深夜读书/ 释手一本老子道德经之后,/ 若抛却吉凶悔吝/ 相晤一室。/ 太疏远莫若拈花一笑了。/ 有鱼之与水,/ 猫不捕鱼,/ 又记起去年冬夜里地席上看见一只小耗子走路,/ 夜贩子的叫卖声又做了宇宙的言语,/ 又想起一个年青人的诗句,/ “鱼乃水之花”/ 灯光好象写了一首诗,/ 他寂寞我不读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灯又叫我听街上敲那梆人。

——这是典型的两首诗,慢慢读吧,看出其中的区别了么?是的,慢慢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了。
前者(第一首)是分明的只是述说一个故事,它主要是以诗的形式去记叙一则佛教的公案。它是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叙述的。从而就使禅与诗相通了。这是最普通最简单最容易领悟的一种禅诗相通的形式。可以谓之“以诗示禅”。

后者(第二首)是以自我的角度去写的。诗人自觉地用到一个禅宗的故事。简单的说来,这首诗就是写诗人深夜读书渐渐进入澄明静寂的禅宗境界,从而暂时忘却自身的苦难而得到放松与愉悦。这是诗人自觉地把禅写进诗内,表达诗人的一种禅趣,禅味,禅悦的体验的诗(所谓禅境一般是指一种虚静空灵清明的境界)。通过这样,于是,诗与禅也便相通了。而这种形式是区别于上面的形式的。一般叫“以诗示禅”。我们只要认真再读一下,而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以诗示禅,侧重于它的认识价值;以禅喻诗,则侧重于它的审美愉悦价值。两者一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后一种形式比起前者是要更高一个层次的。

但是,诗禅相通的最高的一种形式就是“诗禅相融”。就是指那些诗人并未在诗中使用任何禅宗用语或故事公案。却又偏偏能体现出一种禅味出来。从而使诗味禅味相互自然的混合在一起。从而使诗韵味无穷。这种诗一般体现为一种山林化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平淡的哲理。其中并蕴藏了丰富的诗味,禅味。典型的此类作品的诗人如王维半山东坡当然少不了江西诗派。而大家熟悉的陶渊明也是。他的《饮酒》诗就是最好的代表了。

大体上诗禅相通的形式就有这几种吧。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能让诗禅相通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由于诗禅内在的一些共同地方。比如价值取向的非功利化,思维方式的非分析化,语言表达的非逻辑化,肯定和表现在的非客观化。正是由于这些,才使诗禅真正的相通互融互用,才有了“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之说,才孕育了中国文化上独具特色的说禅的带禅味禅意诗的出现。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法门里面,一句阿弥陀佛是“止于至善”。所有一切成就里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成就止于至善之善。佛慈悲到了极处,他把至善之法传授给我们,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达到至善圆满的成就。这个是佛的心、是佛的愿。整个佛法里面最精彩、最精华、最殊胜的,无过于四十八愿。一切法从心想生,四十八愿这个心想念念都是止于至善,阿弥陀佛所想的好到极处,善到极处,念念止于至善!我们以公正的心、公平的心、清净心对一切人,这就是六度里面的布施波罗蜜,这是善道,至善之道,在此地讲成佛之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