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禅的名义
2014/9/3   热度:349
妙境法师:禅的名义 大觉莲社主人叶敏居士,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法友,今天有因缘我到这里,我们共同地学习佛法。我原来和叶居士说这件事的时候,我是说这个讲题是「禅与净土」。但是我现在想,这个题目太大了,我想可能我就讲一半好了,就光是讲禅,净土不讲了。 禅这件事,我们汉文佛教徒听到这句话,很容易想到中国禅宗的禅,很容易这样想。在我个人的看法,古代的禅,达摩禅师来到中国,他传的禅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后来的禅,另当别论。现在我们要学习禅,也不限于禅宗的禅。我认为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都是禅!禅是遍于一切佛法的,不是单独地有一个禅,我个人的思想是这样子。现在看我写的讲稿。 禅是梵语,汉译叫做静虑。 「禅是梵语」,这不是中国话,「汉译叫做静虑」。「静虑」这句话,「静」主要指我们的内心,内心能够寂静住。我们的心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是动乱的,现在学习佛法以后,要改变这种情况,要寂静,不要乱,这是一。「虑」是智慧,凡夫一直是没有智慧的;但是学习佛法以后,要有智慧。但是静虑这个虑,这里似乎又不是指佛法的智慧,是世间的智慧,但是超过了欲的境界。这就简单地说到这里。 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 下边我引《摄大乘论》上的话:「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这是《摄大乘论》上的解释。能够消除所有散动,就是经过长时期的静坐,要有一个方法的。用这个方法消除内心的散乱,使令心不要动、不要乱,就是明静而住的意思。「及能引得内心安住」,前面是动乱消除了,然后内心就能够明静而住,这就叫做静虑。这样讲静虑,这不是佛法的静虑,是世间人的静虑,就是指色界天的那个静虑。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是欲界,要超过欲界、达到了色界的境界的时候,他内心的寂静住叫做静虑。所以这不是佛法中的禅,是世间上的禅。但是我们现在学习佛法,为什么讲世间的禅呢?因为世间的禅,在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也需要,也需要这个禅,所以要讲这个禅。这个地方我就讲到这里,看下边的文。 消除令心散动的不善法——五欲、五盖等,引得内心安住一境,不驰求于外,令内心得到安隐寂静的喜乐。这只是止义,未及于观。 「消除令心散动的不善法——五欲、五盖等,引得内心安住一境,不驰求于外,令内心得到安隐寂静的喜乐」,这也就是解释前面这一段文。就是要用一个方法,消除我们内心的散乱,心里面不动乱。 动乱有几种情形:一个是我们接触到可爱的境界、可憎恶的境界、各式各样引起烦恼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乱了,这是一种。一个是我们在禅堂里面静坐,我们没有接触这些杂乱的境界,但是内心里面就胡思乱想,那还是乱。这两种情形,学习禅的人都需要把它消除,消除内心的散乱。这些动乱的境界不是好事情,所以叫做「不善法」。 究竟这个不善法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五欲和五盖。「五欲」,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是五根),接触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的时候,我们心就乱了,这叫做五欲。「五盖」,就是不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我们内心里面有贪欲、瞋恚、昏沉睡眠、还有掉举恶作、还有个疑,这五种盖;这五种盖,这五种烦恼一现起的时候,就使令我们不能与禅定相应了,就是有这样的障碍,所以叫做盖。 「引得内心安住一境」,如果我们肯放下一点,我们不要心里面有这么多的欲、有这么多的盖。我刚才说了,这不是佛教的禅,已经有这个程度。不管你是佛教徒、你是非佛教徒,都有可能学习禅;学习禅,都要解除这个欲和盖的问题。这两个障碍能够消除的话,内心就会寂静住了,引得内心的安住一境。「不驰求于外」,不向外面,心不跑到外面去找机会。我们在欲界的人,我们不是色界天上的人,我们欲界没有静坐的人,当然就是时时地要注意外边有好的境界,我不能失掉好机会,一直地去寻求这件事,欲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现在,肯放下了欲和盖,而能够拿出时间和精神来学习静坐,你若能放下欲和盖的话,内心就会安住,就不动了,「不驰求于外」,不到外边去胡思乱想。「令内心得到安隐寂静的喜乐」,这个安隐寂静的喜乐,是静坐有多少成就的人内心的反应,心情感觉到寂静、感觉到安隐、感觉到喜乐。这种喜乐,不是驰求于外、一直地去享受欲的人所能知道的。所以对于静坐有多少成就的人,外表上,其它的人看见这个人很苦,其实他自己内心很快乐,这是两个世界。 这样的禅定,「这只是止义」,在佛法里面讲禅,只是止的这一部分的道理、一部分的境界,这个「义」当个境界讲。「未及于观」,没能达到佛法中所说的观,还没谈到,没有谈到这件事。 观即是慧。云何名慧? 观是什么呢?「观即是慧」,观是智慧。这里说智慧,「云何名慧?」怎么叫做慧呢?这是指佛法说了。 《摄大乘论》说: 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在《摄大乘论》上又说:「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这是佛法的道理了。如果你读《大智度论》、你读《中观论》、或者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读《华严经》、《法华经》、读《维摩诘所说经》、你读《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楞伽经》,它对定和慧是有详细的、很深刻的开示,不是模棱两可的,好像是说了、又好像是没解释,不是那个情形。若是我们不学习经论的话,你跟一个没有学习经论的一位老师学习禅,我认为是有这个问题,好像是这就是定,即定就是慧;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就可能会说这样的「妙法」。其实在我们读《解深密经》、《楞伽经》、读《般若经》,不是这样意思的。 看下面的文,「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又「能真实品别知法」,这叫做慧。下面加以解释。 见趣,即指五见、二十见、六十二见、百八见等而言,即是见趣异名。彼非是正见,有大过患。佛法中的正见之慧堪能对治此邪恶慧,故云能除遣。 「见趣,即指五见、二十见、六十二见、百八见等而言」,见趣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指这些说的。 这个五见,第一个是「身见」,也叫做萨迦耶见。这个见,怎么叫做我见呢?我们这个生命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地水火风组织成的根——眼耳鼻舌身,这是五根,这五根都是地水火风组成的,这是色法。但是,另外我们有受想行识,这是内心的思想,这叫做心法。一个色、一个心,简单说就是这两种。这两种组成的,都是剎那剎那变化的,都是有老病死的,有种种苦恼的境界,这里边没有我。这句话,我们常常学习经论的人,倒不需要解释;但是若没有学习经论的,还需要解释。什么叫做「我」呢?就是没有老病死、也没有剎那灭,它是常恒住、永久存在的一种体性。 我现在举一个例子你听听。我们不静坐的人,就是在欲上贪求生活的境界,那当然是感觉不到这里。若是我们多少放下了欲、放下了盖,你能够在寂静处多静坐,会出现一件事情。出现什么事情呢?就是静坐的时候,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了。我们现在自己反省,有这么一大块坐在这里;但是若是静坐有一点相应的时候,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也不感觉有这个房子、有山河大地这些事情,都不见了。但是你若问他:知道身体不在的那个是谁?不感觉到有这么一个房子、不感觉到有山河大地,这个感觉是谁?那当然就是我们的心嘛!这样说,这一切物质的世界都不见了,但是心是在的,心是存在的。一切法都是空了,就剩我们这一念灵明的心在那里。你有这个感觉的时候,这个感觉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认为他得无生法忍了,这是一个感觉。第二个,谁是我?这个就是我!你若静坐有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就会有这个感觉。当然我们不静坐的人没有这件事,你感觉不到这里。 我再多说几句,我读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他那儿其中有一段文,他就是有这个境界,他就感觉到这个境界。他说:「因为常常出去讲经,静坐的功夫就不能照常地那么用功了,不常静坐,这个境界就没有了!」那就是退了。而这个境界,在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也有提到,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也提到这件事,而在《瑜伽师地论》当然也提到。那么这是什么呢?这在佛法里面叫未到地定,还没能超出欲界,还没到色界天,就是欲界定的境界。欲界定有什么境界呢?欲界定有一种境界,譬如说你夜间都不要开灯,你在这儿静坐的时候,你就看见外面的事情,看见有人到厕所去了,在虚云老和尚的年谱上也提到这件事。白天静坐的时候,有大太阳,但是你静坐的时候能看见天空上星辰。这是什么境界? 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人,教人修禅的;在各地方,「我是跟某某人学禅的!」哎呀!我说「不得了!」他说这是天眼通,他就说这个人得天眼通了!实在这是什么?实在这是欲界定的境界,连未到地定的境界还没到,更没有得色界四禅,那里来的天眼通呢?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若从经论上多学习,你才可能会知道这件事,不然还不知道这件事的。 现在说(我们不要说太远了),说这个我见,当然我们心里面想:「这个身体就是我」,我们一般人就是这样想。谁若打他一拳,「你为什么要打我?」就是身体是我。这样讲呢,色也是我、心也是我。但是若这个静坐的人,他若是不读我刚才说的这些经论的话,他认为这个色法不是我,而那一念心、灵明的心性这是我,那就和一般人所谓我不一样了。 现在这上面说,身见是不对的,这个思想是错误的。这地方说身见,用我们容易明白的话说就是我见,执着这个身体里面有个我。若是我们不多读书的话,也不学习哲学的话,我们只是说这是我就算了,这个事情就完了,不再分析什么是我。但是,你若是学习佛法,你若常常静坐的话,不静坐也碰不到这个问题,静坐的时候就会接触这个问题。唯识上说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是我,这件事不是平常的境界,平常的人感觉不到这里。就是修行人,静坐的修行人(还不是学习佛法的人),他就会感觉这个灵明的心这是我。而现在佛法讲,这是我见!我见不是佛法,这是错误,是凡夫的境界。若是我们能学习佛法,要灭除这个我见,消除去这种我见,这不是我。这个身见暂时就说到这里。 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常见和断见这两种。譬如说常见,这个灵明的自性是我,它是常住不坏的,这叫常见。有的感觉到这个身体死了就结束了,什么也没有了,那叫做断见。但是我们若学习《中观论》,它的说法又更深刻了,它说什么叫做常见?什么叫做断见?譬如说这个灯的光明,前一剎那的光和后一剎那的光是无差别的,是名为常见;如果说前一剎那的光不是后一剎那的光,是名为断见。说我昨天看见你是这样子,我今天看见你还是这样子,这叫做常见;说是不同了,那就是断见。所以从这样的道理来说,我们自己说,「你相信基督教?你相信佛教?」「我相信佛教!」这句话很高贵啊!但是,我们如果不深入地修学止观,我们就在常见、断见里面生活!我们知道吗?我们自己知道吗?我们是不知道的。圣人也没有我见、也没有常见、也没有断见的,圣人是这样子。当然这个问题应该再多说几句,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就讲到这里。 一个身见、一个边见,还有见取见、戒禁取见,还有一个邪见。 「见取」,见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是佛教徒,但是他深入地去研究高深的理论的时候,他会发觉:「哦!这个身体有我」,它是常的,或者是断的,或者有更多的想法,认为这个是非常的高深,其它的人都不能知道这个境界,唯有我能知道,这个是非常的大智慧境界。他爱着这个思想,就叫做见取。 其次就是「戒取」。戒取就是一切的非佛教、其它宗教他们所执着的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他们所守的戒律,那都叫做戒取。他就是执着这个是非常的高尚、非常的清净,一切其它的人所不能及的这个境界,这个叫戒取。 最后这个叫做「邪见」。邪见就是不相信有因有果的,这是邪见。 这些见,我这说是五种见,都是愚痴的境界,不是佛法的智慧。我就说到这里,其它的二十见、六十二见、百八见等,我们现在不解释了。 「邪恶慧」,这个邪恶慧,《摄大乘论》上说是:「一切见趣诸邪恶慧」,我看这个文的意思,一切见趣就叫做邪恶慧;不是离开了见趣,另外有个邪恶慧。因为他们这些见解、他们这些见地,一般人还是没有的,所以他们也是有多少智慧的。但是佛法的立场来看,这都是邪恶慧,都不是正见,这是有过失的,不符合诸法缘起的道理,使令我们不能够解脱一切苦恼,所以叫做邪恶慧。 「即是见趣异名」,邪恶慧即是见趣异名,邪恶慧即是见趣的不同的名称。 「彼非是正见,有大过患」,它们不是佛法中的智慧,这里面有很大的过患,就是使令我们不能解脱一切苦恼,不能成为圣人,在生死里流转的这些动力,所以是有大过患,故名叫邪恶慧。 「佛法中的正见之慧堪能对治此邪恶慧,故云能除遣」,佛法中正见的智慧,明白点说是什么?就是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另外有个智慧;这个智慧能破除去这些邪恶慧,那才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我们若能够深入地学习《般若经》,《金刚般若》、或者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般若经》,乃至《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解深密经》这一切的经论,《瑜伽师地论》这些,这里面都有这种智慧。要学习这些经论,你才能得到智慧,用这个智慧能破除这些邪恶见。就刚才说那个常见和断见,我们怎么样才能避免常见和断见呢?这是要学习佛法才能够做得到,不学习佛法,你不能破除常见和断见的,你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不是断见、就是常见,这些邪知邪见你不能超越的。 佛法中的正见的智慧堪能对治此邪恶慧,故云能除遣。我刚才就是说这一段,譬如说我们能够把五欲、五盖除遣了,我看也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在佛法里面能得到智慧,破除去这一切的见趣更不容易,更不是容易。 我现在又要说一句话:「我们不要学习佛法,我就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非常好,我赞成!就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到了阿弥陀佛国的时候,听阿弥陀佛给我们讲《般若经》,我们开大智慧,那么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同意。但是,今天是办不到!今天念阿弥陀佛,你能破除去常见、断见吗?我看你办不到,你完全办不到!这个欲和盖,你能破除去?我看也不容易。因为你光是念阿弥陀佛,你很难得到这些智慧、能破除这些问题,不容易。但是,有善根的人有点惭愧心,用自己对佛法的小小的信心、小小的惭愧心,把这个欲和盖减轻一点,不障碍念佛就好了。然后我们就好好念,就这样念佛求生净土,能成功就非常殊胜了;但是有可能没成功。这一段我就讲到这里。我们看下边。 真实知法,即是如法真实性而知,即是如理智知;品别知法,即是别别品类而知,即是如量智知。前是根本无分别智所知,后是后得有分别智的智慧。 「真实知法,即是如法真实性而知」,法的真实性,假设说它是二,一加一是二,我们知道它是二,这就是如法的真实性而知。如法的真实性是什么呢?在经论上说,那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圣人的智慧境界,圣人的智慧才明白什么叫做第一义谛、什么叫做如法的真实性,才知道。或者我们现在简单地说,就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我们能够如诸法的真实性去知道,那就叫做如理智知;「如法真实性而知,即是如理智知」。这个如理智,也叫根本智,就是佛菩萨经过长时期的用功修行,所成就的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无分别的智慧,它能如于法性理而去知道、而能够了知的。 「品别知法,即是别别品类而知」,这个品别知法,前面《摄大乘论》那句话:「真实品别知法」,这一句话变成两句话:「真实知法」、「品别知法」。「品别知法」,这里解释就是「别别品类而知」,就是一样一样地、有不同类别的情形,你也应该知道。譬如这是善法、这是恶法,这是欲界、这是色界、这是无色界,这是人、这是天、这是三恶道,这是阿罗汉、这是辟支佛、这是菩萨、这是佛,各式各样的品类都是不一样的,你能够如实地了知,这就叫做「品别知法」。 「品别知法」这件事不容易。说是如法性你能够知道,是不容易;品别知法是更不容易。就是阿罗汉,这件事还办不到,还不能够完全明白,所以这是差别的智慧。前面「如理智知」是平等的智慧,这个「品别知法」是一切缘起的差别的境界,你能够明白,这是两种智慧。「即是如量智知」,如量智,这个量就是有差别、有深浅不同的境界,你能够了知,叫如量智知。「前是根本无分别智所知,后是后得有分别智的智慧」。 今所云禅,应兼有此二者,不应只有止之定,亦应有观的智慧,何以故? 「今所云禅,应兼有此二者」,现在这里说禅,应兼有这两种不同,这两种不同都应该有。「今所云禅,应兼有此二者」,「兼有此二者」是那两者?一个是定、一个是慧,定、慧合起来名之为禅。而不是只有定、而没有慧,那是世间禅。要有慧,定里面有慧,这是佛法中所重视的禅。「今所云禅,应兼有此二者,不应只有止之定,亦应有观的智慧,何以故?」什么理由呢? 《大智度论》云:问曰: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大智度论》云:问曰: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我们佛教徒,照理说,应该是自然地会有这种分别心,什么分别心?就是你说的话我不能相信的;若是你老师说的话,我可能考虑考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分别心。譬如说是我们读天台智者大师他的法语,他说出一个道理来,然后他要引证,引经论上的话来证明他这句话是对的。为什么要这样子?「你就说这句话就好了嘛,还要引佛菩萨的话来干什么?」因为我们佛教徒,我们认为佛菩萨的话是可信的,你说的话不一定,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我们中国的汉文佛教徒,后来的佛教徒又不是这么回事;就是一个平常的人说出一句话,我们就相信,他也不需要引证,我们就相信:「哎呀!这句话是宝贝!」我们会有这个情形。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中国佛教——应该说是汉文佛教,汉文佛教今天这样衰微的原因,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谁的话我都相信,这是佛法衰微的一个原因。说「这个人很有地位,名望很高,他说的话我就相信」,其实不一定!我们从古代的(后来的我们姑且不论),从古代中国的高僧的著作,我们发觉这件事,他就是尊重佛陀的智慧!对于佛说的话,我们应该有信心;其它的人说话,可以参考。这件事,我刚才说了,关乎我们佛教的兴衰,都有关系,有关系的。 在《大智度论》里也提到,尤其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法语也常提到,人大概地分两类:一个信行、一个法行。信行的人就是这样,你说我就相信了。法行,那不一定,「我要看看经论上怎么讲?」这是法行人,他的智慧高一点,这是不一样的。 现在这里说,前面说佛教里面说的禅不只是定,还要有智能。你这句话有什么根据?现在我就是引《大智度论》上的话。「《大智度论》云:问曰: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这三种就是:空、无相、无作这三种。这三种是智慧,「以智慧观空」。我们的肉眼,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我们这六个识,主要是第六意识,我们看见这个灯也是有,「弘范三界」那里也是有,这个钟也是有,这个墙壁也是有,看见高山大海都是有;但是佛法说这都是空的。都是空的,那一定要有个道理的,要有道理说它是空的,你光说空不行,所以这上面说要智慧来观察它是空的,所以观空是一种智慧。 我刚才说,静坐的人坐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没有了、空了。这不是智慧,这是感觉,是感觉它是空的,不是你的智慧观察它是空的。但是若是我们不学习经论的话,你感觉静坐的时候,这身体空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成就了!「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了,你会这样说吧?我看你会这样想,心里面生大欢喜,「哎呀!我今天到这个境界了!」但是,你可知道,这是你的感觉,不是你的智慧。这六波罗蜜,最后是般若波罗蜜,是说智慧,不是说你的感觉。但是到那个时候,你会这样观察吗?这是我的感觉,不是智慧,你会想到这里吗?我看未必! 我现在再说一点烦恼的话,中国的古德批评禅宗叫做闇证!这句话怎么讲?什么叫做闇证?就是不学习经论,坐在那里:「我就是佛!」这教下的人:「闇证!实在你不懂这回事!」这是个问题。我们说这个话好像这里边有很多问题,实在是关乎佛法的兴衰,也关乎到你是不是有正见。你有正见吗?你有正知正见吗?你有吗?你根据什么说你有正知正见?有什么根据?实在来说,非常的遗憾,这件事,非常遗憾的。 这上面说「观空」,是用智慧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空的,这是要智慧来观察的。这个智慧观察这件事,其实也是不简单。 我们若是学习经论(假设的话),我们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也好,或者是读《维摩诘所说经》也好,也常说到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我们懂不懂怎么样能观一切法空?我看也不是容易。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件事呢?那你就要学习《中观论》,龙树菩萨他告诉你怎么样空,但是他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么就是说空了,但是这四句话我们懂吗?我们懂不懂?我看还是不容易。所以真实要明白空,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但是《中观论》上就是这么说,说是「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这句话怎么讲?也不容易。我们若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解深密经》,那它又和《中观论》不同,它说:「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句话怎么讲?我看还是不容易。唯识也说空,《中观论》也说空,但是它那个话不一样。我看,都要学一个时期的,不然不容易懂。 现在这说是「以智慧观空」,这个智慧在佛法里面讲,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有智慧呢?你要听闻佛法。这个听闻,是别人讲解我来听,当然也包括自己阅读;你自己不阅读,光是听也有困难。你自己听别人讲,你还要阅读;阅读,也还要听闻,这样子有可能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这个意思也是一方面你自己要学习、思惟,但是也要听听别人讲,孔夫子也是感觉到人这个智慧要这样子,你要这样才能有智慧。说我完全不听别人讲,那不一定,你是不是得到智慧还不一定。你若听别人讲,那也不一定有智慧,因为你那个老师是个邪知邪见的人,你听他讲你能有智慧吗?也有问题。谁是有正见?谁是有邪见?这事也很难说。所以我感觉到,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就是你要碰运气了;你跟这个人学、你跟那个人学,你自己原来不知道,不知道谁是有正见、谁是有邪见,你不知道,就是要碰运气。 但是,其中有一样事好一点,就是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还在,你一方面听别人讲,你一方面阅读经论,那就会好一点,有可能会:「哦!这个人说的很对,这个人说的不对」,你从经论上就会发觉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我在想:你一方面听别人讲,最好是到佛学院去学。当然这个话,也可以向好处理会、也可以向坏处理会,思想自由!向佛学院去学习这个智能,有什么好处呢?就是那个佛学院的主持人,他请老师来讲,应该稍微好一点,不能请一个不及格的人来讲课嘛!一定稍微好一点。但是他讲的也可能……,譬如说我们学习《金刚经》,若是我自己读,我可能有一百个问题不懂,那么我到佛学院去,那个法师能够解决我五十个问题,还有五十个问题没有解决,你已经很好了!我认为很好了。你不要要求一百个问题完全解决了,这说的太不合道理,不能要求太多的,应该这样。但是你解决了五十个问题以后,你的智慧进步了,你再继续学的时候,那五十个问题能解决二十五个问题,还有二十五个,就是慢慢地、慢慢地就进步了。如果你说是那个老师讲得不好,你不去学;不去学,你自己这一百个问题很难,你更难、更困难,你不要要求太高。所以这个闻所成慧,因听闻、因学习而得到智慧,这是很浅薄的境界,但是还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思惟,思所成慧是什么呢?就是你学习以后,你要加以思惟。你在寂静处,把其它的事情放下,专心去思惟这个道理。譬如经上说:「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因缘所生法都是自性空的」,在文字上是通过了,但是你要再加以思惟,你的智慧会进步,会不同一点。 以前我讲《金刚经》的时候,我曾经说一句话,就是「观一切法无我」这一句话,要什么时候你才毕业?你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毕业的!你才能把这无我的道理圆满地通达了。说:「《金刚经》我已经听过多少遍了,我不再听了!」你这个人不明白《金刚经》的道理,可以说《金刚经》你没有懂。你若有多少明白的时候,不怕多次地、数数地学习,欢喜这件事,我欢喜听,会欢喜听,而不是说「我听过一遍,我不再听了」。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情,你一点儿也没进步,你头一次是白听了。 所以,闻、思、修这三慧是我们一切佛教徒学习佛法的一个次第,你要闻,而还要思惟,还要修,就是修止观了,就是在奢摩他里面还要再观察一切法空,你这时候就能再进一步地得到智慧,和以前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所以这上面说「以智慧观空」,不是你心里的感觉,你要从佛法里面学习闻思修的三慧,用三慧观一切法空,这是智慧的境界。这个「空」是智慧,也是个理论,不是你内心的感觉,不是的。 「以智慧观空、观无相」,「无相」是什么呢?如果用小乘佛法来说,譬如说,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五法组成的生命体,这里我不可得,我不可得就是空了,我是空了,但是还有色受想行识的,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现在观这个我空里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就是无相。这样说,我空和法空,就是这两种空;就是一个叫空,一个叫无相,也可以这么讲。若是用大乘佛法讲,色受想行识都是毕竟空寂的,是空。在这空里面是离一切相的,一切相都不可得;不管是凡夫、是圣人,是色、是心,是常、无常,有为、无为,一切相都不可得,就是离一切分别了,这也是智慧。 「观无作」,「无作」这个字,在玄奘法师的翻译,是翻无愿,但是鸠摩罗什法师翻个无作。《大智度论》上解释这个「作」字,作者愿也,无作就是不生起愿,不生起希求心;这个希求心没有生起,我不希望什么,所以叫做无愿。这个无愿是什么意思呢?在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相里面,再不希求什么,叫做无愿。若是说是观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是空、无相,离一切分别相叫做无作,这是慧远大师的解释(是净影寺那个慧远,不是庐山慧远)。 答曰: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 「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这空、无相、无愿是智慧,为什么叫做三三昧呢?三昧是定,为什么叫做定呢?这是《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提出这个问题。「何以故名三昧?答曰: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我们从文字上也会明白什么叫做空、什么叫做无相、什么叫做无作。从文字的解释上我们可以明白,也可以通得过去,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但是你若不得禅定,你这个智慧是「狂慧」,就是和烦恼在一起的智慧,你这个贪瞋痴还是照常的这样子,是不行的,是没有用的智慧。「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就是你还是原来的凡夫境界。 我们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分别,说是:「你这个人出家几十年了,不是出家一年、两年、十年,出家几十年了,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烦恼?说是你学习经论很多了,还能写文章,还能讲经,你怎么那么多的烦恼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你没修禅定。没有修禅定,你这个烦恼自然是会活动,它不会自然地消失的。说是屋子里边没人打扫,那个垃圾就是在那里,不会自然地没有垃圾的。我们内心里面贪瞋痴的烦恼,你不修禅定、不修智慧,不修智慧、也不修禅定,那个烦恼就是在那里活动,不可能会没有了,没有这回事。 我现在说一句话,使令我们非常失望的话,我们感觉到很失望。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以来都不提倡这件事,不提倡修止观,不提倡修定慧。只是学一学,我们就是把这个经论打开本学一学,「我是唯识的专家!我是中论的学者!」就是这样讲。但是现在龙树菩萨诃斥,这是狂慧,没有用的智慧,还是很平常的境界。所以你若没有定的话,你是狂慧。 「狂」这个字,狂这个字是什么?「狂」,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神经病。若佛菩萨来看的话,凡夫的境界就是神经病。我们佛教徒学习了多少佛法,如果你不修止观,佛菩萨看:「这是狂慧」。说雅一点,是狂慧,实在来说……;如果轻微一点说,狂者乱也,就是散乱的智慧,一点作用也没有,就是这样意思。「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 我们佛教徒一直地停留在这个境界(在家居士也在内,出家人也在内),停留在这个境界上,我们感觉到很庄严吗?有没有反省一下,我这个程度我能住持佛教吗?我能够使令佛教在这个世界上兴盛起来吗?我们要反省一下。当然,这个责任我们出家人非常重要,在家居士也是有责任的。所以现在龙树菩萨说,我们只是学习经论,学习一点狂慧,而没有定,这是不对的,不应该是这样子。 「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有这样智慧的人,他心里面给人家讲的时候也可能很肯定,但是他内心里面:「诸法是空的吗?是有生死轮回吗?」还是疑惑,不能肯定。说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真的吗?心里都是疑疑惑惑的。经上说有欲界天、还有色界天,真的吗?心里都是不决定。 我们学习《摄大乘论》,它那上告诉我们一个消息:如果你的奢摩他成就了,你能看见佛菩萨!不是说你得圣道,不是;但是要是相信佛法的佛教徒,他能够静坐,成就了奢摩他。成就奢摩他,在《解深密经》上也说出来:你得到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开始成就了。当然最好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成就了这个奢摩他,非佛教徒不算,是我们对佛法有一点信心、也学习过经论,然后我们能静坐,成就了奢摩他的时候,我们能看见佛菩萨。 当然这看见,是看见佛菩萨的化身。我们能看见观世音菩萨,你若想要看见阿弥陀佛也能看见,看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能看见。我们说是:「我们有诚心,我不怕辛苦,我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当然是可以。如果你不去,你就入了未到地定、或者初禅,你就念「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就现身,你就能看见;看见观世音菩萨,都能看见;也能看见弥勒菩萨。我们若学习《维摩诘所说经》,你对维摩诘居士有信心的话,你入定,然后你念「南无维摩诘菩萨」,维摩诘居士就会现身,就能看见,是能看见的。 说是我们到普陀山去,我们也没有静坐,我们没有得禅定,就是心里散散乱乱的,但是你若到普陀山潮音洞是什么,在那两个大石头那里,就看见一个观世音菩萨相了,你心里也很欢喜。当然同时有很多人在那儿看,各有不同,那就会有一点信心。说是这个人得了未到地定,他若静坐一入定,他能看见观世音菩萨,当然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见法身如来,不是化身。 但是,通常的道理,我们应该先见法身如来,就是先见胜义谛。先见胜义谛,不是散乱心能见的,你最低限度要得到未到地定,或者得到初禅。你在初禅里面修四念处,观一切法无我,能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就是见到第一义谛,是见法身。见法身的时候,一入定、与法身相应的时候,然后你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就现出来,你就能看见。 我刚才说,到普陀山那个石头缝里头看,在我来想,还不如在普济寺看见观世音菩萨那个像,我看那很庄严嘛,还好。但是我们若在那个大石头缝里,什么也没有,忽然间看见观世音菩萨相,会生欢喜心。所以有禅定的人,在定中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妙相庄严,我们说那是假的,我们可以这么说吗?说假也是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嘛,但是可是不同,和看这个木雕、泥塑的不一样,看这个纸画的也还是不一样。你看见这个化身相可以说话的,你可以和他说话,你有所求也可以向他说,或者佛法的什么道理不懂,也可以请问的;那这个境界我看是大不相同。 但是我们没有这些事情,「多堕邪疑」,这上面说「多堕邪疑,无所能作」,只是个狂慧啊!真实有善根的人也会好一点,如果善根不是那么强的话,我们以前看那个胡适之先生,这是我们中国有名的学者,他公开地宣布:「我不相信有生死轮回!」他写的那个《荷泽大师神会传》,他其中写到禅宗史,由达摩初祖、二祖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六祖慧能,他那个禅宗史写得满好,完全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云云的,但是他对佛法没有信心,他公开宣布他对佛法没有信心。所以正好是这样子:「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他实在在佛法里面什么也不能做。一多堕邪疑的话,善根都不能栽培了,不能栽培善根,得圣道是更不可能了。 「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若是这个佛教徒,在佛法里面肯努力地学习,能够有闻所成慧,又能进一步地有思所成慧,然后再修奢摩他、修禅定,得到禅定,「则能破诸烦恼」,就能破除贪瞋痴的烦恼,那就不同了。烦恼一破除去,就是圣人了,就能见到真理了,不是用嘴巴子说的。嘴说:这是「即空、即假、即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不是用嘴说的,他有智慧见到这件事,所以「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得诸法实相」就是证悟了诸法的真理了,这是圣人了。 复次,是道异一切世间,与世间相违;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说,非是狂心语。 「复次,是道异一切世间,与世间相违」,这底下又有第二个意思。「是道异一切世间」,就是你有闻思修的这种智慧,而又得了禅定,能够破诸烦恼、能见到诸法的真理,这是不同于世间法的,和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同的,与世间上的事情是违反的,「与世间相违」。 「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说」,修学佛法,有闻思的智慧,而又能够修奢摩他,能断烦恼、能见真理,这不是凡夫说出来的话,是圣人说出来的话。「诸圣人在定中得实相」,这种圣人他说出来的,是他自己成就了,而后宣说出来的道理。「非是狂心语」,不是那个心里面散散乱乱的人说出来的事情。散散乱乱的人,他怎么能说出这个话呢?不可能的嘛!我们没有学习科学的人,我们能说出科学家的话吗?说不上来的,这道理是一样的。 复次,诸禅定中无此三法,不名为三昧。何以故?还退失堕生死故。 (大正二十五,二○六下)。 「复次,诸禅定中无此三法,不名为三昧。」这前面是说有慧而无定,是没有用的。有慧而无定,这是有所偏,这是不理想。现在说是有禅定,但是没有空、无相、无作的智慧,这个禅定不能叫做三昧的。「何以故?」什么原因呢?「还退失堕生死故」,你有了禅定,但是你没有空、无相、无作的智慧,你的禅定不会很久就会失掉了,你还是在生死里轮回的。 所以我们若学习经论的话,会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件事,你反省我现在的修行是有慧而无定?是有定而无慧?就会知道。知道的时候,有所不足,我们可以补足,可以补充它。如果你不学习,就有问题;你不学习,你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你学习了几十年,你坐破了一百个蒲团,没有用,到时候又到轮回里来了,会有这个问题的。这个文是出现在大正藏二十五册,二○六页,它一共是分三段,下面那一段。 此文约义分之,总有四段。第一段谓但有观慧而无止之定则是狂妄的智慧。譬如燃灯,灯虽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复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故名狂慧。 「此文约义分之,总有四段」,前面是引《大智度论》的话,这下面是我说话了。 「总有四段,第一段谓但有观慧而无止之定」,只是有慧、而没有定,「则是狂妄的智慧」。「譬如燃灯,灯虽能照」,旧时代是油灯(现在是电灯),旧时代那个油灯,灯是可以点,把它点着了,放光了。「灯虽能照」,虽然有光明放出来。「在大风中不能为用」,大风就把这个光吹得它不稳定,「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若置在一个密室,不透风,没有风吹进来的房子里边,这个灯放出来的光明才能够发生作用。 「散心中智慧亦复如是」,我们不修禅定,只是学一学文字上的佛法,「亦复如是」,这个智慧是没有用的。「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故名狂慧」,所以叫做狂慧。这也是《大智度论》上说的。这是第一段。 明若有止有观、有定有慧,则能断惑证真,得成圣道。故《摄大乘论》上说: 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 第二段,「明若有止有观、有定有慧,则能断惑证真,得成圣道。」「有止有观、有定有慧」,由止观而得定慧,「则能断惑证真」,才能断除内心的烦恼,才能见到真理。「故《摄大乘论》上说: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我们若是得到了禅定(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话,以这个禅定作我们的智慧的住处。「依止」这句话,就是当个住处讲好了。「如实等觉诸法真义」,我们的智慧在禅定里面住,我们的智慧就能够普遍地觉悟诸法实相的道理,就会有这个作用。「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就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摄大乘论》上的话。这是第二段。 赞叹定慧具足之法是圣人所说,非是无定无慧的凡人语。 第三段,「赞叹定慧具足之法是圣人所说,非是无定无慧的凡人语」。 若但有止无观,有定无慧,则不能断惑证真,还堕生死大苦海中,故应止观双运,定慧具足,为圣弟子道次第。 第四段,「若但有止无观,有定无慧,则不能断惑证真,还堕生死大苦海中,故应止观双运」。这里说「止观双运」,就是也修止、也修观,也修观、也修止,叫做止观双运。止观双运,在经论上另有其它的意思,就是止和观是同时的,那叫止观双运。经论上说的止观双运,那就是得圣道的时候;得圣道的时候,止观是同时的。 我在这里又想起一件事,我在台湾福严佛学院讲课的时候,有同学对我提出个问题:「是定内修观?是定外修观?」提出这个问题。我当时回答,我是说:「定内修观。」定外修观这句话怎么讲?什么叫做定内修观?什么叫做定外修观?譬如拿我们现在说,我们静坐的时候,这个时候先修止、而后修观,或者先修观、而后修止,我们就这样用功修行。这叫什么?这是定内修观?是定外修观?这是定外修观。因为我们没得禅定,我们现在最浅的未到地定都没得到。《瑜伽师地论》和《杂集论》说九心住是欲界定,欲界定里边最后那个等持,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我们都没得到。九心住一开始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我们就在这个境界里面,有时候进步、有时候退步,而后边的境界我们还没得到。所以,严格地说,我们不够资格说定内修观,我们就是散散乱乱地、肯用用功就是了,也可以姑且说是定外修观。 若是你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时候才可以说:他有时候定外修观,有时候定内修观。因为要入定以后修四念处,观法无我,观一切法空,那叫定内修观。说「我没有入定」,那时候也有正忆念、有如理作意,那叫定外修观。那是那样的人才说这句话,我们实在是不及格了,这两句话都不及格。 若是已经得到禅定的人,有的时候定外、有的时候定内修观,都是需要的。你想要有决定的作用,要定内修观才可以,定外不行,定外是没有这个作用的。因为你散乱心观一切法、思惟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不行,你烦恼照样活动,你没有力量能调伏烦恼的。若是得到禅定,在定里面修观,烦恼就被你调伏了,被你消除了,它不能发生作用。慧要有定的帮助才有力量,没有定的帮助是没有用的,你不能断烦恼;也好一点,也比较好一点。我思惟:观这个身体是臭皮囊,这是不净的,还好一点,这个欲心就会受到影响;但是不行,不能决定调伏。你要寂静住的时候才好,才能有点力量的,这个慧一定要有定的帮助才行。 我们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怎么得?是散乱心啊?不是的!是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缘起观,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不是散乱心,「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灭则行灭」,能够得无上菩提,是不能的。有的辟支佛他没成道的时候,他得到四禅,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缘起观,得辟支佛。有的阿罗汉也是这样子,但是也有的人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也有这种人。在未到地定里面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所以有的阿罗汉没有神通,因为他没有禅,没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只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不能发神通,力量不够。要初禅乃至到第四禅才可以有神通,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可以,也不能发神通。所以色界四禅在我们佛教徒来说,得圣道是非常重要的。你不修学禅定,老是平平常常的。 我们现在的汉文佛教徒有一个什么想法呢?我也不想做大法师,我到佛学院干什么?那我也很用功修行嘛!我天天早晨上早课,睌上上晚课,其它的时间我能拜佛,我还可以读经,就这样,这就是修行嘛!我也承认这是修行,但这个修行靠不住,随时地「我不相信佛法了」,都可能的,随时都会这样。你对佛法的信心浮动得很,随时就没有了。但是若是得了禅定,而又学习佛法,这个时候的信心牢固,不容易破坏。 南传佛教徒到我们汉文大乘佛教:「大乘非佛说!」你心不动!你心里完全不受影响。为什么不受影响?因为你若一入定修诸法实相观的时候,随时愿意见弥勒菩萨都可以,见阿弥陀佛,一切佛菩萨你想见都能见到,可以和他们学习佛法。你有这个境界的时候,你的信心谁能破坏?我看没有人能破坏的!没有人能破坏。信心就是智慧啊!我们一般人有一点信心,没有智慧的基础,这个信心很不牢固的!信心要建立在智慧上,智慧那个地方要有定力,那这是不可破坏,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我说到这里,我又是说这些烦恼话:我们今天汉文佛教,什么程度啊?我们佛教徒停留在什么程度?我们知道吗?不要说在家居士,我们出家人停留在什么程度上?我初出家的时候,我听法师讲课:「佛法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也解释什么叫正法、像法、末法,就是老师这么讲,我这么听着,实在什么叫做末法呢?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情形正好就是末法。这个「末」是什么意思?没有力量的意思。佛法在我们心里面没有力量,只是嘴说一说。 欢喜静坐的人诃斥学习经论的人:「你们就是嘴巴皮!」诃斥学教的人。但是我现在想:「你不学习经论,坐在那里就是静坐,还不如学教!」学习教,虽然只是嘴巴皮,但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这个文这么念一念,去思惟思惟,你还是栽培了善根的,在阿赖耶识里还是栽培了一点。说:「我不看经论,我坐在那里」,你得了四禅八定都还没有用!因为你还没能断除我见。你没修我空观,我见还在;你没有修法空观,法的执着也是在。我再说得丑陋一点:你没有修不净观,你的欲心还是在的!你照样从无色界天、色界天又回到欲界来流转生死。你不如那个学教的人,他将来可能因为学习过佛法,他将来还能见佛。因为佛一看,「这个人栽培过善根的,他是没有修慧,但是有点闻慧、有点思慧,还是有佛法的善根,有般若波罗蜜的种子,这个人还是可以度化的!」所以你不要诃斥:「你是嘴巴皮!」嘴巴皮还是不错的,好过嘴巴皮都没有。 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肯到佛学院学习佛法的人是少数。「我不到佛学院,我自己也可以学习佛法!」也是少数。大多数的佛教徒不学习经论,顶多有法师讲经、有居士讲经,有可能去听、也可能不听,那么在家里面我就念念阿弥陀佛,或者是念念咒,或者拜佛,就这样子,就是这样的境界。所以我想古代的这些大德只好弘扬净土法门!因为这些不学习经论的人,修学止观修不来。你不学习经论,止和观是在经论里面讲的,经论告诉你怎么修奢摩他止、告诉你怎么样修毘钵舍那观,我们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说「我请一个法师来讲经、讲解止观」,那是不够的。他讲一个钟头、讲两个钟头也不够,止也不具足、观也不具足,你若那样去修止观、去静坐,方法是不具足的。这些人也对于佛法有点信心,那怎么样办法呢?佛菩萨怎么样来教化这些人?只好告诉你念阿弥陀佛了,就是这么回事。告诉你念阿弥陀佛,能念成功的也是有,那是非常好,到了阿弥陀佛国去,阿弥陀佛还是告诉你怎么样修止观。得圣道,就是非要定慧!有戒为基础,然后修定慧,断惑证真,得无生法忍,只有这样子。 所以,古代的时候,唐朝善导大师讲《十六观经》,他讲得很浅。为什么这样子?那就是慈悲。就是众生太难了一点就向后退,苦了一点也向后退,不能「我不怕苦」。像玄奘大师他到印度去,那是什么精神?这是大无畏的精神。说我们现在做事要计划好,我们讲了一刻钟的话,然后有什么节目,完全计划好,弄得四平八稳,然后再开始行动。玄奘大师他去印度,还有这个事情吗?完全是不惜身命!「我不怕死,遇见什么境界都不怕!」就是专心要到印度去学习佛法,这是什么精神啊?但是我们今天的佛教徒不是,「哎呀!那地方很冷,我不去!」「出家人晚上不吃饭,这怎么可以?我不出家!」就是不能吃苦。但是要学习圣道,非要不怕苦才可以。静坐腿疼,这也是苦。腿痛的时候,就要放腿子才可以,不然就不能坐了,一点儿苦就受不了。 我们看以前在终南山住茅蓬的这些大德,他们就是不怕苦,他不是说不吃饭,这个身体不吃饭是不可能的,不吃饭这个身体能活下去吗?还是要吃饭。他就是简单地、在那个地里面自己种蕃薯,或者是大白菜,简单地生活,他就能维持。当然也有可能他的身体特别强,和我们一般人不同。我们现在,「你叫我到那儿去住,那地方有医生吗?」哎呀!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安排好好的,才可能去。生活上有一点不方便,「No!」所以,末法时代就是这样子,吃了苦,不行。 我曾经问印顺老法师:「佛法来到中国,我们中国人有没有人得圣道?」印老不出声,就默然,一直地不出声。那这话的意思,不答复这个问题了;反正也没有说有人得圣道,也没有说没有人得圣道,就是不答复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从《高僧传》上看,古人是有得圣道的。 问:法师慈悲,有一个问题请教。就是在家居士想学静坐,但是,又有很多书上说,如果没有法师在旁指导,会走火入魔。自己静坐有一点层次的话,也没办法区分这境界是真的、是假的。请法师慈悲,要怎么去看,禅坐是有达到那种境界,或者是魔来打扰你,或是有其它的解释?谢谢。 答:你提出这个问题,的确是有这个问题。譬如说这个做医生的人,当然要在学校里面学习这一科,学校毕业以后还要实习。实习以后,有可能还要考试,你拿到一个License,正式可以挂牌做医生。现在我们若想要静坐,你就听法师讲一个钟头、讲两个钟头,讲五个钟头都不行,你就可以静坐啊?不应该是这样子! 经上说,这叫做「上人法」!是超过了人的境界,这修学禅定、修学止观这件事。我们人的境界,你若想要做医生、你若想做律师、做会计师、做建筑师,在学校里要学习多少年,你才正式地有这个资格?现在要想上人法,超过人的境界,就听你讲两个钟头,你就可以静坐吗?那么便宜的事情啊,有那回事吗? 「《瑜伽师地论》」这句话怎么讲?就是禅师的境界。你想要坐禅,要学习这部书,它是一百卷。而我们,「这一百卷太多了,最好就是两卷,或者一卷!」当然要说一卷,他也是能说,但是你未必能用。弥勒菩萨也会说,假设用一卷,也能把《瑜伽师地论》的大意说出来,但是你不行,你不及格,你这一卷书你看不懂,你不能明白那个道理。要详细地说给你,可能会好一点。但是我们现在人就嫌多,我们看永嘉禅师的「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就是拿这句话来讥嫌这件事。 其实这个话,我在想……,我在台湾也遇见一个人,遇见一个比丘尼,她的名字我还记住,但是不要说名字。她说,天台宗的《摩诃止观》说止观说了十卷那么多,不如学习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叶均翻译的《清净道论》,《清净道论》那么厚一本我看也不少,她说那个比较简单,说那么多干什么!我说:「你有没有学过《摩诃止观》?她说:「没有!」我说:「你若没有,你不要讲这句话!」 《摩诃止观》是二十卷,一卷是分上下,就是二十卷;其实就是十卷,分上下。照《瑜伽师地论》来说,那是少得很多。但是,我在想,你学习了《瑜伽师地论》,还应该学习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和《摩诃止观》,还应该再学。这样子,你静坐的时候出现什么境界你知道。你是走火入魔、没有走火入魔,你自己知道,不需要问别人,你会知道的。 我们现在说《金刚经》,「我就学习《金刚经》就好!」《金刚经》是好,但是它只是说一个般若的智慧,戒律它没有说,定它也没有说。修学止观,修学奢摩他止怎么样修,它没说。它只是说一个毘钵舍那观,只是这样子。但是毘钵舍那观还非常重要。我们学习奢摩他也比较容易学,不是太难,但是般若波罗蜜不是那么容易毕业的。 而学习定这件事,你刚才说要有老师,这句话我也同意,有老师好一点。假设你拜一个阿罗汉做老师,这个事也好。譬如说拜观世音菩萨做老师,随时可以向观世音菩萨请问,那么你不需要读很多书,随时请问老师,这就可以。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你不能去拜一个阿罗汉做师父,你也没有办法去拜观世音菩萨做师父,所以你要自己努力了。 从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消息,佛在世的时候佛教徒是有善根,我们不行。你现在想要修止观,谁给你做老师啊?我看,很难找到一个老师的。现在,用《瑜伽师地论》给你做老师,这是可以。可是,这一百卷你又嫌多,那这个事怎么办呢? 你们不出声,我再说几句。我在报纸上看那个方块文章,就赞叹金庸的小说很好。「金庸迷」--还说出这么一句话,金庸的小说很多,不嫌多。这一部读完再读那一部,不嫌多。若学习《瑜伽师地论》,「哎呀!太多太多!」我们人就是这样子嘛。 印顺老法师说一句话,这句话说得也是非常的有意义。他说,「我看社会上的人,或者做生意的人,工商界的这些人,或者是在政府里面做官的这些人,求名求利的时候,他要用多少的力量、精神来求这个事情,披星戴月,不怕辛苦,鼓足了干劲向前冲。我学习佛法的精神,不次于他们!」印顺老法师说这句话。我们学习佛法的精神有多少?我们也愿意学习,但是不肯用那么多的精神,苦了一点就向后退,「我要告假!」印顺老法师他以前有一个「游心法海六十年」,也不是很多,不是很厚。就光这个六十年,那么容易啊!但是他说,心情很快乐。我们在佛学院学了十年,感觉很多了;其实十年能学习多少佛法啊?我认为很少、很少的。我在台湾也听过别的法师讲课,有人说这个法师讲得很好,我心就动了,我去听他讲课。听完了,我心里想,才华是有、智慧是有,时间不够!要再学多少年才能好一点。 我看见法尊法师有一篇文章,他说出一件事来,好像是王勃释迦牟尼佛成道记上有这话,「夜睹明星而悟道」这句话。这句话往好处说,有一点禅味,有一点禅的味道;但是,若从教义上看,这句话有问题。王勃,当然他不是出家人,他说错了,我们可以原谅他,但是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的人若这样说,这是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呢?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静坐的时候,照理说是闭上眼睛的,应该是闭上眼睛。或者我们不管他闭眼睛、不闭眼睛,静坐得到禅定的时候,前五识是不动了。静坐的人怎么知道他得了禅定,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怎么知道这个人没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呢?如果前五识还动,就是没得禅,最多就是未到地定以下的境界,你没得到初禅乃至到第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你都没得。怎么知道得了呢?前五识不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意识。四禅八定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他这样在禅定里面修缘起观而得无上菩提,在教义上是这样说。 「夜睹明星」,他眼睛看着明星而悟道,这句话对不对?我们看《佛本行集经》上,还有其它的经,那地方也说,是明星出时佛得无上菩提。是那个时间,不是佛他睁开眼睛看见明星,这时候得无上菩提,不是这个意思。 有一个居士写了一篇佛学的著作,叫我看,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我就得看。他那个地方就是这样说,「夜睹明星而悟道」,也是这么说。我就引《佛本行集经》还有其它的经说这句话不大对,应该修改为:「明星出的时候而悟道」。不是佛的眼睛睁开了,看着明星而悟道,不是这样子。然后,他给我回信,他说:「我这个夜睹明星而悟道,大家都能接受,所以不必改!」这也看出来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法的学习的态度不对劲。静坐的时候欲界定的境界,说这是得天眼通了!而这个人,很多人跟他学禅!这看出来我们佛教徒的程度,到了什么程度,会知道这件事的。 我现在再说一句话,这些话都是不好听的话。我们说是信佛的人好像也很多吧,得正知正见的人不多!就是连出家人都在内,不要说是在家居士,连出家人都在内。我们今天的佛法就是这个程度!而这些出家人没有得正知正见,还可以做佛教的领导人,佛教会兴盛吗? ──※-.-※-.-※-.-※-.-※-.-※-.-※-.-※-.-※── 「若但有止无观,有定无慧,则不能断惑证真,还堕生死大苦海中,故应止观双运,定慧具足,为圣弟子道次第。」前面引《大智度论》的文,这里是解释《大智度论》的四段文,这是解释第四段。 「若但有止无观」,我们如果是欢喜学习止观的话,我们只学习止、而不学习观,这样子有什么不对呢?止的作用,是使令这个虚妄的分别心和一切动乱的烦恼停止下来不动,心里面寂静住,能够降伏烦恼,它没有力量断烦恼,这是止的功能。当然,若是我们学习止,有可能会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到无色界的四空定,我们有可能会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是不能够断烦恼,它没有这个力量。所以,「有止无观」就有这个问题。 观的作用是能断烦恼的。观为什么它能断烦恼呢?我们能引生烦恼的境界是什么?是在世俗谛——在因缘生法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因缘生法它能够引令我们生烦恼。观就是智慧,智慧能超越这些因缘生法,能到第一义谛去,观有这个作用。第一义谛这个地方,不是生烦恼的地方。世俗谛的因缘生法,若是我们没有般若的智慧,我们在这里会有烦恼。若是我们修观的时候,它能够破坏世俗谛,能把世俗谛观察到空无所有了,所以就能够断烦恼。不用智慧观察,你不能超越世俗谛;不能超越世俗谛,你的心还在世俗谛上活动,你的烦恼也随着活动,原因就是在这里。所以,我们修学圣道的佛教徒,不修观,只是内心里面无分别住,不能断烦恼! 但是,经论上开示我们修止观的方法,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你修止的时候也就可以修观。「止」,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有色界四禅,都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你可以先修止、而后修观也可以,你先修观、而后修止也可以,就是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就是这样子用功修行。 初开始修止观,譬如说我修止修半小时,然后我再修观,我修一刻钟,一刻钟修完了再修止,止修完了再修观。一般的情形,修止的时间可以多一点。譬如说你的腿子若不痛,你坐两个钟头,一直都修止;两个钟头以后,你修一刻钟的观,也可以这样子。当然,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人,一天一坐坐八小时是可以,修观的时间短,修止的时间长,也可以这样做。但是,你若愿意修观的时间多一点,也是可以。譬如说是你一坐坐两个小时,你修止修一个钟头(六十分钟),修观也修一个钟头,那这样也是可以。但是,你不要修观的时间超过修止的时间,不要这样做。有的人的情形不一样,有的人修止的时候感觉身体舒服,修观的时候没有这个感觉,那你就止修多一点,止修两个钟头,修观修一刻钟,也可以这样。但是也有的人不是,有的人修观的时候感觉到很舒服,修止也是感觉舒服。修止,假设你修得相应的话,多数是感觉到舒服。修观,初开始修观的时候,没有什么舒服,不感觉舒服,但是也有人欢喜修观,那么就是可以随自己的意,你愿意时间长、愿意时间短都可以。不过,初开始腿子会痛,那就受到限制,可是时间久了,腿子就不会痛了。 我刚才这一段主要是说,若有止而无观是不能断惑证真,不能断烦恼。我们现在是欲界的人,我们有欲的问题;你若修止的时候,能把欲调伏,叫它不动,不能断,只能调伏它不动。能够调伏它不动,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就有轻安乐了;有轻安乐的时候,你也就能放下这个欲。由未到地定到色界初禅、二禅的时候,这个轻安乐是更殊胜,那当然也就能放下欲,不感觉到欲是可爱的,能放下。能放下,你也没有损失,因为你在禅里面有轻安乐。那么这个人,我们用肉眼来看:「喔!这个人很有修行,这个人能放下了世间上的这些苦恼的事情,都能放下了!」但是,你若没有观,这个烦恼还是没有断,还在你心里面潜伏着,终究有一天定力坏了,烦恼又动起来,又回到欲界来受诸苦恼,还是会有这个事情。这是「有止无观」。 「有定无慧」,止就是定,观就是智慧。一般我们平常说,定慧是果,止观是因,由因而得果。有的人前生的栽培好一点,今生的果报如意一点,再加上有多少智慧会处理事情,他就不会引起很多的烦恼,这种人让他修止观会困难一点,因为他感觉到没有这个需要,「我感觉很满意」。若是有的人为欲所苦,「哎呀!我不高兴欲!」世间上的人如果没有欲,另外你有什么满意的地方吗?我看,另外也没有什么值得满意的。如果修学佛法肯静坐,得到轻安乐,可以补上这个问题。但是轻安乐是你自己,你不需要假藉外缘,只要心里面寂静住,轻安乐就来了。但是我们人世间的问题,你还要吃饭,你不吃饭还有问题。若是能得到色界定、超越了欲界,这个时候也有吃饭的问题,因为你这个身体还是欲界的果报;若死掉了以后,生到色界天上去,就没有吃饭的问题,没有像我们人间要赚钱、要吃饭,色界天上的人没有这回事。色界天上的人虽然比我们欲界的人解决了好多的问题,但是他也有问题,他要死,死掉了以后,有可能又回到欲界来。若是我们佛教徒,不只是修定、而又能修慧,不只是修止、而又能修观,断了烦恼,他就不回到欲界来了,也不在色界天,能超过三界,到佛世界去,那就是永久的是安乐自在,而没有再受苦恼的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若学习佛法,肯静坐,成功了的话,世间上所有的苦恼我们都解脱了。说是「我不肯这样做」,不肯这样做,你不能出离三界。说「我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去!」那可以。到了阿弥陀佛国,你今生在这里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国去,到阿弥陀佛国是怎么情形呢?到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还是给你讲止观,你还是要修止观。修止观,也还是要断烦恼,见到第一义谛,这时候问题才解决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念阿弥陀佛,你内心的烦恼问题还没解决,还在你心里面,你到阿弥陀佛国去,你的烦恼和你的业力也带到阿弥陀佛国去了。到那个时候,和这里是不一样,因为那个莲花化生的身体,和我们由欲而有的身体不一样。有什么不同呢?没有老,那个身体也不老、不病,永久是健康的,永久是年轻人。这样子有什么好呢?你静坐的时候没有腿痛的问题,也没有昏沉的问题;阿弥陀佛国那个地方都是修学圣道的增上缘,而没有「你不要修行」、拉你到三恶道的这些事情,阿弥陀佛国没有这个事情。所以到了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为你讲《金刚经》,也可能为你讲《华严经》,也可能讲《解深密经》、讲《楞伽经》,可能这样子。可能由观世音菩萨为你讲经,观世音菩萨是在那里的。还是要修学圣道,但是比这里容易。所以,若不愿意修学止观,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还是不错的。但是,你要放下。你若不学习经论,你没有经论上的智慧,这个世界上的色声香味触你能放下吗?如果能放下,可以。如果是没有经论上的智慧,色声香味触你不能放下,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能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也不能心不颠倒,那你求生阿弥陀佛国这件事可能会有障碍,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子。 「有止无观,有定无慧,则不能断惑证真」,就不能够断除内心的烦恼、不能觉悟真理,就是有这个问题。我们从《大智度论》里边(也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从《瑜伽师地论》里边,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应该反省我们自己用功修行的方法,你是不是有定也有慧、有慧也有定?如果你没有这样子,你的修行有问题,你那个法门是有问题的。「还堕生死大苦海中」,你有定而无慧、有止而无观,你不能断惑证真,不能断惑证真有什么不对呢?「还堕生死大苦海中」,就是你从色界天、从无色界天,又回到欲界来,回到欲界来就流转生死,还是这样子,和原来一样。 「故应止观双运,定慧具足,为圣弟子道次第」,我们应该修止也应该修观,修观也应该修止。我昨天讲过「止观双运」,今天就不说了。「定慧具足」,有定也有慧,这样子是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次第。如果我只修慧而不修定、只修定而不修慧,那不是圣道的次第,道次第不具足。 故《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列有五门,后一门禅那与般若转名止观也。 「故《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列有五门,后一门禅那与般若转名止观也。」这是我引《大乘起信论》上,在〈修行信心分〉那一段文里面,它列出来有五种法门。五种法门: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四个门;禅定和般若合起来名之为止观。禅定是止,般若就是慧(就是观),合起来名为止观。那么加上前面的四个门,就是五个门。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就是这五个门,由这五个门来修学圣道,慢慢慢慢就成功了。所以我们若是愿意念阿弥陀佛,也是好;如果你愿意修止观,就是这五个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这五个方法。 前面这一大段,是简略地说禅的名义,这里面没有一句话是我讲的,都是从经论里边来的,你看这个文也就应该知道这件事。如果其中有我讲的话,都不要听,都是不可以相信的。我说这个话,话里头是有话的,但是那里边我就保密了,我不说了,我不讲了,不讲这个话。 禅的名义,引《大乘起信论》,禅就是止观!应该是这样。单是止,单是观,这不是佛法的圣道次第。 下面第二段,止观的依义和住义,说这个问题。 已略说禅的名义,次应明止观的依义和住义。 「已略说禅的名义,次应明止观的依义和住义」,这个地方是我们不常见,这个依和住,止观的依、止观的住,不是常见的,这句话。但是这从那里来的?也不是我说的,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上说的。 《解深密经》,我们在佛学院里学过教义的人,就会知道这是唯识宗的一部经。但是别的宗派的人也应该学习,这是我的看法,不要有门户之见!所有的佛法我们都应该学习。你若是限制,「我不学!我不是唯识宗,我不学习!」那它那里的智慧你就拿不到了。佛教的经律论,明白一点说是什么?就是智慧!经也是说的智慧,律也是智慧,论也是智慧。 我昨天说过,凡夫是没有智慧的,这句话可能有人不同意,凡夫的智慧也很高,能制造飞机,在天空里飞,这件事也不是简单的事;而现在这个电话有无线电话,不需要线就可以说话,几千里外、全世界都可以讲话,凡夫的智慧也是很妙!我在想:天上的人他们会知道我们人间的人的事情,他们对我们是瞧不起的,天上的人感觉人间的人太苦,很辛苦。但是人间会造大楼,造这个房子可以住,造轮船、造飞机,乃至造核子弹,天上的人:「哎呀!人间的人智慧也是很可怕的,不得了!」但是,我说人间的人没有智慧,是什么原因?人间的人虽然是会造飞机、造轮船,全世界都可以讲话,这个电视机也是很妙的,不能解决人的痛苦!人的痛苦不能解决。如果是你处理得不对,还增加苦恼。我认为科学上所发明的这些事情,我们处理得好,当然有电灯也满好,尤其是年纪大的人这个眼睛,你用油灯他感觉不亮,用电灯感觉好一点。这处理得好,对于我们人的生活是有帮助,但是,你内心的苦恼还是要佛法才能解决。我们不学习佛法,是不能解决苦恼的。 去年四月间,在台湾苗栗法云禅寺参加传戒法会,有一次我讲开示,我对来受戒的人说,戒师问你们:「能调伏烦恼否?」回答:「能调伏!」我说你们回答得很精神、很有气力,声音发出来很响亮,但是你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调伏烦恼?你知道吗?「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学习无为的圣道,才能调伏烦恼,才能断烦恼。我们中国佛教徒,我们汉文的佛教徒,谁愿意学习无为法?这些受戒的人就在那里笑。谁学习无为法?我看很少。我感觉我们佛教徒很少能发心学习无为法。不学习无为法,不要说断烦恼,你调伏烦恼都困难,不能的。说是我初出家我不能调伏烦恼,你出家一万年,你不学习无为法,烦恼还是一样的,问题就是这样子。 佛在世的时候,在家居士也有得圣道的,小乘佛法说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在家居士也可以得三果,能达到这个程度;到了三果的时候,他就决定出家了,不愿意过在家的生活。也有的大乘佛教徒,在家居士得无生法忍的。维摩诘居士他是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不是一般的凡夫。虽然他还是居士,是在家人,但是他是圣人,他家里面也有妻子、儿女,但是他是圣人,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 佛在世的时候,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大乘佛教是得无生法忍,小乘佛教的也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我们现在佛法是在末(正法、像法、到末法时代),谁得圣果?我看得圣果的人…,我看,我不是大胆,一个也没有,我认为,因为什么没有?因为你没有学习圣道,你只学习一般的这种境界,都是很浅薄的法门,你不能学这个甚深的法门,不能学,这是有这个问题。 我刚才说远了,《解深密经》是唯识的学派,他们愿意学习这个法门,就是其它的学派也应该学习。其中的问题,譬如说〈分别瑜伽品〉就是讲修禅的事情、怎么样修止观的事情,它讲得比较圆满,讲得很深入。我们若欢喜修禅,就是学习这个正合适!但是不学习,我们不愿意学习,说「那是唯识学派的,我愿意看祖师的语录!」你看了几十年,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禅!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子。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就是讲修止观的,我引来一段:「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我下边有解释,现在这里简单地顺一顺文就好了。那个时候,「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慈氏菩萨是谁?就是弥勒菩萨,就是现在在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在《法华经》里有提到他,《华严经》也有提到;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为他授记。现在释迦牟尼佛是第九小劫,这一个成住坏空,这个住劫是一共二十小劫,释迦牟尼佛是在第九小劫,减劫,寿命逐渐减少,人寿百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世。逐渐减、减少到人寿十岁,十岁以后又增加,增加到无量寿,那个时候不只是八万四千岁,人的寿命那个时候能到无量寿,就是超过八万四千岁;但是开始有过失的时候,人就是八万四千岁,逐渐又向下减;减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弥勒菩萨出世,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现在弥勒菩萨就是等觉菩萨,他再进一步就是佛了。 「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他就对佛说。「菩萨摩诃萨」,我们汉人文字上欢喜简略,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就说个菩萨,摩诃萨就略去了,实在还应该有个摩诃萨。 「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以何为依、以何为住,在大乘佛法里面修学止、修学观呢?修学止观呢?我们一般人学习止观的时候,我们请一个法师来,「你给我讲两个钟头的止观,我知道一个方法,我就可以修止观」,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的。弥勒菩萨提出这个问题,你在修止观之前,要有个依、要有个住,你要有这个条件,你才开始可以修止观的。 什么是依?什么是住?在大乘佛法里面修学止观呢?「奢摩他」:中国话就是止,「毘钵舍那」:中国话就是观。「于大乘中」:而不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里面也是修止观的;现在不说小乘,而说大乘佛法。小乘和大乘佛法,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大悲心特别殊胜,那就叫做大乘;大悲心没有那么殊胜,就叫做小乘。我们简单就这样讲。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开示弥勒菩萨说:「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释迦牟尼佛就回答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称弥勒菩萨为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法假安立」这句话怎么讲呢? 譬如说,现在发光的这个,原来没有这件事,我们原来都是用油作灯,后来发明电,用电来作灯。原来没有灯这件事,当然这个电灯的名字也是没有的。有了以后,当然是我们人间人的智慧发明这件事,然后给它安立个名字。没有名字这个事是有问题,不可以。又加上个名字,这都是叫做假安立,就是方便安立的。人也是,人出生的时候也没有名字,然后他的父亲、母亲或者是谁给他起个名字,这个叫做某甲、某乙,这个名字都是方便安立的,不是原来有的,这就是叫做法假安立。这样子说,还是很普遍的,不管是这个花、这个盆、这个房子,所有一切事情都有假安立的名字。这一切法是假安立的,方便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假安立。现在这里是指什么说的呢?是指佛法说的。佛法原来也都没有名字,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起个名字,用各式各样的名字来表示这个道理,也是假安立。 「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们说个白话,就是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地说就是佛的智慧。「愿」这个字,就是我希望成就佛的智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不舍」:就是你若建立了得佛智慧的愿以后,而不弃舍。这件事的确是有问题,我们一般人接触了佛法以后,我们对于佛法有信心;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但是遇见不如意的事情,就弃舍,「我不愿意成佛了,我不信佛了!」你可能也会这样,那就是弃舍了。现在说「不舍」,这表示什么?就是智慧高的关系。 譬如说我们归依三宝了,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就是相信佛法了以后,做生意的时候赚钱了,心里有可能:「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有这样的好处!哎呀!」这时候对于佛法的信心就会增长了。但是若相反的情形,「我原来做生意是赚钱的,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后,做生意赔本了。我不信佛了!」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的原因就是智慧不够。现在说「不舍」,这表示什么?智慧深刻,信心牢固,不弃舍;无论怎么样的情形,我对于佛法是有信心的。 在这里我再说一件事,有一个人(我们说得明白一点,太含蓄了也不行!)他从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后来遇见一个法师,说:「现在我还想回香港去。」这是多少年前的事,很多人都离开香港到加拿大、到美国、到纽西兰,到各地方移民,他也是移民。后来又想:「香港的楼价都下降,我现在想要回香港去买楼,好不好?」「好!」这个法师告诉他:「你会好,你回香港你去买楼,一定是好。」那他就这样子办了,就回去了。没有多久,这个楼价一倍一倍地向上涨,这个人发财发得非常多,心里非常欢喜,对这个法师也非常的恭敬、供养。过了多少年,这个法师有病了,然后对法师没信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的信心就是这样建立的,如果情形一转变的时候,这个信心建立不起来了,所以就不相信这个法师的话了,也不和这位法师来往了;这表示这个信心不牢固。如果你的信心是建立在智慧上面,什么叫做智慧?你能学习佛法的真理,你从真理上建立你的信心,那这件事不受影响,我发财不发财不受影响。所以这上面说,「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就是他的智慧很高,他发了愿以后不弃舍,永久地发无上菩提愿。 「为依为住」:「法假安立」明白点说就是经律论,为依为住;「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这就不是我们一般人,「我听一个法师或者一个居士,讲两个钟头、或者三个钟头、或者七个钟头,怎么样修止、怎么样修观,我就这样修!」不是,这是不够的。你还要有个依、还要有个住才可以的。这是引《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的这一段文,下边我就解释。 此文有二:一、问何依而修止观,二、何住而修止观。依是依托义,谓一切有生灭法,依因托缘而得生起。所仗托的因缘,名之为依。依托义,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起。今此止观亦复如是,要有仗托,方得生起。 「此文有二」,这一段文有两段,第一段是菩萨请问,第二段如来正答。在请问中有两个意思:「一、问何依而修止观,二、何住而修止观」,一个依,一个住,分这么两个意思,下面加以解释。「依」是什么意思呢?「依是依托义」,怎么叫做依托呢?这个也不是太容易明白,怎么叫做依托?「谓一切有生灭法,依因托缘而得生起」,这叫做依托。譬如这里原来是空地,怎么会造出房子来呢?就是它要有因缘。有人欢喜这块地,那么他就愿意在这儿造房子。愿意造房子,当然你要有钱,要请画宅师,画好了图宅,还要政府批准,然后找建筑公司,建筑工程,大家谈好了,开始建筑;建筑完了,成功了,这个房子可以住了、可以使用了。那么这个房子就是这么多的因缘成就的。没有这个因缘,这件事是不成就的。所以,因缘就叫做依托,就叫做依。 「所仗托的因缘,名之为依」,譬如说我们这个眼识,眼根是精微的物质组成的,由这个物质的眼根发出来眼识;如果眼根坏了,眼识就完了,就不能看东西了。就是眼识的生起要依托于眼根,不然不行。譬如说我们身体有力量,说这个人身体健康,你叫他七天不吃饭,看他还有力量吧?所以,身体有力量要靠吃饭,吃饭是有力量的一个因缘。当然也有的人吃饭还没有力量,那就是另有问题了。 「依托义,谓一切有生灭法」,所有的法都是有生有灭,而不会生了以后它不灭,没有这回事情。「仗因托缘而得生起」,所仗托的因缘就叫做依,那就是所依,这个法有所依才能现起。 「今此止观亦复如是」,现在说止、说观这个法门也是一样的,「要有仗托,方得生起」,要根据什么才能生起止观?就是经论!你不学习经论,你怎么能知道修习止观呢?这个止观,佛陀说出来的止观的方法,把它记录出来就是书了,就是根据这个书来修止观,就是这样子。说:「我不看经论,我要听这个法师讲!」你对他有信心那也就可以;若是说:「这个法师说的话我不相信,我相信佛说的话!」那就要读经论。但是我相信佛说的话,但是我自己看不懂,我也知道佛说的话是可信的,但是我自己看不懂,那就还要请这位法师讲才可以。那个法师讲的对不对呢?那也是个问题。所以,今天的佛教徒学习佛法很难,很不容易。「要有仗托,方得生起」,才能够生起。这是把「依」这个字简单地就是这样讲了。下面再讲「住」这个字。 《大毘婆沙论》三十九卷五页: 云何生?谓诸行起。云何住?谓诸行生已不坏。 「《大毘婆沙论》三十九卷五页」,这是金陵刻经处刻的《大毘婆沙论》,我没有去查大正藏。「云何生?谓诸行起」,「生」这个字怎么讲呢?原来没有,现在有因缘现起了,那么就叫做「生」。「行」这个字,就是一切有生灭的法,都叫做行;有生有灭的事情,都叫做行。如果按照唯识的道理来说,行是什么?「行」是心,是我们的心。我们心一动了,就叫做行。这个房子,为什么会有房子?就是有人心动了,不然的话,没有这个房子。说是为什么有核子弹?就是有一个人心动了,他在动的时候,他会发明出来这个。如果众生心都不动,什么事儿也没有。说这个地方这个大海上有个桥,那个桥怎么来的?就是心动了。所以从唯识的道理说,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心,这是有道理的。这里我们浅白一点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一切都是行,都是有生灭变化的。行的生起,不管那一件事,原来是没有的,而后才现起,所以就叫做生。有的人不相信有地狱,这句话也是对的,地狱原来是没有的,但是有因缘的时候,地狱就有了;没有因缘的时候,地狱是没有的,世间上都是这样子。 「云何住?」怎么叫做住呢?「谓诸行生已不坏」,就是这个有为法,有因缘把它造成了,造成以后,没有立刻地破坏,它还存在。譬如这个房子,一百年前造的,到现在还存在,那么那就叫做住,这个住就是这个意思。 住相能令诸行增益。 又云:「住相能令诸行增益」,住的相貌能令诸行增益,就是能令很多的事情可以增长,这里面有作用的意思。譬如这个房子造好了以后,有人在这里可以住。现在有菩萨在这里成立一个道场,成立一个大觉莲社,我们在这里可以学习佛法,就有增益,它能帮助我们栽培善根。「住相能令诸行增益」,能令我们开发智慧、减少过失,这都是好事,所以叫做增益。 现在这个「住」在这里看有两个解释:一个诸行生已不坏的意思,一个是能令诸行增益的意思;用这两个意思解释这个住字。这是《大毘婆沙论》上这样解释。 《瑜伽师地论》二十卷二十一页: 谓处空闲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总名为住。 下面引「《瑜伽师地论》二十卷二十一页」上说:「谓处空闲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总名为住」,这是在《瑜伽师地论》上这么解释「住」。一个修行人他在空闲的地方(不是在吵闹的地方),在那里修止、又修观,这就叫做住,这是《瑜伽师地论》这样讲。 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者,大乘中句,简别小乘,因果大故。 「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者,大乘中句」,这一句,「简别小乘」,简别不是小乘。「因果大故」,为什么叫做大呢?就是因也是大、果也是大,所以叫做大乘。 小乘佛法也是能得圣道的,但是它比较狭小一点。譬如说是,我只为了我自己将来能得阿罗汉,能入无余涅槃,我就是满愿了;其它的人他们在生死里流转受苦,不关我事!他的心就是小一点。有些得阿罗汉的人,他也弘扬佛法、也是度众生。我们在《阿含经》上、阿毘达磨论里面看见,那些阿罗汉,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富楼那尊者、还有邬陀夷尊者,他们得阿罗汉以后度众生也是很多的,为什么称之为小乘呢?因为他们寿命到以后就不度众生了,只是寿命在的时候,他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他若寿命到了,就入无余涅槃了。入无余涅槃以后,人世间的众生怎么样苦,你想要求他做点事情,他不睬你。若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不入无余涅槃,他永久地在众生的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是尽未来际的!所以名之为大乘。他的因,他的发心也广大;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不断地度化众生。所以因也大、果也大,和小乘佛法入无余涅槃不一样。 此大乘法略有七义。如《杂集论》第十一说: 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此大乘法略有七义」,有七个道理。「如《杂集论》第十一说: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就是这位佛教徒他的内心有七种功德相应。那七种呢?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什么叫做「境大」呢?「以菩萨道」: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发无上菩提愿的人,他走的这条道路,他怎么走法呢?「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这个「缘」,我们明白一点说就是学习,他学习佛法的时候,学习百千等无量那么多、那么广大的教法,就是广大的经,佛说的经,不只是学一部经、也不是学两部经,学百千等很多的经、很多的佛法。我学习阿弥陀佛的佛法、我学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学药师佛的佛法、学阿閦佛的佛法、我将来学弥勒菩萨成佛的佛法,无量佛说的无量佛法都学习,那这就是广大的境界,不同于阿罗汉,和阿罗汉不一样,所以这是学习的境界很广大。我们也有人可能:「学那么多干什么?那多辛苦!」那当然你的心就是不大了。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前面是学习佛法学习得多,所以菩萨的智能也广大。这个「行大性」,他发出来的行动也是非常广大的。就是他也做自己利益得圣道的修行,也同时广度众生,使令众生也能在佛法里面有大成就,这两种功德,所以叫做广大行。若阿罗汉,他就是自己用功修行,成功了就是没有事了。 我看《阿育王传》,看他的弟弟出家得了阿罗汉以后,什么事也不做。这阿育王的弟弟得了阿罗汉以后,他就是一天出去乞食,乞食完了就入定,其它什么事都不做,有这样的阿罗汉。但是在《大毘婆沙论》上说到一件事,这个阿罗汉他有神通(有的阿罗汉没有神通),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还有漏尽通。他要去度众生的话,和我们凡夫不一样,他先入定,他看我所度的众生,我能不能度?我和他有没有缘?我能度我就去度。入定以后一看,这个众生和我无缘,我不能度他,那阿罗汉他不去了。阿育王的弟弟得了阿罗汉以后,就是出去乞食,再不然经行、入定,不度众生,那也可能他入定看,与众生无缘,就是什么也不做,那也可能是这样子。 但是菩萨不是这样子,菩萨他也是入定(不是凡夫菩萨,那是不及格了),得了圣道、有神通的菩萨,他也是观察(和我们凡夫弘扬佛法不同);他要去度众生,也是入定去观察,观察有缘就去度,没有缘的他也是不度,可是他想办法和你结缘,那么就有缘了。所以他是尽未来际地广度众生,所以这个菩萨是伟大的,和阿罗汉不同。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菩萨的智慧也是广大的,什么地方他的智慧广大呢?「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补特伽罗」怎么讲呢?翻到中国话叫做数取趣。「数」就是数目那个数,一二三四五六那个数目,在这个地方读数;「取」就是取舍的取,把它拿过来,那叫取;「趣」就是兴趣那个趣,我对这件事有兴趣,我对这件事我没有兴趣,那个趣;这三个字加起来叫数取趣。数取趣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我们众生在这个世界上,久远久远以来,一直到现在,常常做这件事,就是数数地去拿一个果报来。或者拿人的果报,得到人的果报,你或者活一百岁,或者活两百岁,或者顶多你活八万四千岁,到时候还要死掉了。死掉了,再去拿一个果报,也可能是得天上的果报,也可能是到地狱去,也可能到饿鬼,也可能到畜生世界,得一个毒蛇的果报,或者得老虎的果报。得到了以后,不是永久的,不管是在人间、在天上、乃至到地狱,都是不永久,到时候就结束了,再重换一个,叫做数取趣。 这个数取趣有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现在也是有),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其它的宗教。其它的宗教,那个时候有些外道也能得禅定,他也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但是没有漏尽通;他有神通,他也能入定,有禅定才有神通。他入定看这个人死了以后到天上去了,看天上的人死了以后又来到人间,人间死了又跑到地狱去了,又跑到饿鬼道,又跑到畜生世界,久远以来这么样流转。但是其中是谁在这生死里流转呢?是「我」!在这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我。这个我永久也不死,这个身体是坏了,但是我不死。 我不死,我到什么地方去?我又跑到天上去拿一个果报,我跑到地狱去得一个果报,这个我永久也不死;只是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有变化。所以这个数取趣,谁来取啊?一次又一次地去拿一个果报来,是谁啊?就是「我」!「我」取到人的果报。这里有个房子,我在这个房子住,这个房子坏了,我走了,我到另一个地方再造一个房子;再造个房子在那儿住,那个房子到时候又坏了,我再去造个房子,就是类似这个情形。所以,数取趣,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果报,其中有一个我,外道执着有一个我去得果报。现在佛教说没有我! 当然这个地方,我们若是听外道的话,譬如说这个人在这房子住,这个房子坏了,我到别的地方再造个房子。这样讲我们还很容易接受的吧!我感觉我们还容易接受。说是没有这个我,那么死了以后怎么又有个房子,又得一个果报呢?佛教里面说无我,反倒我们还不是太容易接受。外道的理论我们容易接受;佛教说无我,反倒不容易接受。 这个地方我再解释一下。如果不承认有个我,从天上来到人间、从人间下地狱、从地狱又跑到人间来,没有我,那么谁在流转生死呢?我们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会有这个问题:谁在流转生死呢?佛法的道理是说,业!我们这个果报结束了,为什么又有个果报呢?是你的业力,使令你又得一个果报。 业有善业、有恶业,当然我们大概地说:这是善业、这是恶业,但是善里面也有差别。譬如得到人的果报,那就比三恶道好一点,就是你的业好一点。为什么他得天上的果报?就是更好一点。到了色界天上的果报,那就是那个业是更好一点,那就是定业,也叫做不动业。我们欲界天和人都是散乱的善法,若是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是禅定的业。这个业有不同,所以得的果报也不同。而这个业不是永久的,它也有时间性,到了时间就结束了,你还有别的业,再去得果报,佛法是这样讲。这样说,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可以决定我不要这个果报,可以这样决定的!我愿意天的果报,那么你就是多做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可以这样做;你自己可以决定。若是只是说我到天上去,我到人间来,我到地狱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地方呢?你怎么讲?你很难说这个理由。 这个我再多说一句,再多说一句可就是有个问题。佛教是不怕人家问的,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讨论。黄金愈炼,它愈光明;若是用个猴子,你来捣牠就臭了,你一捣牠就臭了,就不行。佛法的真理不怕你讨论的,这和外道的理论是不一样。但是我现在说出来,可能还是有点问题。 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人问我:「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还有果报?」我没有回答,不回答,他的问题没解决嘛!他就问别的法师去。第二天他和我见面,「我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释!」我说:「怎么解释?」他说那位法师说了:「是因为有常住真心的关系,所以死了以后还有果报!」我们在人间死了,我们这个常住真心到天上去了;从天上死了,这个常住真心又跑到地狱去了,这样解释这个问题。那么,他告诉我说那位法师这么解释,我也不出声,我也没有说什么。现在我在想:用常住真心来解答这个问题,只是表示没有断灭,但是为什么会到地狱去?为什么会到天上?这个问题还没解释。若是用业力来解释,这个问题解释了。我为什么到天上去?因为你做善法了。这个业力有善恶的不同,有散乱的善法、有禅定的善法,所以你将来得的果报不同。说做恶,做恶有各式各样的恶,为什么到了毒蛇的世界去了?为什么这个人做了龙?为什么这个人做了饿鬼?为什么这个人做了老虎?他的业力不同。所以若用业力来解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这个问题,这个人修行得阿罗汉了;得阿罗汉,他这寿命,假设他是七岁出家,到十岁的时候得阿罗汉,但是这个人有一百岁的寿命,他现在还有九十年。他再活九十岁,到一百岁的时候就死了;死了的时候,和我们凡夫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呢?他这一剎那间他的色受想行识坏了,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一剎那间就坏了。坏了以后,第二剎那再没有色受想行识出现,那就是入无余涅槃了。我们凡夫也是,你的寿命到了的时候,这一剎那间你的色受想行识坏了,第二剎那又出来一个色受想行识;前一剎那、后一剎那,和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他这个身体,是前一生的有漏业造成的这个生命,他得阿罗汉以后,他这个有漏业到寿命尽了,一剎那尽了以后没有有漏业了,所以再不生了。在大乘佛法上说,他有无漏业使令他再得果报,但是无漏业的果报不是肉眼所能见的。但是我们凡夫的境界,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又生;因为我们不断地造业,这业力很多,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又有果报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就是业力! 我们若学习《大智度论》、学习《瑜伽师地论》,不说有常住真心,不这样讲,它说心是剎那生、剎那灭的。譬如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的生起要有行作缘,识才能生起。若说常住真心,不需要有行,这个心本来就是这样子,那就不同了。所以,业力,在佛法里面讲是这样意思。 「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就是不承认在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常住不变的我,不承认这件事。但是生死轮回由业力来成就。业力是谁?业力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所创造的,由色受想行识的果报去造业,由业再得色受想行识的果报;果报去造业,由业再得果报,因果就是这样子。佛法说是,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没有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所以叫做无我。 我们中国佛教分两类,就是传统的佛教,传统佛教是怎么回事儿?就是学习《楞严经》、学习《起信论》,用《楞严经》和《起信论》讲一切经论。但是若学习《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它不这样讲。但是我在想,像刚才说,说这个人在这个地方住,这个房子坏了我就走了,我到另一个房子去;这样讲六道轮回,我们容易懂,我们也就容易接受。但是若说没有我,这件事就不那么容易懂,就有一点难。 我们今天是要讲禅,这个问题就讲到这里。 「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补特伽罗无我是人无我,下面法无我;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这是人无我,但是色受想行识是不是我呢?我再讲《大智度论》上说的话,《大智度论》它说一个譬喻(这段文还是和补特伽罗我有关系),它说:有个国王,国王他的下面有个大将军,国王对这个大将军下命令:「你去攻击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要把它拿过来!」将军得到这个命令,他有军队,他就调动军队到那个地方去作战。我们人的生命体这个我亦复如是!我这个身体里面有个我,是身体里面有一个有体性的东西叫做我;这个我,它下命令叫这个身体去享受色声香味触,去享受五欲。这样说呢,这个我对这个身体下命令,这个身体就去享受五欲;这样证明是有我,就像那个军队似的,里面有我。 这时候,龙树菩萨他说出个道理来,反驳这个理论:说是这个「我」对这个身体下命令,这个身体有色受想行识,这个「我」和色受想行识这个「识」有什么差别、有什么关系呢?那么龙树菩萨又再加解释:说是这个「我」本身是不是有明了性?如果没有明了性,它怎么会下命令呢?这个我,它本身有没有明了性?如果有明了性,它是有心的,它知道这件事怎么做,对这个大将军去下命令。如果它没有明了性,它就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做,它不会下命令了,是不是?龙树菩萨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外道就感觉到困难了,有什么困难呢?说是我,它本身有明了性,它就是心了;那离开心,另外没有我了,就是心就是我了。那样说呢,就是色受想行识嘛,另外没有我了。如果你若说另外有个我的话,这个我本身就没有心了。没有心,它能下命令吗?提出这个问题,外道没有办法解释了。如果你承认我本身是有识、有明了性的,那就是识嘛!另外没有我嘛!这个地方有这个问题。 若这样讲的话,另外没有我,只是一个识,只是我们这个心,另外有色受想行和这个心合作,或者造善业、或者造恶业,那么这就是佛法的道理了,佛法是这样讲。佛法不承认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个我的,不承认这件事。现在这个地方否认外道说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个我,这个我是没有的,所以叫「无我」。 可是也还有色受想行识啊!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怎么回事呢?色受想行识也不是我,因为它也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也是由因缘有的。色也是由因缘有的,受想行识也是由因缘有的,没有因缘的时候没有这件事。譬如我们现在是人的色受想行识,我们不是毒蛇的色受想行识,为什么我们不是毒蛇的色受想行识?因为没有这个因缘。为什么我们是人的色受想行识?因为有因缘。但是因缘不是永久的,到时候就结束了。如果我们现在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种种功德,做的功德很殊胜,那么将来跑到天上去了,就是天上的色受想行识,而不是人间了。 我们说这个天眼通,我们现在是肉眼,肉眼也是地水火风组织的,天眼也是地水火风,但天眼和人间的肉眼不一样。我们人间的肉眼这个地水火风这物质是欲界的;但天眼通的地水火风是色界天上的,色界天上的那个地水火风组织成的那个是天眼,那个作用非常广大,和我们不同。所以都是物质,物质与物质不一样。物质有这个差别,受想行识也是有差别,人间的受想行识和天上的受想行识也不同,为什么不同?业力不同,业力不一样。但是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法。有这个因缘、就有这样的所生法,没有这个因缘、没有这个所生法,这个法是因缘有的,它没有真实性,所以法也是无我的。当然我们说是,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的,法不可得了,所以叫法空,叫做「法无我」。 这是两件事:一个是补特伽罗无我、一个法无我,是两件事。在《解深密经》、在《楞伽经》常提到,小乘佛教学者只是学习了人无我,法无我没有学习。我们读《金刚经》,人无我和法无我是无差别的。但是现在我们学《维摩诘所说经》的时候,感觉到阿罗汉他没有学习法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有点差别。有什么差别?怎么知道呢? 譬如说是,我们人间的人对人间的这个欲的境界,我们心不自在,见到可爱的境界,心就不自在;见到可恨的境界,心也不自在,我们人间的人是这样子。但是,我们若接触到天的境界,是更受不了。《大智度论》也提到这些事情。 阿罗汉他学习了人无我,观我是不可得,但是没有修法空,没有观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的,三界以内的事情他心不动,但是超越三界以上的大菩萨的色声香味触,他心里不自在。为什么?就是没有观一切法空,只是观我空、没有修法空,在《维摩诘所说经》提到这件事。这个地方就和《解深密经》、和《楞伽经》说的道理契合了,就是小乘佛教学者没有修法空观,所以看见大菩萨的胜妙的境界,心里不自在。所以天女散花的时候,就是着在阿罗汉的身上,想要用神通的力量去掉,去不掉,为什么去不掉?心里面有执着的关系。所以这里面有人无我、还有法无我,这是大智慧境界,所以叫「智大性」。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菩萨他修学圣道、广度众生,时间非常久,要三大阿僧祇劫。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他们修了无量百千的难行行,难行能行的这些大功德的境界,和阿罗汉不同。阿罗汉,利根人要四生可以得圣道,最钝的要六十劫才能得圣道。现在菩萨要三大阿僧祇劫,时间非常的长,这是他精进的力量超过了阿罗汉。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方便善巧」实在也就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有什么不同呢?「不住生死及涅槃故」。我们凡夫安住在生死苦恼的世界,没有办法解脱。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他就安住在涅槃的境界,不住在生死的世界。菩萨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为什么不住生死?怎么叫做不住涅槃呢?因为菩萨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他实在是在生死的世界,但是他的般若的智慧观生死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没有生死可住。但是有大悲心,他也不住于毕竟空里边,他还要度众生,所以也不住涅槃。菩萨有这样的智慧,所以叫做「方便善巧大性」。 「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菩萨能成就广大的功德,能够成就(「证得」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佛的十种智慧,成就了四种无所恐怖,成就十八种不共佛法,唯独菩萨成就这种功德,不是阿罗汉、辟支佛所有的,所以叫做不共。无量无数的大功德,菩萨都成就了。 「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业大性」就是作用。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他不入无余涅槃。「穷生死际」:穷者尽也,尽生死的边际;一切众生都成佛了,都没有生死了,那叫做生死际。度化一切众生都成佛道,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菩萨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就在一切的世界示现成无上菩提。他「建立广大诸佛事故」:成佛的时候,度化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这是广大的诸佛事。这也不同于阿罗汉,阿罗汉也不做这件事。 成就了这七种大,所以叫做「大乘」,这是大乘佛法不同于小乘的地方。 什么叫做依、什么叫做住?下面是有解释,但是我们到点了,就到此为止。 问:请教师父,一个朋友他提出一个问题,世事无常,为什么业力永随?能不能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世事无常,是指果报说的;果报是无常,它有时间性,到时候就结束了,它有变化。这个业力,它这种东西,成就了以后,它要发生作用才能结束;它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一直地存在。它也是无常,但是和果报的无常有点差别。就是它要发生作用以后,它才能无常;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一直存在,业力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若是造了业的时候,业力在我们心里面,储藏在那里,不管多久,它不变化;到了因缘成熟的时候,它才发生作用,发生作用就结束了。 我们简单说一件事,譬如这个阿罗汉,他前生是个牛,有的阿罗汉前生是个狗,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久远久远以前,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时候,同时他也造了罪。那么,他有修学圣道的功德、同时也造罪,这两件事,造罪先得果报。得完了果报,这个罪没有了,原来修学圣道的善根发生作用,所以遇见释迦牟尼佛就得圣道了。所以,从这件事来看,你栽培的善根,它不得果报,它不结束,它还是一直地存在在那里。 我刚才举这个例子,是说圣人得无漏业的功德,那和有漏业不一样。譬如说是,有的众生他能够修学禅定,成功了,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无色界天去了。但是寿命到了以后,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就跑到地狱去了,为什么到地狱?因为他在修学禅定之前造过罪,那个罪业使令他到地狱去了。但是这中间可能距离了多少大劫。在这么长久的时间内,这个业力它不消失。若是消失了,他不应该下地狱了。他还是下地狱,就表示那个业力没有消失。 所以,从事实上看,一切的果报都是无常的,但是你造的业力,它没得果报的时候它还存在,它不消失的。 我们凡夫,譬如说小时候读书,读苏东坡的《赤壁赋》,把它背下来了,很久很久不忘,到老的时候还能背。但是,若死掉了以后,来生未必能背。但是,今生你若得圣道了,发无上菩提心是菩萨了,学习佛法以后,来生还是记住不忘。无漏的功德是超越了有漏的功德,不一样。 你问的问题是业力,在唯识的经论上说有阿赖耶识,这业力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永久也不坏,它不坏的。在《大毘婆沙论》上说到一件事,说人做梦,做梦这件事不可思议。有可能你久远劫前的事情现在显现在梦里面,也可能将来多少大劫以后的事情显现在今天你的心里面,做一个梦。这就表示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当然也是与业力有关系。 我们再说一件事。譬如说是,他生存的时候是个男人,他活了两百岁,他一直地自己认为他是男人,他也是男人。但是死掉了以后,他去投胎的时候,他忽然间转变,他自己认为他是女人,会有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是业力!他生存的时候,造了一些得女人果报的业力,这个业力不失坏。这个男人的果报一结束,一剎那间这个女人的业力起来了,他就认为他自己是女人,他不认为他是男人了。从这里看出来,造的业不失坏。虽然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但是这业力它不坏。所以,从事实上可以知道,诸行无常,而业力不失坏。罪性是本空,就是业力它本身是自性空,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那就是没有完了,你受的果报没有结束的一天了。因为它是假的,所以有时间性,过了时间就结束了,所以是罪性本空。 问:请问禅宗古德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自性清净,和我们所学的自性空、毕竟空有什么差异? 答:这是《六祖坛经》上的话。《六祖坛经》,是六祖到五祖那儿去,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他开悟了,就说出这句话来。但是我们读《金刚经》,没有这种思想。《金刚经》有这个想法吗?《金刚经》是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是这样的思想。那么,那来的这句话呢?「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有这个话?所以,如果是真实有这句话,那就是五祖另外有发挥了,另外发挥一个道理,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样意思,那就是像《大乘起信论》的思想,而就和《金刚经》思想有点差别的。 你这上说,这个自性清净,和我们所学的自性空、毕竟空有什么差异?这个话是这样子。如果是按照《起信论》说的那个本觉,那就是常住真心了,那和《金刚经》的思想是不一致的。思想不一致,怎么样融会?那就得要学《楞伽经》,《楞伽经》把这件事融会了,融会了这个道理。 《楞伽经》怎么融会的?《楞伽经》的意思是说,我们众生欢喜有个我,就像刚才说的,我在这个房子住得很好,但是过了多少年,这房子坏了,我也不要修补这个房子,我到其它的地方再造一个房子。这样子我也能接受。就是说,人这个身体里有个我,你这样讲,我能接受这个道理;你若说无我,我不相信佛法,佛法说无我,我不相信。那么,这样的众生,释迦牟尼佛怎么度他呢?佛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如来藏者就是我也!」这样讲,这个众生就相信佛法了;你若说无我,人就是断灭了,不能流转生死、也不能成就圣道了。所以,有个如来藏、有个我,这个事他欢喜。佛就是这样融会了。你来到佛法学习的时候,什么叫做如来藏?就是无我叫做如来藏!还是无我的意思。你若害怕无我,我就告诉你有个我;但是,有我是方便说的,还是无我名之为我!就是这样意思,我实在是无我! 但是这样讲,这和我们传统的佛教有点差别。传统佛教的意思,我是真实的,无我是方便的。但是,《楞伽经》上的意思,无我是真实,有我是方便,这是调过来了。但是,我们中国佛教,传统的这些大德,天台宗也好、华严宗也好,连三论宗都在内,都是主张有我的。但是我们若读《大智度论》的时候,你说它的思想是有我,这就又有点事情,就有点差别。华严宗也好,连禅宗也好,都是有我论,这传统的佛教是这样。但是我们若学《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也很明显地说是无我,修无我观。《楞伽经》也是说修无我观、修法空观,而不是修有我观。我们佛教里面就是思想上有这样的差别。要怎么样融通?就是学《楞伽经》,佛这样融通了。但是,你若学习《涅槃经》,那又不同,它又有一个说法。不过,现在因为我们中国出来一个印顺老法师,印顺老法师受到宗喀巴大师的影响,所以就是用《楞伽经》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在想这个问题,说无我比较好!说无我,人与人容易和一点;若有我,人与人不容易和,人与人都独立起来了,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人与人之间不容易合作。说无我,容易合作。所以,在凡夫的世界,还是讲无我好一点。可也都是有圣言量的根据。 问:师父慈悲,入了圣道之后,不到三恶道去,那三恶道的业力的角度又怎么去解释? 答:业力的发生作用也是待缘的,如果它所待的缘没有,它就不能发生作用。所以,若得了初果以后,他不到三恶道去,就是缘没有了。人也有这种情形,譬如说这个人他死了以后,他还是应该做人的;还是应该做人,也要有因缘。这个因缘不具足,人就做不成。我们就照事实说,我们人间的人,就是要有夫妇,才能投胎。但是,他的父亲在一个地方,他的母亲在另一个地方,不能到一起,就得要等。但是他们忽然间有什么因缘就不到一起了,那么你做人就困难。这要待缘,缘若不具足就不行。 其中,《大毘婆沙论》说这件事,其中还有点差别。就是,他决定这个人是他父亲,那个母亲可以不是、可以转变,那么就是他的父亲就和别的女人有关系了,他就投胎了。如果他和母亲不可以变化,一定这个人是母亲,父亲不决定,那么这个女人就和别的男人有关系了。若是还是有困难,说这个人决定是母亲,这个母亲和其它的男人还是有问题,不能够到一起,那他做人就做不来了。那怎么办呢?这个业力就潜伏起来了,就其它的业力发生作用。所以要待缘的。 以前有三恶道的罪业,现在得了初果的时候,就不到三恶道去,那么那个业力不能发生作用,就是待的缘没有了。因为初果圣人临命终的时候,决定正念分明,而不会有颠倒想的,所以不会到三恶道去。 我们内心的作意、内心的活动,需要有一个作意心所来引发。这心理的活动要有个作意心所来引发的。作意有如理作意、有不如理作意。譬如说,我们是凡夫,凡夫有什么不同呢?凡夫有贪心、有瞋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但是它要有不如理作意的引发,烦恼才能活动。如果你学习佛法了,你常能如理作意,烦恼待的缘没有了,烦恼就不动了。业力要发生作用要待缘,烦恼发生作用也要待缘。所以,这样子来说,我们凡夫可以修行,虽然有烦恼,但是可以修学圣道!从这里看出来这件事。 所以,一个人,不要因为「我的烦恼很大,我不能出家!」不是的,不是这样说法。你若能改变你的作意心所,可以用功修行的。 -------------------------------------------------------------------------------------------------------------------- 扩展阅读: 妙境法师佛教文集 妙境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 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2001/2/3-4讲于加州大觉莲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代人生活相当忙碌,念佛法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这个法门不但适合各种根性,也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修起来方便,也比较容易成就。修念佛法门,只要一句弥陀念到底,不要断烦恼就能成功,你们想想,八万四千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方便,比这个更容易?这个法门要用起来,真的二六时中可以不间断。为什么?坐在这里可以念,站着也可以念,走着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着也可以念。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行住坐卧都不妨碍,你一面工作,还可以一面念佛,它不碍你工作。如果是用头脑、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来,佛号就提起来了,功夫还是不间断。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