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阶述唐─学诗先读求味─(二)
2014/9/7   热度:293
题目:诗阶述唐─学诗先读求味─(二) 作者:雪庐李炳南
本文:
劳 劳 亭 李白
-─--─ --─── ---──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文法格局】首句从广大处着想,是写推情。次句在当前触目,是写主境。伤心是果,送客
是因,首句言理,次句指事。三句是凭虚假设,写无情之风,惜别尚不胜苦。四句是主境陪
景,写折赠之柳,为风留不住青。上句是因,下句是果。两联皆系流水格,文有倒正不同,
三句映首句。四句映次句,极严整,极灵活。
(讲 要)亭在江宁,即晋之新亭,所谓天下者,天下人之省词,伤心之事,莫过别难,而
此亭无知,尽教人来分散。更惹恨者,依依杨柳,每作青色,诱人折以赠别。差有情者,惟
是春风,不来送暖,则柳条无由发青,可以留住行人,少慰其心也。地丶亭丶柳丶风丶皆是
无情之物,却向之恩恩怨怨,层层推进,痴情痴语,皆为天下人想。
(取 境)别离之苦,不从有情者说,不从当局者说,而在无情无千之风上想,称扬其为解
事者。
(参 考)劳劳亭,李颀诗「朝闻游子唱骊歌」据汉书王式传「歌骊驹」来,言别离之苦也
。许浑诗「劳歌一曲解行舟」据韩诗外传,「劳者歌事」来,言行役之劳也。亭既为别离之
所,命名得非取此?然筑亭之山,亦曰劳劳,亭与山名,何先何属,尚须待考。
桃 花 溪 张旭
──--──- ─--──-- --──--─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文法格局】首句远望有境,疑为烟迷,飞桥形高,虽隐可见。次句近问土着,冀其可通,
矶畔状低,亦写停泊。三句乃所问之由,正写眼前实景。四句为所问之主,是意中想像。三
句提证,对二句以之发问,四句质疑,对首句隐烟幻想。首与三句写景,为一隐一显,二与
四句写情,然二系景中写情,四却情中寓景。
(讲 要)溪在湖南桃源县,相传陶渊明寓意之桃花源,即其处也。飞桥者,弓形之高桥也
,不高则为野烟隐而不见,尽日乃言徘徊之久。此诗之意,只在沿溪寻洞,而不及他,所以
别致。最妙之句,为隐约飞桥,以下诸句,皆所孕育,看无痕迹,脉似不连,洞在何边者,
乃言溪东乎?溪西乎?西则循之而进,东则即应过桥,始悟起句之妙,乃为结处伏笔。
(取 境)故作信陶虚构,而出此恍惚疑似之辞。
(参 考)桃花源 靖节先生集,中有桃花源序。
苏 豁 亭 戴叔伦
---──-- -─--──- ───--── ─--──--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栏。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文法格局】首句实写所见之主景,草漫漫寓人迹少。次句虚写所想之主情,谁倚栏特设疑
问。三句虚写情是静中静,春事晚情中寓景,惜时将去。四句实写景是动中静,杏花寒景中
寓情,孤负花开。
(讲 要)草蔓亭上。栏无人倚,虽有旧巢,燕已不归。春事将晚,只馀汀岸杏花,烟雨荒
寒,分明今昔之感。此作非遭时事丧乱,即伤权贵势落,但极含蓄,细玩自得。
(取 境)物故事迁,含蓄烘托。
(参 考)亭非若鸟衣巷金谷园而有史迹,故不知其处。
第1期 公元1971年3月发行 创刊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护法有两层意义:第一个,要护自己的法,这一点很重要!佛法修学是修自己,不是修他佛。修行的总纲领是觉正净,你要护持自己的觉性、护自己的正知正见、护自己的清净心,这是真正的护法。第二个,要护诸佛如来之法。那是大福报,为什么?利益人天。因此,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把精神振作起来。一个佛教徒一天到晚垂头丧气,这是什么?自己虽然是佛心很清净,把一切众生的佛法毁掉了,这个人再清净,没有福报。佛经上告诉我们,“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罗汉已经证果,他有慧;他到外面托钵没人供养,天天挨饿,他没福,可见得修福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