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哲理诗词研究综述


2014/9/7    热度:497   

  苏轼哲理诗词研究综述

  作者:孙艳楠(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

  摘要:我国唐宋时期,诗词发展达到了高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突破性的发展。内容上五彩缤纷,形式上多姿各异。其涉及面之广、表达思想之深。而将视角定格在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身上,其哲理诗词非常吸引后辈研究者的眼球。所谓哲理诗,是指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苏轼的哲理诗词所体现的文学特征是文学研究者倍受关注的。其实中国很早就有哲理诗了,但研究早期哲理诗的文献不是很充足,到了苏东坡,将哲理诗在艺术上创了新的成就,值得重视。写此综述,是想引起后辈研究者关注哲理诗的历史,重视苏轼哲理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轼 哲理诗词 文学特征

  哲理诗是有悠久的历史的,只是古今研究者没有重视到罢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太公兵法引黄帝语》、《孺子歌》等篇可以看作是哲理诗的滥觞,而《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更是富有哲理性。魏晋时哲理诗一度沉沦,到了陶潜,其《饮酒》可谓诗情与哲理兼擅而见长。到了唐代,如王维,其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而白居易《放言》(“赠君一法决孤疑”、“朝真暮伪何人辨”)都是以哲理性而闻名于世。而博学明敏的苏东坡在诗中善谈哲理,当然也是从唐诗中受到了某种启发。以上关于历代哲理诗的阐述,只在王文龙的《试论苏诗的哲理性》(《东坡研究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中略见过,而后具体研究者则无所见。但对苏轼哲理诗的研究却是不在少数,当然也是近代研究者古代的研究性文献还是少见:如江西的李小云就对苏轼诗的哲理性进行过总结,但她是从文学批评角度入手的;又如新疆的刘宗朝在《试论苏轼诗词中的哲学思想》中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了几首苏轼的哲理诗;而重庆的朱安义则将苏轼的哲理诗从其蕴含的理趣入手将苏轼的哲理诗进行了分类。而真正从文学特征角度入手去分析苏东坡哲理诗的研究还不多见。笔者则从文学角度入手,浅析苏轼哲理诗中蕴含的文学特征。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此笔者只从他的部分哲理诗词入手来进行研究,探讨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一些特点。在历代的研究者当中也有很多对苏轼的哲理性诗词进行研究,但前人的研究角度五花八门,有单从其诗词中蕴涵的哲理性进行研究的、有研究古代哲理诗词而将苏轼的哲理诗词只作为论据而写入研究著作中的、有浅析苏轼诗词中的理趣的。但从文学角度对苏轼哲理诗词进行研究的,目前还尚未发现。因此,笔者收集几首有代表性的苏轼哲理诗词来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诗词中蕴涵的文学特点。

  在对苏轼的哲理诗词作个别性研究之前,先简单介绍有关哲理诗词的一些内容。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是人们运用文学语言学习哲学的重要手段。那么苏轼的哲理诗词中是否体现这普遍性特征呢,还是在普遍性特征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个性特征呢,以下是对其几着有代表性的哲理诗词进行的一些研究。

  一、 浅析《题西林壁》所体现的以景寓理和以物寓理的特征。

  苏轼诗中的哲理意蕴,多见寄托于他笔下的江山风月中,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写庐山之景,侧重又是写登庐山之感,景与理结合得天衣无缝,读者可以因景悟理,以理会景。作者首先写庐山的千姿百态,远、近、高、低各有特色。接着笔锋一转,就横看、侧看,山形具有不同特点来发议论。作者在此看到的是山的不同面目。诗中描写作者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这本是异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现象,作者却形象而明畅地揭示出具有对自然乃至社会的普遍意义的哲学道理。这实际上也是对诗人假托庐山发表的认识论: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所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结果就会不同。因此为人处事。此外,诗中显示站在庐山之中看庐山,对庐山的真实面目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了解。只有跳出庐山本身去客观地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揭示了认识论领域的一个重点命题: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引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性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句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似乎在告诫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应该以客观的态度,采取正确的立足点,作全面、本质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以避免把局部当成整体,把现象当成本质而误入迷宫。以上是对本诗的哲理进行的分析。那么此诗透露出的文学特征是什么呢?是在写景中包孕理趣。景是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因为佳山秀水可以使人获得幽情美趣,获得审美的满足和情操的陶冶,文人墨客自然会予以特别的关注。作者观赏景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并因为自然景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心志态度,因此景物诗往往是融情入景和借景抒情的。同时,面对高天阔地、绿叶红花、蜂飞蝶舞猿啼蝉唱,诗家多会有所感触。有的诗作所发的议论富于哲理,充满意趣,其品位则高。苏轼的不少哲理诗在写景抒情的基础上寄寓自己的思考,尤为别具一格。此诗就是典型代表。苏轼的此首哲理诗所呈现的文学特征就是:以景寓理和以物寓理,通过对景和物的描写体现出苏东坡在写此诗时想表达给读者的哲学道理。

  二、《满庭芳》所体现的以理寓理的特征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苏轼此作在说理中阐示苏的哲理。其实宋诗就象赵翼在《瓯北诗话 》所说:“宋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好议论、好说理,但不少作品就理说理,写得淡乎寡味。如黄庭坚“谁云事君难 ,是亦父子间 ”这样的句子就毫无诗味。苏轼则尽量避免这种倾向。理要说,又不破坏诗作的意境,使理趣蕴含在说理之中。“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单从此诗的这些语句看来,其具有强烈的个性探索色彩,持与世无争的态度,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恶。在苏轼看来,世间万物,“殆天数,非人力”张孝祥《六州歌头》句,争又何益? 因而人生只能以“疏狂”对待,摆脱尘俗事务,获得精神自由。然而现实却不会让人“疏狂,那就只能天天呼酒买醉,在醉中求得超脱。显然其中包含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下阕由春光难得说起,美景不容辜负,更应该“得饮酒时须饮酒,举杯高歌,以酒来超脱现实,使饱经忧患的心灵得到安慰。这样,哲理在词中进一步得到深化 ,并馀韵未息地感染读者。由此看来在说理中阐示哲理更具有说服力。

  三、《临江仙·夜归临臬》、《如梦令》所体现的在叙事中穿插哲理的特征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此词中苏轼巧妙地在叙事中穿插了哲理。叙事就是叙述事情 ,诗作中通篇叙事者即为叙事诗 ,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叙事作为一种表达手法,在诗词创作中常常用到。而高明的作者也可能将理趣穿插于叙事之中。《临江仙·夜归临臬》反映苏轼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写出了他的真性情。“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作者夜饮归来,敲门不应,夜阑更深,万籁俱寂。他伫立江畔,倚杖独立,听家童鼻息,听大江涛声。叙事之后写他颇不平静的内心。他想到自己“致君尧舜 ”理想的破灭,想到自己遭人构陷,身入囹圄 ,痛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道出了作者长期孤愤的心情。接着插入“夜阑风静縠纹平”,这一句明是景语,实际也包括了作者的感情:避开风波 ,全身远祸。最末的两句“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唱出了。读毕,我们可以感到这首词,“物”与“我”的统一 ,“情”于“理”的融合 ,已经圆通无碍 ,体会到苏轼作为哲人和文学家对宇宙人生的超然了悟。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苏轼也能探幽烛微 ,借以阐发理趣。

  再看一首人们较为生疏的小令《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将洗澡搓背入词令人解颐。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被苏轼借来说明:无论政敌怎样颠倒黑白,罗织罪名,我苏轼都是清清白 ,刚刚正正的。一番道理 ,就这样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地被阐发出来了。

  通过以上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苏轼的哲理诗词苏轼诗词呈现的特征如下:即以物寓理 ,以理寓理 ,以景寓理 ,以事寓理。苏轼的哲理诗词实现了对前代哲理诗和情景交融之作的根本性突破它比情感更为深邃,更容哲理是宋代诗歌最重要的果实与内核易引人深思,产生吟咏不尽,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哲理诗的写作正应该将作家睿智的理性风范和大海般的胸怀相融合,别具匠心,别出机杼,心领神会,精炼细磨,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才能产生传世之作。苏轼的哲理诗词正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其实近代研究者研究苏轼的哲理诗角度是新颖而多样的,只是忽略了苏轼哲理诗作为诗歌本身所代表的文体本身所呈现的特点。希望笔者此文能填补此空白。

  综上,我国哲理诗自古就有,而发展成就到了苏东坡达到了新高,古之学者没有十分重视之,而近代研究者则从多角度去探视苏轼的哲理诗,便研究之余还不要忘记它文本本身方好。

  参考文献

  [1]袁枚.转引自《里克历代诗论》[M ].昆仑出版社 2006.

  [2]《宋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3]李渔《李渔随笔》 [M].京华出版社 2005.

  [4]许总《中国古代哲理诗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态》 载《学术月刊》1995 年第 12 期。

  [5]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续晋阳秋》。

  [6]《文选》卷三十一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之十八拟张绰《杂述诗》注引许询《农里诗》。

  [7]《苏轼词全集》

  [8][法]保尔·戴密微《禅与中国诗歌》,钱林森译,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 13 辑。

  [9]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第 1247 页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10]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 139 页 ,中华书局 1982 年

  [1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 第 234 页 ,中华书局 1984 年

  [12]王水照 崔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3]郑熙亭《东游寻梦苏轼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1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5]《苏轼诗全集》

  [16]周先慎, 裴贞辑《论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吸收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17]王文龙《试论苏诗的哲理性》(《东坡研究论丛》 苏轼研究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18]《苏轼诗选·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9]《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附:作者个人信息。作者:孙艳楠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造作,哪怕造小小的恶因,都会留下种子,将来都会有果报。现代人不相信因缘果报,他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