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音乐:舞袖徐转 丝管嘹亮
2014/9/7   热度:403
中国古代佛教音乐:舞袖徐转 丝管嘹亮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与此同时,来自印度及现在中国西域地区的文化与音乐,也随之传入中原。根据中国史学界的研究,中原地区的文化在较早的时间就开始向西域传播,进入东汉时期,西域文化开始回流,双向交流日渐频繁。佛教东传则是丝路文化中最突出的事项。 伴随着礼佛仪式的需要,佛教借以传播的重要手段棗音乐艺术,便需要与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结合。佛教日常使用的音乐主要是赞呗,或称梵呗。一般分为咏经与歌赞两部分,咏读佛经的称“转读”,歌唱礼佛的称“梵呗”。主要采用七字、五字、四字句式的短偈形式。这些赞颂佛祖、菩萨,咏唱经文、诗赞的独唱、齐唱、合唱,经常用于讲经宣道、朝课暮诵、道场忏法、无遮斋会等仪式。毋须说,原用梵语演唱的赞呗,随着经文的翻译过程,需要寻找它所面对的中国信徒能够接受的、适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新曲调。唐人道世《法苑珠林》说“汉、梵既殊,音韵不可互用”。 慧皎《高僧传》记载了这种转化的过程:“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辟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始有陈思王曹植,深爱音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 这段记载说明,由于梵语与汉语的结构不同,无论用梵音咏汉语,或是用汉语歌梵声,都难相通,所以翻译的经文虽多,但译配的赞呗甚少。关注佛教的陈思王曹植,开始用中国的曲调译配佛教赞呗。由于他对语言和音乐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为推动这一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推动佛教经典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的重要人物是梁武帝萧衍。他既是一位帝王,借弘扬佛法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又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修养的人,因此他亲制佛曲,把佛教仪式音乐与当时风行的清商乐融合一体。当然真正使佛教音乐中国化、通俗化的,还是众多寺院中的艺僧。六朝时,许多著名的佛教寺院在佛教节日中利用中国传统的乐舞和百戏弘扬佛法,参与这些活动的有许多著名的艺僧。《洛阳伽蓝记》记载道:当时的首都洛阳市的景乐寺,“至于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嘹亮、谐妙入神。”景明寺千余佛像巡街时,“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音乐经过几百年的华化过程,最终与中国化的音乐艺术融为一体的时期。《西河诗话》载:“李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娑陀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入迄食调;大妙至极曲、解曲,入越调;摩尼佛曲入双调;苏密七具佛曲、日腾光佛曲,入商调;婆罗树佛曲等四曲,入羽调;迁星佛曲,入般涉调;提梵入移风调。”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到,佛曲的分类已经按照宫廷音乐采用的俗乐或燕乐二十八调的宫调分类原则予以划分,它们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的传统艺术模式中。 唐代兴起一种讲唱佛经的变文(又称唱文、讲唱文,缘起等),即把佛教故事绘成一幅幅连环画,采用中国传统的说唱音乐形式按图讲唱。这种艺术形式影响深远,直至今日,民间宣讲佛道教的《宝卷》,仍然相当程度上保持着这种形式。据《宋高僧传》记载,宋代时乌龙山少康法师讲唱的变文,“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可见变文的音乐采用了改编民间曲调的作法。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工作繁忙,分秒必争,哪有时间来念佛?所以大家如果要真修,一定要做定课,定课就是早晚课。早晚课怎么定?采取十念法,这个时间很短。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这个所花时间不长。早晨起来,洗了脸,漱了口,家里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做你的早课。晚上在睡觉之前,洗完脸之后,在佛像面前做晚课。这个时间很短,大概三分钟就够了。除此之外,我们要常常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不能忘记。忆佛、念佛,这很重要。平常生活当中怎么修?咱们每天吃三餐饭,在吃饭之前合掌念阿弥陀佛,念十声,再开动吃饭,你看你三餐饭不忘记阿弥陀佛,忆佛念佛,你不忘记。上班的时候,在工作之前,我们合掌念十句佛号才开始工作。这样,一天你就能够修六、七次,而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短。我们一天修六、七次,如果加上早晚课的话,八、九次,时间短、次数多,非常有效果。你要真正能这样做,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是绝对成功。其他的时间,散念,想起来就念阿弥陀佛,这么做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