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2014/9/3    热度:187   

禅 梵语 dhyana,巴利语 jhana。音译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禅与定皆为端身正坐而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
  盖佛道修行之纲要为戒定慧三学,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因禅定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经论皆广为说示之,而其种类亦繁多。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将禅以寻、伺、喜、乐之有无,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坐禅原系印度宗教家自古以来所行之内省法,佛教亦采用之。据晋法显译之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载,出家法系以坐禅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习坐禅,其类别有作数息、不净、慈心、因缘、念佛、四无量等种种之禅法,因而产生“般舟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多种三昧 (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
  禅之传入中国,为时很古,后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因有安世高从西北印度来到洛阳,便译出了宣说坐禅方法的《禅行法想经》、《大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传来了小乘的禅法。由于那些禅经的内容,揭用了小乘的法数名目,故亦被称为禅数之学;根据《高僧传》所载的当时,基于这些禅经而修行的人很多。到后秦之际,鸠摩罗什译出了《坐禅三昧经》(《大正藏》卷十五);东晋之世,北印度出身的佛陀跋陀罗(觉贤),在庐山译出了《达摩多罗禅经》(《大正藏》卷十五),因其门弟子的努力而萌芽了大乘的禅。其次,北魏的孝文帝(471~499),从印度厚礼迎取了佛陀禅师,在洛阳之东,为建嵩山的少林寺居之,受业弟子,常数百人,及至菩提达摩来华,便为中国的祖师禅,开了基业。
  菩提达摩(?~535)梵名 Bodhidharma。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磨。有说是南天竺大婆罗门国王的第三子,又有说是波斯国人。年青时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之后受衣钵。至于达摩的传记,有异说亦有润色之笔,无能确定。他于西元四七八年以前,来到宋境的南越,历涉诸国,从事游化,迄北魏佛教隆盛之时,渡江北上,进入嵩山少林寺,因其面壁达九年之久,人们呼之为壁观婆罗门。
  另有传说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说南朝宋代末年),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时人不解其意。时神光(慧可)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岭时,适逢达磨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达摩以壁观教人,他说心不用安,止诸外缘,内心不喘,心如墙壁,以之便可入道。被认为是达摩所著的禅法,即是二入四行的思想:理入与行入,称为“二入”。但以“理入”为主,谓一切众生,皆与佛同,以清净之心,藉观壁坐禅,即得信悟;“行入”是依实践来体得理入之理,故说了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之四行。
  嗣达摩之法而成禅宗二祖的,是慧可(487~592),本系深究儒学的人,在他四十一岁时,遇到达摩,师事四五年,授其禅法之后,乃从之参学,达五年之久。慧可于雪中断臂的传说,虽很有名,但非史实,唯于慧可得髓之说,正是说明了慧可求法精神之真切的故事化。慧可于达摩寂后,化导僧侣于黄河附近,名声颇高。出至邺都,乃逢北周破佛之时,他以九十余岁的高龄之身,为护经像,隐于靠近扬子江的舒州皖公山中。依照传记,慧可是传通《楞伽经》的人,他及其弟子们,盛行四卷本《楞伽经》的讲说。所以,慧可透彻了达摩的二入四行,依据《楞伽经》,主张万法为一心所现;二见的对立,无非出于自心所现的妄想。比起达摩,他表现得更为积极了。
  慧可之法传给了三祖僧璨(?~606)。他于北周破佛之际,与慧可同入舒州的皖公山,后来辞往司空山而常住于山中。僧璨与慧可一样,同为《楞伽经》的传承者,但在其所著的《信心铭》中,另含有华严的思想。据说,自达摩以迄僧璨的禅者,行头陀行,一处不再宿,也没有与弟子们共住的事。
  嗣僧璨之法的四祖道信(580~651),蕲州(湖北)广济人,俗姓司马。师事僧璨九年(一说十年),得其衣。后来出家,历吉州和九江,于庐山大林寺,止住十年,又移住蕲州黄梅县西北的破头山(双峰山)创建禅舍,长居达三十余年,故世人又称师为“双峰道信”,与其会下五百多人,住定办道,精进不懈。这样集体住定的生活,为禅之思想和修行的观法上,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对此五百人的共同的集团生活,仅靠在家信徒的布施是不够的,而且也没有来自政府的补给,那是不能不向自然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了。为此,他们一面从事耕作与杂务,一面精勤于道之追求,到达了把禅解释成为体验的、精神的,并以此作为修行观行观法的程度。这一立场,已不是限于出家人的禅,乃是开放成了契机于一般的,并在广大人群的日常生活上推了开来的,这是值得注目的事。又因了集团生活的经营,保持全体的秩序,一切行事,必须条理井然,此亦为形成禅院生活之规范的清规,开出了先河。至于道信的禅,他重视坐禅观心,以五门或称五方便,为其思想的纲格,以其中的“守一不移”,作为禅的要谛。
  师除传法于弘忍外,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于江宁牛头(首)山幽栖寺。世人乃以之与五祖弘忍之“东山宗”相对称,特称为“牛头宗”。贞观十七年(643),太宗闻道信之高风,三诏入京,师均上表辞谢,帝乃遣使,谓若不起,命取首级,师伸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异之,还入奏,帝愈叹慕,赐珍缯。永徽二年闰九月(一说永徽元年)垂诫门人,安坐而寂,世寿七十二。建塔于东山黄梅寺。因弟子弘忍居于黄梅东山弘传禅法,故世人并称师与弘忍之道法为“东山法门”,并遥尊师为东山法门之初祖。大历(766~779)年中,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铭号“慈云”。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菩萨戒作法》(佚)等书。
  弘忍(602~675),为我国禅宗第五祖。浔阳(江西九江)人,或谓蕲州(湖北蕲春)黄梅人,俗姓周。七岁,从四祖道信出家于蕲州黄梅双峰山,穷研顿渐之旨,遂得其心传。移居黄县北的凭墓山;凭墓山在破头山东,所以也叫东山,受学的多到七百多人,世称“东山法门”。唐永徽二年(651)五十一岁,道信入寂,乃继承师席,世称“五祖黄梅”,或仅称“黄梅”。咸亨二年(671),传法于六祖慧能。
  我国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至唐代弘忍之传承,为后世禅宗各派所共认。弘忍之思想以悟彻心性之本源为旨,守心为参学之要。门下甚众,其中以神秀及慧能二师分别形成北宗禅与南宗禅两系统;至后世,分衍出更多宗派。于高宗上元二年示寂(即于传法后四年),世寿七十四。代宗敕谥“大满禅师”。相传著有《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一卷,或以为伪作。
  由于嗣道信之法的五祖弘忍(601~674)及其门下的活跃,此一禅风,便被从扬子江一带,向诸方弘开,逐渐趋于隆盛。弘忍著有《最上乘论》一卷,敦煌出土的《蕲州忍大师修心要论》一卷,对此也不能说是另外的法要,依照此书所说,弘忍主张守心为入道之要门,亦为涅槃之根本;他是说了守本真心的坐禅观心之法门。道信及弘忍等的禅风,当时被称为东山法门,或称为东山宗,可见已形成了禅的门户之风。
  弘忍门下,杰出者有十弟子,其中突出者有神秀及慧能,形成一般所说的北宗禅及南宗禅的两大流派,即所谓南顿与北渐。
  神秀(605~706)。汴州尉氏(河南开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长八尺,尨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博学多闻。既剃染受法,寻师访道。后至蕲州双峰东山寺,参谒五祖弘忍,誓苦节,樵汲自役,以求其道。忍亦深器重之,令为教授师,因居五祖门中第一位,有神秀上座之名。又与大鉴慧能相亲,互有启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其名偈。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十月,弘忍示寂,师迁江陵当阳山传法,缁徒靡然归其德风,道誉大扬。则天武后闻之,召入内道场,特加敬重,敕于当阳山建度门寺,以表旌其德。中宗即位亦厚重之,中书令张说执弟子之礼。师尝奏武后召请慧能,亦自裁书招之,慧能固辞,答己与岭南有缘,遂不逾大庾岭,禅门乃有“南能北秀”之称。神龙二年(706)二月示寂于洛阳天宫寺,世寿一零二岁。敕号“大通禅师”,为禅门谥号最早者。其法流兴盛于长安、洛阳一带。阐扬禅旨,力主渐悟之说,南宗禅慧能则主顿悟,故禅史上有“南顿北渐”之称。其门人道璇最早至日本,故日本初期之修禅者大多属其系统。法嗣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门庭隆盛一时,世称北宗禅之祖。然其法流仅数代即衰微。(据《佛光大辞典》)
  神秀在他五十岁师事弘忍以前,已是一位精通儒释道三教,并曾经过了六年修行之学者,故被推为弘忍门下数百人中的上座。尝受则天武后之抬举,优遇以国师之位。他著有《观心论》一卷,主张只有观心之一法,为佛道之最要,可知他是真的传承了道信及弘忍等坐禅观心的思想。从传下北宗禅之思想的《大乘五方便》一卷之中,也可以明确地见到顿悟的性格,北宗禅虽以赞成渐悟的主张为通说,但也不是没有其他想法的存在。
  慧能(638~713),又作惠能。我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鉴禅师。祖籍范阳(河北),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广东)。幼少失父,以砍柴进城出售,孝养母亲,据说有一天,于城中听到一位客人诵《金刚经》而无师独悟。但他在此之前,已亲近过《金刚》、《维摩》、《楞伽》、《观无量寿》、《法华》、《涅槃》、《菩萨戒》等经,他的机缘早已成熟了的。时五祖弘忍住蕲州黄梅之东禅院,法门甚盛。师乃前往拜谒。相传有五祖试问其所来及欲求何物,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又谓:“汝是岭南人,又是猎(疑作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对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疑作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惊异其禀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历八月之传说。这里提到佛性的事,可能是一种故事而已。依据后来南宗禅系统下的传说,弘忍为了要在七百位门弟子中,求出付法的人,而命用偈表示各人的悟境之时,发现慧能的境地高于神秀。便以法及衣,授给了慧能,为第六祖。并遣其连夜南归,数年间隐于四会、怀集一带。
  仪凤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现广州光孝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于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于北方所倡之渐悟法门相对,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后应刺史韦据之请,于大梵寺树立法幢;未久归曹溪,(曹溪位于韶州,今广东曲江县韶关东南之河。发源于狗耳岭,西流与溱水合,以经曹侯冢故,又称曹侯溪。),弘布大法,道俗归崇。神龙元年(705),中宗派遣内侍薛简召师至京师,师称疾固辞未往,帝乃敕赐摩衲袈裟及绿钵等物,并敕改宝林寺为“中兴寺”。三年,更赐“法泉寺”额。
  先天元年(712),师命门人于寺内建立报恩塔。翌年七月,归返国恩寺,八月示寂,世寿七十六。师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曹溪。宪宗时谥号“大鉴禅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中(976~983)加谥“真宗禅师”;后由仁宗谥号“普觉禅师”,神宗赐“圆明禅师”之谥号。师之嗣法弟子四十余人中,以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等最著,开后世临济、曹洞等五家七宗之禅。
  慧能的思想,古来是以《六祖坛经》为考察的中心,近来则由于发现了敦煌出土的资料和《坛经》的异本,知道《坛经》的内容之为后世附加和改窜之处很多。因此,作为了解其思想的资料,有人说除了大梵寺的说法和道诫之三科三十六对法之外,便没有了;又有人说即使敦煌出土的资料,也未必全是慧能的述意。不过,慧能的禅,后来成了中国禅的主流这桩事,是宜加以大大注意的。
  慧能门下,出有青原行思(?~740),因有其弟子石头希迁(700~790)和南岳怀让(677~744)等的活跃,为中国禅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启其端者是为神会。
  神会(668~760),襄阳(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幼学五经、老庄、诸史,后投国昌寺颢元出家。讽诵群经,易如反掌。年十三,参谒六祖慧能。慧能示寂后,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八年(720)奉敕配住南阳龙兴寺,大扬禅法,人称南阳和尚。六祖入灭后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沉废,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由普寂等续树法幢。师初至洛阳,欲振六祖之风,乃于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指斥神秀一门“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欲确立南宗慧能系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并于天宝四年(745)著《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力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时师住于洛阳的荷泽寺,大弘禅法,当时北宗禅的势力很强,使得神会之成为重要人物也几乎有点问题,因此,神会为了阻止北宗禅的流行,便对北宗禅展开了猛烈的评论。批判北宗禅的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法门,主张南宗禅才是正统。此后的北宗禅,因自义福、普寂迁化之后,渐渐趋向于衰落,唯有南宗禅一枝独秀,说起禅宗,也仅限于南宗禅了。天宝十二年,师因御史卢奕诬奏,奉敕黜离洛阳荷泽寺,迁住弋阳(江西)、武当(湖北)等地。翌年转住襄阳,再转住荆州开元寺般若院。
  安史之乱起,两京板荡,时大府各置戒坛度僧,聚“香水钱”,以充军需。请师主坛度之事,所获财帛悉充军需。乱平后,肃宗诏入宫内供养,并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诏请住之,故世称“荷泽大师”。师在荷泽寺仍阐扬六祖之宗风。上元元年入寂,世寿九十三,另一说乾元元年(758)示寂,世寿七十五。敕谥“真宗大师”。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之宗旨,遂以师为禅宗第七祖,敕碑置神龙寺。其法流称“荷泽宗”,门下英才甚多,有住太行山之磁州法如、洛阳同德寺之无名、荆州国昌寺之行(惠)觉、沂州宝真院光瑶(宝)、进平、河阳空、福琳、云坦、道隐等。又法孙有无名之法嗣清凉澄观、云坦之法嗣全证、道隐之法嗣辩真等。据圭峰宗密之《禅门师资承袭图》记载,荷泽宗法系,次第为荷泽神会、法如、惟忠、道圆、宗密。然近年之史实研究证实为净众寺神会、南印、道圆、宗密。荷泽宗真正开展乃于石头希迁(677~744)及南岳怀让(700~790)之法系,至宗密(780~841)之后则渐衰落。(据《佛光大辞典》)
  禅宗的五派分张
  中唐以后,佛教各宗,渐渐趋向没落,唯有禅宗,一枝独秀。六祖慧能的会下,济济多士,各各将其禅要,分化各地。其中以南岳怀让(677~744)及青原行思(?~740)最为优秀,故亦唯此法系,传世最久。由于南岳的弟子,马祖道一(707~786)在江西,青原的弟子,石头希迁(700~790)在湖南,扬举其独自的禅风,而为南宗禅带来了开拓性的局面。
  南岳的法孙,百丈怀海(720~814),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自幼即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慧照出家,后从南岳之法朝律师受具足戒,未久到庐江(安徽省),在浮槎寺阅读大藏经多年。适逢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乃倾心依附,师事马祖二十年而大悟,遂得道一之印可。后出主新吴(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尝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十九年之间,制定了《百丈清规》,作为独特的禅院生活的规范。这已不是限于大小乘的戒律,而是从全新的立场,确立了丛林的规矩,创下了禅院独立的根基。他是把印度传来的戒律和中国社会的礼教,做了调和之后,所出现的型态。于“禅门规式”中,可以见到其大纲。若据以此,不难知道,自初祖达摩以来的禅僧,多依于律院而住,至此,便渐渐地有了属于禅僧们独立的道场。禅院不建佛殿,但有法堂,住持随时上堂升座以接化大众。另外设有方丈、僧堂、库院。僧堂中设有长而连接的床位及椸架,大众的席次,依僧腊而定,一切起居,坐禅办道,均在僧堂之内。他们为了实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从事作务劳役。清规规定是普请法,全体一律,从事劳务,在十主事的监督指导之下,经营禅院。若有人触犯了生活规范,便用柱杖杖之,集合大众,烧却其衣钵道具之后,由偏门将之遣逐出去。确立了这样的禅院生活的自治体制,使得禅院的独立,成了可能,乃是佛教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事。
  一、沩仰宗及临济宗
  沩山灵祐(771~853)。为沩仰宗初祖。福州长溪(福建霞浦县南)人,俗姓赵。法名灵祐。十五岁随建善寺法常(又称法恒)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曾先后遇寒山、拾得。二十三岁至江西参谒百丈怀海,为上首弟子,于此顿悟诸佛本怀,遂承百丈之法。宪宗元和末年,栖止潭州大沩山,山民感德,群集共营梵宇,由李景让之奏请,敕号“同庆寺”。其后(一说大中初年)相国裴休亦来咨问玄旨,声誉更隆,禅侣辐辏,海众云集。会昌法难之际,师隐于市井之间,至大中元年(847)复教之命下,众迎返故寺,巾服说法,不复剃染。裴休闻之,亲临劝请,始归缁流。师住山凡四十年,大扬宗风,世称沩山灵祐。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寿八十三,法腊六十四。谥号“大圆禅师”。嗣法弟子有慧寂、洪諲、智闲等四十一人。其中,仰山慧寂承其后而集大成,世称沩仰宗。在其所建的大沩山(湖南宁乡)的同庆寺,住了四十二年之间,化导了门弟子千人。他著有《沩山警策》,在这本书中,他以为处此浇季之世,无常迅速,学佛之人,不可懈怠;宜常反省,善自洞察时代的弊风;切莫误道,当把握住本来面目。举起了他的谨严绵密的宗风。他所说的道,便是无心而已;若得无心,便证诸法各住其位,而又无不圆通无碍。
  仰山慧寂(807~883)。广东番禺人,与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又称仰山禅师。俗姓叶。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许,后断两指以明志,时年十七,乃依南华寺通禅师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游方,初参谒耽源应真,既悟玄旨;未久,入沩山灵祐之室,得传其心印。后更往江陵受戒,深研律藏。又参礼岩头全。未几,复还沩山,执侍灵祐凡十五年,互相激扬宗门。唐僖宗时迁居江西大仰山,大振沩山之法道,学徒聚集,盛冠一方,是为仰宗。有仰山小释迦之号。师资相承,别开一派,即沩仰宗。师常对学人强调,回向返照与如实修行。他喜利用符号示人,曾有向他请开示者,乃用纸画一规圆相,以表其禅旨,又常以手势启悟学人,称为仰山门风。后迁江西观音院,后梁贞明二年复迁韶州东平山,同年示寂,世寿七十七。一说唐中和三年,或大顺二年示寂。谥号“智通禅师”。追谥“智通禅师”。因沩山及仰山的禅风谨严,不能适应江南的民风,所以他们师资的法脉,在五家之中,衰落得最早。
  临济义玄,曹州(河南)南华人,俗姓邢。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受具足戒后,便慕禅宗,初到江西参黄檗希运。尝问黄檗佛法的大意,但却三问三吃棒。又礼谒高安大愚、沩山灵祐等。后还黄檗,终于受到了印可。此后于宣宗大中八年(854),至河北镇州住于临济院,设四喝、四料简、三句、三玄、三要、四照用、四宾主等机法接引徒众,更以机锋峭峻著名于世,每以叱喝显大机用,别成一家,遂成临济宗。世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其对参禅行者极为严苛,然学徒奔凑,门风兴隆,为我国禅宗最盛行之一派。他接化学人盛用禅机,实行棒喝,举扬了“无事”的宗风。临济禅的思想,和黄檗相同,站在生佛不二的立场,以无心为重,无事为宗。
  咸通八年四月示寂,敕谥“慧照禅师”。其语要由门人慧然编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一卷(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临济录》),为把临济的言行,分作上堂、示众、勘辨、行录之四章,将中国祖师禅的特质作了很好的表露。嗣法者有兴化存奖、三圣慧然、灌溪志闲等二十二人,皆为宣扬祖风之佼佼者。
  临济宗之内,在义玄的法系之下,出有慈明楚圆,楚圆的弟子杨岐方会(996~1049)北宋临济宗杨岐派之开祖。石霜楚圆之法嗣,南岳怀让法系第十一世,临济义玄法系第八世法孙,袁州(江西)宜春人,俗姓冷,法名方会。初从楚圆掌监院之事,后住筠州九峰山,未久至袁州杨岐山住持普通禅院,大振禅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皇祐元年示寂,世寿五十四;一说庆历六年或皇祐二年示寂,世寿五十八。遗有《语录》一卷,开出了杨岐派。方会住于杨岐山的普通禅院,善守其枯淡家风。他说,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三世诸佛,在诸人的脚跟下,转大法轮;百草树木,均作大狮子吼,演说摩诃般若。
  楚圆的另一位弟子黄龙慧南(1002~1069)。临济宗黄龙派之祖。信州玉山(江西上饶)人,俗姓章。少习儒业,博通经史。十一岁从定水院智銮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遍参栖贤澄諟、云峰文悦、石霜楚圆等诸宿,皆蒙器许。后于同安院开堂说法,四众归趋。未久移至归宗寺,因堂宇突遭火灾,全寺尽毁,遂蒙冤坐狱,吏者百端求隙,而师怡然引咎。久而后赦,乃退居黄檗,于溪上筑积翠庵,四方接踵而至,受请至黄龙山崇恩院,大振宗风,遍及湖南、湖北、江西、闽粤等地,此一系统乃蔚成黄龙派,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即源出此一流派。
  师严于格己而明于接人,他尝以佛手、驴脚、生缘之三转语考问学者,三十余年鲜有能契其旨者,天下丛林,目为“黄龙三关”;有人酬答之后,问其可否,他却闭目危坐,再问他,他便回说:“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
  师住黄龙时,法席鼎盛,直追马祖、百丈。于宋熙宁二年入寂,世寿六十八。世称黄龙慧南。徽宗大观四年(1110),追谥“普觉禅师”。遗有《黄龙南禅师语录》、《语要》、《书尺集》等各一卷行世。门下之晦堂祖心、宝峰克文、泐潭洪英等皆驰名禅林。
  二、曹洞宗
  洞山良价(807~869),我国禅宗曹洞宗之祖。唐代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俗姓俞。幼从师诵《般若心经》,以无根尘之义问其师,其师骇然,即指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年二十一,诣嵩山受具足戒,寻谒南泉普愿,深领其旨,又访沩山灵祐,参“无情说法”之公案,不契。受指示诣云岩昙晟,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后嗣云岩之法,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倡五位君臣说,门风颇振。咸通十年,于丈室端坐长往。世寿六十三,法腊四十二。敕谥“悟本禅师”。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华严休静、青林师虔等二十余人。尤以本寂之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
  曹山本寂(840~901)。泉州莆田(福建古田)人,俗姓黄。为禅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860~873),禅风极盛,乃谒洞山良价,往来请益,遂得密受宗门玄旨。后开堂于抚州吉水,改名曹山,以表思慕曹溪之情。
  未久,迁住荷玉山(或谓师以该山改名曹山),学徒云集,大振洞门宗风,讲授洞山五位之旨诀,成为丛林之标准,并注解寒山诗以飨学人。时有洪州钟氏,屡请不赴,仅书写大梅法常之山居颂一首答之。天复元年六月,焚香安坐而终,世寿六十二。敕谥“元证禅师”。其后,洞山、曹山之风益盛,门徒日众,遂称曹洞宗。著有《曹山语录》二卷。门人有曹山慧霞、金峰从志、鹿门处真、荷玉光慧、育王弘通等。
  汲取了石头及药山之法流的洞山良价,于会昌法难之后的大中末叶之际(859),在江西的筠洲洞山,努力接化,据说在其会下五百至千人之中,多为中级以下的官僚。洞山的思想,则可从《宝镜三昧》、《玄中铭》、《新丰吟》以及其他资料之中,得到了解。洞山以为,佛祖所传的正统禅法,除了修证自性清净的一心之外,别无其他;他又以易理的解释,用正偏的五位,说明这个一心。他又贴切著时代的思想而说禅要,所以排斥名利,激励学人,以宣扬其绵密的家风。他的弟子曹山本寂,住于江西抚州的曹山,化导徒众;后来转往荷玉山,问法者多达千二三百人。他对洞山的五位说,作了详细的阐明,壮大了他老师的门风。
  三、云门宗及法眼宗
  云门文偃(864~949)。为云门宗之祖。浙江嘉兴人,俗姓张。法名文偃。幼怀出尘之志,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家。未久,至毗陵坛受具足戒。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至睦州(浙江建德)参学于道明门下。经数载,尽得其道。又谒雪峰义存,依住三年,受其宗印。后历叩诸方,参究玄要,声名渐著。后梁乾化元年(911),至曹溪(广东)礼六祖塔,后投于灵树如敏会下,如敏推为首座。贞明四年(918)如敏示寂,师嗣其法席,主持灵树寺。同光元年(923),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海众云集,法化四播。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南汉王刘龚敕赐“匡真禅师”。二年四月十日上表辞王,垂诫徒众,端坐示寂,世寿八十六,僧腊六十六。 北宋乾德四年(966),太祖复追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师之机锋险峻,门风殊绝,世称云门文偃。他在广东省的云门,将睦州道明的峻严和雪峰义存的温密,作了恰到好处的调和,开出了独特一派的宗风。他的接化手段,在于纵横无尽的杀活机用,出人意表地运用咦、露、喝等的一语一字,以顿悟的禅风,直下截断学人心中的葛藤,故称之一字关。依照《云门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三卷、《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一卷),得知文偃的禅学思想,主张佛法不从高处求,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之中,即可看到真如实际的面貌。因此,策励学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上,将此真俗合一的精神,作具体的表现。他的禅风,由广东省的韶州一带开始,终于流布到了扬子江流域的庐山及湖北一带。 嗣法者有实性、圆明、明教、道谦、智寂、义韶等八十八人。
  玄沙师备(835~908)。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尘志,投芙蓉山灵训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行头陀法,终日宴坐,人称备头陀。与法兄雪峰义存亲近若师徒,同力缔构,参学者众。偶阅楞严经,发明心地,诸方请益者如水归海。初住梅溪普应院,不久迁玄沙山,应机接物凡三十余载,学侣八百余人。时有闽帅王审知,事以师礼,曲尽殷勤,并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梁开平二年示寂,世寿七十四(一说七十或七十五)。
  清凉文益(885~958)。余杭(浙江余杭)人,俗姓鲁。七岁出家,初依明州希觉攻毗尼。后投长庆慧棱学禅法,久之不契。偶遇罗汉桂琛于漳州,遂嗣其法。出世于临川崇寿院。南唐国主李氏礼敬有加,并迎至金陵,住报恩院,事以师礼,赐号“净慧大师”。后主且从之受戒,为建清凉伽蓝。高丽、日本等国渡海来学者,相望于途。显德五年秋闰七月示寂,世寿七十四。谥“大法眼”,为法眼宗之开祖。著有《宗门十规论》、《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各一卷。
  由于玄沙师备和其法系下的清凉文益的努力,形成了法眼宗。这是在吴越佛教的隆盛地区,连结了杭州、明州、台州等浙江的重要地方而流行的一个宗派。文益禅师喜爱石头的禅风,推奖石头希迁所撰之《参同契》并为之作了注解,所以他的禅学思想,极富义学的色彩。他所宣扬的,则包括了禅净融和,以及华严的圆融,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的教理思想。正由于此,便失去了禅的真面目。结果,义学气味的法眼宗,便与谨严的沩仰宗一样,接受了早衰的命运。
  以上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五宗,称为五家;在此五家之内的临济宗,教势最优,到了宋代,又从临济宗下,分出了杨岐及黄龙两派,合称之为五家七宗。同样是六祖慧能的法系传承下来,却分出了这么多宗派,这是因了诸位禅师,各自所禀的个性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禅风。依照天目高峰(1238~1259)对于诸家禅风的评语,则为:临济之痛快、沩仰之谨严、云门之高古、曹洞之细密、法眼之详明。又从清凉文益所著的《宗门十规论》中所述看来,正当禅宗的五家,逐渐形成之时,即产生了十弊。德山、临济、沩仰、曹洞、雪峰、云门等的弟子们,为了保护自宗及其祖师,相互之间,不究真际,但攻矛盾而从事斗诤。因此而使宗师们忘却了佛祖的宗旨,妄用棒喝及圆相,或用歌颂,诳谑于人。可是,一般愚人竟然信之,并用口来唱其言句,谓为妙解。
  参考书籍: 《中国禅宗史》印顺法师
  《中印禅宗史》孤峰智璨
  《禅宗史》宇井伯寿
  《宋高僧传》宋 赞宁著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撰
  《五灯会元》南宋 普济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是烦恼第一个根本,不贪就不愚痴,不贪就没有嗔恚心。贪不到才生嗔恚心,贪到他就不生嗔恚心。佛在经上常讲“火烧功德林”,这是大家都要记住的,你一发脾气,你修积的功德就烧掉了。发脾气,是造地狱的因。嗔恚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一定不会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常生欢喜心,并且常“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一切法从心想生:悲观厌世的人,看到什么都讨厌;达观积极的人,看到的事没有一样不喜欢。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心好,一切都好。吉凶祸福,皆在我们一念之间。自己一念正,就能化凶为吉,转祸为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