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岗、鸡宝岭与清修寺的传说
2014/9/7   热度:269
烟墩岗、鸡宝岭与清修寺的传说 沈光良 整理 清修寺是目前梅山乡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禅寺。它的前身称清修庵,1993年被北仑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在梅山乡梅中村(里岙)的鸡宝岭上。据民国六年的《浙江通志?海防编》记载:明代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郭巨所太平岙巡检司为抗击倭寇,观察沿海敌情之用,在今烟墩岗设置烽火台一座,实施“昼烟夜火,遥相呼应”的报警方法,并遣官兵戍守。山因此得名。 烽火台东南,原建砖木结构瞭望哨所一座,宽4米占方,北墙开门,东、西、南墙上各有窗口,供官兵站岗放哨和堆放柴火杂物。同时在鸡宝岭巅东侧,建营房3间及东西厢房各2间。岭下(今岭下水库)建磨房2间,户外有石臼、石辗盘等设施(1958年拆除)。 由于当地为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台风袭击频繁,有时一场风暴往往延续3—5天,梅山江畔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浊浪滔天。那时巡检司运送粮饷的船筏不能出行,岛上官兵因此经常饥寒交迫。为了解决饥饿威胁,官兵们开始在营房周围垦植谷物蔬菜,还圈养了一大群家鸡。从此,遇到台风或恶劣天气时,官兵们就可杀鸡煮蛋,吃上丰盛的饭菜,不再挨饿了。鸡宝岭因此得名。 后来倭患平息,官兵迁移。营房就改为庵堂,当时由天童寺派遣僧人管理。庵堂四周茂林蔽日、海风习习,冬暖夏凉,涧水汩汩,真是个清静修身胜地,故名“清修庵”。到了1961年(公社化)时,庵堂等设施被拆除。1992年,时值太平盛世,原里岙村民自愿募捐集资15万元,在原址重建清修庵,恢复大雄宝殿(罗汉殿)等原貌,香火渐盛。1998年至今由天童禅寺利生禅师主持,并募捐百万元巨资,先后兴建上山水泥道路450米,以及山门、天王殿、饭佛殿、斋堂住宅房等设施,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2002年改名清修禅寺。 这座古刹经过逐年修葺和扩建,各座大殿飞檐耸脊、气势雄伟。新建的天王殿是清修寺的精华,它飞檐翼角、殿宇高大、建筑精巧。殿内八根口径0.6米的楠木柱屹立在殿堂中,与堂顶的各根横梁、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受整个大殿的压力。大殿中央供一尊高5米的释迦摩尼木雕像,佛祖两侧是身高6米的四大金刚,皆用樟木雕刻镶嵌而成,四大金刚怒目相视,神态栩栩如生。佛祖背后悬有一尊千斤铜钟。每天拂晓前,僧人敲钟做课时,方圆十里内的人们能听到这口悠悠钟声。 如今的清修寺藏身于鸡宝岭绿荫之间,旷达于碧海蓝天之外。在那里极目远眺,可观赏烟波浩淼的东海景色,领略舟山群岛飘浮海上的特有风光。俯视四周,田野和山丘历历在目,山下阡陌纵横,村舍鳞次栉比,水泥路四通八达,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一个难得好去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很多人问:“到底人有没有命运?有没有风水?” 答案是:“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如果你的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它就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