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合二仙传说的和谐精义
2014/9/7   热度:273
试论和合二仙传说的和谐精义 作者:周荣初 和合二仙是我国广为传颂的二位神仙,一位叫寒山,一位叫拾得,合称寒拾。自唐代至今一千多年来誉满大江南北,人们喜闻乐见,代代相传。 和合二仙的传说要义在和谐,在和为贵上做足文章,传说版本也是由简到繁。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入国清寺,拜谒供奉有寒山、拾得、丰干这三位高僧的“三贤堂”,聆听过不少高僧大德和信士文人的讲述,被和合二仙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有心收集整理这个优美的传说,力求完美,弘扬美德。1983年第9期杭州《西湖》文学期刊全文刊发这篇传说,责编是贵刊主编薛家柱先生(后来担任杭州市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曾来电说对这篇传说很感兴趣。2001年和合二仙又被浙江摄影出版社入编我著的《天台山传说》一书中。传说发表至今24年过去了,流传日广,传说的全文如下: 人们到天台山国清寺进香游览,一定要经过一座凉亭,这座凉亭叫寒拾亭,是为了纪念唐代两位高僧寒山、拾得的。这两位高僧相亲相爱,情深义重,大家称他俩为“和合二仙”。过去不少老百姓家里喜欢贴一张“和合二仙”的年画。苏州有个“寒山寺”,日本有个“拾得寺”,也都是为了纪念他们。 在天台县西南方,离城六十里处有一座山,这座山千丈石屏、四山环列、神奇幽深,据说六月暑天也能见雪,所以叫做寒岩。山中隐居着一个人,大家都叫他寒山。寒山这个人非同一般,生性古怪,他以桦皮为冠,衣着破烂,拖着一双大木靴,有时独言独语,有时驻立抚掌,有时手舞足蹈。他出口成章,善于作诗,有时写于林间岩壁,有时题赠农家房舍。自唐以来,他的诗就有专集行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白话诗人。他的诗行世已有一千多年,有的还被译成日文、英文和法文。有人称寒山为“诗仙”,可与李白、杜甫齐名。 有一天,他云游到了天台县城旁边的赤城山,依山中小道往国清寺而来。翻过一道小岭,只听不远处有婴儿的啼哭声,寒山闻声寻去,只见一个小孩,躺在路边草丛之中,细细一看,小孩生得眉清目秀,煞是可爱。寒山将他抱在怀中,小孩顿时停了哭声,翻下小岭轻风拂面,怀中小孩见风就长,切切地笑出声来。寒山大为惊奇,正待思忖,小孩已从怀中溜下地来,拉着寒山的手,跳跳蹦蹦地朝前走了。寒山问他为何人,小童含笑不答。问其为何被丢弃路旁,小童说等候诗仙。问其何名,小童说我本无名,请诗仙赠名。寒山一想,小孩乃是我路旁拾来,取名“拾得”正好。小孩听罢,拍手叫好。从此以后,这道小岭就叫“拾得岭”。两人说说笑笑来到国清寺,只见国清寺妙域庄严,金光耀眼,香烟袅绕,钟鼓齐鸣,僧侣唱和,香客如云,好一派鼎盛之景。寺庙四周,五峰耸峙,古木参天,确是个古刹福地。寒山和拾得游寺赏景,满心欢喜,竟有不愿离去之意。他俩来到厨房,自愿为寺庙烧火做饭。方丈见他俩忠实勤快,乐意收留。岁月如流,一晃过去多年。拾得已长成一表人材,与寒山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寒山在寺中除按日劳作外,又是吟唱不断,特别是清风明月之夜,他与拾得漫步林间小道,诗兴更浓。 有一年,寺中举行佛事盛会,各地香客云集。其中有一位越州的汪氏婆婆在其女芙蓉的陪同下来寺进香,不料一路上翻山越岭,汪氏因劳成疾,在寺中竟一病不起。寒山闻知,极表同情,一面上山采集草药,为汪氏治病;一面在厨下调理可口饮食伺候,长达一月之久。可惜汪氏年老体衰,病入膏肓,临终之际,她叫芙蓉请来寒拾两人,在病榻旁,汪氏嘱咐道,我一病不起,全靠两位诚心照料,才延留至今日,看来我将仙逝,在此弥留之际,我将独生女儿芙蓉托付你俩,愿你们时时关照,同胞相待,最好能与你们中一位结为夫妻,以报你俩大德。……寒拾见汪氏情深,和泪点头。不一会汪氏含笑去世。 从此以后,寒山拾得待芙蓉亲似兄妹,厨中有一口好食,一定先留给芙蓉。山中采来一朵鲜花,他们总是送给芙蓉插上。芙蓉为他俩补衣做鞋,日子过得十分和美。拾得待芙蓉更是体贴入微,两人暗暗表示了爱慕之情。 过了一年,好心的人们见他们亲如一家,又有汪氏生前所嘱,提出婚事。因寒山比拾得年长,大家撮合寒山与芙蓉成亲。拾得、芙蓉见此,人愿难违,只好从命,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一天清早,天色微明,寒山见院中柴草不多,就悄悄起床,上寺旁灵芝峰砍柴,不一会就砍好了一担。他担柴下山,回到自己的小院门前,只见窗纸上映出两个人影。窗里竟传出抽抽泣泣的哭声。寒山愣住了,只听得拾得劝慰芙蓉说:“芙蓉,不要哭了。我们暗暗相好,哥哥并不知道,我们三人亲如手足,决不要为此事伤了和气,我俩虽然不能结为夫妻,但是你永远是我的好妹妹。……” 寒山一听,全明白了。原来拾得和芙蓉早已相爱,感情很深,我切不可为了私心,损害名节。他当即下定决心,决心离家远走。他转身爬树出门,快步离去,又一想,我不明不白的离去,一定要把拾得、芙蓉急坏,又翻过身来,拿起一块石头,在小院泥墙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旁边题了一首诗: 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 游戏不觉暮,屡见狂风起。 浪捧鸳鸯儿,波摇鸂鶒子。 因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已。 寒山画像题诗妥当,就悄悄远走了。 日高三丈,拾得、芙蓉不见寒山回家,好生奇怪。到门外一看,一担青柴已倚墙放好,泥墙上有一幅画像,题有一首诗,拾得看后,大吃一惊。芙蓉问其究竟,拾得说,哥哥已经听到我们的谈话,为了成全我们,他已出家做和尚去了。这首诗是诉说他对你的爱恋之情,可见他爱你是很深的。可是为了你、为了我,他毅然远走,我不能辜负他的情意,我要去寻找他,哪怕是天涯海角。寻到哥哥,我与他一起出家,寻不到哥哥,我永远不再回来。芙蓉听罢伤心痛哭,又一想,寒拾两人深明大义,让人敬佩。她也只好和泪点头。 拾得匆匆上路。一路上走不完的万水千山,说不尽的艰难困苦,跑破了草鞋一双又一双,问讯了寺庙一座又一座,总找不到寒山的踪迹。一天,拾得穿上了最后一双草鞋,来到了江南苏州城。听人说离城七里的河山脚下,枫桥边上,有一个寺庙,新近来了一位和尚,在此修行。问及此人容貌装束,竟和寒山一模一样。拾得大喜,快步前往。 拾得边走边想,兄弟即将相会,送个什么礼物呢?长途远行,囊空如洗,正在为难之时,一阵微风吹来,风中送来荷花的清香,令人陶醉。他心头一振,快步走到前面的荷塘,摘下一枝最大最红的荷花,捧在手里,赶到枫桥。进庙一看,正逢寒山。 寒山见拾得来了,急急忙忙从房中捧出一只盛着素斋的竹编盒子。弟弟献花,哥哥送斋,弟弟抱着哥哥笑,哥哥抱着弟弟笑。不要再说什么,俩人心里都是很清楚的,兄弟的深情激荡着他们。拾得手捧食盒,寒山手舞荷花,俩人唱啊跳啊,翩翩起舞。唱的是: 寒山拾得,百年和合, 兄弟相亲,天长地久。…… 从此,这个寺庙因寒山居住而闻名,称“寒山寺”,直到现在寺里还塑有寒山拾得相亲相爱,永不离分的神像。当地乡民,对寒拾得很敬慕,牢记着他们重逢的一幕,所以,把捧荷的拾得称“和”,把捧盒的寒山称“合”,合称为“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的传说蕴含的精神和意义 一、哭声非寻常,拾得见和美 诗僧寒山多文才,他从寒岩云游赤城,随后经小岭往国清,只听不远处有小孩的哭声,他马上闻声寻去,只见一个小孩躺在路边草丛中,寒山顿生爱怜之心,赶忙把小孩抱入怀中,奇事随之发生,小孩见风就变,竟然成为幼童,拉着寒山的手跳跳蹦蹦地和他一起往前走。这里使人们对传说产生第一个悬念,弃婴是谁所弃?如果寒山不动隐测之心管自赶路,弃婴的命运如何?为不为被饿死?为不为被野兽吞没?寒山抱起婴儿就是人性的体现,仁慈爱护,善待弱者,若弃之不管,社会上就少了一曲和谐之声。接着又有取名字之趣,寒山认为既是路边拾儿,取名“拾得”最是合适,从此世上就有拾得之名,和寒山亲若兄弟,二人简称“寒拾”。这条小岭也为“拾得岭”。后来寒拾同进国清寺,自愿投身伙房为僧众服务,几年过去寒山诗情大发,拾得长成一表人材,兄弟俩形影不离。 二、托孤含仁慈,一女觅二男 寒山拾得在国清寺内的平静和美的生活,令人羡慕。却因为巧遇越州汪氏携女儿芙蓉进寺院烧香而顿生波澜,汪氏因劳成疾,在寺中一病不起,寒拾闻讯后出于仁爱之心,给予多方关照,并采来草药为她医病,只可惜汪氏年老体衰,寒拾无法妙手回春。一个多月后即将告别人世。汪氏为芙蓉担心,见寒拾二人忠厚仁慈,临终托孤,希望将女儿嫁给拾中的一位,以报大恩,寒拾无法推辞,点头答应。从此寒拾得芙蓉视同胞妹妹,因拾得与芙蓉年令相当,爱意顿生。但亲朋好友见寒拾二人,寒山为长,就促成寒山和芙蓉成亲。拾得、芙蓉听此消息,心中暗暗叫苦,感到十分为难。传说发展到此,令人问号顿生,等到寒山上山砍柴回来,见拾得与芙蓉难舍难分的情形,听到他们相互倾诉的衷肠,寒山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着,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拾得和芙蓉的情爱,为了兄弟之情,为了三人感情的和美,毅然题诗绘画,远走他乡,成全拾得和芙蓉的姻缘。 三、真情动天地,和合代代传 次日,拾得、芙蓉见诗见画,得知深爱芙蓉的寒山已远离国清到外地出家当和尚去了,拾得被寒山的义举所感动,他不能沉缅于自己和芙蓉的爱恋,毅然决定追寻寒山,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芙蓉这位贤惠的姑娘也深明大义,和泪答应拾得。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拾得在江南大地上爬山涉水,到处打听寒山的下落,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却毫无寒山的踪迹可寻。正在绝望之时,有人告诉他在苏州城外枫桥边上的一座寺庙里,就近来了一位和尚,长相与寒山相仿,拾得一听,精神大振,匆匆赶往前去。 一对亲兄弟,即将在远离天台的苏州重逢,这是何等高兴的事情,拾得见路边荷塘中荷花盛开,挑了一朵最大最美的要献给寒山。寒山闻讯,急于和拾得会面,想到拾得一路劳顿,一定肚饥难忍,马上从房中捧出藏有素斋食盒,匆匆赶到寺外。寒拾终于在寺门外喜相逢,千言万语不必细说,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拾得送上荷花,寒山打开食盒,一荷一盒,刚好是和和合合,从此有和合二仙美名,枫桥边的寺庙也因寒山入住变成寒山寺。唐朝张继写了一首诗叫“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成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短短28个字,使寒山寺名声大振,直至今天听夜来钟声的中外佳宾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传说到此告一段落,有人问我寒拾虽然在苏州重逢相亲相爱,但芙蓉的结局还未出现,她为不为寻寒拾而去?她会不为与寒山拾得再续前缘?甚至在寻到寒拾决心不谈爱情,在寒山寺边某一个尼庵中苦度岁月,与寒拾可相见而不可相爱地了此一生……。这些问题是传说可以再度延伸的东西,但我认为一个完美的大结局并不会让人产生多大共鸣,留一些余地,多一份想象空间也是蛮有意思的。 和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字,大至世界和平,纷争和解,社会和谐,小至家庭和美,男女和合,待人温和。人世间和是最可宝贵的。就是出现一些附和、搀和、调和这些充满一点无可奈何的事儿,为了和这个大主题也无偿不可,倡和、促和总是好的。寒山和拾得和合的精义在和美,兄弟的和合,家庭的和美,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正因为如此和合二仙的传说才会久传不衰,让人回味无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虽然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头,三恶道的种子都有,但是我们不造恶缘,恶的种子没有缘不会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修行人不会堕恶道。修行,是修正一切错误的行为,错误行为都没有了,恶的缘统统都断掉了,没有恶缘,纵然有恶因,不会结恶果,它的道理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