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无常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学


2014/9/7    热度:395   

  佛教的无常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学

  李桂红

  一

  世尊释迦牟尼佛在《莲华面经》中云:“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寂灭涅,此三是法印。”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其《妙法莲华经玄义》中云:“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1〕

  在佛教典籍中,有很多关于诸行无常的论述,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3〕“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4〕“佛言: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5〕等等。

  佛法揭示了宇宙万物诸法因缘生的真理。缘起所生的万物都处在不断地成、住、坏、空的过程中,既然有生的开始,也必然有灭的结局。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在物质的微观世界,每一个次原子的互动,都包含着原来粒子的毁灭和新粒子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在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创造一种永无尽期、永远创新的实体。

  俗语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也逃不了生、老、病、死的变化。人的生命充满着无常: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我们的青春年华在不知不觉中逝去,原本光洁红润的面孔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悄悄地爬上了皱纹;花草树木的春荣秋落;阴晴雨雪的气候变化;我们全身的细胞都在刹那不停地新陈代谢;我们的心念更是刹那不住、变化多端……而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欢乐与悲哀,现在回忆起来,真正象一场梦那样虚幻和无常。

  佛陀示现的圆寂,也是对众生的一种深刻的教示,以此来唤醒人们了悟一切无常,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教导人们要利用短暂无常而宝贵的人生,精进修行,今生了脱一切生、老、病、死的痛苦:“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须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无放逸。”,“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7〕

  二

  人生无常的痛苦,自古以来就折磨着一代代人。无数的哲人志士、英雄豪杰,面对无常之苦的逼迫,都不免感叹嗟伤。而对人生无常的抒发渲泄,更可谓古今中外文学的永恒主题。

  如《论语》中就记载了儒家的圣哲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不断滚滚逝去的江河水,想到光阴的流逝亦如此,不禁表现出极大的震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孔子非常重视现世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修养,对死亡有“未知生,焉知死。”〔9〕的言论。而他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死亡,也曾表现出巨大的悲痛:“颜渊死,子哭之恸,”连呼“噫!天丧予!天丧予!”〔10〕道家的圣哲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亦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又在《盗跖》篇中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

  乐生避死是人的普遍行为。在广袤浩瀚的宇宙天地之中,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无限流逝的时间面前,更使人们倍感人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有限和无常。如:“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俯而泣,沾襟。”〔11〕,此即所谓“牛山之泣”。

  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亦深沉地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2〕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们也抒发了对无常易逝的人生的悲剧性哀叹:“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3〕“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14〕魏晋名士阮籍亦感叹人世沧桑和生命无常:“朝为美少年,多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15〕“人生若尘露,天道竟悠悠。”〔16〕等等。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其无常思想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充分体现在历代许多深受佛教无常观影响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都与佛教有较深的因缘。佛教的无常思想,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世俗文学作品的意境。对生命苦空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价值与本质的根本性思考,使得他们的作品千百年之后,仍然具有感动人心、引人共鸣的生命力。

  如晋代的著名隐士陶渊明,与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相友善,多有往还,他本人对佛教的般若空性教义亦颇为推崇。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可见到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1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18〕“人生能复几;倏如流电惊。”〔19〕“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20〕仰望神秘、浩瀚的美丽宇宙,其时空动辄以“无量劫”、“光年”计,而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寿命却难得超过百年。人的一生,就如同闪电一般无常易逝,还往往充满着艰辛、漂泊、迷茫和无奈。人生无情的岁月催逼,不知不觉间两鬓已白发苍苍。

  唐代著名诗僧王梵志,有一首脍灸人口、诙谐幽默的诗《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21〕城郭之外的坟墓就象一个个的土馒头一样,馒头的馅就是城里的人;每个人最终都无可回避死亡的结局,必须要吃一个这样的土馒头,可不要嫌它没有滋味。此诗通俗平淡而又深蕴人生哲理,颇为后人赞赏,并且多有受之启发之作。如宋朝范成大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22〕,唐代诗僧云表诗:“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23〕唐朝诗僧可止诗:“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24〕

  唐代著名诗僧灵澈禅师亦有诗《道边古墓》云:“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25〕荒径边颓败的古墓上长满了厚厚的莓苔,坟边的老松也已经有了死枝,石门没有人会进去,而墓旁苍老的古木也再不会开花了。冢中的枯骨也曾拥有过青春美丽的生命,垂死的古木也曾经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然而一切都如同过眼烟云,如今只余留着凄凉与衰亡。真正是“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26〕

  许多著名高僧都有咏叹人生无常的警世之作。如唐代高僧寒山禅师,曾在浙江天台山上隐修几十年,有三百多首诗留传于今世。如“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士。今朝七十过,力困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自古诸哲人,不见有长存。生而还复死,尽变作灰尘。积骨如毗富,别泪成海津。唯有空名在,岂免生死轮。”〔27〕

  自古以来,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圣贤之人,然而他们的身体也都不能长存于世间。我们这个自己一生精心呵护的身体,最后是一定会死亡、变成灰尘的。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中,我们过去世的尸骨堆积起来就象须弥山那么高,与父母亲友生离死别的悲伤的眼泪已经有四大海水那么多。回想自己美妙的青春年华,就象昨天的事一样;而现在已年过七十,身形已苍老憔悴得如同日薄西山,风中之烛。父母亲友们也大多早已殁入黄泉,人生的无常易逝,真正如同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有着敏感心灵的诗僧,思及此也不禁惆怅悲哀,同时他也庆幸自己能走上一条了断生死的佛教修行解脱之路。

  明朝高僧憨山大师《醒世歌》云:“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世事无常,如梦如幻,人生苦短,多有缺憾,生老病死都要自己来承担。荣华富贵终会烟消云散、铅华落尽;人死的时候,功名利禄是一丝一毫也带不走的。所以人活在世上,应以慈悲柔和的宽广心怀广行众善,而不要阴谋算计,狠心害人,处处争夺计较;要知道人生如梦,不过百年,而自作自受的因果是丝毫不爽的。

  三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对佛教多有参学和实修,平生也喜与高僧友善往来,他们的著作也时可见到佛教无常思想的印迹。如唐代“诗仙”李白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8〕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宇宙洪荒,天地寥廓,逝去的和未来的时空,都是无边无际的。人的生命存在何其无常短促,不过百年的光阴与无尽的时空之流相比,就如同匆匆即逝的过客。而这样梦幻一般漂泊短暂的人生,又究竟能有多少的欢乐在其中呢?诗人披发行吟于春光旖旎、江天一色的江边,仰望净无纤尘的广漠天宇中的皎洁明月,不由得思接古今。远古的往昔,是何人最初在江畔见到这轮清莹的圆月?清凉如水的江月又是何年最初照拂着行人?无常短暂的人生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代代变化相传,而晶莹的江月岁岁年年都相似。不知皎皎的明月在等待着何人?只见长江中的流水在不断地悠悠漂逝。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宋朝范成大诗:“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即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29〕宋朝大文豪苏轼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30〕"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中。"〔31〕"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32〕"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存心。"〔3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5〕等等,都明显可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6〕的影响。

  回想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岁月,所有的那些欢乐与忧伤,喜悦和痛苦,成功与失败,相聚与别离,天真烂漫的童年,和“为赋新词强说愁”、忧伤浪漫的少年……现在留下来的大多都只是如同支离破碎的梦境般的回忆。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的一切,将来看来,不也同样如同梦中之事一般?而后人看我们,也如同我们看古人一样,如梦如幻,无常易逝如东流之水。既然知道人生如梦,那也就不应再去造贪嗔痴的恶业,而应该修心养性,随缘任运,证悟真如法性。

  同样是描写历史风云激荡的文学作品,因为受佛教无常苦空思想的影响,则另有一番意境。如元朝元准的诗《石头城》:“霸业回头一笑空,山河千古送英雄。眼前几许兴亡事,尽在淮河落照中。”〔37〕描写东汉末与三国时代诸强纷争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其开卷词却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上壮烈激荡的风云兴衰,是非成败,还有英武卓识的英雄豪杰,到头来都是无常如秋云,转眼成空,虚幻无实。余留至今的,唯有悠悠青山,和不断流逝的江河水。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归山词》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疏九河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将,南北山头卧土泥。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这位曾经连年征南战北,“马上得天下”的满族皇帝,厌烦于繁重的政事,而对佛教充满着热爱之情,向往和追求身心的清净与安祥。他对“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和充满着无常的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所作的深刻的思考,具有令人过目难忘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感动过无数人的心灵的《红楼梦》,浸润着佛家无常苦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思想,这也是整部作品留给很多读者印象最深的部份:“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38〕作品以梦开始,又以梦结束,写的是一场红楼之中的如梦人生,有着不同于一般俗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感人的力量。

  如开卷时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而总结整部作品和金陵十二钗命运的是《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如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雪真干净。”〔39〕自己如此贪爱执著,一辈子都在精心呵护照料的身体,最终都不得不放下;父母妻儿、亲朋好友,有缘则相聚,缘尽还分手,再痴情难舍,也抵挡不住无常的催逼。世间的一切权势、财富、名利、家庭荣耀、亲情友爱,最终都将象一场大梦般消散得了无痕迹。

  正如龙牙密禅师诗云:“休把庭花类此身,庭花落后更逢春。此身一往知何处?三界茫茫愁杀人。”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叹白发》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40〕诗《秋夜独坐》云:“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41〕

  美丽的春花凋落之后,春风再度吹拂的明年,它们仍旧会再绽放鲜艳的笑颜;而我们的生命终结之后,将会去往何处呢?仰望茫茫无尽的宇宙,思之真正令人惆怅不已。不知不觉间,双鬓悄然染霜,暮齿渐渐摇落,白发已然苍苍。逝去的青春红颜不可再追回,修炼金丹之术也不能永保不死。要想彻底解除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唯一的解脱之道是学习本来清静、不生不灭、圆融无碍的佛法。

  从古到今,很多人正因为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苦空,从而进一步思索和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希望能透过迷乱的生活表象,寻找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很多人在佛教中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从而走上了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学佛修行的道路。

  〔1〕《妙法莲华经玄义》为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由智者大师讲述,弟子灌顶笔录。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3〕《佛说无常经》。

  〔4〕《有部律》。

  〔5〕《杂阿含经》。

  〔6〕《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7〕《佛教格言》,陈兵编,巴蜀书社出版,1994年11月第1版。

  〔8〕《论语·子罕》。

  〔9〕《论语·先进》。

  〔10〕《论语·先进》。

  〔11〕《韩诗外传》。

  〔12〕曹操《短歌行》。

  〔13〕《青青陵上柏》。

  〔14〕《今日良宴会》。

  〔15〕阮籍《咏怀》之四。

  〔16〕阮籍《咏怀》之三十二。

  〔17〕晋·陶渊明《杂诗》。

  〔18〕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四。

  〔19〕晋·陶渊明《饮酒》之三。

  〔20〕晋·陶渊明《饮酒》之十五。

  〔21〕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

  〔22〕宋·范成大诗《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23〕唐·云表《寒食日》。

  〔24〕唐·可止《城上吟》。

  〔25〕唐·灵澈《道边古墓》。

  〔26〕唐诗僧齐已诗《感时》。

  〔27〕唐·寒山禅师《寒山子诗集》。

  〔28〕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29〕宋·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之一,见《石湖居士诗集》。

  〔30〕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侄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坡集》卷十二。

  〔31〕宋·苏轼《西江月》。

  〔32〕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二首》,《东坡集》卷十。

  〔33〕宋·苏轼《次韵滕大夫三首》,《东坡后集》卷三。

  〔34〕宋·苏轼《后赤壁赋》。

  〔35〕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6〕《金刚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37〕元·元准《石头城》。

  〔38〕清·曹雪芹《红楼梦》。

  〔39〕清·曹雪芹《红楼梦》。

  〔40〕唐·王维《叹白发》。

  〔41〕唐·王维《秋夜独坐》。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活中免不了会有怨恨,怨恨最容易传染和循环。当你遇到“怨恨循环”时,你是继续传递它,还是用宽容和爱心去终结它?也许你忍下了一时之气,那么你是“怨恨循环”的终结者;如果你以善意的理解和关爱,改变了那怨恨的本质,那么你将是“善心循环”的启动者。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