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人(遍照金刚圆五大士口说 弟子陈历典笔记)
2014/9/7   热度:284
佛与人(遍照金刚圆五大士口说 弟子陈历典笔记) 缘起 中华民国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王弘愿大阿阇黎耶。以有志学密者之诚恳请求。特于其日开坛灌顶。至二十三日完坛。二十四日受灌顶诸善信请讲授十八道修法。大阿阇黎先集众为略讲佛与人之关系。及佛法各宗之深浅。而历典谨执笔以记。 某日下午三时。听众毕集。大阿阇黎以涂香分给会众。入定加持会众讫。次率众讽诵心经一遍。即开演曰: 本来诸位意思。要求学的。是在仪轨。密教有事相教相之别。而仪轨在密教中属事相。事相是行。甚是要紧。然必知教相。方解真理。知解相应。然后安心安住得稳。修持易于得力。大日经疏谓教相事相两者明白。然后可得真实悉地。否则难成。即或精勤成就。亦只是小悉地。世间传说。以为念诵真言。则可灭罪息障。然真言力量岂止如此。其功力易得入一切智海。故即身成佛。唯在此教。非显教各宗之所能望也。本来学密教的对于事相教相。最好成绩两部讲究。不过诸位多是在家人。多来自外县。因地理人事等关系。不能长相住处。现在诸位希望讲十八道。明日可讲。因为希望诸位对于教理明白大概。所以今略说佛教中显密大小乘高下。 诸位佛子。学佛本来无须多言。不过明心见性而已。故大日经曰: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自心者。当前攀缘念虑之心也。如实自知。则是菩提。故菩提心固不离吾现前攀缘念虑之心。而实非当前攀缘念虑之心也。略而分之。实有真妄之别。当前攀缘念虑之心。妄心也。须知吾人自己自有真心在。若试问真心形状。则本非言语所能形容。强以言语形容。则佛已有说。楞严经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如大海中一浮沤发。此经文之意。言虚空亦是心之所生。而在汝之心内。则如大海水中之一小泡。夫虚空无量无边。今欲易明。则可说为天之全体。天之全体。其大无垠。今说是汝心生。在汝心内。比如大海之水。与一浮泡相关。如是则真心之大。岂不骇人听闻。然惟其如此。所以学佛者不易得其门而入也。佛子。吾于授三昧耶戒时。已略明菩提心体。今只略言。今欲为诸位明佛法之浅深高下。应先为诸位说人之何以为人。人之何以应当学佛。 凡有心求佛人。自然信佛。然人未识何者为佛。应先识何者为人。若不先识何者为人。则亦不识如何作佛。人何以有此人。既为人。宜如何为人。此属哲学上人生问题。自有人类以来。无论中国欧洲。贤圣豪杰。各本其理解经验。以求解决此大问题。甲论乙驳。人各持一说。人各立一义。然彼不知真妄之别。徒欲以目见耳闻之小慧。测心性之大海。佛经比之持萤火欲烧须弥山。经任何亿兆长年。皆不能着。 吾以为如能得知人之所以为人。则亦可以知佛之所以为佛。不但佛教与外道之真伪可明。即佛教各乘高下之浅深亦可判。今先从吾国之儒教说起。儒教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只就人生。尽其人道。故说为父应慈。为子应孝。为兄应友。为弟应恭。为夫应义。为妇应顺。交友有信等等。父母未生以前。如何而生。不论。一息停止以后。是否存在不说也。此人伦之教。本无生死问题。然儒教虽不言生前死后之事。然人死为鬼。鬼神当祭。又有天命谓性之说。即其自家理论。亦终于不能贯澈。其次耶苏教说人是上帝用土所造。造长之后。上帝向之呵气。所以有上帝之灵。此说若能证实。则人之所以生者。甚简括明白。从前印度外道。亦曾有此说。然人既有上帝造。则造上帝者又是何人。造上帝之人者又是何人。如实展转推求。将至不可究诘。我曾与一信上帝教者之朋友商说。入教说人畜分别。在在灵无灵。谓畜只有知识而无灵性。而人则有知识且有灵性也。人得上帝之灵。故可任意处分一切动物。如此说来。则鸟兽止有知识。无有灵性。人类则有知识。兼有灵性。如此说来。则知识与灵性。成为二物。既是二物。则可拆开。今吾欲请教者。则动物之中亦有具善性者。如鸟能返哺。羊能跪乳。则知孝其亲。蜂能合群。而人之为恶。亦有禽兽不如者。如此则人之灵性当偶丧失只存知识之时。以其本为二物也。今吾欲请教者。则人之为恶至何等程度。乃灵性丧失。只存知识。与鸟兽无异之时。其时此朋友不能解答。 若中国自造之道教。则说至田地未生之前。亦有不死之说。道经之说。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所谓一者。谓元气也。故天地万物生于元气也。如是立说。则天地万物皆从大道而生。大道即是生死贤愚之本。吉凶祸福之基。然以吾人观之。此其所说。实属邪因。因如一切自然。天地万物皆从元气而生。则木石应可生人。万□都无秩序。因皆可自然发生也。吾们研论各教。并非有意驳斥。不过相比较。以证佛教所说之正耳。今说佛教。 佛教最初为小乘。小乘之所以超出世间各教。能不流转生死者。以其晓得因缘生灭道理。有一颂文曰: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是法从缘灭。佛作如是说。此颂文虽显略。然实寓法身之理。余于密教讲习录。曾登录此颂梵文。并说其理深功大。昔舍利弗。于行路间闻佛弟子说此颂文。即时成阿罗汉果。固是绝顶聪明。亦以其能显真理耳。然小乘研究人之所以流转生死而为人者。以自无始以来。形骸之色。缘虑之心。以因缘之力。念念生。念念灭。相续无穷。因而流转。色与心本是二也。因缘假合。则似乎一。前后生灭。本有断也。而以相续。则似乎常。凡夫不知此理。则执此假合之身心以为我。既执为我。则宝此我。凡于我有益。则深贪睹染者。贪而不得。缘是生嗔。有损于我。亦复生嗔。为此身故。为此我故。纵欲败度。恣造恶业。诸君。普通人说及业字。多误指为单指恶业。但以实论。业有三种。曰善。曰恶。曰不动(亦曰不定)。作恶业。受恶报。作善业。受福报。不动业是坐禅入定。如依道教。可坐禅成仙。印度外道。亦多有得无色界定者。但外道凡夫。无论所造何业。而皆不离于生死。恶业招苦报固无论。善业则招福报。但人当享福时。凭借权势。易于作恶。不动业则虽享天乐。而定力既尽。仍可堕落。况自来世间无纯善纯恶之人。既如杀人放火之强盗。亦有时流露善心。人非至圣。亦不能纯善无恶。故福业不动业之人。享福既尽。只余恶业。势必堕落。即使用永永享福。而流转亦终无穷期。况此等现象。本属虚妄。本无有我。学小乘人。尊闻佛法。反覆推寻。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心有受想行识四种之别。若皆是我。则有八我。况地大中复有众多。如全身之骨。其数极多。一一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亦一一各别。诸心所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愁。站转分析。乃至八万尘劳。如皆取以为我。我之为我。其多乃至不可胜数。除此之外。又别无一可专取以为我者。如此翻覆推寻。所谓我者。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遂不滞心于三界有漏善恶。但修无我观智。止息诸业。断贪嗔痴。证得我空真如。乃至得阿罗汉果。绝生死因缘。是故此宗所说。人之所以为人。全由起惑造业。感召生死果报。故为业感缘起也。此说已得真理之一部分。世间已无能道及者。但尚有未尽然者。人之为人。自无始以来。其生死之多。乃至无可思议。苟非有无间断之本体。则必不能维持其□忽生灭之现象。今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缺缘不行。如目在暗中。不能见物。睡眠时耳不闻声。目不见色。人患大病。失知觉时。六识亦有间断之时。故但专此教。亦未能洞见身心之本源。 又进则为大乘之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是梵语。译义曰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吾人一念之心。不管是善是恶是无记。皆藏于此识之中。故有能藏所藏之义。能藏者。此识能受所薰之种子。如金库之能藏银钱。所藏者。善恶所薰之种子。即藏于此识中。如金库是银钱之所藏。执藏者。此识所藏之种子。执持不失。遇缘即现。故此识亦名异熟。谓异时而熟。异地而熟。为果报之根基也。此识果何自而起乎。则不生灭之真心。与声灭之妄心和合而成生灭连续之身心。及所居之世界。然此语非创阿赖耶缘起论者所承认。彼主张真如不受薰。故一切有情之有八种识者。乃法尔而有也。八识者。阿赖耶为根本如前说。第其识名曰末那识。则自无始来。执阿赖耶为我。使一切有情之随处随时之分别人我之染污识也。第六识曰意识。则吾人缘虑计度之心也。前五识曰眼识。曰耳识。曰鼻识。曰舌识。曰身识。易知。阿赖耶所藏种子。顿变根身及所居之世界。前七识对此所变之影像。而加以种种分别。种种计较。而造成种种之业以陷溺于生死大海中也。说至于此吾顺便为诸公说万法唯识之义。万法唯识之说。普通人皆能相信。但都误解为由我心所认识。其实不然。万法唯识者。言万法之本无实质。而唯识所现也。今天实以现前论之。公辈在此听吾演讲。吾见有公等之听讲。公见有吾之演讲也。则似乎尔见我之本质。我见尔之本质矣。然以理而言。入我之本质皆非汝我所能见。汝见我之形闻我之声者。以我之形声激发汝阿赖耶识中之形声种子而现出形与声。此种子所现。有见分与相分二种。相分者。现我之形声之相也。见分者。见相分之所现形声也。虽有相见而分。其实一识。此阿赖耶识之形声见分。通于眼识耳识。则眼识耳识等托阿赖耶识之见分以自为其相分。而又自现其见分。相见二分。其实一识也。如是则汝眼中所见之我形。汝耳中所闻之我声。乃自见汝眼识中相分之我形我声。而非我之形声也。况此形此声又□时生灭。如电影影片。幅幅联续。而非一片。徒以迅速。遂误认为不动耳。能明乎此。则不但人空。法亦非实。能安住此道理。观察功深。则证二空真如。转八识成四智而成佛。然则诚何必以能变耶。则以众生自无始以来。六七二识。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在藏识。而成种种种子。藏识生七识之时。七识各有能变所变。其所变的境界。似实我实法。六七二识。不能了知。执似而误以为真耳。 然六七两识何以不了。则以由无明遮蔽。譬如画者。画作种种夜叉可畏之形。他日迷醉。误以为真。不知己作。惊而颠仆。凡夫愚迷。执实我实法。不知元是自己熏习。自己变现。亦如此画人。自画而自怕怖耳。又如患大病之人。眼见鬼物。睡眠梦中。能现种种境界人物。梦时执为实我实法。及其醒时。恍然知其梦也。是无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识所变。识为身本。 此唯识之法相宗。谓法空识有也。然大乘破相宗则有以难之。谓所变之境既妄。能变之识岂真。今仍以梦为喻。梦想梦物。似有能见所见之殊。据理则同一虚妄。都无所有。所言八识。亦是如此。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故中观论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是知心境皆空。方法是大乘真理。故据此理原身。身元是空。空即是本。 如上所说。身元是空。确是真理。而空为真本。则亦有未尽者。仍即梦为喻。试问非有睡眠之人。依何成立虚妄之梦。故知此教。但破执情。未显真理。 更进则有真如缘起论。真如缘起者。以超越现象之心体即真如者。为宇宙万有之原因。此宗以起信论为代表。起信论分心为生灭不生灭。问。不生灭者。心真如也。生灭者。无明也。不生灭何以忽起生灭。则以自性清净之心海。忽起妄觉。转作无明。而千差万别之境界。千生亿劫之身心。流转不已矣。然其所以成无明者。元由妄觉。非有真实之无明。故古人有言。无明实性即佛性。苟能实觉其迷。则本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此心原是不生不灭真如本体。而真如本为生灭之所依。故归原其本而曰真如缘起也。 更进则为法界缘起。既真如为能缘起。万象为所缘起。则无量无数之现象。无非真如之全体活现也。无量无数之一现象。亦无非真如之全体活现也。更进而观察现象与现象之间。物心等相望。无非真如法界。一现象之实体。即万象之实体。万象之实体。即一现象之实体。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举一法而诸法全收。一尘为主。诸法尽为之伴。相即相入。相依相成。其间关系联络。有重重无尽之妙。显此理者。实唯华严。华严之原人也。谓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然而所以流转生死者。则以从无始之时。妄想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身+沈-氵)着结业。受生死苦。大觉湣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全同诸佛。故华严经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清凉国师大疏释此经文。总有三意。其引经无一众生而不具而释之曰:“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已过五性之见。”此释之意言经既言无一众生不具。则知除却无知之草木瓦石可说无佛性者外。其余一切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也。已过五性之见者。效法相宗之分一切众生为人天性灵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不定性之五性者之不合经义也。又释有如来智慧之经文曰:“二者。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果法。故云有如来智慧。非但有性。后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后。是知涅槃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谓谈有藏无。况闻等有果智。谁当信者。”此释之意。言佛性者。犹言说因。谓后可成果。今经文言如来智慧。则是佛果之智也。合上文言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则是言无一众生而不具足佛智之果也。故曰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果法也。其曰是知涅槃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谓谈有藏无者。盖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已极深。然以比华严之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者。尚未尽理。盖华严是称性而说。而涅槃则是从鹿苑四谛以至法华。一层一层推进。故具极也。止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未能如华严之直说众生之具佛智也。故曰对昔方便也。其曰后学尚有谓谈有藏无者。则以法相宗师疏法华经。以涅槃经之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总谈皆有。欲奖众生。实而明之。亦有无者。藏在一切总有之中。如其所言。是尚不能信涅槃之说矣。况闻华严之言等有果智。谁当信者。极言信解此义之难也。疏三。又申其义曰。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中。自他因果。无二体故。若不尔者。此说众生有果。何名佛者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此释之意。谓诸凡夫因中果智。即他佛已成之果智。盖言自身之有佛智。是就一身竖说。说他佛智在凡身。是就自他横辨。故更立此义以圆其说也。清凉此疏。树义精妙。故详为解释。望诸公之细心谛味。至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者。说众生有如来智慧而不证如来智慧之所以然。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者。离倒则现。愈足见其本来是有也。此较易解。不待详辨。经文又曰。尔时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曰具有如来智慧。曰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则我等众生。本来是佛也。诚哉。非华严宗,无有斯理也。 众生本来是佛。是为真如缘起法界缘起之高义。既精且当矣。若真言教则有六大缘起之说。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种普遍于宇宙之万有而为其体性。故曰大。即是摩诃毗卢遮那如来也。此如来亦译为大日如来。即宇宙之本源。万有之实体。盖毗卢遮那译义曰遍一切处。又曰光明遍照。遍一切初以理言。谓此佛之身遍于法界之一切处也。光明遍照以智言。谓此佛之智慧照法界之一切处也。此如来亦名佛菩萨眼如来。亦名诸佛菩萨母。亦名诸佛菩萨最上广博清净藏。所谓诸佛菩萨依之明见故。诸佛菩萨于中出生故。一切圣贤于中住故。又此大日如来。常住。满虚空法界量。微尘等诸佛。一一身相。皆无中边。又无增减。故说无尽庄严藏。盖华严之法界缘起。虽达于现象即实在之超越思想。然尚未直指普遍的实在。即为人格的佛陀。今真言宗证悟至此。故说六大之体性为摩诃毗卢遮那如来。而六大即摩诃毗卢遮那。摩诃毗卢遮那即六大也。 六大普遍于宇宙。一切世界。一切众生。皆六大之所成。是故毗卢遮那遍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而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之所依。而佛身亦六大所成。无二无别。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也。故大日经云。一切众生。从本际以来。常是毗卢遮那平等智身也。况宇宙万有之体性。既不外乎六大。六大又非隔历不融。一飘之花。一尘之滴。皆具六大。皆是毗卢遮那佛身。而互相圆融。互相涉入。是故佛身中有一切众生。众生中有一切佛也。故曰六大无碍常瑜伽也。瑜伽者。相应之义也。 六大无碍常瑜伽者。言其体性也。凡有体者必有相。今真言宗之言相者。则曰四种曼荼各不离也。四种曼荼者。大三法羯之四种曼荼罗也。大者。诸佛菩萨金刚集会之曼荼罗也。缘画其形象。亦是大曼荼罗。三昧耶者。佛菩萨金刚之手所执持之法界标帜。亦曰本誓。如观音手执莲花。表示法界性之一切清净。而其本誓。则在开显一切众生之本有心莲也罢。无动尊手执剑索。放大智火。烧尽一切众生惑障。系缚使不能走脱。而斩尽其无明也。故大日经疏说此尊本誓。谓见法界一切众生无一可赦。皆欲系缚而斩之也。以此等佛菩萨金刚所执之器杖。组织而成曼荼罗。名三昧耶曼荼罗也。法者。文字轨持之义。真言教中。凡佛菩萨金刚。皆有梵文种子字。即以其字之义。表示其所得法界之精理。以此等种子字组织成曼荼罗。曰法曼荼罗也。羯者。具言羯磨。译言威仪事业。谓诸佛菩萨金刚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及济度一切众生等动作事业也。此曼荼罗亘于上三曼荼罗。而非有特别也。 以上之四曼。专就佛菩萨金刚而言。然此四曼非仅佛菩萨所独具也。若其广义。则法界之森罗万象。悉有色相。法法尘尘。皆依六大而显。即是大曼荼罗。法界中森罗万象。一切草木国土等诸相。咸表示各种之特性。而法法尘尘各显本誓。即是三昧耶曼荼罗。是故草木之非情者可以发心。可以成佛。显教中亦有言草木成佛义。然必变动草木之体。以成丈六佛身。相好之具足尊体。若真言宗意。一一草木。皆如来三昧耶身。弘法大师即身成佛义曰。诸显教中以四大等为非情。密教即说之为如来三昧耶身。如是则四种曼荼罗即是真佛。三种世间。皆是如来。故刀剑轮宝。皆表内证智印。五榖五药。悉成功德法门也。法曼荼罗不但以诸尊种子组织。凡佛所说之一切经论。亦是法曼荼罗。而法界森罗之诸法。悉有名称。皆含轨持之意。亦即是法曼荼罗。又法界之万象。悉有业用动作。即是羯磨曼荼罗。由是而言。一切万有。各具四曼。各具故。佛有佛之四曼。菩萨有菩萨之四曼。人天有人天之四曼。鬼畜有鬼畜之四曼。乃至空中飞鸟。水底游鱼。一花一香。无不有此四曼。大曼者。万有之色相。三昧耶者。即其标帜。法曼者其名称。羯磨者其作业也。而此之四曼。互不相离。且一曼必具足余三曼。众生界之四曼。不离佛之四曼。佛之四曼。不离众生界之四曼。由是而言。一人之身。圆满具足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金刚之曼荼罗。不但全身。即其身中之一毛一爪。亦无不如是。是故一切众生之身。皆成诸佛聚也。由是而言。则比之清凉国师所发明之华严精义。谓众生之本来是佛。谓众生之因中有果智者。岂不更进。岂不更切。何以故。华严说本来是佛。而真言宗则现前是佛。华严谓因中有果智。而果智即他佛之果智。真言宗则因中之果智者。自佛之果智也。何以故。摩诃毗卢遮那即是我之本觉佛故。 吾人既现前是佛。既因中果智是自佛之果智。然则吾人何以日在苦境。不能自由乎。此等问题。定随而发生。欲答此之问题。并无难事。答案即在汝之问中。汝明明是佛。而自执为众生。汝明明极乐。而自执为苦。故不能自由。故不免轮转也。一切众生。以佛智而下作众生。则以其不自觉知自己之是佛。而有众生与佛不同之异执也。一旦觉悟。即身成佛。吾今觉自己之是佛。而欲求实现。而得遇曼荼罗阿阇黎入坛灌顶。自尔以后。三密加持。即身成佛也。三密谓身语意。身密者。手结印契。召请圣众也。大日经说印契之功能曰。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疏释之曰。言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有众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标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语密者。口诵真言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大日经说真言之功能曰。正等觉心从是显现。大日疏曰。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也。心密者。心观实相。入本尊之差别。而以惑业所缠。遂使迷悟殊途。古人比之如转轮圣王梦为蚁子也。今以三密修行。身持大日之行。口诵大日之言。意契大日之心。于是大日如来遍照法界之光明。映现于吾人之心水。吾人之心水。受持大日之光明。是谓三密加持。加持者。互相加入。彼此摄持。即是即身成佛也。 诸佛子。求学十八道修法。十八道修法。即是三密加持之法。故吾先为诸佛子说明三密加持之所以速疾显者。以佛之与众生。本六大瑜伽。四曼不离。而使先知其自身之本是佛身也。是故学真言宗人之最宜切记者。则有八字。曰即事而真。曰当相即道。如能安心此理。则于三密之修持。最易得力。吾于讲授十八道时。可随时说明。今姑止于是。 大阿入定片时。会众合掌致敬。欢喜信受而去。 说小乘段。有起惑造业之言。乃是习熟滑口之说。其实小乘无起惑之说也。弘愿自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你是在演戏,没有真正的夫妻和儿女,你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我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多为对方考虑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