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脉络、教义及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2014/9/7    热度:248   

佛教的脉络、教义及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方立天著作《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缩写
  凡俗人对于佛学的体会,恐怕大抵无法离开日常生活的经验。他在生活中的体会与感悟或许与佛学思想有些许契合之处,这便是他修习佛学的契机,如果悟性好些,便能多悟到一些佛学智慧的精髓,但于因缘的关系,觉悟的程度就只能看他的造化了。佛学的博大精深,并非短时日的阅读和体会能够掌握的,所以学佛或者读佛必要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佛学有一个整体性、入门性的把握,应该是学佛、读佛的第一步吧。所以本着这个方针,本文根据方立天先生的著作,简要概述佛教的脉络、教义及其与文学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其中很多句子选自方先生著作的原文,所以本文在一定意义上算是这本著作的缩写。
  一. 佛教的脉络
  从一定意义上说,迄今为止的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中国流传、发展了两千年,经过试探、依附、冲突、改变、适应、融和,深深地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有人说: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1. 印度佛教的创立、演变和外传。
  相传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古北印度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当时印度各国通行种姓制度。第一级是婆罗门,即僧侣。地位最高贵、最显要。第二级刹帝利,即武士。担任国王和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第三级吠舍,是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级首陀罗,是奴隶、杂工和仆役。婆罗门教是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以《吠陀》为天书,奉之为神圣的经典。它强调只有属于前三个种姓的人才有信仰宗教祭祀鬼神和死后灵魂升天的资格。
  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他是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为释迦牟尼。“牟尼”,是明珠的意思,比喻圣人。他在29岁的时候抛弃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剃除须发,到深山旷野参访明师,以求解脱人生的痛苦。悟道成佛之后,就开始宣传自己的学说,他发誓要在黑暗的世道中捶响不朽之鼓,济渡众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构建、宣传自己的教法,和建立僧伽生活制度。释迦牟尼教法的主旨在于阐发人生的痛苦、痛苦的原因、消灭、消灭痛苦的方法。释迦牟尼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断定人生是“苦”。消灭人生的痛苦是为了达到解脱的目标,即涅槃。为了达到涅槃的境界,释迦牟尼反对“享乐”和“苦行”两种极端的行为,认为应该“舍此二边,有取中道”。释迦牟尼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在此不赘述了。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在印度经历了原始佛教阶段之后,又依次相继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阶段。部派佛教与原始佛教的区别以及佛教内部的分歧,表现在宗教实践、宗教理想和哲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大乘佛教兴起在公元1世纪,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主要有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派别。大乘佛教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佛教。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小乘一般把释迦牟尼看作一位觉者、教主、传教师,大乘则强调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B,大乘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小乘则以个人的“灰身灭志”,证得阿罗汉为最终目的。C,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种种行为(业)和烦恼(惑)而产生苦果,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大乘则认为生命本来是空。不仅自己要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D,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大乘主要经典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解深密经》等。密教开始与第7世纪,特征是主张身、语、意三密相应行。
  印度佛教从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传播,始于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大致有北传和南传两条路线。北传又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经中亚细亚地区传入中国内地,再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条是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再北传内蒙古、苏联,南传尼泊尔、锡金和印度北部地区。佛教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入东南亚诸国。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上座部佛教。
  2.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变化和发展。
  佛教最早传入我国内地的准确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最主要的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说。二是西汉安帝时传入说。佛教的翻译是伴随着佛教的整个传入过程的。安世高和支娄伽谶并称为汉代两大翻译师。三国时期佛典翻译事业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最著名的是支谦。西晋时,翻译佛经也是佛教的主要活动。最主要的人物是竺法户。东晋十六国佛教非常兴盛。北方十六国提倡佛教最积极的要以二秦为最,其代表人物是道安和鸠摩罗什。鸠摩罗什(344-431),龟兹人(今新疆库车南)。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论,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东晋首都建康佛教很兴盛。佛驮跋陀罗传授佛法,尤其是翻译出《华严经》对佛教的贡献是巨大的。
  南北朝时代是佛教进一步流传发展的时代。主要特点是以研究某一部分佛典为中心的各种流派纷纷涌现,各立门户,独尊一经一论。此时统治者大都重视佛教,其中以梁武帝最突出。南北朝时期的佛典翻译也从未间断过。佛教学者也都比较重视讲诵佛典,从而形成专攻某一经论之风,涌现出若干知名的经师、律师、论师。
  隋唐时代南北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佛教也顺着组织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综合南北思想体系,由学派进而演变成若干新的宗派。唐代的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是使佛教发生变化的两大转机。安史之乱以后,慧能禅宗将神秀一系禅宗挤跨;会昌灭佛事件宣告了佛教鼎盛阶段的基本终结。隋唐时代的翻译经典基本上由国家主持。唐代在翻译典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前人,总共翻译佛典372部,2159卷。至此,印度大乘佛教的要典基本上都已经翻译了过来。
  天台宗是隋代形成的、我国创立最早的一个佛教宗派。教义以《法华经》为依据,所以也称法华宗。初祖上推至印度龙树,实际创始人是四祖智顗。法相唯识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宗派。又因他们二人常住慈恩寺,窥基还世称慈恩大师,所以也称慈恩宗。玄奘(约600-664)对于经、律、论三藏无所不通,被称为“三藏法师”,这在当时中国是前无一人的。历史记载,玄奘西游取经往返17年,途径110个国家、地区,行程5万里,带回大小乘佛典520夹,657部。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因北方的神秀主渐悟和南方的慧能主顿悟,形成南北禅宗的分流。相传达摩传法给慧可,慧可又传僧璨。他们后来分别被禅宗奉为初祖、二祖、三祖,称为“楞伽师”一派。唐初道信继僧璨的衣法,但在楞伽佛法外又参用了般若法门,世称四祖。道信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601-674),慧能(638-713)为禅宗六祖。慧能一派的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重禅定,强调顿悟。是世界佛教史上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大变革。
  五代以来,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以南方为根据地的禅宗、净土宗和天台宗分别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元代崇奉喇嘛教。明代由于开国皇帝出身于僧侣,鉴于农民利用宗教起义的历史事实,特地对佛教进行整顿,限制它的发展。五代以来的佛教各宗派主要是禅宗在流行,并且出现各宗派互相融和的趋势,尤其是禅宗和净土宗结合在一起。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喇嘛教是藏传佛教的俗称,它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产物。
  二.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指佛教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理论、学说和信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生方面,阐述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二是从探索人生问题出发,继之探索人与宇宙交涉的问题,由此而展开寻求宇宙的“真实”,形成了“缘起”、“无常”、“无我”(“空”)的世界观。
  1. 佛教的伦理宗教思想
  佛教的伦理宗教思想,是以释迦牟尼提出、后人加以发挥的“四谛”说为基础的。“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苦是痛苦;集是原因;灭是寂灭;道是途径、方法。
  关于人的本质,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集合体。“蕴”也作“阴”,聚积的意思。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即物质,此处指肉体,包括地、火、水、风四大。“受”指感受、感觉、感情。“想”是理性活动、概念作用。“行”专指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佛教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断定人生为“苦”,人的生命、生存就是“苦”。所谓“苦”,不是专指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逼迫恼忧的意思。人生痛苦的根源,释迦牟尼反对当时印度思想界关于人生的一切都是由神的意志所主宰的观点,也不同意那种一切由前世决定,后天不能改变的观点,他也反对那种人生的一切都无因无缘的观点。佛教把人生划分为许多部分,这些部分互相结合为无止境的痛苦锁链,并进一步阐明人生的痛苦现象及其根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十二因缘说。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用业报轮回说,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
  原始佛教借用婆罗门教的涅槃概念来标明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的意译,鸠摩罗什翻译为“灭”或“灭度”,唐玄奘则翻译为“圆寂”。通常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是指断除贪欲,断绝烦恼,但肉身还在。无余涅槃相对于有余涅槃而言,更高一层,灰身灭智,生死的因果都尽,不再受生。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典型的八正道、三学和六度的内容。八正道包括,A正见,即离开邪非的正确见解;B正思维,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C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D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正当活动;E正命,正当的生活,远离不正当的职业;F正精进,正确的努力;G正念,正确的念法;H正定,正确的禅定。八正道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戒学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定学即禅定。意思是指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慧学指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
  2. 佛教的宇宙“真实”学说
  缘起论是释迦牟尼独创的理论,与当时印度思想界的无因论、偶然论和一因论(神我的转化)等理论是根本对立的。缘起论主张世界万物无一不由因缘和合而生,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因与缘有区别,从产生的结果来说,亲生是因,疏助是缘。缘起论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石,各种理论都是这个源泉的支流。缘起就是指一切事务和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成任何事物和现象。
  由缘起论又导出“无常”和“无我”的基本论点。常是恒常,无常是不恒常,变化不定。佛教认为无常有两种:一期无常和念念无常。一期无常是指一切事物在某一期间内,迁流转变,不断代谢,而最后归于坏灭。念念无常是指即使在某一期间内,又有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的无常。无我论是的“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所谓无我,是说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佛教宣传的“我”有两种:人我和法我。对“我”的执着叫做“我执”,分为“人执”和“法执”两种。相应的无我也是有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这种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理论是原始佛教的基本学说,也是在思想上区别于当时印度其他流派的根本。
  三. 佛教与中国文学
  魏晋以来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小说、戏曲,都呈现出与先秦、两汉文学的不同面貌,其重要的、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经典的文体和佛教理论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佛教宣传方法的冲击、渗透、感染和影响。
  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讲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伴随佛教而传入印度声明论,导致了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从而推动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齐梁时代文学家沈约等人发明声律论,既吸取了我国以往音韵学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直接受了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的结果。
  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的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一些诗歌(也包括其他品类文学作品)则表达了批判宇宙人生,宣扬因果报应等佛教宗旨。此外,佛教也开拓了中国文学向来缺乏的幻想力。
  魏代中期的诗歌,玄学思想成为诗歌的基调。同时般若学也得到广泛的流传。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般若学学者支道林,也是当时最重要、最杰出的佛教诗人。唐代禅宗的兴起和唐诗的蔚为大观同时发生,禅对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即把禅意引入诗中;另一方面诗以禅喻诗,即以禅宗的观点(禅理)论诗。著名诗人、画家王维(701-761)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被称为“诗佛”。
  东晋以来,佛经翻译家逐渐创造了一种新体裁——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园地。印度佛教重视利用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大量寓言故事,佛教经典中,除了散在大部头经典中的许多故事以外,仅以“譬喻”为名的,就不下六种。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佛教对于说唱文学和小说的影响,比对诗歌的影响还要显著、巨大。我国古代的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等通俗文学中的说唱文学,都是直接导源于佛教的。
  佛教也为我国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提供故事来源,启发艺术构思。
  佛教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如“顿悟” 说、“妙悟”说、“现量”说、“境界”说(所谓境界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和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意境”。),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也许要算是“以禅喻诗”,即禅宗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禅宗在创作上以禅论诗,在欣赏上以禅悟诗,在评论上以禅比诗。
  可以说,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批评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方方面面的,非一言以蔽之的。佛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是文学研究或者佛教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若有志于此,即使无所成,也该有所得。只是佛的要义除慧悟之外,仍需因缘,虽然不能说一切是天定,但是很多事情都要顺其自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财色名食睡,我们日常生活虽然离不开,但一定要看淡,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把财色名食睡放在心上,就离不开三途。经里有明文告诉我们,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有一条都会把你牵到地狱里面去,如果有个三条、四条、五条,你决定堕阿鼻地狱。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控制那个念头是迷惑,占有那个念头是造业,带来的就是六道三途的苦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