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林高僧 大慈佳联
2014/9/7   热度:278
空林高僧 大慈佳联
空林高僧 大慈佳联谢鸥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成都大慈寺方丈自信大和尚新建藏经楼落成,成都文殊院方丈悟修大和尚特撰书贺联一副,刻石于藏经楼下说法堂当心间檐柱上。 龙宫海藏,五教圆收,见闻觉知获殊胜 梵语华言,一尘剖出,行居坐卧种菩提 此联上款署“癸酉四月佛诞日”,即同治十二年(1873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日;下款署“空林悟修题并书”,空林即成都文殊院,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圣祖玄烨曾为此院御书敕赐“空林”二字。 悟修(1819—1884年)字空福,号乘三,又号萍僧。四川新繁人,俗姓支,幼年到新繁妙音院出家,后来到成都文殊院受戒并留住院中。他潜心事佛,由一名清众逐步升为首座,同治七年(1868年)又继桂芳长老任清代文殊院第九代方丈,与新繁龙藏寺方丈、诗僧雪堂含澈同乡同姓而齐名。悟修通晓佛教经论,禅净双修,严于戒律,主持文殊院二十余年,受到僧众的敬仰,尊为大德。他圆寂前,遗嘱将历年积蓄的衣单费和四众弟子供养钱用于建念佛堂。悟修好书法,书法学董其昌,风流潇洒,气韵超妙,书势仿天冠山行草,颇瘦劲,因自号金刚道人。悟修好楹联,虽不多作,但工稳贴切,影响深远。 龙宫海藏:指佛教经典。据说佛教经典珍藏在大海龙宫里,故称。 五教圆收:佛教的全部教义都圆满收录。五教,指佛教华严宗将释迦牟尼佛在一生所说的教法判为五:一、小乘教,是钝根小机之法,只说生空,未说法空,故又称愚法声闻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入大乘之法,虽说大乘,而未达到究竟微妙的理性。三、大乘终教,是具备大乘纯熟根机,所说尽理之教。四、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五、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 见闻觉知:佛教称能染污人们清净心灵的“四尘”为色、香、味、触,能破“四尘”者为见、闻、觉、知。 殊胜:特别优美,特别的胜境。 梵语华言:指古印度梵文和中国文字,又指由梵文翻译成汉文的佛经。 一尘:一粒微尘,比喻事物的微小。 行居坐卧:指佛教僧人应具备的“四威仪”,即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 菩提:菩提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大约与佛教同时传入中国。菩提又为佛教名词,意译为“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上联意为:藏经楼上存放的佛经,包括了佛教的全部教义,使你见到、听到、感觉到和认识到的都获得最好的境界。下联意为:佛经由梵语译成了汉字,细微的事理都说得明明白白,使你行走、居住、坐着、睡下都会豁然开朗,获得智慧之果。此联紧扣藏经楼及其存放的佛经这一主题,阐述了经、律、论“三藏”的典籍浩繁,生发出佛教的广博教义,并化导僧人在学佛修行中要清净心灵,增长智慧。联语文理顺畅,对仗工稳,并娴熟地运用了佛教名相术语,堪为大慈之佳联。 题此联两年之后,即光绪元年(1875年),悟修大和尚传法与法基禅师。悟修退院后,更潜心念佛,寄意诗书,其才华横溢,佛理精深,真不愧为蜀中近代著名学问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物要至诚恭敬,这就是“礼敬诸佛”。为什么要修礼敬?破“我慢”。傲慢是大烦恼,好胜好强,要超过别人,这种想法很不好。傲慢的人,因为有我见,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不如他,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他在平等里面起了贡高我慢,平等心失掉了。如果不是平等心,决定不能见性!悟了的人,对于任何人,一定是平等心、恭敬心,而贡高我慢的人,自己贡高,轻慢别人,造作重大的恶业,一定不会开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