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与敦煌文化序
2014/9/7   热度:195
敦煌学与敦煌文化序 对“敦煌”一词的涵义,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而我总觉得前人用敦厚宽大、辉煌昌盛来解释它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其瑰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中华、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交流融会的结晶,包容了儒、佛、道、摩尼、景教、袄教之精华,保存了古代汉、藏、梵、回鹘、于阗、粟特、西夏、吐火罗等多种语言文字,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敦煌不仅是古代中国西部文明的象征,也应该是世界文明的象征。由此看来,敦煌学成为世界性的“显学”也决非偶然。
现在,随著21世纪的到来,建立和睦安定的“地球村”成为全人类的热门话题。大家企盼进一步缩短距离,加强交流,消除隔阂,宽容理解;人们期望更加丰富多彩,自由活泼,优势共享,繁荣和谐。我突发奇想︰古代的敦煌不正是这样一个浓缩了的“大干世界”么?这个戈壁中小小的绿洲却是一个世界性的盛大舞台,千百年间演出过一幕幕东西方多民族共同创造与奋斗的活剧。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和彩塑中,在包罗万象的莫高窟藏经洞文献里,我们看到了包容而不是排斥,宽大而不是狭隘,创新而不是守旧,丰富而不是单调,交融而不是隔膜,开放而不是封闭。宇宙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在这里展现无遗︰在风云际会的历史变迁里,在层出不穷的文化积累中,我们既领略了什么是富庶与贫瘠,和平与战乱,统一与分裂,进步与落后,也明白了取长补短、吐故纳新、化腐朽为神奇的道理。
正因为如此,我实在想不通这一推测︰当初藏经洞的封闭是为了躲避战火。不管是西夏人还是黑韩王朝,似乎都没有毁灭敦煌文化的理由与动机。井上靖的小说《敦煌》写得很精彩,但那毕竟是20世纪一位经历了二战的日本作家的想象,有太多的臆测与个人色彩,拍成了电影则渲染得更厉害,却与真实的历史相距甚远。最近播映的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将历时千载的藏宝、寻宝、护宝的故事展示得曲折动人,却也遗憾地增添了许多贪婪血腥的气味。实际上,千佛洞在鸣沙绿洲历经千年沧桑,不管谁来做洞窟的主人,都只有不断的开窟与复修,虔诚的顶礼膜拜,并没有多少人为的有意毁坏,只是到了20世纪初,才遭受了野蛮的劫夺;从20世纪中叶开始,她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了。
人们在礼拜莫高窟的同时,切莫忘了转过脸来瞻仰九层楼大佛面对著的三危山。这里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传说的发祥地,西王母和三青鸟飞越敦煌将西域昆仑与中原山川连结在一起。相传周穆王驾八骏驰驱,有古书十乘随行,典籍遂播于四海;而渥洼池天马人关,恐怕其主要的作用并不是使中央王朝军威大振,而是推动丝绸之路的开拓,加速了文明信息的传递,促进农牧经济与商贸的繁荣,增添了汉唐文化的永久魅力。这些,三危山可以和宕泉水一同作证。如果说清澈秀美的月牙泉和围绕她的粗犷飞扬的鸣沙山是天造地设的辩证统一,那么东西方不同文化理念的存异求同也应是十分自然的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生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是做人要低调,要谦卑,忍人所不能忍。抬得起头,就是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行人所不能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