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读(人间佛教的展望)有感


2014/9/7    热度:171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读(人间佛教的展望)有感
  满纪(四川大学博士生)
  人间佛教是星云大师不余遗力的志业,不论学界如何口沫横飞、评这论那,大师总是用实际的行动将生命赋予其中:因为他深知,佛教的未来并不在言语戏论问找寻,而是在人间丝丝缕缕的弘化中,才能播撒希望的种子。
  末学欣然于《普门学报》第八期中拜读了(人间佛教的展望)一文,深感大师的理念终究有人共鸣与相应,遂藉此文,一则以回应,一则将大师的几个相关思想,作一阐述。
  本文作者杨曾文老师以其专研史学之敏锐与细腻,从历史回顾中,展望了中国佛教未来的路,尤其面对现代社会迅速的变革,佛教应如何充实和发展,才能更圆满的人世与出世?文中提出五点:
  一、应与时代、社会相互适应。
  二、大、小乘佛法应融和会通。
  三、佛教戒律应与社会伦理密切结合。
  四、僧俗信众应融洽相处。
  五、重视文化教育的提升。
  末学深为其远见所折服;因为,能在末法人间持有基本正见已属不易,更何况能洞悉其过住,预见其未来。
  此五点的提出与星云大师之“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实能彼此呼应,切入如下:第一之“应与时代、社会相互适应”,即说明佛教之终极关怀是“人世重于出世”的:第二之“大、小乘佛法应融和会通”与第四的“僧俗信众应融洽相处”,皆体现了佛教“普济重于独修”之平等与圆融;第三关于佛教戒律与社会伦理的互用及第五之文化教育的提升推广,都强调了佛教不是“死”的宗教,不只赶经忏、仿佛事,就某种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佛教是“生活重于生死”的。
  这五点可以说都是在“利他重于自利”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利他”之精神正是菩萨道最根本的观念,此又与星云大师所谓“本著大乘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的精神,从事普济社会大众的事业一,及“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之思想不谋而合。
  然而,关于人问佛教,学界中向来褒眨不一;或归为新兴宗教、或斥之流于世俗;乃至溯其源头,或举太虚大师,或说印顺法师……。末学自忖:若属名词之争,则未免钻于枝未,反失其义:如是内容之争,则即便太虚本人也从未认为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是他个人所独创的,当今学界,又不放心个什么?
  察于原始佛典,则知诸佛之心,紧系于人间:不然,佛陀何以为一大事因缘于人间示软利喜?那四十九年游走于恒河两岸未曾歇息的跫音,何以总流露出一股浓厚的人间悲悯?当“十二缘起”说明了生与死的前后因果,当“三法印”揭橥了宇宙人生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当“缘起无常”透视了一切世法的游戏规则时……我们怎能无视于佛的真心与用心,徒托空言于学术之间呢?
  因此,人间佛教不是谁提出的,也不是谁的,那是诸佛所共证、共行之真理;不论细数哪一段历史,佛法都在“契真理”与“协时机”中贴近人间;因此,每一阶段的佛教史,都是“人问佛教”史。因为人间有百态,众生之习性有多样,佛法才有了部派与大乘之区隔、印度与中国之回然风貌;但原始一味,法尔传来,仍是一味;就世俗谛言,那味是人间味,以胜义谛看,则是般若味:此二看似二,然胜义与世俗不一不异,本是诸佛常法。
  所以,佛法的本质是“即人世”的,也是“即出世”的:是“即人间”的,也是“即非人间”的;说它“即人间”,是基于菩萨随所化有情而取菩提:说它“即非人间”,是因为菩萨虽住世间却不随顺流转,一如莲花人于泥中,却出泥不染。因之,如果有人误将人间佛教的活泼大用,以“世俗”一语涵括,或妄自断言人世之方便善巧中,缺乏出世之戒定慧时,不禁叫人摇首叹息。
  由此,末学对一些学者认为“人间佛教的实践,是以凡夫菩萨为主”的说法,不表认同。因为,诸“有学者”还集菩提资粮于众生中,诸“无学者”还以悲愿回入娑婆,为作得度因缘:故不论处在哪一个阶位的菩萨,都是人间佛教的实践者、示现者或倡导者,因为人间佛教为诸佛本怀,一切菩萨便以此本怀为本怀。若仅以“具烦恼身”但“悲心增上”之凡夫,认为是人间佛教的主要特色,恐有狭隘之嫌,且对人间佛教的真意未必全盘了解。
  另外,关于不同宗派融和的问题,杨曾文老师从“大”与“小”之差别义中潜入中国佛教底层,分析了历朝的判教思想,发现一般都把小乘“作为早期的基础性佛法,并不绝对排斥”(《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六页)。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国佛教所具有的融和性色彩。文中还引用星云大师所说之“中国佛毅在本质上,就没有宗派意识”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八页)做总结,认为这个结论确实掌握了中国佛教的重要特色。
  但这种没有二不派意识”的融和,并不是一种简单、盲从或机械式的混合:杨老师于文中指出:人间佛教的融和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不同众生的根机,明确地以某一种佛法义理为主轴,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吸收不同学派的思想所进行的融和:而融和唯一的方法,要彼此尊重:不互相尊重,则无法融和。以中国佛教来说,虽自南北朝以后即确立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格局,但实际上是把小乘融会其中的;此后,虽有“唐代八宗”之说,但也只是因应数理的研究方便,至宋朝以后这种区别就已经很模糊了,这从祖师大德们的传记中便很容易得知。
  此外,还应补充的是,人间佛教的包容性并不仅仅止于宗派之间的融和:在经论典籍中,常可以看见此方佛开法筵时,他方诸佛互赞扬,或此净土众生以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或他处菩萨来此佛土听闻妙法……都说明了佛法本具有之融和无诤:所以,人间佛教的未来还应开阔走向传统与现代的融和、南传与北传的融和、显与密的融和、在家教团与出家僧团之间的融和,即杨老师所总结之:“中国的人间佛教应当是民i的、现代的,其组成的成分应是多样化的。”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七页)
  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所有与佛教相关的互动,都是因人的因素而缘生,因人的因素而缘灭:这种“现实性”成就了佛教的生命力与渗透力,使其在不同的时空与文化背景中,都能源远绵长地融摄异己,度化众生。此种以“社会现实性”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一页)为基础的特质,亦为杨老师在文章破题之初所一再强调。
  但在人间佛教平等、无碍的融和性中,仍须有一定的戒律以共同遵守,此从原始僧团的和合清净到中国百丈禅师立清规,乃至现代各处丛林的组织制度中,皆可窥见其间之需要性。许多人误以为戒律是一种束缚,所以惯性地以烦恼心来对待,其实戒律是对人间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戒律明确给予一种取舍的方向,让我们不再造业,而能迅速圆满福慧资粮,故为一切功德之基。
  佛陀临入涅槃时叮咛我们应“以戒为师”,因为“戒住则法住”,但又提醒“小小戒可舍” ,用现代的话来说,即杨老师文中所言:“在解释基本戒律中把社会的伦理规范吸收进去,使戒律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十一页)然戒律不只是佛教徒遵守的,杨老师佐以史料考察亦认为五戒“在佛毅产生之前,已作为道德规范”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九页),乃至大乘戒律中“有很多是与社会道德相通或十分相近的戒条”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九页);譬如中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其实就是佛教五戒的内容:不杀生谓仁、不偷盗谓义、不邪YIN谓礼、不妄语谓信、不饮酒谓智:因此,不论是不是佛教徒,不论称其为法律规章或戒律仪轨,作为人间的一份子,本就应该受持人问的基本道德,虽然其中有些受到因地制宜的修改,但不自扰不扰他,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之基本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
  太虚大师曾在“佛教人乘正法论”中对五戒作了新的诠释,然末学以为星云大师的解释方式不仅易于理解且充分反应了现今社会问题的主要症结:
  所谓五戒是:一、不杀生:不侵犯别人的生命;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二、不偷
  盗:不侵犯别人财物;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三、不邪YIN:不妨害社会风化:不邪YIN而
  尊重他人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四、不妄语:不侵犯他人尊严: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
  得善名美誉。五、不饮酒:不饮用烟酒乱性;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
  明。
  诚如杨老师所说:“只有把当代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与佛教戒规、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与民众保持密切关系,在社会中发挥济世利生的积极作用。”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十一页)佛光山国际佛光会在民国八十二年发起“七诫运动” (七诫为:一诫烟毒、二诫色情、三诫暴力、四诫偷盗、五诫赌博、六诫酗酒、七诫恶口);接著又推动“慈悲爱心列车”巡回全岛宣扬慈悲爱心:最后又提出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之“三好运动”……,不仅落实民间,而且落实人心,具体为社会风气的改善与心灵之净化,提供了一帖应世良药。
  在“僧俗信众应融洽相处”的建议中,杨老师认为:“僧众与在家居士如能两方关系协调、融洽,是人间佛教发展的重要基础。” (《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十二页)诚然,唯有透过不同角色的发挥,共同集体创作,佛教才有可能跨出寺院,深入社会;但信众“也应直接参与毅囤的管理”一语(《普门学报》第八期第十三页),恐还有商榷之虑;从星云大师的理念来看,信众所扮演的是“三宝的护持者:天化的播种者,佛法的弘化者”,信众的任务是“鼓励研究佛学、护持文教事业、举办社会服务、发展佛教教育、推动国际弘法、建设人间净土”。因此,僧俗二众各有专职和发展的空间,只要理念一致,便能共同全力以赴。
  最后关于“文化教育的提升推广”,主要讨论佛教学院与研究机构的设立,除杨老师文中所言之外,星云大师还曾提出“各寺庙住持应由佛学院毕业生担任”的建议,末学认为应予高度关注;因唯有如此,方能具体提升僧众的素质,从而带动道场整体的水平及佛教现代化的形象,特别是科技与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此种趋向,势在必行。
  《维摩经》中有“无尽灯”法门,能使“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回顾人间佛教的过去,展望其未来的路,末学相信:诸佛之般若既能如是法尔传来,菩萨们的悲心既已如是等流人间,则以“重视人生和改善人生”为基础的人间佛教必能乘此大智与大悲,为芸芸众生在苍茫中燃起盏盏明灯,让追寻菩提的有情能在无尽的明灯中,敲门处处有人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老和尚《辞世诗》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