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五台山佛教音乐
2014/9/7   热度:576
明清时期的五台山佛教音乐
崔文魁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明清以来五台山成了汉地最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遂形成了汉藏佛教音乐并存的格局。由于璧峰禅师创作“华严佛事”、“四十二奏”, 宏法师作《水陆仪轨》、《瑜伽焰口施食坛仪》等,故使五台山“佛事音乐”臻于完善、定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五台山佛乐;华严佛事;仪轨;特色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05)03—023—05
明清时期的五台山佛教音乐,不仅是一个兴盛时期,而且也是一个定型时期。这是因为,宋元时五台山就成了汉地最早的汉藏佛教圣地。明清的统治者深知文殊师利是汉藏佛教最尊最崇的菩萨,因此,他们就鼓励蒙藏喇嘛朝拜五台山,永乐十二年(1414),黄教祖师宗喀巴派其弟子释迦也失至五台山。从此,五台山就形成了“青”“黄”两庙的固定模式,五台山也就成了怀柔蒙藏、化愚导顽、维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吉祥福地。于是,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就多在五台山建寺度僧,敕赐钱财,巡礼朝拜,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这就要求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体制、规制、曲词进一步完善和定型。五台山的僧人没有辜负皇恩,也没有辜负众望,对佛教音乐的完善、定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严经》是五台山的开山圣典。自北魏以来,五台山就有不少高僧研习《华严经》,遂于唐代形成了五台山华严学、华严宗。元末明初的璧峰禅师又创作了“华严佛事”“四十二奏”,从而丰富了五台山华严学,促进了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完善、定型、发展。
《新续高僧传》卷18《明五台山灵鹫庵沙门释宝金传》曰:
释宝金,字璧峰,姓石氏,永寿人
也。父通甫,宅心从厚,人号长者;母张氏,嗜善弗怠。有沙门授观音像,曰:“谨事之,生智慧儿。”……幼多疾病,因归释氏。依云寂温剃落,受具后,穷性相学……已而叹曰:“三藏玄言,皆标月指,如来心法,果为是乎?”遂弃所学,更习禅观。谒如海真于缙云,海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所答不契,遂疑之三年……遁峨眉山下,柏叶为食,胁不至席者三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相如。自是入定,或累日乃起。一日闻伐木声,忽悟,汗下如雨,乃曰:“妙喜,谓大悟十八,岂欺我哉?”后归,白之海,海方可之。无用云:“坐下出三虎一彪,尔其彪耶。尔缘在北,当诣朔方,必弘吾道。”金乃北游,至五台,栖灵鹫庵……元至正间,岁旱,帝诏祈雨……赐号“寂照圆明大师”……有明肇兴,崇尚佛旨。洪武戊申,金应诏入都,奏对奉天殿,道场法典,简在帝心,命居天界,日接龙颜,譬晓法义,赐以紫衣、金钵及御制诗,有“玄关悟尽成正觉”之语。一日示疾,著衣危坐,唱别弟子,智信请留一语……怡然而逝。荼毗得舍利……门人收之,建塔文岫山普光寺。尝制华严字母佛事,梵音清雅,四十二奏,盛行于世。
璧峰禅师(1308—1372),俗姓石,名宝金,永寿(今陕西省永寿县)人。6岁出家,依云寂温公披剃、受具。初学性相,长而弃之。又参缙云如海真公禅师,不契,遁人峨眉山,苦行参究得悟,复于真公认可。因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诸佛五十三菩萨行道其中,有招师者曰:‘此五台山秘魔岩也。尔前身修道其中,灵骨尤在,何乃忘尔。”””于是,璧峰禅师就来到五台山,栖于灵鹫庵。因师禅定功夫颇深,德高望重,遂得檀那争奉,成了一大丛林。师还以食游学千僧,所以更是道被遐迩。至正八年(1348),元惠宗闻师之名,诏至北京,慰劳甚厚,且赐金纹伽黎衣。次年,又赐“寂照圆明大师”之号。从此,丞相悍将,无不归依。璧峰禅师成了元末著名的禅宗大师。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都建康(今南京市)。洪武三年(1370),太祖想起了在宣州访见的那位让他定鼎建康的璧峰禅师,遂将其诏人南京奉天殿,咨问佛法。从此,璧峰禅师就留住于南京天界寺,为明太祖弘法度僧,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直至洪武五年(1372)六月四日圆寂。璧峰禅师身历两朝,为元末明初著名禅师。他以佛法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明太祖赐诗慰问,并于五台山为其敕建普光寺,元惠宗也赐予他“寂照圆明大师”之号。他维护了五台山佛教与元末统治阶级的亲密关系,也开创了五台山佛教和明代统治阶级的新关系,从而护持了五台山佛教。同时,他还于五台山依据《华严经》卷76《人法界品》第39之17中,善知众艺向善财童子讲述华严字母的故事,创制了“华严字母佛事,梵音清雅,凡四十二奏,盛行于世”。那么,华严佛事有哪些内容呢?以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和中华民国七十五年(1964)文殊出版社出版的八十一卷《华严经》对照,其每卷末增加的内容是:
诵补阙真言:
南无三满哆,没驮南,阿钵罗帝,喝多折,折奈弥,唵,鸡弥、鸡弥,怛塔葛塔喃,末瓦山叮钵罗帝,乌怛摩怛摩,怛塔葛塔喃,末瓦畔,登莎诃。(卷1一卷81)
举赞:
华严海会,舍那如来,莲华藏海坐华台,诸佛叹奇哉。万象昭回,幽暗一时开。(卷1一卷3)
华严海会,宝藏灵文,大千经卷一微尘,剖出在当人。华雨缤纷,法界普熏闻。(卷4一卷5)
华严海会,十圣三贤,华台宝座拥诸天,法界广无边。助佛弘宣,陆地绽金莲。(卷6一卷8)
华严海会,觉帝扬灵,菩提场内道初成,夜半睹明星。普救迷情,幽暗悉光明。(卷9一卷1,1)
普光明殿,大法弘宣,如来名号广无边,四谛义幽玄。法炬常然,普献法王前。(卷12一卷15)
菩提树下,不动而升,天王帝释远相迎,敷坐已圆成。觉帝扬声,万象悉皆听。(卷16一卷18)
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夜摩天上众云臻,围绕法王尊。华雨缤纷,一会俨然存。(卷19一卷21)
率陀天上,慧日舒光,十回向义广宣扬,苦海作津梁。化日舒长,华雨散天香。(卷22一卷33)
高升他化,自在天宫,广宣十地义无穷,行布尽圆融。慧焰重重,烁破太虚空。·(卷34一卷39)
普光再会,大法重宣,高超十圣与三贤,等觉义幽玄。心月孤圆,究竟离言诠。(卷40一卷52)
普光三会,万行圆修,普贤瓶泻三千酬,苦海泛慈舟。一句全收,法义一齐周。(卷53一卷59)
福城东际,童子南询,百城烟水渺无垠,知识异常伦。五十三人,一曲和阳春。(卷60一卷80)
普贤行愿,功德圆满,普资恩有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无边,同愿礼金仙。(卷81)
举字母赞:
华严字母,众艺亲宣,善财童子得真传,秘密义幽玄。功德无边,唱诵利人天。(卷1一卷81)
金字经 众和同
四十二字妙陀罗,字字包含义理多。阿可梵韵满娑婆。功德大,法界沐恩波。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
涂,共入毗卢性海。
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三称。
那么,何谓华严字母呢?唐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76说:
阿、多、波、者、那、逻、柁(轻呼)、婆(蒲我切)、荼(徒解切)、沙(史我切)、缚(房可切)、哆(都我切)、也(也可切)、瑟吒(二合)、迦、娑(苏我切)、么、伽(上声轻呼)、他(他可切)、社、锁、舵、奢(尸苛切)、怯、叉(楚我切)、娑(苏纥切)多(上声呼)(二合)、壤、曷捋多(上声呼)(三合)、婆(蒲饿切)、车(上声呼),、,娑(苏纥切)么(二合)、诃婆(二字皆上声呼)(二合)、縒(七可切)、伽(上声呼)、吒、拏(乃可切)、娑(苏纥切)颇(二合)、娑(苏纥切)迦(二合)、也(夷舸切)娑(苏舸切)、室、诧(耻加切)、陀。这就是42个华严字母。因该卷还说:“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所以,璧峰禅师就创作了华严字母佛事。
那么,华严字母如何唱呢?每卷唱3个字,14卷唱完42个字母,为第1遍。同样,从第15卷始,反复唱4遍,到第70卷刚好唱完42个字母。然后,第71卷和第72卷再从头依次各唱3个字母,从第73卷始,每卷唱4个字母,到第81卷正好唱完。
唱完字母后接着一起再唱《金字经》(总回向):四十二字妙陀罗,字字包含义理多。阿柯梵韵满娑婆。功德大,法界沐恩波。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涂,共人毗卢性海。南无华藏海会佛菩萨。三称。
上述14首赞词,依次是佛赞、法赞、海会众赞、九会赞(9首)、字母赞和普贤赞。前12首分别用于八十卷《华严经》的某几卷中,是根据某卷的内容选用的。唯有字母赞是每卷都用。而普贤赞是后面加的,专用于第八十一卷。这些赞词都是长短句,其句式、字数完全相同。每赞6句,每句字数分别是:四、四、七、五、四、五。如“佛赞”:
华严海会 舍那如来
莲华藏海坐华台 诸佛叹奇哉
万象昭回 幽暗一时开
这些赞词就是地地道道的歌词,以字数、句式相同,故可用同一首曲调演唱。而这首曲调就是“华严海会”,简称“华严会”;若快唱时,就被称为“六句赞”了。今查五台山民国本《禅门五音歌曲》一书,其内就有《华严会》,它的体与词格与上述赞词完全相同,只是在演唱时,伴奏与唱腔略有不同,但音乐的整体框架、乐句结构则都同。如前面的“字母赞”(也称六句赞)。那么,五台山所保存的《华严会》是何时的作品呢?山西省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韩军在《五台山佛教音乐》中说:“被明徐谓列为‘宋元旧篇’的南戏作品《牧羊记》中见此词,名‘华严海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曾收此谱。”《牧羊记》,元人作,一说马致远(?一1321)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清代庄亲王允禄等于乾隆十一年(1746)编纂的大型音乐书籍。可见,五台山的《华严会》词当为“宋元旧篇”,《华严会》谱当为明清所作。
关于“华严佛事”的歌曲有三类五首,一类是“华严字母赞”,运用这一歌谱还可唱13首“举赞”。二类是关于“一合”、“二合”、“三合”华严字母的三首赞歌。三类是关于“金字经”即总回向的一首赞歌。这些赞歌的词谱,至今还保存在五台山的五种佛教音乐书中。它们分别是:宣统二年版的《宫商角口口》、民国二十四年版的《禅门五音歌曲(全部)》、1955年亚欣搜集整理出版的《五台山寺院音乐》、1978年抄本《山西五台山庙堂音乐》和199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军著的《五台山佛教音乐》。这五本书保存了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挖掘、整理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宝贵财富,也是五台山非物质遗产的有力佐证。
总之,璧峰禅师于元末明初所创作的“华严佛事”、“四十二奏”,是对80卷《华严经》讽诵的充实和在音乐上的完善,是对“华严佛事”演唱的赞词和42个字母的伴奏,是乐器进入佛教经文的讽诵和法事仪式的标志。这一带有乐器伴奏的经文讽诵形式,五台山僧人称为“和念”。“和念”就是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特色。它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经文讽诵和法事仪式的发展,使其具有了颇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为五台山佛教音乐增添了不少光彩,也是对中国佛教音乐的一大贡献。所以,它一问世,就“盛行于世”,经久不衰,一直流传到现在。
又,《清凉山志》卷5说,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将自己敕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往五台山散施,让僧人在各种法会中演唱。这就促进了五台山佛教音乐向曲谱方向的发展。
再是,五台山高僧袜宏认为,梁武帝撰的《水陆斋仪》到明代中叶时,就是金山寺本也前后错乱,不见始终头绪了。而志磐的《水陆新仪》也止存四明,流通不广。因此,他就《水陆新仪》予以订正补仪,撰成《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6卷,以广流通,史称“北水陆”,把志磐的《水陆新仪》谓之“南水陆”。从此水陆法会又盛行起来了。到清代时,杭州真寂寺仪润又将袜宏法师的《水陆仪轨》补加了一些内容,撰成《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胜会仪轨会本》6卷,流传至今。祩宏法师非常重视佛教仪轨。我们知道焰口佛事创始于五台山的密宗祖师不空二藏,他根据其译的《焰口仪轨经》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等经典,选编成《瑜伽集要》,为唐代焰口佛事之底本。但到宋代时,有西夏僧人不动撰成《蒙山施食仪》,代替了《瑜伽集要》。到明代时,由于诸家传承不一,天机禅师就根据当时流行的瑜伽焰口施食科仪删其繁芜,编成《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世称“天机焰口”。后来褓宏又将“天机焰口”略加删集,名为《瑜伽焰口施食坛仪》。到康熙三十一年(1693),宝华山僧人德基又据祩宏本删改,更名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简称“瑜伽焰口”,世称“华山焰口”。从此,“天机焰口”就谓之“南传焰口”,“华山焰口”就谓之“北传焰口”。到清代时,这两种“焰口”特别是“北传焰口”就通行全国了。总之,祩宏的《水陆仪轨》和《瑜伽焰口施食坛仪》是对水陆法事和焰口佛事的充实完善乃至振兴普及,从而促进了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
人清之后,五台山成了满清王朝的皇家道场,康、雍、乾、嘉4代皇帝13次至五台山,举行护国佑民、祈福延寿等多次大型法会,这就要求五台山佛教音乐有个大的发展。随着佛事仪轨的臻于完善,特别是道光二、三年编辑的《禅门日诵》的刊行,标志着佛教课诵制度的定型和佛事仪轨的最后完成,遂使佛事音乐成了仪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被称为“仪轨音乐”或“佛事音乐”。清代的佛事音乐,除了继承传统的音乐之外,又从民间音乐中吸收了不少民间曲调充实发展了自己。从五台山现存的同治七年(1863)刻本《瑜伽焰口施食起止规范》、刻于道光十四年(1834)的《禅门日诵》、光绪年间抄写的《吉祥会解》和宣统二年(1910)抄写的《宫商角口口》谱本等看来,曲调的数量愈来愈多,仅宣统本就有曲调176首。从其所录曲目看来,不仅有青、黄两庙的曲谱,而且有唐宋以来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问、曲牌名,又有明清以来流行的民歌、小调,甚至还有清末戏曲所用的曲牌。若从形式上看,不仅有小曲,而且有“和念”,很可能还有套曲。综观清代这4种本子,其特点是“带有‘和念’形式的讽诵无处不在,而且{单纯器乐演奏的‘小曲’也已广泛应用于法事仪式”。仅光绪年间抄本《吉祥会解》中,就“记载有名的‘和念’和‘小曲’40余首”。二是此时的“焰口” 已发展成了“集赞、偈、咒、文、手印等全部经文体裁于一身,并施之以唱、念、吟、诵等多种经文讽诵形式的、艺术性很强的法事仪式了”。三是“在词(经文)与曲的结合、伴奏与唱的关系,以及器乐本身在音乐上的表现力等方面”都臻于成熟丰富。从而,五台山佛教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清末出现了继唐以来的又一个繁盛时期。
参考文献:
[1]续藏经(第134册)·补续高僧传(卷14).金碧峰传.[M],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影印,藏经书院版,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十二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凡夫的爱不离情执,所以他苦。诸佛菩萨的大爱,大慈大悲,这里头没有情执,所以没有苦。佛菩萨的爱是真诚的、清净的、平等的、智慧的。佛为了怕一般人对这个“爱”产生误会,所以换个名词叫“慈悲”。换句话说,“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恒不变的爱。我们凡夫的爱,这个爱里面不平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这个爱会变,至于怎么样变,变到什么程度,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凡夫的爱是决定靠不住的。凡夫的爱不离情执,情执变化无常,所以跟凡夫往来,你要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觉悟。为什么?凡夫用的是妄心,一会儿说我很喜欢你,我很爱你;再过一会儿说我讨厌你,我恨你,所以不能认真,你要是认真,那你就苦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