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首创的词语
2014/9/7   热度:477
汉语中有不少词语是佛教专门用语,其佛教文化色彩一望即知。譬如佛、菩萨、金刚、罗汉、浮屠、菩提、般若、度母、如来、那吒、优婆塞、优婆夷、阿兰若、阿修罗、天龙八部、六根六尘、四大皆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阿赖耶识、三千大千世界等等,数量极多,兹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原无“塔”字,该建筑物为古印度佛教建筑形式,梵语音译为“悉堵波”,又称“浮图”,或“浮屠”,正如所谓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东晋刘宋时因翻译佛经需要,特以左形右声造一“塔”字,最早见于东晋葛洪《字苑》。我国最存最早的古塔为隋大业七年所建山东济南青龙山麓四门塔。
有趣的是,不少汉语词语虽然源于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世界、平等、方便、圆满、导师、宗旨、刹那、过去、现在、未来、演说、赞叹、表示、尊重、忏悔、解脱、妄想、烦恼、障碍、消灭、苦恼、信仰、信心、心地、心机、心花、心眼、正宗、空想、誓言、敬爱、自爱、追求、印象、恩德、理智、宿命、香烟、爱河、真空、真实、真相、化境、说法、身心、寂静、电影、胜利、利益等等。这些词汇在佛经中频频出现,现已成为汉语中普遍使用的词汇,但又不见于先秦、两汉以前的文献典籍,当属佛经首创。试看如下例句——
世界、赞叹:“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无量寿经》
平等、圆满:“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华严经》
导师:“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法华经》
方便、演说:“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法华经》
刹那:“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地观经》
宗旨:“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指月录:东土祖师》
过去、现在、未来:“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楞伽经》
表示:“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大日经》
尊重:“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无量寿经》
忏悔:“积罪尤多,今既觉悟,尽诚忏悔。”——《法苑珠林》
烦恼:“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华严经》
苦恼、解脱:“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法华经》
障碍:“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圆觉经》
妄想:“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楞伽经》
消灭:“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观无量寿经》
宿命:“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四十二章经》
信仰:“人天等类同信仰。”——《华严经》
信心:“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金刚经》
化境:“十方国土,是佛化境。”——《华严经》
心地:“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心地观经》
心花:“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圆觉经》
心眼:“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观无量寿经》
心机:“随种种乐欲心机,以种种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说真言道。”——《大日经》
正宗:“不受燃灯记前,自提三印正宗。”——《古尊宿语录·云峰悦弹师语录》
空想:“着此空想,诸佛不化。”——《摩诃止观》
誓言:“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法华经》
敬爱:“父子兄弟,夫妇室家,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无量寿经》
自爱、追求:“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金光明经》
印象:“如闫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大集经》
恩德:“常念恩德,有渴仰心。”——《大日经》
理智:“秘秘中秘释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不思议疏》
香烟:“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贤愚经》
真空:“真空者,即无谛涅槃,非伪故真,离相故空。”——《四分律》
真实、寂静:“于真实义,当方便修。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楞伽经》
真相:“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洛阳伽蓝记》
爱河:“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楞严经》
爱憎:“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法华经》
电影:“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无量寿经》
身心:“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圆觉经》
说法:“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法华经》
胜利:“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药师如来本愿经》
利益:“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华严经》
限于篇幅,以上仅举五十例;其他如说教、表白、观念、忿怒、福分、心田、心灯、心法、心香、习气、普遍、普通、绝对、真理、真谛、话头、原因、机缘、宅门、字母、苦果、恶果、地狱、恶魔、开演等等词汇,亦属佛教典籍所创。
自“塔”字造出,汉语中便相继出现“有塔一族”,诸如佛塔、塔庙、宝塔、经塔、砖塔、木塔、铁塔、石塔、墓塔、塔屋、塔院、塔林、白塔、舍利塔、金刚宝座塔、琉璃万寿塔,以及塔山、塔城等等。有寺必有塔,“塔”字使用频率之高,几乎不亚于“禅”字,这在汉语中的确颇具特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天跟人不同,人跟神众不同,下面龙众是畜生,又不同。《华严》海会大众是来自十方诸佛刹土,不同的族类,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信仰,全部都能融合成一个,这是什么力量?性德流露。性德里面,没有四相(我、人、众生、寿者),没有四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这是性德,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性德。我们今天所以没有办法,就是永远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包袱,我们不但学佛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所讲的义理我们都参不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