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讲演集》序
2014/9/7   热度:681
《慧净法师讲演集》序 本书是“净土宗善导流”导师慧净上人于二○○四年一月以后,在台北市象山社区弥陀村净宗书院,随机以及每月第三周日晚定期开示的讲演结集。象山弥陀村,本是“现代禅教团”的“象山修行社区”,乃先师李元松老师以“现代禅”摄受学人,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在台北市信义区象山脚下,渐次迁入一百多户同修,而创建的现代都市丛林。现代禅教团二○○三年十月改为“弥陀共修会”,“象山修行社区”转称“弥陀村”。现今的弥陀村,在李老师“全力弘扬净土念佛法门”的遗愿,以及慧净上人指导下,从二○○三年十二月到现在,每天朝暮两班念佛,虽年节而未曾稍辍(二○○五年一月又增为早午晚三班);现代禅文教基金会改为“净土宗文教基金会”,倡印的佛书,已有《净土三部经读本》、《净土三经一论大意》、《善导大师全集》、《法然上人全集》、《念佛金言录》、《念佛感应录(一、二集)》、《慧净法师书信集》、《回归善导》……等二十余种。据说,古来曾有念佛人聚居一处,同修净土法门的弥陀村,传为美谈。今廿一世纪的台湾,而有弥陀村再现,溯其原始,是起源于李老师的摄受。 李老师一九八九年初出佛教界,本于自己解脱的经验,创立现代禅时,提倡学佛者应该培养“现代人的特质”,其中包括了:“理性的信仰”、“科学的观察”,乃是充满理性、自力色彩的现代禅风。然则在此情况下,李老师并不落入“科学主义”、“唯理性是尚”、“唯自力是尚”的窠臼。所以,虽高唱“经验主义”、“存疑求证”,但是对于部份佛教学者嫌其“迷信”的净土法门,自始即尊重有加。师甚至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现代禅杂志》创刊号,就以悟道者的口吻,肯定“念佛可以到达解脱”。 一九九二年一月,也就是现代禅创建的两年后,李老师就已将净土念佛法门纳入,成为部份现代禅同修专修的法门。当时《现代禅杂志》廿五期的教团消息中说: 李老师常感慨的说:“愿待自己更成熟之际,现代禅教团后继有人之时,有幸投入净土门。”李老师虽以禅为名,弘化于佛教界,但心深深仰赞弥陀圣教,在现代禅的丛书,早已透露对净土的肯定;随著自修与弘化日久,益发增添对净土皈命之心,屡劝现代禅弟子:“倘若于本地风光念念不退转之境没有把握,则应禅净双修,甚或舍禅一心念佛、老实念佛。”尤其经常向早期弟子吐露祖师禅高峻难修,并又须具足福报因缘,长期亲近大善知识;而净土教则依阿弥陀佛的誓愿,但一心归命,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即可收增长善根、消除业障之效,进而可以得定、发慧、开悟、证果,实乃广大群生依止的殊胜法门,期望有指导老师专攻净土,率先提倡都摄六根,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的法门。本刊咸望曾闻净土教的佛弟子,应对弥陀净土生起坚定不退的信愿,应信仰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离贪离嗔的净业行人如实之语,勿因部份佛教人士之言而丧失往生净土的信愿。本刊今后除了继续弘扬大乘禅宗之外,亦将劝人持戒念佛、一心念佛、老实念佛。 所以,李老师在大力阐扬禅法,以“重振唐宋禅风,培养解行相应的大修行人”为目标的同时,深深仰赞净土教义。往后的十多年,随著时间的推移,李老师“摄禅归净”的态度越来越具体。此中的过程,笔者已于《李元松老师纪念文集》中〈现代禅的真理观:从自由的灵魂到信心的英雄〉一文清楚的呈现,此不再赘述。 李老师最终对净土念佛法门推崇,简要的说:在证量上,“皈依(至高者)弥陀”可作为“无我智证”是否彻底到家的判准;在方便上,“净土宗”为最积极度众生、方法最善巧、最成熟的法门。对于李老师后期的体证与思想来说,提倡净土念佛法门,才是他直畅本怀的作法。然则,毕竟李老师对于净土宗的推崇,主要来自于修禅体证的推阐,而不是基于对经教的抉择。克实而言,净土宗法门,立教的根本,最主要的并不是个人禅悟体证,而是圣言量的抉择。因此,当李老师对净土法门推崇愈至,对于净土宗立教的所以然,也就是净土宗祖师的研究成果,就有进一步探讨的需要。此时,慧净上人已在市面上印赠各种净土宗要籍,李老师付嘱当时的传法老师中,对佛教经教最为熟稔的张志成(净慈)师兄先行研究,且经常与李老师讨论。此段因缘,志成师兄亦已于《纪念文集》的〈从现代禅到净土宗〉一文,有详细陈述。 慧净上人早岁出家,志在出尘,对于净土宗念佛的教义与实践之探讨已超过二十年,历经种种实修和抉择,最终归本于唐代善导大师之说,并矢志在汉传佛教传统中,恢复“净土宗善导流”。李老师透过上人的著作,于净土宗要旨有了清楚的掌握,叹未曾有,誉为“复兴善导净土的中兴祖师”。李老师自创建现代禅以来,虽然本于菩萨行者的广学多闻的本色,对于教界、学界贤达经常有所请益,但是在佛法核心问题上,真正请决其疑的,应该唯有上人而已。李老师在二○○三年九月,首次透过电话,向素未谋面的上人请教净宗法要,并于几日后,二度请益时,请求皈依,并蒙赐法号“净嵩”。上人依据善导大师,所立的是“称名即得往生”之义,是不检根性,普皆领受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这样的法门与李老师先前依体证而作的推阐契合无间,而归本于经论祖训的抉择,遂成李老师一生探求佛法内修外弘之道的最后定论。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李老师在病中,写信给现代禅同修说: 生活中有“南无阿弥陀佛”是让我感到庆喜的一大事,也是生命中唯一充满幸福感的依靠,往昔一切的修行,我已全部放下,唯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十六日,又致函教团同修,取消“现代禅菩萨僧团”的宗派组织,改为“弥陀共修会”。在几番征求同修们的同意后,十一月廿一日,大众迎请上人作为“弥陀共修会”的导师。而李老师竟于又二十日后,即十二月十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弥陀诞),舍报往生净土。 李老师往生后,在上人的指导下,象山弥陀村在念佛声中,度过了顿失依怙的哀伤,转化为常年安居念佛的净土道场。对于刚刚由“禅净双修”转为“一心念佛”的弥陀共修会同修而言,虽经李老师长年的导引,念佛往生的信愿已初步确立,但净土宗法义仍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上人在象山弥陀村每日念佛之余的开示中,循序渐进的安慰并导引初学的大众,即是本书中的主要内容。 现在的象山弥陀村,已进入新的稳定发展阶段,上人可以继续云游海内外弘法,而此方念佛不辍,大众精进乐道。读者须知,上人在讲述本书的各篇开示时,也正是象山社区正在办理李老师的殡葬等事,大众哀伤逾恒的过程中。论语说的:“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托六尺之孤”,讲的正是上人在这一段时间的担当。如果没有悲心与智慧,是难以如此履险如夷、举重若轻的。象山弥陀村的同修何其有幸,能够随学于李老师之后,又有大修行人的慈悲摄受。 李老师曾说,净土法门“看似寻常最崛奇”。历代净土宗大德也常说,念佛一门“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善读本书的人,当能于其中窥知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笔者于净土教乃是初学,对于上人教学的通彻,唯能仰叹信受而不能置一词。普愿有缘的读者,与笔者及所有象山社区同修一样,能依上人的开示,得识净宗要旨。若能进而信取一生念佛,蒙受阿弥陀佛以兆载永劫的广大万行,为众生预备完成的救度,实为莫大的福报。 二○○五年一月于象山弥陀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念经,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为什么要念经?为什么要念佛?一定要懂得。不念经、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是什么?妄想就是业障。有人说:“我业障很重!”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他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