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铭著: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6)


2014/9/7    热度:784   

例一  □
  shi 《广韵》是支切,平支禅。碓衡。《广韵·支部》:“□,碓衡。”(《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493页)
  “碓衡”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语,《汉语大字典》亦未收列。这样的释义,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考《慧琳音义》卷一九“匙□”条:“《经》从木作□。《考声》:‘谓磨上横木也。’”案:“碓”为舂米工具,“衡”即“横”,“椎衡”即“磨上横木”,(注解“碓”与“摩”不同,“磨”为加工米面的工具,而“椎”为舂米谷的器具。桓谭《新论·离事》:“宓牺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宋应是《天工开物》有图,可参。清郝懿行《证俗文》卷三:“碓……今京师碓房植两木如架,横施一木,其端缀杵,舂人以足踏之,俗曰踏碓。”([日]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第2312~23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当即此缀杵之横木。)然不若磨上横木”明白晓畅,《汉语大字典》当据改。《慧琳音义》卷九一“桄桯”条:“下体反。《韵诠》云:‘碓桯也。’”(注解:案:慧琳此处乃释“桄桯”之“桯”,引《韵诠》后即云:“即床两边长汀[杠]也,亦名床梐。”据此,则引《韵诠》释为“碓桯”,实为误释,不过这样一来倒保留了“桯”的另一意义。)源顺《倭名类聚抄》卷四:“孙愐云:‘桯,碓桯也。”狩谷棭斋笺注:“《广韵》同。按,碓桯,明俗呼碓衡,或呼碓梢。……椎桯,机关之轴,明俗呼碓杈,或呼碓梭,或呼碓栏。“(注解:狩谷棭斋笺注《笺注倭名类聚抄》第221页,全国书房版1943年。)这是”碓衡“一词非常难得的一个用例。《广韵·青韵》:“桯,碓桯。”《集韵·青韵》:“桯,碓梢。”据此,则:“□”实与“碓桯”之“桯”同义。
  例二  寋
  jian(注解:案:慧琳此处乃释“桄桯”之“桯”,引《韵诠》后即云:“即床两边长汀[杠]也,亦名床梐。”据此,则引《韵诠》释为“碓桯”,实为误释,不过这样一来倒保留了“桯”的另一意义。)难。《玉篇·卩部》:“寋,难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396页)
  按一般的理解,“难”即困难、艰难、不易,其实此处“难”并非困难义。考《慧琳音义》卷一五“謇涩”条:“上姜偃反。《周易》:‘謇,难也。’《方言》:‘謇,吃也。’或作□。亦作寋、□,皆一也。”今本《方言》作“□极,吃也。楚语也。或谓之轧,或谓之歰”。,郭璞注云:“语歰难也。”《慧琳音义》卷五O“拙讷”条:“讷,迟钝也。《说文》:‘难也。’”又卷一一“为吃”条:“《考声》云:‘语难也。’《韵诠》云:‘重也。’《说文》云:‘难也。’”此处“歰”、“难”同义连用,均为不流利、不流畅义。《说文》:“吃,言蹇难也。”《汉书·周昌传》:“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颜师古注:“吃,言之难也。”此两“难”字亦与“歰”同义。《慧琳音义》卷一三“謇吃”条:“《通俗文》曰:‘语不通利谓之蹇吃。’”又卷四二“謇吃”条、卷四六“謇吃”条、卷五六“謇吃”条、卷六五“謇吃”条引《通俗文》“语”并作“言”。据此,则“难”非困难义,当指说话不流利,即口吃,词义已有引申。(注解:“寋”字此义似应音jian。《玉篇·卩部》:“寋,羁展世,难也。”与此同义的“謇”、“□”等均音jian。)
  例三  □
  chu 《集韵》初六切,入屋初。
  (注解:“寋”字此义似应音jian。《玉篇·卩部》:“寋,羁展世,难也。”与此同义的“謇”、“□”等均音jian。)等。《玉篇·立部》:“□,等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132年)
  “等”是一个多义词,按照一般的理解,恐怕会以主是等待,因为“□”字从立,《玉篇·立部》:“竢,事纪切,待也。”“□,相臾切,待也。”“□,胡鸡切,待也。”均为等待义,但事实交非如此。考《慧琳音义》卷三五“珿头”条:“楚六反,或从立作珿,《广雅》:‘珿,齐之等也。’”今本《广雅》作“珿,齐也”,王念孙疏证:“珿音初六、初角二反。《玉篇》:‘珿,等也,齐也。’《汉书·申屠嘉传》:‘□□廉谨。’颜师古注:‘□□,持整之貌。’《后汉书·中山简王传》:‘官骑百人称娖前行。’李贤注云:‘称娖犹齐整也。’义并与娖同,今俗语犹谓整齐为整珿,声如捉。“(注解:王念孙《广雅疏证》第120页,中华书局1983年。)《字定碎金》有”匀珿珿“,音侧六反,(注解:姜亮夫《瀛涯郭煌韵书卷子考释》第13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亦为齐等义,它的前一条为“齐矗矗”可为佐证,据此,则“等”非等待义,实为齐等、整齐义。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但促铜壶箭,休添玉帐旂。”“促”字,《全唐诗》及《杜诗详注》并注云:“一作整。”(注解:郭在贻《训诂丛稿·杜诗札记》第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促”与“珿”,“□”、“娖”音义并同。(蒋礼鸿《义府续貂》第129页有“娖 整娖 整擉 整促  整龊”条,可参。中华书局1981年。)
  照搬古字书,有时不但起不到释疑解惑的功效,反而会以讹传讹、产生误导。
  例一  □
  mu《龙龛手鉴》音木。
  日乘。《龙龛手鉴·手部》:“□,日乘。”(《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767页)
 笔者遍检各种辞书,均未查到“日乘”一词,至今不知“日乘”究为何义。由“□”字音木,我们怀疑“□”或许是“朷”字之讹,古书中从手、从木之字互讹,实属屡见不鲜。考《慧琳音义》卷九七“朷桑”条:“蒙卜反。《说文》:‘朷,斫桑也。从刀木,木亦声。’”又《原本玉篇残卷》云:“《管子》:‘沐树之枝,日中无天荫。’野王案:斩树之枝也。《字书》为初字,在木部。”我们注意到,《慧琳音义》引《说文》释“朷”为“斫桑”,与“日乘”在字形上有一定的联系。桑、乘两字字形相近,尤其是俗字写法,两者相差无几,(注解:秦公《碑别字新编》第109、12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桑、乘互讹,还有更为直接的证据。《玉篇·攴部》:“□,弓硬。”《龙龛手鉴·攴部》:“□,弓硬皃也。”这是《龙龛手鉴》讹“桑”为“乘”的一上实例。桑、乘互讹,亦见于传世古籍。《新序·杂事》”船人固桑进对曰“石光瑛校释:“‘固桑’,《说苑》作‘古乘’……‘乘’,乃‘桑’字之讹。俗书桑字作来桒,乘作乗,形似易混。古乘字作椉,亦与桑字形近。”(注解:石光瑛《新序校释》第121~122页,中会书局2001年。)郑棨《开元传信记》(清王文诰辑《唐代丛书》本):“开元末于弘农古函谷关得玉符,白石赤文,正成桒字。识者解之云:桒者四十八,所以示圣人御历之数。”“桒”即“桑”字,《百川学海、《说郛》、《学津讨原》、《唐人说荟》、《四库全书》等本“桒”作“乘”。(注解: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第15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另外,《康熙字典·卯集备考》云:“□,《龙龛》音木,桑也。”字作“桑”,不作“乘”,足证“乘”乃“桑”字之讹。另据《切韵》残卷、《广韵》、《玉篇》、《五音集韵》、《字汇》等多种辞书,“朷”均释为“朷桑”,只有《字汇补》释为“桑”,《康熙字典》大概承袭了它的错误,不过还是很可宝贵地保留了一个“桑”字。至此,我们可以断言,“□”乃“朷”之讹字,其义为“斫桑”。《汉语大字典》释为“日乘”,实属以讹传讹。(注解:“日乘”之“日”亦为讹字,我们可以肯定它是一个动词,义为斫、砍或修剪,至于究为何字之讹,限了材料,尚难确论,姑付阙如。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丛考》第257~258页有“□”字条,可参。)
  例二  □
  deng 《龙龛手鉴》音鐙。
  ①失卧。《龙龛手鉴·足部》:“□,失卧也。在《别译阿含经》第二十九。”《篇海糨编·身体类·足部》:“□,失卧也,也《释典》。”
  ②极。《龙龛手鉴·足部》:“□,极也。在《别译阿含经》第二十九。”《篇海糨编·身体类·足部》:“□,极也,也《释典》。”(《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559页)
  考《慧琳音义》卷三四“□瞢”条:“徒登、丁邓二反。《韵集》:‘笑卧极也。’下亡登反。《经》有作□,憕懵,并非体也。“又卷五二、五六、六七、七O引《韵集》并作”失卧极也“。极者,倦也,此谓睡眠不佳倦怠之状。又卷四一、七二引《考声》、卷五四,五七引《苍颉篇》并云:”卧初起皃也。“卧初起皃即睡眼惺忪之状,与”失卧极“义正相近。据此,则“□”字当释为失眠倦怠之状,《龙龛手鉴》于“卧”下添“也”字,误析为两义,《汉语大字典》据以为释,纯属以讹传讹。
  例三  絣
  ⑥振绳墨。《广韵·耕韵》:“絣,振绳墨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416页)
  考《慧琳音义》卷三五“絣为”条:“上伯萌反。《字书》云:‘振黑[当作墨]绳也。’《集训》云:‘拼,掸也。’或从手作拼。”又卷四二“而絣”条:“《集训》云:‘振墨绳也。’”又卷六O“絣基”条:“案,絣者如木匠用墨斗法振绳也。”又卷七九“绳拼”条:“郭注《尔雅》云:‘如木匠振墨绳曰拼。’”又卷三五“抨线”条:“《说文》:‘抨,弹也。’如今挟黑斗弦。”凡此皆可证当作“振墨绳”,而非“振绳墨”。
  大型字典除了收列正字以外,必然会收列许多异体字。“如果我们在编大型字典的时候,把汉字的异体字一个整理,那就可以在释义时避免重复,大大提高字典的质量。”(注解:刘又辛《文字训诂论集》第92页,中华书局1993年。)我们在翻检《汉语大字典》的时候,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音义相同的字,由于字形不同,被分列于不同的字头下,但缺乏必要的沟通、系联,使本来关系密切的几个汉字,失去了必要的联系,这实际上也影响了字典的整体质量。
  例一  繥
  xi《龙龛手鉴》虚之反。
  笑;东。《龙龛手鉴·糸部》:“繥,笑也,乐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438页)
  考《慧琳音义》卷二八“嬉遊”条:“又作僖,同虚之反。《说文》:‘嬉,戏也。’戏笑也。《经》文作繥,非也。”据此,则,“繥”有笑、乐义,实因“繥”即“嬉”之异体。(注解:承张涌泉先生见告,《中华字海》已有此说。检《中华字海·糸部》云:“繥,同‘嬉’。见《龙龛》。”(第1334页))
  例二  □
  ta《集韵》他达切,入曷透。
  击。《集韵·曷韵》:“□,《博雅》:击也。”方成珪考正:“案:《广雅·释诂三》未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35页) 
  考《慧琳音义》卷一八“鞭挞”条:“下炭割反。《广雅》:‘挞,击也。’《周礼》:‘挞其怠慢者。’《古今正字》:‘从手达声也。’古文作□、□、□。”今本《广雅·释诂》亦作“挞”。据此,则“□”、“挞”实为异体《汉语大字典》当据补“同‘挞’”。
  例三  桸
  xi□《广韵》许羁切,平支晓。
  勺子。《广韵·支韵》:“桸,朽也。”周祖谟校勘记:“朽,各本作杓,与故宫王韵合。段氏已改作杓。”《集韵·支部》:“桸,勺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511页)
  考《慧琳音义》卷六五“一□条:”虚奇反。《方言》:‘陈楚宋魏之间谓□为□。’郭璞曰:‘□□,瓠勺也,今江东呼勺为戏[□]。’《律》文作桸,假借也。“《方言》卷五:“□,陈楚宁魏之间或谓之箪,或谓之□,或谓这瓢。”郭璞注:“今江东通呼勺为□,音义。”钱绎笺疏:“《玉篇》:‘□,杓也。’杓与勺同。《广雅》作“□音义‘。《汉书·王莽传》云:‘建华盖,立斗献。’颜师古注云:‘献,音义,谓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众经音义》卷十六云:‘□,《律》文作桸。’《广雅》云:‘匜似桸,可以注水。’□、□、献、桸并与□通。《众经音义》卷十八又云:‘江南言瓢□,蜀人言蠡□。’故注云:‘今通呼勺为□也。’”(注解:钱绎《方言笺疏》第302~3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此,则桸”为“□”之假借,(注解:张涌泉先生以为“桸”为“□”之换旁俗字,正犹“□”为“巇“之换旁俗字。)《汉语大词典》亦当据补,否则两字就失去了必要的联系。
  另外有一些字,虽然指明了异体关系,但似乎并不妥当,经过我们的考证,应当是另一字的异体。这是误把甲字的异体当作乙字的异体。
  例一  铀
  (一)zhou 《龙龛手鉴》直救反。同“宙”。《龙龛手鉴·金部》:“铀,古文。”《字汇·金部》:“铀,古文宙字。”(《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742页)
  考《慧琳音义》卷四八“甲胄”条:“古文铀,同除求反。《说文》:’兜鍪也。‘《律》文作铀。”据此,则“铀”为“胄”之异体,字从金,似与“宙”无关。又《龙龛手鉴》仅云“古文”,未明言何字之古文,而《字汇》指为“古文宙字”,亦无任何证据。
  例二  
  同“□”。《龙龛手鉴·言部》:“□”,同“□”。《字汇补·言部》:“□,音形。亦作□。”(《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653页)
  《龙龛手鉴》、《字汇补》以为同“□”,而《汉语大字典》未收“□”字。又两书未言同“□”(即炙、谣),而《汉语大字典》以为同“□”,未详何据。考《慧琳音义》卷七八“訮笑”条:“上显天反。《苍颉篇》:‘訮,诃也。’《广雅》:‘怒也。’《说文》:‘争语訮訮也,从言幵声。’幵音牵。《经》作□,非也,字书无此字。“(注解《经律异相》卷一:”刀兵劫者,从多贪麁,行十恶法,若行一善,众共□笑,推以为愚,争共陵灭。“《大正新修大藏经》校记:“□”,宋本、元本、明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形”,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形笑”一词佛经屡见,似不必如慧琳释作“訮笑”。)据此,则“□”为“訮”之讹,与“□关。
  例三  □
  同“醒”。《龙龛手鉴·雨部》:“□”。“醒”的俗字。(《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694页)
  考《慧琳音义》卷一七“开晴”条:“疾盈反,雨止也。《经》文作□,非体也。”又卷四九“阴晴”条:“自盈反。《声类》:‘晴,雨止也。’《论》文作□,非体也。”又卷七二“如晴”条:“自盈反。谓雨止也。《声类》:‘晴,雨止也。’《论》文作□,非也。”据此,则“□”乃“晴”之异体,与“醒”无涉。由字形而言,“□”字从雨亦与“醒”无关,而与气候有关,“雨止”乃“晴”字从雨之缘由。另外,“晴”之异全或作“夝”,《说文·夕部》:“夝,雨而夜除星见也。”段玉裁注:“古夝、□、精皆今之晴。”“雨而夜除星见”正是“晴”字作从雨从星作“□”的依据。(注解:“晴”字古籍或作“星”。《韩非子·说林下》:“荆伐陈,吴救之,军间三十里,雨十日夜,星。”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顾广圻曰:《说苑·指武篇》云‘雨十日十夜,晴’,按‘星’正字作夝,《说文》:‘雨而夜除星见也。“《集韵》有夝、晴、□三文。王先慎曰:夝,星叠韵,古文本通用‘星’。《毛诗》:‘星言夙驾’,《韩诗》□云:‘星者,精有’,精,今晴字。《汉书·天文志》孟康注:‘□,精明也’,韦昭注:‘来,清朗也’,郭璞《尔雅·释天》注:‘□,雨止无云也’,是□、夝、精皆今之‘晴’字,而《诗》作‘星’,与本书同,明古文通用‘星’字。”(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第5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我们说“□”乃“晴”之异体,在佛经中也有明证。《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譬如天□索雨,不能得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190页校记:“□”,宋本、元本、明本、宫内省图书寮本并作“晴”。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天夝”条:“音晴。经中作□。”(注解:《中华大藏经》第59册第547页,中华书局1993年。)又《藏经音义随函录前序》云:“且如羯□之字作□□,鞭骯之文为□□,□礨将为蓓蕾,□莇以当薅耡,庶几乃使□讥,狎习而用□謵,被褡仍使被闟,天殅又设天□。”(注解:《中华大藏经》第59册第546~547页,中华书局1993年。)“殅”之形近而讹。(注解:宋本玉篇·歹部):“殅,色争切,死而更生。”(第224页,中国书店1983年)足证“天殅”之“殅”当据《说文》改为“夝”。)
  有一部分字,既是甲字的异体,又是乙字的异体,《汉语大字典》往往只指出了甲字的异体,而未指出乙字,我们可以根据《慧琳音义》的材料加以补充。
 例一  塖
  同“塍”。《集韵·蒸韵》:“塖,或作塍。”明杨慎《艺林伐山》卷四:“田塍曰水埒,字一作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99页)
  考《慧琳音义》卷八九《高僧传》音义“雩塖”条:“下音绳。《考声》从土作埵,小山也。案《郡国志》:‘埵亭在剡山。’”《文先·江淹〈谢法曹赠别〉》:“今行嶀嵊外,衔恩至海滨。”李善注引孔晔《会稽记》曰:“始宁县西南有嶀山,剡县有嵊山。”“嶀嵊”即“雩塖”。又今本《高僧传》卷四:“(晋剡山于法兰)后闻江东山水,剡县称奇,乃徐步东瓯,远嘱嶀嵊,居于石城山足,今之元华寺是也。”字正作“嶀嵊”,足证“塖”亦“嵊”之异体。
  例二  □
  “卵”的讹字。《字汇·爪部》:“□,无乳卵生也。见《释典》。”《康熙字典·爪部》:“□,‘□’字诸书皆不载,《字汇》音义同‘卵’,当即‘卵’字之讹。”(《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51页)
  考《慧琳音义》卷二一“破□”条:“□,於胤反。言苦报处方显灭谛,故名灭谛的破□。有《经》本而云破卵,卵,卢管反,谓由破于生死壳卵显得灭谛故也。”据此,则“□”亦“印”之异体。《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亦从爪从卪,当即一字之异体。又《慧琳音义》卷二二“□玺”条、卷二三“图书□玺”条,“印”字并作“□”,可证“□”亦“印”之异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所名苦灭谛者……或名破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第421页校记:“印”,明本、宫内省图书寮本(旧宋本)、正仓院圣语藏本(天平写经)作“卵”。或作印,或作卵,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既是印字,又是卵字(两字同形)
  例三  □
  同“窖”。《龙龛手鉴·穴部》:“窖,俗[案”中华书局影印本作“今”];“□,正。”(《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144页)
  据《龙龛手鉴·穴部》,“□”为“窖”之正字,《篇海》又有“□”字,亦为“窖”字,则“□”当为“窖”之异体无疑。考《慧琳音义》卷一一“觉寤”条:“《经》文从穴从忄(音心)从告作□,谬也。检一切字书及教字韵中并无此字,多是笔授或传写人随情妄作,非也。”据此,则“□”又为“觉:之异体。(注解:《中华字海·穴部》:“□,同‘窖’。见《篇海》。”(第1136页)则“□”中既为“窖”之异体,又为“觉”之异体。)案:“觉悟”常见于佛经,而其写法多种多样,且其偏旁有同化的倾向,如“□寤”见于《续一切经音义》卷一、卷三、,“□寤”见于《慧琳音义》卷二二,“悟”字又作“寤”(见《慧琳音义》卷一四),“□”字即仿“寤”而作。
  大型字典由于收字较为完备,必然要收到一部分“阙义”字。所谓“阙义”字,就是古代字书收列字头(或文献有使用)而意义不详的字,这部分字数量可观,有不少字无从考证,只能暂付阙如,但也有一部分字,只要我们认真地下一番考辨的功夫,还是可以搞清楚它们的形、音、义的。现代编纂大型字典,要从总体上迈越前人,这些阙义字的考释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理应充分发挥《慧琳音义》的作用。绝大部分“阙义”字都是俗字、讹字,而《慧琳音义》的解释对象是佛经(绝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俗字、讹字触目皆是,这正是可以被用来考释阙义字。
  例一  □
  fu 《龙龛手鉴·毛部》:“□,音佛。”《字汇补·毛部》:“□,非物切,音拂。见《海篇》。”(注解:《中国语文通讯》第49期刊用拙文《〈汉语大字典〉阙义字考》时曾加编者案语:“《海篇》当为《篇海》之误,《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卷232李登撰《重订详校篇海·毛部》:‘□,音拂。’(页148)”谨此致谢)(《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38页)
  《汉语大字典》仅有注音,未释义。考《慧琳音义》卷三四“好拂”条:“敷物反。拂,拭也,除尘也。治去也。《经》文作□、□二形。”又卷四四“金拂”条:“敷物反。《广雅》:‘拂,除也。’谓除去尘土也。拂,拭也,《经》文从巾作□,或作□。”据此,则“□”即“拂”之异体,义为拂拭。另外《龙龛手鉴》常以音注的方式指明正俗字的关系,如《文部》:“□,音虔。”《毛部》:“□、□,音须。”均其例。吏为直接的证据是佛经不同版本的异文。《贤劫经》卷八:“时为豪贵长者梵志作子,以真珠挍饰妙好□及琦异扇贡上其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612页校庆记:“妙好□,”宋本、元本、明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妙好拂”。可见“□”即“拂”之俗字。
  例二  □
  qing 《龙龛手鉴·口部》:“□,口顶反。”《字汇补·口部》:“□,义阙。”(《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295页)
  考《慧琳音义》卷四七“声欬”条:“上轻珽反。《苍颉篇》:‘声也。’《说文》:‘声亦欬也。从言殸声。’殸音口茎反……《论》从口作□咳,”又卷五九“声咳”条:“空顶反,下苦代反。《通俗文》:‘利喉曰声。……《律》文作□咳。”又卷八O“声欬”条:“上轻鼎反,[下]开爱反……《录》文从口作□咳。”据此,“□”即“声”之俗字。《龙龛手镜·言部》:“声,口顶反。声咳,通喉中气也。”“□”、“声”在《龙龛手镜》中同音“口顶反”,可为佐证。更为直接的证据是佛经不同版本的异文。《元释教录》卷四有《佛□咳彻十方经》,据《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册第515页校记云:“□咳”宋本、元本作“声及”,明本作“声欬”。《别译杂阿含经》卷一六:“我于今者当觉悟之,作是念已,即往其所,□咳弹指。”《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第489页校记:□咳“,宋本、元本、明本皆作“声欬”。《大庄严论》卷一三:“今当烟中没,声咳目雨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330页校记:“声”,宋本作“□”。则“□”为“声”之俗字,殆无异议,《汉语大字典》当据补“同‘□’”。
  例三  □
  she  《龙龛手鉴·石部》:“□,俗。音麝。”《字汇补·石产》:“□,音射。出《篇韵》。”(《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022页)
  考《慧琳音义》卷一九“麝香”知:“时夜反。郭注《山海经》云:‘麝,香兽也,似麞而处深山险径中,雄者口有牙,脐中有香;雌者无牙,亦无香。’《经》文作□。”(注解:《大方广十轮经》卷三:“犹如牛黄,是牛虽死了,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后有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校记:“麝香”,宫内省图书寮本作“石香”。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第69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96年。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麝此“石”同音(此犹射、石音)“麝香”可径作“石香”;一是“麝”作“□”,“麝香”,因是竖读,且“□”字罕见,遂讹作“石香香”而径删一“香”字。)据此,则“□”即“麝”之异体。由文字结构而言,“麝”字人鹿射声,“□”字从香石声。射、石声相近。《集韵·昔韵》有“石、射”两字,前者音“常只切”,为禅母字;后者音“食亦切”,为船母字。据周祖谟先生的研究,床母三等(即船母字)与禅母,在唐五代的北方语音中已趋向于相同。(注解:周祖谟《唐五代的北方语音》,《语言文史论集》第21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据古籍记载,此两字南方相混更早。《颜氏家训·音辞):“其谬失轻微者,则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这在《慧琳音义》中已有所反映。该书卷一八“射中”条:“上蛇夜反,又音石。”又卷三一“射师”条:“蛇夜反……又音石。”(注解:王观国《学林》卷十“射”字条云:“射音麝,又音石,此二音观国考其义,则二音异义也。统言射之名则音麝,及致力于弓矢之事,则音石。”见该书第324页,中华书局1988年。其音与《慧琳音义》同。)足证“射、石”已同音。《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昔韵》“常只切”小韵下既收“石”,又收“射”,堪为佐证。又《龙龛手鉴》作“音麝”,不作“音射”,实际上已有暗示“□”即“麝”。《汉语大字典》当据补“同‘麝’”。
  例四  □
  zi《龙龛手鉴·毛部》:“□,音咨。”《字汇补·毛部》:“□,宗知切,音咨。主阙。”(《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40页)
  考《慧琳音义》卷七八“佛頿”条:“紫斯反。《韵英》云:‘頿,鬚也。’或作髭。《说文》作頿,面毛也。如来口边毛也。《经》作□。”又卷七七“佛頿”条:“子雌反。《说文》云:‘頿,口上须也。从须此又改从洛,伪中更伪。”《释迦谱》卷四“释迦龙宫佛□塔记第三十”,《大正新修大藏经》校记:“□”,宋本、元本、明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髭”。(注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7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据此,则“□”为“頿”(或“髭”)之俗字,《汉语大字典》当据补“同‘頿(髭)’”。
  例五  □
  zuo  《改并四声篇海·臼部》引《搜真玉镜》:“□音作。”《字汇补·臼部》:“□,见《篇韵》。”(《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267页)
  考《慧琳音义》卷七三“炸哉”条:“字宜作□,二形同子各反。《说文》:‘糲一斛舂取九升曰糳。’《三苍》注云:‘糳,精米也。今江南亦谓□米为糳。’糲音剌。《论》文作□。”《龙龛手鉴·米产》:“□,或作……糳,正音作。米精细也。”据此,则“□”为“糳(或作□)”之异体,义为精米,《汉语大字典》当据补。
          (三)书  证
  书下是字典的一个重要内容。编纂大型字典,一般要求溯源,即尽可能找出每个字每个义项的最早用例。王力先生曾说:“人们如果能把每个这的每个意义都指出始见书,功劳就大了,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就立了大功劳了。”(注解:王力《字典问题杂谈》,《辞书研究》1983年第2期。)事实上,“提示语源,举出最早用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注解:赵振铎《字典论稿·字典的举例》,《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因为我国多数古籍都已亡佚,许多词的原始意义和派生意义的始见书往往就在这些失传的古书里;另一方面,词语散见群书,目前条件下也很难搜检殆遍而得其‘真源’。因此,不少词语往往只能反映其‘近似值’。”(注解:陈炳迢《辞书编纂学概论》第13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但是,“就字典编纂来说,能够比较准确地在义项下举始见收的材料作为第一用例,关系到字典的质量,它至关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注解:赵振铎《字典论稿·字典的举例》,《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新编字典要在总体上体现“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就必须在溯源上花很大的力气,在这方面,我们只要拿《汉语大字典》与《慧琳音义》和个比较,就不难发现,《汉语大字典》在溯源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姑举数例,以见一斑。
  例一  □
  (一) ③锈。《集韵·宥韵》:“□,□□,铁上衣。”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附乡言正字》:“铁生锈曰□□。”(《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767页)
  考《慧琳音义》卷六四“去□”条:“所京的。《埤苍》:‘□,□也。’谓铁衣也。”《集韵》成书于公元1039年,而《埤苍》成书于公元265年以前,两者相距770多年。(注解:《广韵·宥韵》:“□,铁姓□。”“姓”字当为“□”字之讹。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伯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二(北京故宫博物院)、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均作“□,铁□”(见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第335、506~507、601页),《唐韵》残卷(蒋斧印本)作“□,铁□□”(见《唐五代韵书集存》第677页。《龙龛手镜·金部》:“□,所又反,铁□□也。”
  例二  擸
  (二) ③破坏声。《字江·手部》:“擸,破坏声。”(《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32页)
  考《慧琳音义》卷六二“擸擸”条:“蓝答反。《字统》云:‘擸,擸者,破声。’吃干胡饼声也。”与此音义略近的是“□”字,《慧琳音义》卷五二“□□”条:“又作□[当作□],同力颊反。《通俗文》:‘瓦破声曰□。’《说文》:‘蹈瓦声躐也,’”《字汇》成书于公元1615年,而《字统》成书于北魏(公元386~534年),这样,我们依据《慧琳音义》的材料,至少将该词的使用年代上推了1000多年。
  例三  攦
  (二) ②洒。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攦,洒。”《警民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三官茶罢,就要走。故意攦了两定银子来,都是五两头细丝。”(《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36页)
  考《慧琳音义》卷五八“洒散”条:“所解反。如水之洒地也。《律》文作攦。”此为《十诵律》卷五二玄应音义。《警世通言》成书于明代,而《玄应音义》成书于公元649年以前。又《十诵律》为姚秦弗若多罗(卒于公元404年)、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译。这样,我们又将该词的使用年代向前推移了一大段。
  例四  敋
  (二)同“掳(掴)”。打;打耳光。《广韵·陌韵》:“敋,手打之类。”《集韵·陌韵》:“掳,打也。或作敋。”(《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612页)
  在这里,编者只是搬用了古韵书,没有为我们提供文献用例。考《慧琳音义》卷七八“抓敋”条“下矿获反。《埤苍》云:’击颊也。‘顾野王云:’今有敋耳之言是也。‘《古字正字》:’从攴各声。‘《经》文作掴,俗字也。”又卷三五“作敋势”条:“《古今正字》云:‘敋,击也。’言击颊也,今俗语犹有敋耳之言。”这是《一字顶轮王经》卷四音义。这样,我们既为“敋”字找到了用例,又将其使用年代上移了一大段。
  例五  笡
  ②方言。歪斜。如:嘴笡;字与笡。(《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232页)
  在这里,编者没有为我们提供文献例证,似乎这个词仅流行于现代方言中,而没有进入书面语中,其实不然。考《慧琳音义》卷四O“笡步”条:“上且夜反。《韵英》云:‘柱斜也。”《古今正字》云:’逆枪也。从竹且声也。’”又卷四二“左笡”条:“且夜反。《埤苍》云:‘笡,逆插枪也。’案:此结立印屈右膝,而身临右膝上,邪展左脚,项头向左,曲身而立也。《古今正字》:‘从竹且声也。’”据此,则“笡”之歪斜义已见于唐代。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八:“《南部新书》谓天宝末有陈友元廷坚撰《韵英》十卷。”天宝为唐玄宗年号,当公元742~756年,(注解: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竹部》:“笡,子夜反。逆枪。”释空海(公元774~835年)生当中国唐代,但他编纂《篆隶万象名义》依据的是梁顾野王的《玉篇》,或许可以更大胆地推测早在梁代“笡”即有“斜”义。)此字或从手作□。清李实《蜀语》:“斜曰□。□,且去声。“(注解: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蜀语校注》第148页,巴蜀书社1990年。)翟灏《通俗编》卷三十六云:”凡由径者曰斜□过去。”(注解:翟灏《通俗编》第798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
  例六  刨
  (一) ②挖掘。如:刨坑;刨花生;刨了七八垧地。(《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39页)
  在这里,编者也没有提供文献例证,只是自造用例。其实,刨的挖掘义至迟在唐代已经产生。考《慧琳音义》卷五八“掊刮”条:“蒲交反。《通俗文》:‘手把曰掊。’《律》文作刨,近字耳。”又卷七四“如掊”条:“蒲交反。《通俗文》:‘手把曰掊。’字从手咅声。《经》文作刨,近字也。”清高某(静亭)《正音撮要》:“刨地,掘地。”(注解:[日]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第14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据我们的观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襻”的“系衣裙的带子”义,《汉语大字典》举《考声》(公元704年前)例,据《慧琳音义》卷六二见于《文字集略》(公元536年前)(注解: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上:“衣系曰襻。襻音畔,见《蜀语》。又庚信《镜赋》:‘裙斜假襻。’利孝标诗:‘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韩愈诗:‘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所举用例除韩愈诗句外均早于《考声》。见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集成》第二册第14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的鼓框木“义,《汉语大字典》举《羯鼓录》(唐代)例,据《慧琳音义》卷七O见于《埤苍》(公元265年前);“筬”的“织具”义,《汉语大字典》举《广韵》(公元1008年)例,据《慧琳音义》卷四七见于《埤苍》;(注解:源顺《倭名类聚抄》卷六:“《唐韵》云:‘筬,织具也。’”亦早于《广韵》。见狩谷棭斋《笺注倭名类聚抄》第309页,全国书房版1943年。)“炀”的“熔化金属”义,《汉语大字典》举《广韵》例,据《慧琳音义》见于《字略》(公元536年前);“□”的“止息”义,《汉语大字典》举《玉篇》(公元1013年)例,据《慧琳音义》见于《苍颉篇》(公元324年前);“□”的“呵斥”义,《汉语大字典》举《玉篇》例,据《慧琳音义》卷三三见于《韵集》(公元317年前);“洇”的“埋没”义,《汉语大字典》举《集韵》(公元1039年)例,据《慧琳音义》卷九二见于《文字集略》和卫宏(约公元25年);“□”同“涧”,《汉语大字典》举《类篇》(公元1066年)例,据《慧琳音义》卷九八见于《广宏明集》(公元667年前);“拌”的“搅和”义,《汉语大字典》举《契丹国志》(南寮叶隆礼著,撰作时间当在1247年举进士后)例,据《慧琳音义》卷四O见于《考声》(公元704年前);“□”同“弧”,《汉语大字典》举《改并四声篇海》(公元1208年)例,据《慧琳音义》卷二一慧苑即云“弧”字《经》本有从矢边作弧”,知盛唐时即有“□”字;“□”同“□”,《汉语大字典》举《改并四声篇海》例,据《慧琳音义》卷四六见于《三苍》(公元324年前);“潜”同“潛”,《汉语大字典》烩《字汇》(公元1615年)例,据《慧琳音义》卷一慧琳即云“有从二天,或从二夫”,可见中唐前即有“潜”字;“□”的“金声”义,《汉语大字典》举《字汇补》(公元1666年)例,据《慧琳音义》卷三二玄应音义即云:“□□,楚行反。《三苍》:‘金声也。’《经》文作□。”可知《玄应音义》成书(公元649年)前即有“□”这;“□”同“劾”,《汉语大字典》举《说文》段注(公元1807年)例,据《慧琳音义》卷八八慧琳云:“字从力亥声,不从刃,《传》作□。”则唐时已有“□”字;“摋”“按揉”义,《汉语大字典》举张岱(公元1597~约1676年)《陶庵梦忆》例,据《慧琳音义》卷二七大乘基(公元632~682年)即云:“若手摋摩作抹。”知唐时“摋”即有“按揉”义;“息”的“利息”义,《汉语大字典》举《字汇》例,据《慧琳音义》卷七一玄应云:“今人出钱生利亦曰息。”则至迟在中唐时“息”已有“利息”义。
  《慧琳音义》除了在溯源(或避免书证晚出)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之外,还可以校正现行字典书证方面的讹误。
  例一 □
  (二)cuan 遥捉矛。《集韵·桓韵》:“□,遥捉矛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156页)
  案:“捉”乃:投“字之讹。考《慧琳音义》卷五、八、七九、九六引《考声》并云:”遥投矛也。”又卷六O“轮□”条:“遥投利刃,投彼人马也。”又卷六O“排□”条:“俗曰□刀,遥投矛也。”“捉”、“投”互讹,亦见于佛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八“王便以手投轮,还之虚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第809页校主:“投”,宋本、元本、明本皆作“捉”。“投”字俗体右上或从口,(注解;秦公《碑别字新编》第40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没”字魏元诞墓志作“□”,(注解;秦公《碑别字新编》第41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其右旁与“足”之俗体无异,可见“捉”、“投”极易致讹。可以肯定,“捉”乃“投”之讹字,《汉语大字典》当据改。(注解:董志翘先生曾辨“捉”、“投”二字,详《〈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第2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例二  跘
  ……《龙龛手鉴·足部》:“跘,江淮间谓跘□坐,即开膝坐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538页)
  考《慧琳音义》卷二七“加趺”条:“江南谓开膝坐为跘跨坐,山东谓之甲趺坐也。跘音拔患反,跨音口化反。”又卷七一“加趺”条:“谓交足也……山东言甲趺,江南言跘跨。跘音平患反。跨,口瓜反。”《释氏要览》卷中亦云:“跘跨坐,上平串切,下口瓜切,淮南谓开膝坐为跘跨,江东谓之甲趺坐也。”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案俗典,江南谓开膝坐为跘跨,山东谓之甲趺跘[此跘字疑衍]坐。跘音平患反。跨音口瓜反。”(注解: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7册第38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据此,则“跘□坐”当作“跘跨坐”,《汉语大字典》当据改。中华书局影印高丽本《龙龛手鉴》作“跘跒坐”,亦误。
  例三 [毛□]
  毛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毛□,《字林》:‘毛貌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839页)
  考《慧琳音义》卷五九“毛□”版权法:“《字林》:‘先要反,毛皃也。’”案:依《慧琳音义》引书之通例,此处为《字林》释“□”之义,而非释“毛□”之义。“毛□”乃佛经中词语,《慧琳音义》摘取之作为条目,而其释义,多释单字之义,尤其多见于仅为单字注音的条目。《汉语大字典》据以立复词条目,实在欠妥。
  例四  魖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五引《道地经》:“鬽魖,下音虚,虚耗鬼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845页)
  案:此乃慧琳为《道地经》所作之音义,摘取《道地经》中“鬽魖”两字为释,并非引《道地经》之原文,《汉语大字典》编者不察《慧琳音义》之体例,致有斯误。
  例五  □
  “□”的讹字。《改并四声篇海·水部》引《奚韵》:“□,莫董切。《通俗文》云:□浈,无知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711页)
  考《慧琳音义》卷一六“□□”条:“莫董反,下胡孔反。谓无知也。《通俗文》云:‘埿□谓之□□。’”《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作“□□”。据此,则《汉语大字典》所引至少有两处错误:一是“□□”当作“□□”;二是‘无知也’三字非《通俗文》之文,当是玄应之释语。(注解:丽藏本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条:“莫董反,下胡孔反。无知也。《通俗文》云:‘泥□谓之□□。’”(《中华大藏经》第56册第944页,中华书局1993年)明永乐南藏本“□”作“□”,余同(《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214页,中华书局1993年))这两处错误,正可以根据《慧琳音义》加以纠正。不过,如果编者稍微仔细一点,查考一下“□”字(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711页),就不致犯这种错误。
  例六  眨
  ②一目。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引《通俗文》:“一目曰眨,谓眇目视白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035页)
  据我们查核原书,《汉语大字典》所引见玄应为《大威德陀罗尼》卷一所作的音义,其条目为“□眼”,下云:“又作□,同火[当作失]涉反。《通俗文》:‘一目曰眨。’谓眇目视白也。眨音庄狭反。”依体例,本条下当释“□”字,而此处仅释“眨”字,可谓当释而不释,而释其不必释,颇疑此处有误。考《慧琳音义》卷四二收此卷玄应音义,其引《通俗文》和:一目眨曰□“。检《玉篇·目部》云:“□,闭一目也。”与“一目眨”义同,据此,今本《玄应音义》引文有误,编者不察,遂以讹传讹。另外,依体例,“谓眇目视白也”为玄应释语,并非《通俗文》原文。(注解:丽藏本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眼”条:“又作□,同大[当作失]涉反。《通俗文》:‘一目眨曰□。’谓眇目视白也,眨音庄狭反。”(《中华大藏经》第56册第823页,中华书局1993年)明永乐南藏本则误作“一目贬[当作眨]曰,谓眇目视白也”(《中华大藏经》第57册第141页,中华书局1993年),脱一“□”字。宛委别藏本进一步误作“一目曰眨”(第2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汉语大字典》殆据此本。)
  例七  □
  (三)na《正字通》音纳。
以石垒小堤不让水分流。《字汇·水部》:“《诸经音义》:‘江南谓石水不派为□。乃默切,音近纳。关中奴感切,南上声。’”《正字通·水部》:“□,又合韵音纳,江南谓石水不派为□。”(《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695页)
  案:《字汇》所引《诸经音义》盖即玄应《一切经音义》(又名《众经音义》)。考《慧琳音义》卷六五“□水”条:“江南谓水不流为□,音乃點反。关中奴感反。《说文》:‘□,浊也。’《埤苍》:‘□,水无波也。’”据此,则不难看出,《字汇》所引有讹误的地方。首行是衍“石”字,“石水”不辞,《汉语大字典》编者释为“以石垒小堤不让水分流”恐属想当然。其次,“乃默切”应是“乃點切”之讹,这样,其注音na亦失去了依托。又《玄应音义》卷一六“□水”条,“流”字作“派”。联系到《说文》释为“浊”,《埤苍》释为“水无波”,我们以为当以作“流”为是,水不流则无波,同样,水不流则易浊。这一点,“污”(或作洿、汙)字可为佐证。《说文》:“洿,浊水不流也。”《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莒□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孔颖达正义引服虔注:“水不流谓之汙。”
  《慧琳音义》的材料,有时候还能够为大型字典提供必要的书证。例如:
  橝  ②门闩。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橝,《通俗文》作□,训门楗也。”(《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542页)
  在这里,编者没有为我们提供“橝”训门闩的必要证据,书证与释义脱节。考《慧琳音义》卷五八“户□”:“地黠[当作點]反。《通俗文》:‘门键曰□。’《苍颉篇》作橝。橝,持也。”又卷五九“扂户”条:“《苍颉篇》作橝,音蕈,持也。”这样既提供了证据,又追溯了字源,正可补《汉语大字典》之不足。
  我们多次拿《汉语大字典》与《慧琳音义》作比较,并无贬低《汉语大字典》之意,可以肯定地说,《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大型汉语字典。但是,它在利用《慧琳音义》方面尚有欠缺,或者说,《慧琳音义》是个尚待开发的语言宝藏。许威汉先生曾经指出:“训诂应体现对旧字典、辞书的揭疑、补漏、纠误等指导作用。”(注解:许威汉《训诂学导论》第4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作为唐代最有价值的训诂专著之一,《慧琳音义》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只是撷取数例,作为引玉之砖。倘能因此而引起辞书编纂者对《慧琳音义》更大的关注,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三、《慧琳音义》与词典编纂
  《慧琳音义》是训诂学的宝藏,它不仅在训诂学方面很有价值,而且对词典编纂也很有价值。《慧琳音义》音注后汉至唐代的佛经一千多部,五千七百余卷,内容相当丰富。佛经自东汉入我国,历经数代,形成了数量特别丰富的内典文献。“毋庸置疑,这浩繁的佛教经典是我国古代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应是汉语辞书编纂的重要材料。然而,大概因为佛经总被看作宗教经典许多佛家术语曲奥晦涩,难懂难通;再加佛经又卷帙繁多,难以爬梳,汉语辞书的编纂尚示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宝贵的材料。”(注解:梁晓虹《汉译佛经与汉语辞书》,《辞书研究》1990年第1期。)目前对佛经词语的系统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编纂汉语词典,尤其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词典,既然无法对佛经语言作一普查,就更应该重视《慧琳音义》,更何况《慧琳音义》在音注佛经词语的同时,还保存了不少古辞书的资料和其他资料。下面,我们准备初步探讨《慧琳音义》在词黄编纂方面的价值。
             (一)《慧琳音义》可以补充大型词典漏收的词条
  《慧琳音义》音注大量佛经,自然收罗不少佛教词语,同时也收罗了不少一般词语。如果说某些佛教词语因为过于专门,语文词典可以不收,那么那睦一般的词语,尤其是并不罕见的一般词语,大型词典就没有理由不收了。
  例一  畟方
  《慧琳音义》卷七三《入阿毗达磨论》上卷音义云:“案:畟方者,中外人间之常语也。四面齐等顿方也。”据我们的初步检核,“畟方”条还见于《慧琳音义》卷四O、四一、六一、七O、七一、七二、七九,凡八见。这一条目既有文献例证,又有明确的释义。(最简单的释义见于卷七一,慧琳云:谓正方。)《汉语大字典》未收“畟方”条,显系漏收,当据补。我们通过电了检索系统检索《大正新修大藏经》,发现“畟方”共有47例,可见这并非罕见词语,而确如慧琳所说的“中外人间之常语”。
  例二  击枥
  《慧琳音义》卷六四《五分尼戒本》音义云:“击枥者,以指互相刾为戏也。”又卷五四《治禅病秘要法经》音义:“击擽,上经鷁反,下音历。鬼以指击触人,令心不定也。”此词佛经屡见,如姚秦佛若多罗译《十通律》卷一六:“有一白衣小儿憙笑,时十七群比丘……用指击攊,小儿多笑,仡至气绝。”姚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律》卷一六:“尔时六群比丘中一人击枥……十七群比丘中一人,仍令命终。”东晋法显集《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木》:“若比丘尼以指击攊他波夜提。”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译《五分律》卷八云:“尔时十七群比丘至六群比丘住处,共相击枥。有一比丘,众共击枥,不胜笑,故气绝而死。”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四O:“时十六人从一乞忏,见彼不言,即皆以指击攊,令其大笑。”(注解:“击枥”用例,参考朱庆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中国语文》1993年第5期。)以上诸例之“击枥(攊)”与《慧琳音义》之“击枥”音义同,当是一词。《汉语大字典》当据补。
  例三 角络
  《慧琳音义》卷三五《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二音义有“角络”条,未释词义,又同卷《苏悉地经》有“斜勒”条,云:“上夕耶反。俗字也,正体从衣从牙作衺。《考声》云:‘衣不正也。’角络也,或作邪也。”“角”有“斜”义(注解:参周一良《周一良集》第叁卷第305~30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张永言《语文学论集》(增补本)第230~232页,语文出版社1999年;郭在贻《郭在贻敦煌学论集·王梵志诗校释拾补》第15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勒”、“络”义同,《说·革部》:“勒,马头络也。”《释名·释车》:“勒,络也,络其头而引之也。”佛经用例似乎也能证明这一点。《表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又有四臂,右第一臂执杖,第二臂执把莲花;左第一执轮,左第二执螺。经虎皮为裙,以黑鹿皮于左膊角络,被黑蛇以为神线,于八叶莲花上立,璎珞臂钏鐶珮,交焰庄严其身,其神线从左膊角络下,其青颈印二手相叉。”(注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第49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大使咒法经》:“白绳右胁上角络披,脚踏金山上。”(注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第29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角络”犹“斜勒”,《汉语大词典》未收“角络”,显系漏收,当据补。“角络”一词还见于《慧琳音义》卷四三《金刚恐怖自在菩萨最胜明王经》音义,该条云:“按:角络者,则相衝隅角也。”则“角络”即“角落”。《汉语大词典》“角落”条云:“指房屋等两墙交接处之一隅。亦泛指类似墙的东西相接处的凹角或方形物件的一角。《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郑玄注‘形如石碑,于槨前后四角树之’唐孔颖达疏:‘谓槨前后及两旁树之角落相望,故云四角。’……”提从的例证并不能释为“墙角”。倒是《慧琳音义》的“角落”可以释为墙角,而且从意义上说,“络”有相交义,似乎比“落”表示更明确。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慧琳音义》的材料,将“角络”一词收释如下:①斜绑。②同“角落”。(注解:“角”又有“束”义,“角络”为同义连文,参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第22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278页有“角束”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二)《慧琳音义》可以补充大型词典漏收的义项
  大型词典为比较完整地反映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每一个条目都力求义项完备。但事实上,由于整个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不平衡,以及掌握资料的不全面,往往很难真正做到义项完备。《慧琳音义》保存了很多古辞书的资料及其他训诂资料,其中有些意义为现有词典所不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加以补充。
  例一  扑掩
  《汉语大字典》第6册第864页云:“猜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掩。’”
  也许是由于材料所限,《汉语大字典》仅举此例,给人的印度似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实不然。考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九“博掩”条:“《纂文》云:扑掩,跳钱戏也。俗人谓之射意,一曰射数,亦云博戏,掩取又[人?]财物也。”又卷七四、七五“博掩”条略同。据此,则“扑掩”为古代之博戏。
  “扑掩”作为博戏,在古籍中屡见记载。《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元狩元年,侯拾嗣,九年,元鼎四年,坐入上林谋盗鹿,又搏掩。守这城旦。”颜师古注:“搏掩,谓掩袭人而夺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掩,意钱之属也,皆谓戏而取人财也。”又《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复齿列,伤人败俗,大乱之道也。”颜师古注:“搏掩谓搏击掩袭,取人物者也。搏字或作博。一说搏[当作博],六博也,掩,意钱之属也,皆戏而赌绪物。”《后汉书·梁冀传》:“(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李贤注引何承天《纂文》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即摊钱也。”又《王符传》:“或以谋奸合任为业,或以游博为事。”李贤注:“博为六博,掩为意钱也。”由以上记载,我们不难看出,“扑掩”是一种赌钱游戏,其名称多种多样,这也足见这种游戏在历史上的盛行。
  “扑掩”是一种游戏,但若细细考究起来,“扑”与“掩”又有差别。“扑掩”亦称摊钱。摊钱有各种玩法,但总的原则是,任意抓起一把铜钱,用物掩盖,叫人猜它的数目,或直接攧钱,看钱的正反面决定胜负。“(注解:戈春源《财博史》第4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案:“扑”古有摔、掷之义,如《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刘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时夏侯渊与惇惧为将军,军中号惇为盲夏侯。惇恶之,每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扑”即为摔、掷。“扑掩”之“扑”当指后一种玩法,这种玩法亦称攧钱、跌成、打钱等。唐赵光远《咏手》之二:“慢笼彩笔闲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水浒传》第一O四回:“那些掷色的,在那里呼么喝六,攧钱的在那里唤这叫背。”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跌成,古博戏也,时人谓之拾博。”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代宫妃“掷金钱为戏”,即为“扑”戏。“掩”古有罩覆义,如《文选·潘安仁〈怀旧赋〉》:“长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李善注引《埤苍》曰:“掩,覆也。”“扑掩”之“掩”当指“摊钱”的前一种玩法。另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货殖传》颜师古注、《后汉收·梁冀传》及《王符传》李贤注,“扑掩”又称意钱、射意、射数。“射”、“意”古均有猜测义,顾名思义,“射数”当是“掩”类,而“意钱”、“射意”似可兼指两者。“扑掩”作为博戏,无论是猜钱的正背面,还是猜钱的数目,均含有猜测的因素,故可引申为猜测义。《汉语大字典》收收显为其经申义,而未收其本义,显秒漏收义项,当据补。(注解:《汉语大字典》另收“掩跳”条,云:“见‘掩扑②’。”检“掩扑”条云:“②亦称‘掩跳’。博戏的一种。南朝宋何承天《纂文》:‘掩扑,跳钱戏也,俗谓之射数或射意也。或曰博戏,掩取人财物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纂文》作‘掩扑、掩跳,钱戏也。’”考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博掩”条引《纂文》云:“博,六博也,用六箸六棋谓之六博;掩,扑掩,跳钱戏也。”《汉语大字典》编者误将“扑”字、“跳”字属上,从而制造出了语言中根本不存在的“掩扑”、“扑跳”,这就难怪编者没能为我们提供任何例证。)
  例二  火母
  《汉语大字典》第7册第4页云:“指五行中的木。五行循环相生,木生为,故称。《左传·昭公十八年》‘是谓融风,火之始也’晋杜预注:‘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
  考《慧琳音义》卷二六“因燧”条、卷四六“钻燧”条、卷四八“钻燧”条、卷六七“火燧”条、卷七一“钻燧”条并云:“辞醉反,火母反,火母也。”《广弘明集》卷一六音释:“遂,音遂。阳遂,火母也。”据此,则“遂”亦得称火母。《淮南子·天文》:“故阳遂见日,则燃而为火。”木能生火,燧亦能生火,故木、燧均得称火电厂母。《汉语大字典》言木不言燧,有失偏颇,当据补。(注解:据《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七:“景天……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掳火,一名慎火,生太山川谷,则“火母”又为中药“景天”之别名。)
  例三  拗捩
  《汉语大字典》第6册第532页:“亦作‘拗戾’。生硬拗口;不顺。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然近时学其(指黄山谷)诗者,或未得其妙处,每有所作,必使声音拗捩,词语艰涩,曰“江西格”也。’……”
  考《慧琳音义》卷九“拗捩”条:“按:拗捩,今以手摧折物者也。”又卷八五“揉木”条引《集训》:“烧木拗捩令曲,即今之犁辕、犁牵是也。”又卷一四“捩齿”条引《韵英》、卷三六“即捩”条引《字书》、
“侧捩”条引《集训、条三七“捩出”条引《字镜》并云:“拗捩也。”据此,则“捩”有拗捩义,为手摧折物这动作。又卷七九“捩取”条:“《考声》:‘捩,绞也,扭也。’手拗捩也……用力扭取也。”又卷六O“灑捩”条:“或从糸作綟,《字书》云:‘以两人一左一右綟去水也。’”据此,则“扭”、“绞”与一般的摧折动作的反不同,往往是两手或两人逆向用力,故可引申为不顺拗口。《古今韵会举要》即云:“拗,心捩也。《玉篇》:‘拗捩。’固相违也。”《汉语大字典》所释显系其引申义,今当据补其本义。《广韵·屑韵》:“捩,拗捩。出《玉篇》。”“此《玉篇》盖宋代重修之《大广益会玉篇》,该书卷六:“捩,力计、力结二切。拗捩。”《篆隶万象名义·手部》未收“捩”字。
  例四  泠然
  《汉语大字典语》第5册第1088页收列3义:①轻妙貌。②寒凉貌;清凉貌。③形容清越激扬的声音。
  考《慧琳音义》卷一八“清泠”条:“顾野王曰:泠然,解寤之意也。”又卷五七“泠而”条:“泠然,清凉皃也。泠然亦解悟之意也。”又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四“泠而”条:“《淮南子》云:‘受教一言精神泠。’许叔重曰:‘泠然,解悟之意。’”今本《淮南子·修务》作“受教一言,精神晓泠”,高诱注:“晓,明;泠,犹了也。”《广统明集》卷一八王弘《问谢永嘉》:“欲使彼我意尽,览者泠然。”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七:“旧释横竖,句义纷杂,惑乱学者。今分二义,泠然易解。”据此,则“泠然”有晓悟、晓解义,《汉语大字典》当据补。
  例五  罥索
  《汉语大字典》第8册第1021页:“秋千。亦指秋千架上的绳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鞦韆。楚俗谓之拖钩,《涅槃经》谓之罥过经。’……”
  考《慧琳音义》卷二九“羂索”条:“上涓兖反,下桑洛反。案:羂索者,西国战具也。一名搭索,遥掷绳系取敌人头脚,名为羂索。”又卷六一“羂索”条:“案:羂索者,斗战之处,或羂取人,或羂取马脚,俗名为搭索,捉生马时搭取马头,名羂索。”此义《汉语大字典》失收,当据补。
  (三)《慧琳音义》可以纠正大型词典释义的讹误
  大型词典反映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面貌,除了要求义项完备外,还必须做到释义确切,这既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需要,也是词典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一部词典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释义质量的高低决定的。拿《汉语大字典》来说,它之所以能够获得学术界的交口赞誉,正是因为它是有高质量的释义。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汉语大字典》也难免在释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的些条目正可以利用《慧琳音义》加以改进、提高。
  例一  楗槌
  《汉语大字典》第4册第1133页:“亦作‘楗椎’。[梵ghanta]钟鼓;铃铎。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每至楗槌应叩,法鼓裁鸣,空界神仙共来行道。’吴兆宜笺注:‘《增一阿含经》:“佛告阿难:汝今连击楗椎。”《释氏要览》:“梵云楗槌,此云钟磬。”’……”
  今安案:此释不确。考《慧琳音义》卷六五“楗椎”条:“楗椎者,警众打静木椎也。”又卷一七“楗椎”条、卷五九“楗椎”条并云:“楗椎,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又卷五一“楗槌”条:“梵语也。僧堂中打静砧磓也,以木打木,集众议事,或科罚有过,或和合举事,以白众僧,亦如此打钟、击罄[磬]、吹螺等类是也。”据此,则“楗槌”未必就是钟磬,只不过其作用与钟磬相同罢了。《释氏要览》下:“今详律,但是钟磬、古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犍稚”与“楗椎”同。由此可见,“楗椎”乃集众之器,至于春材料、形制可以多种多样。《汉语大字典》所释有失偏颇,当据正。
  例二  委知
  《汉语大字典》第4册第325页:“确实知道。唐李德裕《论陈许兵马状》:‘须得弘军出军表到,方得委知。’《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臣不细委知,遣往相看。’”
  案:“委”有确实义,然亦有知义,此处“委知”同义连文。考《慧琳音义》卷六O“不谙”条引《集训》:“委知也。”“谙”乃熟悉、知道,而非确实知道,可知此处“委知”乃同义连文,而文献中又有“谙委”连文者,唐谷神了《博异志补编·李全质》:“水深而冰溥,素不谙委,程命峻速,片时不可驻,行从等面如死灰。”“委”有知义,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郭在贻先生《唐诗异文释例》、王瑛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均已言及,《汉语大字典》当据正。
  例三 濩落
  《汉语大词典》第6册第159页:“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唐王昌龄《赠宇文中丞》诗:‘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
  案:此处有两点可疑。一是“原谓廓落”,而所引各例均不作“廓落”解:二是廓落引申为沦落,词义引申似嫌突兀。考《慧琳音义》卷八五“濩落”条:“宽旷无涯际也。”又卷九一“濩落”条引《考声》:“濩落者,水大貌也。”《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李善注曰:“《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何不能摅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司马彪曰:‘瓠布,濩落,零落也,枵然大貌。’”据此,则“濩落”确有廓落义。另考卷八四“濩落”条:“郭注《尔雅》云:‘濩,沦也。’郑注《礼记》云:‘濩,困迫失志皃也。’”又《原本玉篇残卷·水部》云:《礼记》“云:“《韩诗》:‘濩,沧也。’《礼记》:‘孔子曰:濡而不陨濩于贫贱。’郑玄曰:‘陨濩,困迫失志之皃也。’”(注解: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第357页,中华书局1985年。)今案:《韩诗》释“濩”为沦,沦亦落也。陨亦有落义,陨濩乃同义连文;濩有落义,濩落亦同义连文。准此,我们认为。“濩落”可分为两词两解:一为叠韵联绵词(均属铎部),意为廓落;一为并列式合成词,意为失落、失意。
  例四  豺武
  《汉语大字典》第10册第1327页云:“指凶猛如豺的武夫。唐张九龄《论东北军未能轻动状》:‘陛下以恩泽怀柔,岁月已久,使彼豺武,顿改顽暴,以事观察,信然不虚。”
  考《慧琳音义》卷九七“豺武”条:“下音舞。本是虎字,今作武者,为避庙讳也。”虎因避讳作“武”,陈恒《史讳举例》曾言及。(注解: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1997年。该书第108页谈到避李虎讳,“虎改为兽,为武,为豹,或为彪。”第35页谈到,“隋书经籍志,白虎通六卷,礼仪志引作白武通。”亦避“虎”讳莫如深而改作“武”。)“豺武”一词,唐人文献还有运用。《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卷十三:“然陛下以恩泽怀柔,岁月已久,使彼豺武,顿改顽暴,以事观察,信然不虚。”(注解:《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卷十三,《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唐文粹》卷三O上于公异《破朱泚露布》:“臣窃以此贼包藏逆谋,参会凶德,祲氛其气,豺武其心,背先皇亭育之恩,伤陛了玄默之化,汉之莽、卓,未有如此之大者也。”(注解:姚铉编《唐文粹》卷三O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据光绪十六年杭州许氏榆园校刻本影印)。)据此,则“豺武”本作“豺虎”,《汉语大字典》将“武”释为“武夫”,虽说整条词语的解释亦大致可通,但终究有望文生义之嫌。
          (四)《慧琳音义》可以为大型词典的溯源提供丰富的材料
  大型词典为了反映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面貌,都十分强调溯源,就是找到某个词最早的义项及其用例。王力先生就非常强调为第每个字的每个意义都指出始见书,(注解:王力《字典问题杂谈》,《辞书研究》1983年第2期。)但是,由于古代文献的大量佚以及对现存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的薄弱,我们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但是,无论是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还是从词典编纂的角度来看,这都无疑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中古、近代汉语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而《慧琳音义》所音注的佛经,从时间上说,正好与汉语史上的中古、近代相当,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词汇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给好多词语溯源,即使不能真正做到溯“源”,也可以将使用时代向前推移一大步。
  例一  杜撰
  此词向来异说纷呈。王楙《野客丛书》认为“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此外另有数说:一说为汉田何(号杜田生)故事,一说为陶弘景弟子杜道士故事,一说为宋盛度故事。(注解:《汉语大词典》第4册第753页,汉语大词曲出版社1989年。)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文集》又引《野客丛书》云:“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曰杜酒,此正与杜撰说同。“(注解:[日]长泽规矩也编《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第一册11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而据《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其最早用例为《续传灯录》。(注解:前引诸说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王楙《野客丛书》的说法。该书“杜撰”条云:“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汉语大词典》即引此说。不过,王楙本人也不能肯定杜默怀“杜撰”有关,因为他紧接着又说:“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曰杜酒,此正与杜撰说同。”清人赵翼《骇馀丛考》卷四三“杜撰”条引《宋稗史》,说与王楙同,而径云:“此说非也。”一疑一非,显见“杜撰”与杜默之联系纯属牵强。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石参政中立在中书时,盛文肃度禁林当直,撰《张文节公知白神道碑》,进御罢,呈中书。石急问之:‘是谁撰?’盛卒对曰:‘度撰。’对讫方悟,满堂大笑。”这段记载也被看作是“杜撰”的源头。不过,我们觉得,这段记载本身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杜”与“度”同音(《广韵》“杜”字音“徒古切”,属上声姥韵;“度”字音“徒故切”,属去声暮韵。晚唐时浊上已变去,杜、度同音);二是至少在盛度以前就有“杜撰”一词存在,“度撰”恰与“杜撰”同音,否则,就难以理解“满堂大笑”。盛度字公量,约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据此,则至迟在11世纪上半叶应该已有“杜撰”一词。别据清翟灏《通俗编》,“盛度在杜默前”,益知“杜撰”与杜默无关。)
  考《慧琳音义》卷三八“□懠条:“译经者于经卷末自音为颔剂,率尔肚撰造字,兼陈村叟之谈,未审□懠是何词句。”其中用到“肚撰”一词,当与“杜撰”同义。“肚”字在唐代可指思维器官,如孟郊《译友》诗:“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可见:“肚撰”乃臆造之义。“肚撰”一词还见于后代文献。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小说大系本《鼓掌绝尘》第一回:“许叔清……遂说道:‘有了,有了。只是杜撰,不堪听的,恐班门弄斧,益增惭愧耳!’”刘葳校注:“杜撰——原本作‘肚’。”又第四回:“杜开先道:‘已肚撰多时,只候老伯到来,还求笔削。’”可见“肚撰”亦非仅见。这样,从时间上说,《慧琳音义》早于《续传灯录》300年左右。这个用例将词源往前推移了一大步;从意义是说。“肚撰”用“肚”字,似乎此“杜”字更胜一筹,至少可以避免用“杜”字所引起的望文生训。(注解:上述内容曾以《“杜撰”控源“》刊于《语文建设》1999年第2期,杨琳先生对此有驳议,见《“杜撰”语源考》,《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3期。或许是“杜撰”一词语源的诸种说法均难以完全服人,前人亦曾另辟蹊径。傅廷仪《湖北方言》云:“湖北人谓虚撰事迹为杜撰。杜、唐双声,杜乃唐之借也。唐,《说文》:‘大言也。’大言则虚而无实,《庄子》‘荒唐之言’便是。故引伸为凡虚而不实之称,杜撰即其一也。”(见阳海清、褚佩瑜辑《小学稿本七种》第459页,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
  例二  □戾
  《汉语大字典》第7册第794页:“凶狠难以驯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诸龙易形,交合牝马,遂生龙驹,□戾难驭。’”
  案:“□戾”或“□悷”、“拢戾”、“笼戾”,《慧琳音义》凡13见,其中卷一四《大宝积经》卷七八音义:“□戾者,掘强□戾难调伏也。”又卷一九《大哀经》音义:“案:拢戾者,冈强难化也。”又卷二八《维摩诘所说经》下卷音义:“佷戾刚强皃也。”又卷四五《文殊悔过经》音义:“□悷者,刚强不伏也。字书并无从心作者,经文以意为之。”又刚强不伏、冈强难化,均指倔强难调,无“凶狠”义。据吕澂先生《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大哀经》为晋竺法护译于公元291年,比起《大唐西域记》(成书于公元647年)来,早350多年。(注解:佛经中有更早的用例。《六度集经》卷二:“彼翁学道内否不通教化之纪,希成一人,专愚□悷。”《正法华经》卷六:“假使有人儱戾自用,性不修调,薄德无福,心怀自大,着供养利,不备善本,离于解脱,难可成就。”《放光般若经》卷四:“佛言:不见有法可贡高者,是为离于□戾。”前者为吴康僧会译于公元252年,其次为西晋竺法护译于公元286年,后者为西晋无罗叉译于公元291年,均早于《大唐西域记》。
  例三  末香
  《汉语大字典》第4册第697页:“指捣成细末状的沉香、檀香等。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末香一斤,价二发五厘。’”
  考《慧琳音义》卷一一“擣香”条:“末香也。古人语朴,故云擣香也。”又卷三八“□香”条:“案:末香者,合和娄味名香,擣以为末,散道场中,涂身手面及散衣中,名为末香。”据此,则唐人已有“末香”语。《慧琳音义》成书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而《宛团杂记》编著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以后。这样,我们就将末香一词上推了近800年。(注解:佛经中的更早的用例。竺法护译《佛说弘道广显三味经》卷二:“所在堂上有龙婇女各二千人,其色姝妙,姿美无量,颜像蔍华,口出熏香,擎持杂花末香塗香,调作诸妓,以咏佛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第494页)又:“时阿耨达便与其众诸子臣民夫人婇女,举宫大小,俱而围绕,各奉名花及美末香并众塗香幢盖缯幡,倡伎种种,调作相应,进迎正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第495页)据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此经译于公元308年。比《宛团杂记》早1282年。)
  例四  铧锹
  《汉语大字典》第11册第1360页:“即锹。一种掘地农具。清洪昇《长生殿·驿备》:‘欲将锦袜献天子,权把铧锹充女工。’”
  考《慧琳音义》卷八五“耒耜”条:“耜音似。《考声》:‘若今之铧鍫而有柄,曲刃,似犁铧,稻田中见用。’”又卷四二“持锹”条:“七消反。俗字也,亦作鍫,正作鐰,古文作□,《苍颉篇》作□,皆古字,今废不行。《尔雅》:‘鍫谓之锸。’《方言》云:‘赵魏这间谓臿鍫。’颜氏《证俗音》云:‘今江南人呼为铧锹,巴蜀之间谓鍫为锸。’”又卷五二《中阿含经》卷一二音义有“铧锹”一词。(注解:检《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中阿含经》,“铧锹”一词凡3见。)洪昇作《长生殿》的时间有二说:一说为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一说为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而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中阿含经》乃东晋僧伽提婆译于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冬。这样,我们就将”铧锹“一词向前推移了近1300年。
         (五)《慧琳音义》可以为大型词典补充书证
  大型词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除了溯源以外,还须沿流。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反映词语的历史演变情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选用一定数量的书证。但事实上,由于资料的欠缺,很难彻底贯彻这一原则。拿《汉语大词典》来说,还有不少义项下仅有一条书证,甚至某个义项没有书证,只好与另一项合并,如前举“濩落”条即是。我们在翻阅《慧琳音义》时发现,其中有不少材料可以用作《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或者说,假如充分利用《慧琳音义》的材料,可以使《汉语大词典》更丰富,更有血有肉。
  例一  顶□
  《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226页:“头顶。比喻物体的最高处;上端。唐王维《山水论》:‘树看顶□,水看风脚。’……”
  今案:此处释“顶□”为头顶,不误,但未提供头顶义的例证。考《慧琳音义》卷五四“顶□”条云:“乃挺反。《苍颉篇》云:‘顶,颠也。’《广雅》:‘顶,上也。’《字苑》:‘头上也。’今俗呼顶为顶□。”又此为《七处三观经》音义。《七处三观经》云:“观是身,有发毛、爪齿、血脉、肌肉、筋骨、脾肾、大肠、小肠、大小腹、大便、小便、泪汗洟唾、肝肺心胆、血肥膏髓、风热顶□。”据吕澂先生《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七处三观经》为后汉安世高译于公元151年,这样,我们不但为“顶□”释为头顶找到了依据,还将此词的使用年代前移了一大段。(注解:[日]源顺《倭名类聚钞》:“陆词曰:颠,顶也。顶□,头上也。”(狩谷棭斋《笺注倭名类聚抄》第76页,全国书房版1943年)陆词即陆法言,所编《切韵》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据源顺所引,已有“顶□”一词,亦早于《汉语大词典》所引之王维《山水论》。
  例二  悬别
  《汉语大词典》第7册774页:“差别很大。《元典章·吏部六·儒吏》:‘验得比真钞字样悬别,料号不明……合同不一,委是伪钞。’”
  案:此处仅有一条书证。考《慧琳音义》卷二六“舍利弗”条云:“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此为《大般涅槃经》卷三O云公音义。释云公生卒年不详,唯《慧琳音义》本卷有“开元二十一年壬申岁终南太一山智炬寺集”字样,开元二十一年当公元733年。又卷二三“舍利弗”条:“具云奢唎补怛罗。言奢唎者,此云鶖鹭鸟也;补怛罗者,此云子也。此尊者母眼黑白分明,转动流似鶖鹭眼,故时共号为奢唎也。其尊者依母得名,故云鶖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此为《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卷六O慧苑音义。据《佛光大辞典》:“慧苑”(673~743?),唐代僧。”这样,既可为《汉语大词典》提供书证,又可将此词的使用年代提前将近600年。
  例三  麻□
  《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1279页云:“麻的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胡麻》:‘胡麻,叶名青蘘,茎名麻□。’”
  案:此又为孤证。考《慧琳音义》卷六七“麻干”条:“工旦反。麻茎也。亦枝主名干。《广雅》:‘干,本也。’《三苍》:‘枝干也。”字宜作□、楷[当作稭]二形,音皆,今呼为麻□是也。“此可补《汉语大词典》书证过少之不足。
  例四  掉捎
  《汉语大词典》第6册第664云:“摇动。《淮南子·俶真训》:’乃始招蛲振缱物这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
  案:此亦为孤证。考《慧琳音义》卷六四“掉捎”条:“徒吊反。掉,摇也,振也。下所交反。捎,动也。”《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踞坐有五事:一者不得交足,二者不得双前两足,三者不得却踞两手掉捎两足,四者不得支柱一足申一足,五者不得上下足。”(注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第925页,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掉捎”亦为“摇动”义,可补《汉语大词典》书证过少之不足。
  总之,《慧琳音义》对于汉语词典编纂的功用是多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是由于卷帙浩繁,查检不便,尚未引起词典编纂者足够的重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慧琳音义》是尚待开发利用的语言宝藏。我们期盼着能唤起词典编纂者对它应有的注意,以使它能早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两节,我们利用《慧琳音义》的有关材料,分别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作了一些拾遗补阙的工作。业师祝鸿熹先生曾经指出:“辞书编纂特别是在型辞书的编纂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劳永逸。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辞书的质量,匡谬补缺,修改增删是不可回避的,十分必要的。而做好修证工作的基础,除了修订者自身素质和水平必须提高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一批热心的有识之士对辞书的方方面面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提出质疑、批评和建议。”(注解:礼鸿熹《大字典论稿序》,见周志锋《大字典论稿》,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不揣浅陋,不避吹行毛求疵之嫌,对被誉为“辞书编纂史上的两大丰碑”的这两部大型辞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我们并不成熟的想法,以供辞书编纂者参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当你决定不再在乎的时候,生活就好起来了,做好你自己,该吃吃,该睡睡,爱谁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