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歌》静坐导引


2014/9/7    热度:673   


  《生死之歌》静坐导引
  ——摘自《生死之歌》
  史帝芬.雷凡 (Stephen Levine)
  作者简介:
  美国诗人、佛教静坐老师,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ElisabethKubler-Ross) 及拉姆.达斯 (Ram Dass) 共事多年。目前担任哈努曼基金会临终计画 (Hanuman Foundation Dying Project) 总监的职务,并在多家医院和静坐团体负责谘商的工作。
  本书有关静坐导引之目次:
  让心念在心灵里漂浮 p.26
  自我宽恕静坐导引 p.108
  悲伤静坐导引p.126
  减痛静坐导引p.174
  保罗日记 p.192
  放下的静坐导引 p.253
  临终静坐导引 p.321
  四大分解 p.342
  西藏度亡经 p.347
  死后静坐导引 p.362
  1. 让心念在心灵里漂浮
  【这是一项导引式的静坐,可以慢慢念给朋友听,也可以对自己默诵。】
  让某个不讨喜的、不愿别人知道的念头进入心室。
  让它待在那儿。
  并怀着怜悯。
  感觉心灵如何包围念头。多么希望将它压缩至无形、不存在。觉察心灵多么害怕自己,感觉那害怕的肌理,体会如何活在镜子前面。
  现在,莫拿否认和压力包围念头,允许它在心灵里自由漂浮。任它待在那儿。
  把念头当作心灵里的一个感觉去体验它。
  感受它的浓密、它锋利的棱角。
  现在,让这个念头沉入心中。让这个感觉经过喉头,进入体内,让它住在胸口心的空间内。让它认为自己在那个包容一切、不作任何批判的宽广空间里。
  无论这念头是自渎、同XING恋、暴力、恐惧或欺骗不实,就算害怕心灵完全不接受这念头,还是让它徐徐沉入心中的开敞空间内,受到温暖而容忍的接纳。
  心灵本性的宽广不排除任何念头,它以同情体会它,把每一个念头都当作只是另一个心灵活动,另一个感觉。
  现在,体验它在这柔软的同情中漂浮。觉察恐惧多么像心灵里的一个牢笼,脱离牢笼,进入你本质天性中的温暖和爱。
  有什么好怕的?
  有什么值得陷入自卫的禁囿中?
  2.自我宽恕静坐导引
  【慢慢念给朋友听,或自己默诵。】
  回想一下我们所谓「宽恕」的本性。把你厌憎的某人引入心念,确实进入你的心灵。
  花片刻工夫感觉那个人就在你胸口。
  在心里对那个人说:「我原谅你过去做过的任何事,无论有意无意,无论是透过想法、言语或行为带给我痛苦的任何事。我原谅你。」
  慢慢让那个人安置在你心里。
  莫为它的困难度而批判自己。
  莫勉强用力,以自己的节奏慢慢向对方敞开。
  对那人说:「我原谅你。我原谅过去你带给我的痛苦,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无论是以你的想法、作为或言语。我原谅你。」
  轻轻地,徐徐地向对方敞开。假如这样做会觉得痛,任它痛。渐渐敞开接纳对方,接纳那厌憎、那无比的愤怒,就算灼痛也接纳,不过要徐徐地宽恕。
  「我原谅你。」
  让你的心对他敞开。
  把人摒在心灵外是很痛苦的。
  「我原谅你。」
  让你的心灵对他再敞开些。只是片刻的敞开、宽恕,放开憎恶。
  允许他被原谅。
  现在,对宽恕再敞开些,将你希望求得原谅的某人形像引入心灵。
  在心中对他说:「请你原谅我过去可能带给你痛苦的所有行为,无论是以想法、动作或言语。即使我不是有意要带给你痛苦,还是请你原谅。」
  「为那些出于不留心、恐惧,出于封闭或惶惑的言语,我请求你原谅。」
  别让你对自己的憎恨阻碍你接受宽恕。让你的心灵对宽恕软化,允许自己被原谅。
  让自己解脱。
  让那不配的念头、对自己的怒气消退。让它统统散去。
  接纳宽恕的可能。
  「请你原谅我过去可能造成你痛苦的一切行为。无论是以行动、言语或想法,我请你原谅。」
  把自己摒在心灵外实在太痛苦。
  把自己引入你的心灵。对自己说:「我原谅你。」别拒绝自己。
  用你自己的名字,在心里说:「我原谅你。」对它敞开;放开它,在你的心灵里给自己那个空间。
  「我原谅你。」
  让所有的厌憎消散。
  接纳自我宽恕。让自己有一些空间。
  放开对自己的怨恨、批判。
  对自己说:「我原谅你。」
  让慈爱的光辉引向自己。允许心灵对自己敞开。让光辉和对自己的关爱增长。
  自我宽恕。
  观察不配的念头和自我放纵的恐惧,想要阻挡彻底放开的念头。
  觉察自我宽恕的解脱。你怎能再执着那样的痛苦?
  感觉爱的空间,进入它。
  允许自己得到怜悯、关爱,自我宽恕。让自己轻轻飘入了解、宽恕、祥和、敞开的心灵。
  去感觉爱自己有多么困难:去感觉陷于惶惑的人们内心的痛苦。原谅他们,宽恕自己;轻轻放开掩藏博爱的痛苦。
  3. 悲伤静坐导引
  【慢慢念给朋友听,或自己默念。】
  自然地站着或放松地坐着,用拇指探索胸口那块压力最明显的敏感部位。
  让注意力移到心口、胸口。就这么感觉胸骨下的那个部位。你可能会感觉到一些沉重,一种似乎阻碍了胸骨下那片开阔处的稠密感。
  有些人的那个部位有一种明显的疼痛,一种出自失去和恐惧的痛苦。
  别想它,感觉它。有没有一种对生命的感伤?
  别制造它,只接受所感觉到的东西。一种可能打从有记忆起能在那儿的无名疼痛。
  假如你是为人父母者,那么,那个部位知道终有一天你会目睹子女的死亡,或他们会目睹你的死亡。无法避免的失去。
  那是为此刻成千上万濒临饿死的人们而疼痛,为无数抱着濒临饿死的婴儿、哺着干枯奶水的母亲而疼痛。
  观想心灵的执着。那保卫着感情的厚壳盔甲。
  开始挤压这个敏感部位,感觉那儿的不舒服、痛苦。用姆指轻柔但坚决地按入这个部位,调整感觉的强度。
  感觉心灵的痛苦如何抵抗那轻轻探触内在苦楚的拇指。
  感觉心灵内的痛苦。吸气进入它。
  让姆指压入那个敏感部位,留心别把这痛苦当作惩罚。
  让姆指强行进入那块保护着失去和悲伤的盔甲。集中注意力,像光点一般贯注在痛苦的核心。
  深入。
  试图保护心灵。
  保持稳定的压力,感觉胸口隐藏的苦楚、失去、恐惧、不安、自疑。
  进入感情。让它浮现。
  允许痛苦进入心灵,允许它与任何反抗力接触,允许心灵完全脆弱。
  让痛楚敞开。别怕它,别推开它。接受捆锁在那儿的最深悲伤。
  孤立。对生死完全缺乏控制力。对未知的恐惧,失去爱的痛苦。
  每个人心中都有太多悲伤。敞开来接受它。莫批判它,只去体会它。
  为必然会失去每一个你所爱的人而哀伤。为被扔入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而愤怒。
  配偶之死、父母之死、子女之死。
  让自己单纯感受这些。莫加油添醋,也别推拒它。去看我们时时刻刻背负的东西。
  将它引入化解执念的柔软觉性里。让自己在众苦之中完全出生。
  放开,进入痛苦,吸气进入它。让执着已久的悲伤溶化。
  让心灵敞开,进入这一刻。
  让觉性钻入你的生命核心。把痛苦当作一条隧道,通过这隧道,进入心灵,进入一个温暖而关怀的宇宙。
  感受心灵扩张成一片辽阔空间。痛苦飘浮在那儿,恐惧和失去悬滞在怜悯的空间里。吸气进入心安痛苦的核心。放开它,让心灵敞开,越过它的渴望和悲伤。
  现在,拿开手,交叠放在腿上。感觉胸口残余的敏感,彷佛它是通往心灵的孔道,
  吸气进入那片温暖和爱。
  轻轻吸气进入心灵。呼吸进出心灵。
  4. 减痛静坐导引
  【以下五个部分可对友人缓慢读出,或从默读方式练习。】
  减痛静坐法1 打开疼痛部位
  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卧。在这个姿势上安静下来,从头到脚彻底活在此刻。
  把注意力带到疼痛部位。察觉每一刻的疼痛,接收该部位产生的激烈感受。
  允许自己感觉到病。
  每一刻涌出新的强烈疼痛。
  身体是否用痉挛来抗拒疼痛?感觉身体想一把抓住疼痛,排出体外的意念。
  让身体向疼痛四周开放。
  紧张和抗拒围堵痛苦。
  别把疼痛推开,让它存在于原地。体会身体如何将它孤立起来,试图消灭疼痛。在心中揣想抓住疼痛不放的那个拳头。身体在抗拒中紧缩。
  感受身体执着于每一波新的剧痛。
  慢慢打开疼痛部位四周的紧闭状态,即使最轻微的抗拒也会令人痛苦。开放与放松疼痛部位。一点一点放开拳头,为强烈疼痛提供空间。
  放走疼痛,没有理由多留它一刻。
  如同握住烧红的灰烬,身体也因执着于痛苦而憔悴。打开、放松,让抗拒之拳开展。
  拳头放松了,手指不再紧握,继续放松疼痛部位。
  拳头逐渐张开,一点一点放走疼痛,放走环绕疼痛的恐惧。
  疼痛部位累积的恐惧已经融化。紧张消散,让剧痛柔和地散去。别捕捉疼痛,任它自由飘动,不用抗拒紧握痛苦,继续放松与开放。
  拳头全部打开。手指一根一根放松下来。
  剧痛不再被抗拒封锁。打开它。
  让它存在。放走窒碍经验的抗拒,让每一次激烈疼痛完整地进入意识。不执着,不把疼痛推开。疼痛在体内自由飘荡。
  放走一切执着。观照与剧痛在每一刻相遇。用柔和的血肉迎接疼痛。
  开展拳头,成为一只宽阔而温柔的手掌,手指松弛,拳头融入柔和的身体。不紧张,不执着。
  身体变得柔和、开放、自在、温存。剧痛自由飘荡。
  放松,向疼痛部位的边缘开放。
  在柔软、开放的躯体内自由飘荡的,不过是强烈的感受。
  减痛静坐法2 深度放松,用沉默充满身体
  作几次深呼吸后,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下。
  把注意力集中在头顶。
  平静下来,接收头顶传送的各种感受。
  察觉到什么?刺痛?温暖?饱胀?还是坚硬?觉性观照每一种感受。用柔和开放的心接受这些惑受。
  疼痛来临,观察头顶产生的柔和感受。缓慢地将这个感觉导入全身。
  感觉面部肌肉与神经纤维的疼痛。观照热诚溶化身体的每一部分。
  觉性带动活在当下的感觉行遍脸孔各部分。紧张的情绪由耳朵后方释出。
  放松眼睛四周的肌肉。执着消融。双眼完全放松。
  下巴的紧张离去。整张脸彻底放松。
  注意力移至喉咙和颈脖,感觉这个部位的肌肉。每一刻都用柔和与开放接纳疼痛。
  接受疼痛的同时,脸上放走紧张。疼痛变得柔和,打开这个部位。
  放松肩膀、骨骼和韧带。
  没有东西可依附,没有事物可以支撑自己。肩膀柔软自在,完全放松。放走紧张与一切执着。
  注意力缓慢移至双臂。紧张的洪流由肩膀、臂膀、手腕流向指尖,继续倾泄而出。
  感觉胸腹与躯干的疼痛。知觉走到某一器官,便加以放松。胃与肺皆放松,自由自在地呼吸。毋须掌控器官,放走对胸部及躯干的执着。
  呼吸自主运作。在开放、亲切的觉性中,不执着、不排斥任何事物。每一刻以静默的心观照并接受剧痛。
  感觉背部,注意力沿脊椎而下,一节一节放松脊椎。所有的紧张和执着都柔和地消失。每一刻的剧痛放走血肉里的紧张、抗拒、继续放松。
  注意力缓缓下移。后背与臀部彻底放松。
  移至肛门。肛门若觉紧张,加以放松,放走收缩感,骨盆完全放松。
  感觉大腿是否执着。肌肉在每一刻的剧痛,放走紧张。更深地放松。
  膝盖是否僵硬?放它走。
  感觉小腿与脚踝。
  注意力缓慢地从头移动到脚,进入身体的每一部分。
  感觉脚底的刺痛和震动。身体逐渐放松。
  逐一感受到每根脚趾。首先感觉大脚趾,而后依次观察。感觉每一根脚趾排出的情绪。全身放松,打开自我。
  从脚趾、脚掌到脚踝,注入柔和的静默。
  经过小腿到膝盖。身体被静默充满,每一条肌肉释出紧张,骨骼在静谧中放松。
  极深的静默与开放穿过臀部。
  穿过腹部,静默渗透每一个器官。
  胸口柔和地呼吸。静默充满肺部,心脏睡在广大静默的摇篮中。
  脊椎被深刻的静默充满,感到平和放松。剧痛在静默中飘来飘去。
  静默充满手臂、肩膀、肘弯、手掌。静默充满全身,心平静下来。
  颈脖、下巴、喉咙全是静默与开放。静默慢慢充满后脑,整个面孔只是静默中飘流
  的强烈感受。
  身体沉静、柔软而动也不动。静默充满头顶。
  知觉流遍全身,将亲切与耐心带给每一个细胞。知觉浸透每一层血肉。每一条韧带、每一根神经纤维溶入静默与和悦。
  身体充热静默。深入而自在的放松。
  静默淹没自己。
  温驯地坐在静默中。
  减痛静坐法3 探索疼痛
  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下。作几次深呼吸,身心安顿下来。
  注意力导入疼痛部位。
  放松疼痛部位的边缘,打开痛处,加以放松。
  放松肌肉与韧带,不执着于痛苦。
  别把痛苦推开,让它存在。放松周围的组织,打开疼痛部位。
  让它保持本来的面貌。
  疼痛在体内自由移动。用闳阔的观照感受疼痛。
  把身体变成开放空间。不执着、不紧张。
  放走疼痛。放松每一个细胞。疼痛部位变得柔软开放。不收缩肌肉,不排斥痛苦,
  整个身躯柔软放松。
  放松并打开疼痛部位。
  放掉呼吸中的紧张情绪。自主地呼吸,让身体成为开放空间,丝毫不受阻碍地接纳疼痛。
  拋开心中有关疼痛的念头与想法。放掉「肿瘤」、「癌症」等引发恐惧的概念。放走恐惧,随它在心中自由漂流。提防抗拒疼痛的观念、逃避的欲望和受困的恐惧。
  勿将它们紧握心中。
  随这些念头起灭,放掉它们,这些想法只会带来抗拒心。
  身心不再抗拒。每一项经验飘浮在柔软开放的躯体中,在心中的自在之门。
  提防恐惧伺机而入。「什么时候才不痛?」「疼痛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摆脱疼痛?」之类的念头使疼痛加剧,导致身体与心灵的紧缩。
  完全接受此时此刻。心灵柔和、开放。无论什么念头,任它起伏生灭。不必保让自己,不必躲躲藏藏。保有一颗温柔开放、不受窒碍的心。
  把身体变成海洋。每一次疼痛都轻柔地浮向海面。
  身体变为液态,僵硬的地方全部溶解于浩瀚的觉性之海。疼痛的浪潮拍打身体,感受深不可测的静默海洋。继续放松开放。
  注意力移向疼痛。不要收缩身体,不必尝试排除疼痛。以直觉进入疼痛部位,探索「疼痛」为何物。
  这项经验的真实面貌是什么?什么是疼痛?
  要是无法专心探索疼痛,可以先注意疼痛部位每一刻的变化。注意力直入疼痛核心,直接体验疼痛。记住:疼痛不是你的敌人。
  探索疼痛的真相。它的结构如何?深入探索每一刻疼痛的核心。是否了解疼痛的构造?
  身心松弛地开放。当下的真理在毫无执着、恐惧的心灵显现。
  疼痛是什么感觉?是灼热还是冰冷?心灵穿过当下的疼痛之流。
  它是否停在某一位置不动?还是四处游走?
  它是不是圆形?是否坚硬如石?还是柔软扁平?
  它有没有拂遍全身的触须?
  注意力融入痛苦,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不断变化的疼痛之流中,引导注意力探索每一刻的变化。穿透疼痛的每一部分,接受每一次的疼痛,如同仔细倾听乐曲的每一个音符。别强迫自己往前走,也不要退缩不前。全然投入此时此刻。调整自我,接纳每一剎那的疼痛。
  疼痛是固体,还是随时在变?
  它总是停在一处,还是像变形虫一样不断改变形状?它在瞬间流动时,是否改变密度?
  心灵与疼痛合为一体。放松、开放、直接融入疼痛。注意身心是否紧张。再放松。
  探索疼痛的本质。它是一个纠缠的结?还是一股压力?是刺痛还是震动?
  它是什么颜色?是轻盈抑或沉重?
  疼痛不时在变。疼痛降临,然后逝去。每一剎那融入疼痛之流,放走抗拒。放走获得多少成果的念头。发掘真相。疼痛飘浮在大知大觉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疼痛是集中于一点,还是多处?
  不花一点力气,直接进入疼痛经验。身心的抗拒消散。
  用柔和开放的心探索疼痛,以开放的身心观省痛苦经验。
  温和而缓慢地向疼痛核心开放。心室保持稳定清醒,经历疼痛。在一片清净自在中,不执着、不思考,接受这一刻的直观体验,一点一点开放自我。
  柔和地把注意力带回均匀的呼吸上。双眼自然张开。
  减痛静坐法4 探索超越个体的觉知
  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或躺下。全身放松。
  躯体融入椅子或床,不花力气支撑身体。不要执着。
  注意力转入身体。感觉身体的紧密、僵固与沉重。
  探索体内出现的疼痛。感觉僵硬的骨骼,肌肉勒带的质地。
  注意力缓慢地由头顶贯穿全身,直到脚尖。
  注意力走到哪裹,就接受哪裹的疼痛。
  注意力慢慢移到身体边缘。
  皮肤接触到空气,感觉头颅、肩膀、前额的头发、臀部碰到椅垫,放在地上的双脚。
  注意力移至这些接触点,观省身体的边缘。
  身体的边缘是否是觉知的边界?感觉觉知如何超越皮囊。让注意力出去,感受躯体外的世界。探索身体接触到的空间。
  觉知存在于躯体之外,它距离身体愈来愈远。觉知向外扩展,探索躯体包围自己的空气。
  觉知逐渐充满了房间。
  感觉四面墙壁,超越它们。心灵向太空开放,不要停止扩展。
  觉知的观照没有界限。觉知变成月亮和星星飘浮的太空。所有边缘尽皆消失,没有限制的觉知向浩瀚的太空扩展。
  身体是宇宙的中心,觉知无止境地开放和放松。
  觉知时时刻刻向外扩展,探索躯体以外的广大太空。整个地球飘浮在觉知的清净自在之中。
  云朵和宇宙在内中游移。全方位扩展,直到宇宙的边缘,再超越它。
  不断超越。觉知扩展至无限大。感觉身体清净自在地飘浮。
  注意力回到呼吸。每一次疼痛都在无限中飘浮。每一次呼吸穿透身体。广阔的觉知接受每一次疼痛。
  眼睛张开,看看自己。想起身时便可起身。
  减痛静坐法5 任疼痛自由飘荡
  注意力转到疼痛部位。
  放松疼痛部位,让疼痛存在。让皮放松疼痛部位,让疼痛存在。让皮肤、肌肉在疼痛部位的四周软化。
  思想和疼痛自由飘浮。放走怀疑、困惑、期望和恐
  自己的声音出现,复又消融于巨大的觉知。任听觉自主运作,什么也不做,静观声音起落。
  感受浩瀚的生命方位向外扩展,涵纳声音与景物。听、看、想,不过是一剎那。自己的声音飘浮在太空。汽车驶过街头,飞机自天空掠过,一切都包含在自性的清净自在当中。
  心灵变成开阔的天空。每一项经验云彩般起伏变幻。觉知无处不在,没有边界。
  生命的空间没有边界。不再执着于躯般的界限。
  觉知彷佛天空,什么也不执着,什么也不制造。情绪掠过,一点也不干扰它。观照声音、景象、记忆和感受如何在心念的天空生灭。
  一切都包含在天空内,没有边界。放松身体,心室开放且清明。
  每一刻的疼痛在通彻的觉知中自由飘荡。一瞬的回忆、恐惧、欢乐都是天空中不断变幻的云彩。
  身心只是泡影,飘浮在开放的无垠空间。
  觉知包含一切,什么也不执着。
  心室整个消融。躯体与疼痛在飘浮中散去。
  不断融解,只剩太空,只存宁静。
  5. 保罗日记
  有一点必须明白:没有必要遽然服用止痛药。
  切勿盲目吞下药丸。走动一下,重新带动觉知。即使药效发作,也不会立刻止痛,所以,请先给你的大脑一个机会。毋须花多大力气,就能接纳「令人无法接受」的疼痛。
  一般而言,勿使止痛对抗「不舒服」,静坐对不适更有效。
  我不等于疼痛带来的狼狈与难堪。
  一切都会过去。
  (1) 承认──明白指出
  恐惧……
  烦躁……
  (这种心情很快会通去)
  它只是制约反应。
  (2) 开放──放掉、不执着
  以往认为强固不破的道理,只是天边飘过一朵浮云。
  ◆ ◆ ◆
  一天之中,人们突然忘记自己身在何方的次数不下百余次,不过这种感觉仍然令人害怕。躺在病床上无法起身的人,特别感觉到自己的失魂落魄。
  我本能地写下这些话,就是想对抗这种感觉,.别让脑袋空着。
  ◆ ◆ ◆
  永无止息的躁动几乎让我发疯。背上和腹部的疼痛困扰我,使我无法放松。或许这种状态总是比吃药后昏昏沉沉好些。
  现在我的最佳策略是练习「完全的爱心与接纳」。
  ◆ ◆ ◆
  今天下午时光像慢速火车般缓慢挪动。我必须接受厌倦无趣、接受显然无意我的时光。事实上它是伟大的导师。
  ◆ ◆ ◆
  打电话给爸妈。他们是已知世界的安全保障,这么做有何不可?经历过这许多奇特的事情后,我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给自己一点安全感?观察自己排拒某些观念,使我重新对生活产生兴起。
  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是美好的。把各种经验视为冒险、视为学习过程。
  ◆ ◆ ◆
  向孤独挑战
  我像小和尚一样满怀热情。
  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必须独自走向死亡。若是有人?手同行,这条路会好走得多。
  阳光褪去,夜幕低垂的时候,我感到孤独。这时若有人陪伴我度过长夜,轻轻抚慰我,一定能减轻剧痛带来的孤独。同时,在我被自己愚弄的时刻,我能看穿自己设下的圈套。
  ◆ ◆ ◆
  我的心狂叫着,渴望睡眠和投降。我感觉困惑,不通依旧把心打开,寻找出路。
  我很害怕中圈套。我只是躺在病床上,让筋疲力竭的身体休息,为自我而奋斗。
  多大的幻觉:但是它们看上去多么真实!
  真奇怪,我这么害怕自己的身体,却又平静耐心地忍受它,并且等待。彷佛我是因为自己不愿惊慌,而让身体代为吃苦。「我」所作的只是冷眼旁观。
  ◆ ◆ ◆
  拥有幽默就拥有一切。幽默感带来爱心。所以,继续开心的笑吧。
  每一时每一刻,凭着手上拥有的努力向前,因为那些就是你的全部,一切都相互关联。凭什么认为别人没有被困在圈套中?我们都被困住了。你只是比较幸运,被提醒的次数多一些而已。
  ◆ ◆ ◆
  觉得自己正在受苦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要是我不觉得自己这么没用,情况会好得多。唯一的出路是走完这条路,停在这里如同置身地狱。不过最佳防卫策略是站着不动,集中精神写下去,如此,我或许就能暂时忘记自己。可是我需要更持久的遗忘。我必须作出决定,不再做过去的自己,不再扮演了无生趣、饱受折磨的受害者。我必须作个普通人。
  我的褥疮已经痛了五分钟。好痛……
  ◆ ◆ ◆
  恐惧是疼痛之本
  再次从疲惫的睡眠中醒来。……我感觉休息过了,然而我立刻察觉自己在害怕。退后一步观省内心的恐惧,是一种很奇特的经验。可是无论我做什么,我都处于被困的状态,被迫体会恐惧的滋味。
  令人困惑的是,我竟然希望自己什么也不怕。我认为自己了不起到无所畏惧的程度。但是现在的我与恐惧同在(我们都是如此)。
  有一段时间我从疼痛中感受到爱与美。我对明天,甚至对下一个小时完全没有把握。我极度害怕疼痛,尤其是挥之不去的剧痛中我害怕产生幻觉,担心醒来后失去记忆。我怕自己再也不能恢复清醒,我怕全然无助;怕下次排便;我害怕即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害怕,因为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光景。我怕进出医院、怕动手术、怕吃药。我害怕,因为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除了去爱,去开放心灵之外,我什么也不能做,什么力量也没有。
  ◆ ◆ ◆
  谁会想到吃饭和睡觉也会变成探险?我热爱生活。
  生活永远是探险的经历,无论其中包含多少磨难。
  昨天我真的相信会永远持续躁动下去。现在看起来,这个想法多么可笑。
  我很感激有这个机会,我可不要搞砸了才好。
  现在对我最有益的是,培养静观与接纳现状的能力。机会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 ◆ ◆
  保罗活着的最后几周,我们分享的话题转向他不等于躯体。每一次我对他提到这一点,这句话都只穿透到某种程度,便遭到制约反应与恐惧怀疑的阻挡。
  有一天早晨我为他洗背,赫然发现他的身体已经脆弱到不堪便用。「看看你的身体。它快不行了,你不是它。你怎能想象自己就是这具残破的躯壳?」这一回我没有这觉到抗拒,这些话直接进入保罗的内心深处。一位朋友把保罗的头揽在怀中,轻轻摇晃:「我想他走了。」他的躁动与恐惧随着认同躯体的观念一起消逝。癌症提供的漫长教导使他的心门开向生命,也开向死亡。
  6. 放下的静坐导引
  【可以慢慢读给朋友听,或是自己在心中默念。】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不是注意呼吸这个念头,而是在任凭呼吸自来自去之际,注意呼吸的直接感受。
  让觉性在一呼一吸之间,直接移至感觉位置的边缘。
  让觉性变得柔和接纳,与每一次呼吸接触,一点也不干涉呼吸。
  在一呼一吸之间,体验呼吸的自然起伏。
  别试着控制它。只要观察它。
  开放自我,接纳每一刻与呼吸同时来临的不同感觉。
  让呼吸自行运作。不要评论。不要以任何方法试图控制它。让呼吸恢复原貌。倘若它很缓慢,就让它慢下来,要是呼吸得很深,就作深呼吸。如果呼吸得浅,便轻轻呼吸。让觉性和感觉在每一刻、每一次呼吸中相遇。
  让呼吸变得自然和自由。不用任何心念控制它。只有呼吸自行吞吐。在每一刻,在无边无际的觉性中,感觉升起。
  要是察觉心念试图塑造呼吸,只要有一丝一毫控制呼吸的念头,就须加以提防。让呼吸自由漂浮。不执着,不控制。
  完全放下呼吸。让身体自己去呼吸。别干预这种微妙的动作。
  只有觉性。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
  呼吸时感受到的知觉,在这分开放与接纳中出现、消逝。什么也不执着。什么也不做。只让呼吸恢复原貌。
  每一次呼吸都是独一无二。知觉则是每一刻不断改变。
  其它部位的知觉在无垠的觉性中升起、消失。双手叠放在膝上。臀部靠着枕头。每一刻的感觉自由漂浮。每一刻的体验恢复原貌。不需要为它贴上卷标。不需要干涉任何事情。
  不要给经验任何名字,只须直接与它接触。只要存在着,在辽阔的觉性中体会。
  去感受呼吸:去感受身体:去自由漂浮;不执着于呼吸;不要控制身体。只有瞬间的经验在无垠中出现、消失。
  注意念头如何浮现,如何评论、记忆、思考。每一个想法都是穿越无垠心念的泡沫。它只存在于剎那,旋即消融,归人心念的洪流。不需要控制。只有巨大而开放的变速之流。只有每一刻不断开展的过程。
  让想法自行其是;不谴责任何事情;不添加任何东西;连一点点的控制也要放下。
  让事物恢复原貌,在生命的浩瀚中前进、后退。
  放下身体;让感觉在无垠的空间里漂浮;放下心念、思想、感觉;让它们升起、溶化;什么也不执着。
  什么也不做,只是存在着。柔和地打开自己,接纳觉性的巨大无涯。
  你「拥有」或你「负责」什么之类的想法,只是更多漂浮的心念泡沫。「我自己」、「我的」什么的想法,浮现又消灭。让它们在每一刻出现、离去。
  不必表现得像谁。什么也不用做。没有地方要去,只有此刻,只有这些。
  放下身体;放下心念;体验心念的全面开展;一点也不需要帮助,不需要控制,不作判断,也不干涉;只是活着;只是漂流与变化。
  静默下来,试着去了解。
  坚决地彻底放掉,不再控制,放下恐惧和怀疑。让每一件事物在自己的本性中漂浮。
  融入觉性的无垠自在;没有身体;没有心念;只有念头;只有感受;只有感觉;都是泡沫,漂浮在广大的空间内。
  片刻的想法,瞬间听到的东西,瞬间的记忆、恐惧,像波涛一般,在一剎那间出现、消失,返回生命的海洋,回到自己真性的无垠。
  不必扮演什么人;不必做任何事。
  让每一刻自行开展。
  全身每一处都不要抗拒。让风穿越你的身体。
  不必扮演任何人──这个样子就好;这一刻就已足够。
  不用去任何地方──只是此时此地。
  什么也不要做──只要活着。
  不执着留在某处,当下便无所不在。
  7. 临终静坐导引
  【可以慢慢读给朋友听,或是自己在心中默念。】
  找出让自己舒服的姿势,合上双眼。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感受的层面,注意你体内的感觉。
  感受坐在这里的这个身体。
  感觉它的血管:感觉它的质地;感觉头颅的重量;感觉颈脖的肌肉组织;感受它的力量和厚重;感受它的丰富实在;感觉长长的肩胛骨,以及连接手臂的关节。
  感觉身体两侧手臂和手掌的重量。
  感觉躯干,以及它的厚重。感受这个身体的地土特质。
  还有靠在枕头或椅子上休息的臀部。感觉它们和外界的接触;感受它们如何支撑你的体重;感觉地心引力如何拉住这个厚实的部位。
  别抓着感觉不放。感觉出现在这个居留的躯体时,接纳它就好。
  接纳双腿的剧烈感受,感觉两腿的沉重;感受身躯的固体状态。感觉双脚、土地、稳固、重量。
  感受体内四处出现的强烈感觉,像是手心、后颈、臀部、脚心等处。感觉刺痛、震动、热气;感知多重强烈的感觉四处出现。
  体会这些感觉。彷佛有某种比沉重身躯更加微妙的东西接纳了它们。这种东西比身体更轻盈。觉性本身体验到固定身躯里的强烈感受,接纳了这些刺痛和震动。
  感觉这种轻盈的身体,这个在沉重血管内存在的觉性身体。
  感觉在这具沉重的躯体里,有一个更轻的身体。它接纳感官获得的一切经验。我们倾听时,它接收声音。我们看东西时,它接受光亮。它体验生命,也了解生命。
  进入这个轻盈的觉性身体。
  观察每一次呼吸进入沉重的肉身时,这个轻盈的身体如何接纳强烈的感受。每一次进入沉重身躯的呼吸使轻盈的身体继续运作,让觉性的身体保持平衡。
  感受每一次的呼吸如何维系这种关系。
  让觉性在一呼一吸之间,警醒地安定下来。感受沉重身躯和轻盈身体之间的接触。
  感受每一次呼吸如何维系轻盈的身体,帮助后者维持平衡。
  体会每一次呼吸:感受生命在体内运行。
  只有觉性和剧烈的感受。每一次呼吸,去体会这种微妙的平衡;在每一刻体会剧烈感受和觉性本身。
  把每一次呼吸都当作最后一次。
  体会每一次吸气,当作没有下一次了。每一呼吸都是最后一次。
  每一次呼吸过后,不再有下一次。最后一次呼吸。彷佛是切断沉重躯体和轻盈身体之间连结的最后一次呼吸。
  彷佛是一生的结束,最后一口气。
  放下,别执着;让每一次呼吸永远逝去,不要执着于下一口气;放下,让自己死去,不要执着,不要紧抓着生命不放;放下,温柔的,平顺的,让它逝去,让它自由漂浮,让自己死去。
  每一次呼吸都消失了;每一个想法都融入空间。不要执着;让它永远的消逝。放下恐惧;放下渴望。
  让自己死去,接纳死亡。什么也不执着,那全是过去的事。温柔地死去,投入这个时刻。
  什么也不要执着。只要让自己死去。
  放下想法;放下将死或存活的念头;立刻彻底放下,温柔地投入死亡。
  现在,去吧。柔和地死去,投向光亮。离开沉重的身躯,自由漂浮,没有任何念头。那个身躯如此沉重。每个念头是如此沉重。超越吧,自由漂浮。全然超越,全然自由。
  用接纳的心,放下一切拉住你的东西;放下你的名字;放下你的身体;放下你的心念。只是自由漂浮,超越执着。现在,让自己死去。
  不要害怕,没有什么好执着的。一刻按着一刻,轻盈的身体现在获得自由。所以继续走下去。温柔地投入光亮。脱离这个沉重的躯体。现在,脱离肉身。
  投入明光。投入自性纯洁、接纳的耀眼光亮。只有空间。空间在更大的空间里漂浮。
  完全放下。温柔地死去,投入光亮。
  只有光亮,在空间中漂浮;在无垠的空间里自由漂浮。
  放下你所知道的一切;放下你所不知道的一切。心念中出现的一切都是过往旧事;任何念头都是过去的想法。现在什么也不要执着。只有洁净的心念融入开放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只有觉性融入光亮。光亮在明光里面体会自己。
  空间里有空间。光内又有光。
  一切都消逝了。超越消逝。没有里面,也没有外面。只有本然,只有无边空间里的无涯生命。
  接纳它。脱离身体、心念,自由漂浮。让自己死去,投入纯洁的空间。
  超越沉重的身体;超越思想。死去,投入纯洁本性的光亮。
  广阔的空间,没有边界,只是漂的在辽阔之中。
  接纳无边的空间,宽阔无边的空间。
  穿越这片空间,注意有某种东西温柔地靠近。注视每一次呼吸由远而近,看着它进入体内。
  每一次呼吸都是第一次;每一次吸气都是第一次吸入生命的气息;每一次呼都是全新的经验。
  出生。
  意识再次体会到身体。空间中还有空间。
  纯洁的觉性重新形成纯粹的形式。重生。
  每一刻,觉性与以往一样继续存在,再次体会身体里的生命气息。
  光明再次形成沉重的形式。再次出生,好完成轮回,好学会该学习的功课,好分享应该分享的东西,好跟各种事物相遇,见到它们的本质。
  8. 四大分解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
  死亡一触及人的地土部分,身体的坚实感开始消融。身躯变得沉重,身体的边界逐渐模糊,我们不特别觉得自己「在躯体里面」。此时人们对于印象和感受较不敏锐,无法随意挪动四肢。肠胃蠕动缓慢,甚至停止运作。各器官开始停摆。随着地土元素不断融化为水元素,人们感到自己像流动的液体。导致认同躯体的固态感受不停地融化,转为液态的感觉。
  水元素稍后消融为火元素。液态感变成一片温暖的水雾。身体内的水分供应缓慢,眼晴与口腔感到干渴,血液循环减慢,血压下降。血液循环终于停止,血压降至最低点,产生轻盈的感受。
  火元素逐渐消融为空气元素。冰冷与温热的感觉尽皆消散,肉体的舒适和痛苦不再有任何意义。体温下降,身躯冷却,颜色变得苍白。消化器官停止运作,心脏上升,只剩下轻飘飘的感觉。不断消融,进入没有边界的世界。
  风元素融入意识本身,产生无边无涯的感觉,不再有身体的经验或功能,只剩下巨大空旷的感觉,融入纯粹的生命。
  9. 西藏度亡经
  练习死亡
  《西藏度亡经》鼓励僧侣和一般民众在活着的时候多多练习死亡的变局。这本小书的宗旨在于把不熟悉的死亡化为熟悉的事情,例如用许多年时间进行想象死亡的练习。这本书可能是探讨死后状态的既存文献中最知名的著作。这本书指出,我们应不断认知与肯定,自己观察的对象就是自我。我们知觉到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想像的结果,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心念。这本书的目的,是使人从执着于旧有的欲望和分别心当中解放出来,而欲望和分别心正是恐惧与自我保护的根源。它鼓励人返回自性,与真理合为一体。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这本书把心念拟人化,借着天使与魔鬼的角色,使它们易于辨识。各种心念象征的衣着、色彩与纹饰各不相同。闪耀光芒的观世音菩萨代表虔诚;恐惧是六臂沾血的恶魔武士;挥舞慧剑斩断执着的则是文殊师利菩萨。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的强烈情绪。但是西方人从小没有接触这种表达方式,这些形象对他们的意义与西藏僧侣对它们的体会大相径庭。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些特性用爱、恐惧、嫉妒、羡慕加以描述最恰当,要不然就指出人有无意识的执着倾向,导致恐惧和自我怀疑。
  对于浸YIN西方文化的人来说,运用每一刻觉察心情,反省感受与想法,效果和书中的拟人化象征一样好。接纳心念使人超越心念,既不紧闭心门,也不认同心念。
  离开躯体后,心念若继续创造自己的世界,西方人见到的可能不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泰瑞莎修女,或是帮助过自己的一位老友。我们可能不会见到某位盛怒的本尊。愤怒将被拟人化,成为自己创造的某个敌人,或是未经了结的恩怨;智能化为自己认识的精神导师;羡慕或嫉妒是多年前情人的怒目相向;恐惧是面对一条试图吞噬自己的巨蛇。
  无论这些形象出于藏传佛教或个人的想象,我们对心念的渴望和排斥仍然不变。事实上,西藏僧侣和我们要学的功课没有两样,就是承认已发生的事实,不带丝毫执着和抗拒地接纳事实,然后放下一切,超越心中的想象、目标和恐惧。
  无论在此刻,或是临死之时,我们的功课只有一样,就是不断超越、迎向真理,与永恒闪耀的明光合而为一。
  你的自我形象可以持续到死后。认为自己就是躯体的人,怎能期待死时可以不再害怕死亡和躯体的毁灭?许多文化都指出,人们离开躯体后仍然害怕死亡。一个小鬼或一只老虎一走近,死者便拚命逃跑,彷佛仍须保护他的身体。死者害怕鬼追杀的唯一理由便是依旧相信自己就是躯体。认定自己等于身体的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保护。认清自己是灵魂的人,老虎伤不了他,魔鬼害不到他。生命不受任何力量的威胁,唯有自我形象使人满怀恐惧,拚命保护自以为拥有的东西。放下我执
  愈想保有自己珍视的财产,愈害怕性命不保。愈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舍弃关怀他人,愈害怕别人对自己不够热情。总是寻找安全感的人,死后在极度陌生与不安的环境中如何自处?一生竭尽全力追求名位与声望的人,如何能接受自己变成没有地位的生命,进而返回自性?到那时,何处是你藏身之所?
  诗人圣者迦柏说过:「现在之所见即未来之所见。」你对经验的处理方式极可能与未来的心灵状态相同。未来可能就是明天,明天你在上班或开车时,生命可能亲离身体。此时心中无意识的想法和心智的累积仍然持续活动,不受死亡的影响。愈是把心念当作自己,死后愈害怕心念揣想的光景。
  如何在失去方位的死后保持觉醒?妳是接纳不寻常且令人恐惧的经验,还是退缩不前,试图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为何改变方向,离开真理的道路,投入欺瞒和自我保护?当危险逼近,妳是放松身体,接纳事实,全力融入此刻,寻找下一个阶段,还是身体紧缩,心念努力逃避这大难临头的一刻?你是像一个逃避猛犬追逐而跳入蛇坑的人,还是承认自己的卑微、恐惧与怀疑,不让一生累积的恐惧化为面对猛犬的反应?猛犬只是一只狗,它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当妳发现自己面对陌生环境而毫无准备时,你该怎么办?只要现在就观省心念,回归觉性,届时无论发生何事,我们都能活在当下。「即使太阳打西边出来,智者的道路仍然只有一条。」你能不能把自己视为认知的对象,而非认知的主体,能否承认一切发生的事情不过是瞬间的现象?愈能把自己看成承载万事万物的广阔空间,愈能自在地因应未来的变化。心念不断将模糊的现实诠释为可以处理的诸多现象,我们很难触摸、闻嗅、品尝与感觉这些现象;我们只能触摸、闻嗅与品尝自己,我们不断地感觉自己,与人交谈时,心念总是横梗其间,借着过滤现实来保护自己。
  死后离开躯体的现状,有些人称之为「灵魂」,有些人称之为「意识元素」。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省自身,接纳生命与躯体不再有关系。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了解有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它不是「某某人」,而是一种构成心智的能量。只要执着于躯体,就仍有落入轮回的可能。
  入睡以后,睡着的意识认为清醒状态十分虚假,只有它自己最为真实。睡醒后,我们回想刚才所作的梦,说:「这个梦是真的,那个梦是假的。」若能把两者都看成转换阶段的作梦状态,其间发生的一切情节只具有相对的真实性,我们便能接纳每一次变化,视之为放下我执的过程。经验的真实性仅止于自己的想象,一旦观省觉性,便可发现意识的根源。首先,妳会体验到超越「我」、「某某人」的出生、开悟及死亡。「我」在比较之下逐渐黯淡,飘浮在无边的真理之中。
  许多地方发生过宣告死亡后重回人世的案例。这些人事后表示,我们称为死亡的过程既不难受,也不令人害怕。
  有位返回人世的人表示,死亡就像脱下一只太小的鞋。临死的一刻,体内涌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潜力,因为在这个身体毁灭的转变阶段,意识里的觉性化为清净明光,继而破除「我即躯体及心念」的幻觉。我们一拋下身体,这股潜力让我们明白心念如何形成世界。我们并非活在世界当中,而是世界活在我们心中。心念受到它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想方面的制约。心念只认同自己,使每一刻的认知继续投入轮回。死后没有身体,也没有眼睛、耳朵和鼻子,然而一切感觉仍然不断滋生。就像睡觉时眼睛不看,耳朵不听,鼻子不闻,意识却不断产生经验。有些梦境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死亡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宝贵的片刻认识自性的光明。同时,死亡使人明白,认同欲望或坚持「我不是光」将使我们偏离这段单纯的生命体验。
  「现在之所见即未来之所见。」此刻接纳真光的能力,将会决定死后进入耶稣怀抱,或是投入佛陀慈悲的能力。不愿放下执着,顺服命运,使我们陷入阴影的笼罩。心中感到愤怒、恐惧或产生罪恶感时,你是接纳它,为它提供空间?还是紧闭心门,深深盖下印记,影响未来的认知,增加自己的业障?体验自性的明光
  许多乍死不久即返回人世的人,都有朝着一道明光走去的经验。但是很少人明白这道光就是他们的真性,他们本质的生命。见到这道光,有人吓得魂不附体,有人开始祷告,但是没有人想与它合为一体。没有人想放下一切分别心,享受身心解脱的自由与欢愉,他们仍然紧握住自己这一切的独特性。体验这段经验的人并未融入经验,如同自我仍然渴望出席自己的丧礼,在镜中重活一次。然而开悟是彻底除去分别心的幻觉,使人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过往一切虚妄的成就,全部消融于真理之光。
  10. 死后静坐导引
  【可慢慢读给朋友听,或是自己默读。】
  想象你的身体不再有力气与能量,来维持它和生命力,以及它和体内觉性的关系。
  揣想自己开始体会离开躯体的过程,土的元素开始融化,坚固的感觉消失,融入水元素,产生流动感,身体的固实缘变得模糊。水元素又融入火元素,疼痛消失,只剩下无垠的空间。生命离开躯体,拋下沉重的外壳,融入意识本身,只剩下空间在更大的空间中飘浮。
  我的朋友,听我说,人们所说的死亡现在已经来临。轻轻地放下一切抓着你,不让你迎向这宝贵时刻的东西。你要了解,你已抵达这个称为「死亡」的转变阶段。向它开放,投入它。
  随着心灵离开躯体,承认心灵的经验正在改变。
  融入清净明光。你的真性在眼前灿然闪耀。
  我的朋友,你自沉重的外壳解脱出来后,自性的明光已经显现。进入这道璀灿的光。尊崇虔诚地走向它,把它带入自己里面,受回原来的自己。
  我的朋友,保持开放的心灵,作一个不去执着的开阔生命。让事情自然演变,一点也不加以干预。什么也不排斥,什么也不执着。
  进入眼前闪耀的自性,在生命中安歇。了解它本来的样子,明亮的光就是你真实的自己。
  我的朋友,在这一刻,你的心是清净光明的「空」。你的本性在眼前发光,它的本质就是爱、光、活泼与虔诚。
  这道光是耶稣接纳众生的心发出的亮光,也是佛陀的清净明光。不要执着,放下一切,进入无涯的空间,投入真实生命的亮光。
  轻轻地放下,不要勉强地留下。你的真实生命不生不灭,它是初生婴儿眼中闪耀的永恒之光。认清这一点:它是永恒照亮的光。
  放下一切令你三心二意,使你困惑不解的东西。放下一切让生命紧绷的东西,投入眼前明亮的自性,你一直是这道光。
  温柔地投入这道光。不要害怕,不必困惑。不要因为恐惧而退缩不前,不敢投入无边无涯的真实生命。解脱的时候到了。
  我的朋友,请仔细听我说,因为这些话能帮助你穿越这个转变的阶段,摆脱过去使你痛苦不已的执着。
  这些话能让你不再困惑,打破你一生珍视的分别心所带来的幻觉。
  注意听我说,因为死亡来临了。就死亡而言,你并不孤独。人皆有死,切勿渴求适才拋下的身体,你不能留在里面。事实上,拚命想返回人世只会使你感到大惑不解,在幻觉当中颠踬绊跌,你将为自己创造不存在的惶恐与恐惧。接纳真理,相信伟大的自性。
  我的朋友,倘若光线黯淡下来,或是感觉昏眩,赶快找出拉扯你的是哪种欲望。永恒的生命之光在你面前闪耀,它是整体生命之光,稍后它会分裂成一万种不同的心像与偏好。这就是合一之光,就是一切事物的潜在本质。
  与自性之光合一
  与它合一,放下令你和它有所分别的一切东西。这是光,光反射出来的纯净景象便是真理。
  别让旧有的执着击碎合一的感觉,返回恐惧和分别心,甚至体会到看似真实的万种美丽和恐怖的心像。不必困惑。
  要知道,你和光之间的任何事物,不过是心念和欲望的虚妄投射。
  关键阶段已经来临,不要紧紧抓住过去体会通无数次的心念,把平和与盛怒的念头统统放掉。满怀爱心地放下,不再抗拒。
  不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时刻来临了。融入自性的明光,进入生命之光。
  由心底的静默处观察明光,祈祷眼前出现的一切,将会带来解脱的欢愉。
  往前走,心念不要停留,随念头自生自灭。
  直接审视心像。记住,每一个心像都是旧有心念的投射。它们看起来有模有样,彷佛真的存在。然而它们只是虚空的幻影,只是生生世世累积的梦境。
  心无旁骛地注意真性之光。
  我的朋友,心念一旦脱离身体,明光便灿然闪耀。此时旧有的恐惧可能叫你退回去,逃开万丈光芒。
  别被恐惧或渴欲主宰。在这个宝贵的时刻,不必感觉晕眩或不解。眼前照耀的是生命的自然光华。承认它,进入它。
  光中可能传出宏亮的声音。千道雷电打下,万只狮子狂吼,它是自性的伟大声音。
  你不再拥有肉身,你曾经常误以为它就是自己的真实生命。如今你拥有的是心念,它具有明亮的觉性,能够把思想当成身外之物来加以体验。你的心若不在真性中安歇,这一生累积的种种无意识心念将会带来无穷的喜怒。
  要知道,你自己便是具有无限觉性的纯净生命,你是真理的本来面目。相信真理,
  别让心念阻碍自己。
  你没有肉身,没有血肉、声音、颜色与光影,心念投射出来的心像无法伤害你。事实上,你不能死去,因为你的身体已经死了。现在你正处于这一生与下一世的中间地带。
  在这些地带,不要执着于旧有的恐惧,害怕身体会遭受伤害。尽管身体消逝,心念仍然恐惧死亡。看清这种念头有多么虚幻。
  放走旧有的恐惧和捆绑。用接纳与爱体验开展的过程,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融入耶稣圣洁心灵的真光,融入佛陀的慈悲明光,投入明亮的真理。
  把心念看成摇曳明灭的烛光,它们不断变换形貌,出现片刻旋即消失,没有真实的本质。别害怕,只须像飞蛾扑火般,投入眼前的生命之光。
  让心念在清净光中安歇
  我的朋友,要是害怕或裹足不前,你将继续流浪,使合一的光不断分裂,甚至忘却伟大的自性。
  万一受到内心性欲的诱惑,或是遭到恐惧心像的威胁,便会渴望接近较为柔和的欢愉之光,寻求刺激与欲望的满足。但是最明亮的光才是你最深刻的自性。投入它,恢复本来面貌。
  我的朋友,随着时光流逝,心念投射的形象将会改变。这些形象就是心念的组成元素,把它们摊开来一一检视。尽管它们看起来十分引人入胜,仍须放掉使你自我防卫、产生分别心,以及认同躯体的心念。
  合一的生命存在于每一刻,它活在每一件事物里。
  过往的愤怒和侵略若仍想保护你,赶快认清它们走自由的障碍。放走恐惧和攻击欲,让它们像云朵般飘过觉性的天空。
  别耽溺于旧有习性带来的欢愉。温柔而虔诚地承认,旧有的感受和欲望使心念远离光。放掉一切阻碍自己投入浩瀚生命的念头。
  要知道,一切想法、感受与看到的景物只是心念的投射。
  放走谬误的知识,拋开成见与迷信,与自己重新合为一体,接纳整体生命。融入合一的生命,成为真理的本质。感受自己超越心念,超越一切形式,不再执着于通往的悲喜,让心念在清净光明中安歇。放松心情,什么也不抗拒。
  别让过去的欲望把你拉回不断滋生心念的泥沼。让你的心柔和开放,相信对真理的奉献。
  穿越这些地带时,不必感到忧虑,它们可能与你的想象完全不同。你就是觉性。
  要知道,你就是意识在每一刻展现的觉性。无论发生何事,觉性总是直观地体会事实。
  念头皆幻
  倘若受到过去的念头所吸引,憧憬老友的身形或某种情境带来的感受.就须明白一切个别事件皆是心念投射的幻影。投入明亮闪耀的无垠空间。
  要是未能与生命之光合为一体,并在死后多日再度感觉要投胎为人,以接纳开放并审慎选择,记住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免得自己在没有觉性的情况下再世为人,保持清醒与敏锐。让你的心充满热诚,要有耐心,观察前生习性如何吸引你。看穿它们只是飘浮在自在真性大海中的泡沫幻影。
  我的朋友,现在你了解了。即便死亡也不存在,你即觉性,而觉性并不仰赖躯体而存在。
  我的朋友,你看到的是心念的自然连作。它处于一种极致状态,没有活动,没有忧虑,没有分别,没有恐惧。休憩于不朽的自性中,完全不受论断。
  投入浩瀚的自性,不再受制于亲疏远近等念头。不再分心,不再抗拒。返回真性,
  投入广阔明亮的空间。
  我的朋友,你看到的是自己的悲喜、回忆与欲望,每一项都是彻悟的契机。提防内心的控制欲,以及它所带来的闭锁与痛苦。放下僵固的心态,运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无垠的空间中自在飘荡。把自己献给真理,即可安然度过这片海洋。
  认清各种心像只是心念的活动。别让一具玲珑的躯体、一副清越的嗓子、一张蛟好的面孔或一栋美丽的房屋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的心离开眼前光的道路。
  我的朋友,你杂开躯体已有多日。现在你该认清事实,往前行去,投入浩瀚的自性。心中的爱、热诚引你前行。你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你就是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