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2014/9/7   热度:413
一、 引言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据说象征宇宙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四座名山分别有四大菩萨,也就是地藏(地,安徽九华山)、普贤(骑狮,风,山西五台山)、文殊(骑象,火,四川峨嵋山)、观音(水,浙江普陀)。一般寺庙中最流行的四种经典《金刚经》、《师经》、《心经》之外,是《法华经》里专讲观世音的《普门品》佛教经典里的观音菩萨
二、 佛教经典中的观世音菩萨
Avalokitasvara,"阿缚卢枳帝湿伐逻",是梵文中的观世音,Bodhi-satta,"菩提萨垂",意思就是以智慧解救众生的人。约东汉三国时,《法镜经》(东汉安玄译)、《维摩诘经》(吴支谦译)翻译成"?音",西晋竺法兰等人译《放光般若》时,被译成"现音声菩萨",《正法华经》,则译做"光世音",鸠摩罗什翻译《妙法莲华经》才叫做"观世音菩萨"。唐代初期,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所以就简称"观音菩萨"。 这个菩萨,在佛教中,是显教和密教都尊敬的。关于他的来历的简说。 按照佛教的说法,观音菩萨拯救信仰者,有很多种"法门",最常见的是念诵名号、造观音像、供养礼拜、念有关观音的经咒等。 观世音菩萨有很多传说故事,也很多记载传说的书,其中特别有两类很重要,一种是中国人渐渐编出来的佛教经典,如北魏孙敬德编的《高王观世音经》、后来的《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还有很多记载人们信仰他可以得到拯救和解脱的故事的书,像南北朝时代的《光世音应验记》、《续光世音应验记》、《系观世音应验记》等。
三、 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
《普门品》有三十三身,佛教的书籍或雕塑中,有十几种最普遍,如正观音(又叫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准提观音等密宗的六体观音,在这六种之外,还有像马头观音,也叫"马头明王"、数珠手观音、杨枝观音、白衣观音等等,特别是水月观音,在中国是最常见的观音形象之一。不过,观音到了中国,就又有了新的故事,新的形象,以下介绍的,大概都可以主要算是中国的想像。
四、 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像
马郎妇观音,又叫鱼篮观音。一个唐代就开始流传的故事。 妙善或者三皇姑的故事。这是一个来源很早,但大约流行于宋代的传说。这个故事,最早在刻于北宋元符三年蒋之奇《香山大悲观世音菩萨传》中。后来,它广为流传,是因为宋代普明禅师的《香山宝卷》,元代,传说赵孟?的夫人管道升有《观世音菩萨传略》广为流传,后来又有来自同一故事的很多小说、戏曲。
五、 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
在观音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想一想。
第一个问题是,在印度本来是男性的观音菩萨,在中国汉传佛教中为什么变成了女性?
第二个问题是,在观音的形象变化中,可以发现不同文化接触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第三个问题是,在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宗教之间,其实可以互相沟通,甚至互相借用神灵和图像的。
【参考图片】
图一:明代木雕观音像
图二:《普门品》书影及《线刻观音像》
图三:敦煌壁画中关于《普门品》中海船遇风与商贾遇盗的故事(盛唐,选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15册《敦煌绘画》下)
图四:各种观音线图(选自业露华等《中国佛教图像解说》,中华书局,香港,1993)
图五:清代鎏金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上)、送子观音像(下)等(选自中国佛教文物精华鉴赏)10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图六:石雕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
图七:杨柳清年画香山三皇姑(清代,选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21册《民间年画》)
图八:有关观音故事的小说两种(书影)
图九:榆林二十五窟观世音菩萨像(右)敦煌一九九窟菩萨像(左)(中唐,选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15册《敦煌绘画》下)
图十:水月观音图(北宋建隆二年951,选自《中国佛教文物精华鉴赏》49页)
图十一: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西藏中部地区,私人藏品,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
图十二:六字观音(西藏中东部地区,私人藏品,十五世纪中叶或以后)
图十三: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祥云菩萨
图十四:明代中国所刻《圣母》,十七世纪中国所刻圣母观音像(选自Craig Clunas: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P174,176,Princ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图十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乾隆戊寅,北京西直门内弥勒院造)
【参考书目】
《妙法莲华经 普门品》。
杜德桥(Glen Dudbridge)《妙善传说──观世音菩萨缘起考》,巨流出版公司,台北,1990。)
释圣严《佛教救世的精神──观世音菩萨之事迹》,载《从东洋到西洋》东初出版社,台北,1987。
业露华等《中国佛教图像解说》,中华书局,香港,1993。
赵超《妙善传说与观世音造像的演化》,《中国佛学》一卷一号,台北,1998。邢莉《观音信仰》学苑出版社,北京,1994。
西大午辰走人订着,朱鼎臣编辑《全相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焕文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 祖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着相。 自古以来,无着相的佛。 着相造善,着相造恶,皆是轮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空的思想,是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一慧律法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