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佛法


2014/9/7    热度:801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 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
  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 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
  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
  耕种者说:“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佳坏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 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这个婆罗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像话!儿子被蛇咬死, 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 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 : 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 我这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来,死亦赤条条去,任何人 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这个婆罗门又告诉了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难道 一点儿也不痛心吗?”
  那女子默然不答。
  这个婆罗门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他心里暗道:我听 说这个国家人民如何慈爱、如何孝顺、如何供奉三宝,所以才 、想来这儿学习修道,没想到如今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 种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 这个婆罗门来到佛所,向佛顶礼,退坐一边,一脸的愁云。 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故意问他为什么忧愁。
  他回答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陀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实向佛禀告了他路上所见之事。
  佛陀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 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故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 自然规律,也就无有忧愁!尘世之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著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即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热病,高热谵语,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后,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了。” 佛陀接着又说:“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 扰,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 灭、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这些人皆可以证道啊!”
  这个婆罗门闻佛所说,即自责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义,现在一经佛说,如黑暗中见到光明,恍然大悟!”
  于是他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而修持出世之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心静,多了一些祥和,少了一些纷争; 多了一些幸福,少了一些灾祸。 任何东西都是祸福相依的。 得到了别骄傲,要珍惜自己拥有的; 失去了别失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生活在于过程,生命在于成长。 平淡不是无味,而是生活的真味。 静在心里不在山水间。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 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 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 人生之苦,在得失间,花谢芳不败, 心静福自厚,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