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答:为什么因和果的差别这么大
2014/9/7   热度:706
生西法师答:为什么因和果的差别这么大 问:顶礼法师!您在讲解《入行论》第七品“如嗜刃上蜜,贪欲无餍足”这句颂词的时候,给我们引用过一个公案。说有一个人,因为摸了少女的手臂,所以堕入地狱。我也看过一些公案,比如说有一位婆罗门,他因为受到母亲的教唆,侮辱了比丘,结果在后世当中,感受到“百头之鱼”的果报。作为学佛的人,我有时候对因果生不起坚定的信解。为什么非常小的因,最终付出的代价这么大?果怎么会大于因千百万倍?是不是佛教特地把果报夸大了?没有学佛的人,觉得因果只是佛教徒劝世人止恶行善的一种方便方法,实际上并非真的如此。请法师开示一下,为什么因和果之间的差别如此巨大? 生西法师答:以前佛在世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这个问题。有一次佛陀到一个地方去游化,当地的国王因为害怕佛陀把老百姓引入佛教,会舍弃以前的教派,所以就告诫手下的人,如果有人接待佛陀,就会被罚款。佛陀到了这个村子,因为老百姓害怕被罚款的缘故,都不出来供养佛陀。有一位婆罗门女,她和佛有因缘,就给佛供养了一点很差的饮食。佛陀为她授记说,通过供养这些饮食的缘故,以后你可以获得很多人天悦意的善果,还可以成就殊胜的道果。当时旁边有一个婆罗门听了之后,说,佛陀为了得到饮食,居然说这种妄语。只给佛供养了这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多的果报呢? 佛陀问这个婆罗门,你有没有去过城里,有没有看过尼拘树? 他说,看到过。 佛陀问,尼拘树有多大? 他说,很大很大,尼拘树下可以停放五百辆马车。 佛陀说,你看过它的种子吗? 他说,看过。 佛陀问,种子有多大呢? 他说,尼拘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 佛陀说,这么小的种子,怎么可能长出这么大的树呢? 他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佛陀说,同样的道理,世间都有这样的缘起。对于佛这种殊胜的对境,供养一件小小的东西,感得的果报也是百千万倍,无量无边的。 其实世间的比喻也是这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春天的时候,一粒种子种下去,到了秋天的时候,收获万颗粮。这些事情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难道是佛教徒编出来的吗?不是这样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去分析观察,一个微小因得到无数果,这方面在庄稼、种子方面,它体现得非常的明显。 我们再看,世间上的人,有时候只是偷了一点点东西,把他关到监狱里面好几年,虽然他做的很少,但是后果很严重。外国有些人犯罪比较重,判了几百年监禁。造罪的时间也是很短的,但是它的果很重。所以说在世间当中,也有很小的因,感受很大的果。世间上做善法也是同样,有些见义勇为的人,他做的事情很少,但是来自于社会的回报是很大的,这其实也有很多。业因果的问题,它是一种自然规律。前面我们也经常提到过,佛说,未做不遇,已做不失。不管是善因,还是恶因,业果都有辗转增大的功能。 我们通过佛陀开示,通过佛教公案、世间庄稼的比喻,都说明了造微小因成熟广大果的情况。修法的时候,虽然因看起来很小,但是通过强大菩提心的摄受,所缘的众生、所缘的境界无量的缘故,很小的一个行为,以强大的善心摄受,它的力量也会再再增上。佛经当中,对于这个问题,以诸如此类的方式作了一些教诫。世间上的人也是这样,虽然行为很小,但是发心很恶劣,或者发心很贤善,都会有数倍于发心效应的截然不同的果出现。我们在分析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定解。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常说:“人无信则不立”。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信用,都非常重视;但世间人重视信是为了利,佛家讲信则是为了道。如何能维护自己的信用,佛指导我们就是要“诚实”。诚实是不妄语,说话要有分寸,一定要顾到现实周边的状况,让人听了不至于产生误会。与人交往,言语一定要很谨慎、纵然你是善心善意,你一定要明了,听话的人能不能体会到你的善心善意?许许多多地方,你善心善意,人家听了之后产生误会,说你是恶心恶意,所以开经偈里头一句话:“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修学所以不能成就,是因为误解、曲解如来真实义。别的不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人交谈,别人的意思,我们往往也把它错解了,等到自己知道错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