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五章、彼入因果


2014/9/3    热度:575   

第五章、彼入因果2
 
 
 第一节、总明因果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前面的第四章「入所知相」,主要的是说修唯识观得无生法忍的意义、方法,其中也提到「善备福智资粮」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单是修唯识观悟入所知相,也要栽培无量的福德智慧的。这以下这个第五章「彼入因果」,就是详细地说到「善备福智资粮」的这个意思,就是只是悟入所知相固然是最重要的要智慧,可是若没有福智的资粮,也还是不能成功的,所以这底下说到六波罗蜜,就是福德智慧资粮的意思。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前面这样地已经宣说了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就可以悟入所知相的平等法性。「彼入因果云何可见」,彼悟入平等法性的因,悟入以后的果,就是六波罗蜜,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明白呢?先提出来这个问题,这以下就解释。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怎么叫做「彼入因果」呢?就是佛陀所常说的有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静虑、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多就是「彼入因果」了,这是先标出来这一章的大意。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以下就是一样一样地解释,解释中分两个阶级:一个阶级就是在悟入法性之前的这个贤位,就是资粮位这个时候;一个是悟入法性之后的圣位,得入无生法忍以后登地的菩萨,分这么两个阶级来说明六波罗蜜的差别。先提出这个问题,「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说是我们想要悟入平等法性、得无生法忍,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子修行六波罗蜜多才能够悟入这个唯识性呢?「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又怎么样的情形,同样的六波罗蜜多,可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就成为入法性的果了呢?这个一个因一个果,他们有什么不同呢?说这个意思。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是先说明悟无生忍之前的时候需要学习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谓此菩萨」,谓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若想要得无生法忍,他一定要学习六波罗蜜多。第一呢,他要学习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就是「不着财位」,他不爱着我们世间上的财富的这件事,不爱着这件事,他要能放得下。这个「位」就是名位、地位,他是总经理,或者是董事长,或者是省主席,或者是总统,世间上的这些名位你也要放下,当然这也就是财富。放下了,你才有时间有精神去学习佛法,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你还需要不能够毁犯所受的清净戒法,你不能毁犯。你不毁犯的时候,身心清净,你才能学习佛法,悟入法性的。
  「于苦无动」,这个苦,「于苦无动」这是说这个忍波罗蜜。前面一个施波罗蜜、一个戒波罗蜜,这是说忍波罗蜜,就是内心与种种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这些苦恼的事情,这个事情你要能忍受得住,你不能够因为受到一点苦,你这一点的道心就动摇了,「我不相信佛法了!我不修行了」,受到一点苦的时候就这样子,那你不能悟入唯识观的,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你这个意志要坚定,有苦的时候你要容受得住,能受得了,所以叫「于苦无动」。这个下面的文就要详细地会解释怎么叫做苦这些事情,或者是身体上的苦,有什么病痛,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的苦恼,这些病痛,或者大寒大热这些问题,你要忍受得了。「于修无懈」,这个修唯识观的时候,你要精进,不能懈怠,要有这个条件,你才能够悟入法性的。
  「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这个「散动因」,使令心里面散乱,向外去攀缘这些事情,这叫做「散动」。这个「散动」的各式各样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着财位」,你要去想钱去,还想要把自己的地位要提高一点;还有你毁犯尸罗,或者有一点事情你就忍受不了,忍受不住;或者是懈怠,这都是「散动因」。这个散动的因,各式各样的散动的因缘,「不现行时」,你能够克服住,克服了这一切的事情,能「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这就是「散动因中不现行」,没有这些散乱的因缘了。然后你才能够「心专一境」,你现前的这个明了性的心才能在一个境界上专注,专一地安住不动,你才能够修习禅定,修习奢摩他的,就是这样意思。「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这个时候你心才能够,你才能够发出来智慧,在专一寂静的奢摩他里面才能发出来智慧,你才能简择,就是观察,观察诸法都是内心的分别,唯识无义,这样子你才能契入一真法界的。这就是在悟无生忍之前,悟入唯识性之前,你要这样学习六波罗蜜的,你才能够有成就的。
 
「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
  这是得无生法忍之后,就是得入极喜地之后六波罗蜜的情况。这上面的意思呢,先要成就清净的意乐,成就清净的意乐,你这个六波罗蜜多你才能够殊胜。「菩萨依六波罗蜜多」,这位悟入了唯识性以后的这位菩萨,他「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就是在得无生忍之前,他修行这六波罗蜜多,对治了前面着财位、犯尸罗、于苦不能忍受、懈怠的这一切事情,这一切障碍都消灭了,他就悟入唯识性以后。「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他就能够证得了,就是成就了这个六种清净的增上意乐所摄的波罗蜜多,这个清净增上意乐所成就的波罗蜜多。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就是没有烦恼,你若有烦恼就是染污了;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执着心。这个「增上」,就是特别有力量的意思,特别地有力量。这个烦恼也是力量,我们发道心也是力量,现在只是这个发道心的清净心有力量,叫做「增上」。这个「意乐」是什么意思呢?后边倒有详细的解释。「清净增上意乐所摄」的「波罗蜜多」,就是六种波罗蜜多。这句话是标出来,标出来这六波罗蜜多由清净增上意乐去推动的,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之后的六波罗蜜的相貌。
 
「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这个「是故」,就是承上面那个「清净意乐」。因为你成就了清净的增上意乐的关系,所以「于此」六波罗蜜多,假设你离开了「现起加行」,于此六种波罗蜜多你没有现起的加行,没有现起六波罗蜜多的活动,你没有这样。譬如说我们若是修学六种波罗蜜多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提高我们的道心,我们要有一番努力,我们才能够有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我们才能这样。但是现在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已入唯识性的菩萨,他就没有现起六波罗蜜的活动,他也一样能成就、能圆满六波罗蜜多。什么原因呢?
  「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所以他能够有这样的境界。因为得无生法忍、悟入唯识性的这位菩萨,他是「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因为他对于六波罗蜜多的圣教,佛开导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的这个法门,他对这个法门「得胜解故」,他成就了特别有力量的信解心,特别有力量的信解。或是这个布施波罗蜜也得大功德,得什么什么功德,乃至般若波罗蜜有什么什么功德,佛这样的开示,他有深刻的信解、有力量的信解心,这是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譬如说我们感觉到自己愚蠢,才觉悟到智慧的重要,这时候就欢喜去求智慧;如果是我感觉我的智慧很大了,那再去求智慧这个心情就不多了。那么也因为圣人,得无生法忍以后是圣人,圣人对于佛的恭敬心是特别强的,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也能够对于佛菩萨有信心,但是不能和圣人比。那么圣人对于佛陀的恭敬心特别强,所以佛所开导修行的法门他这个信心也特别强,这个特别强的心情是他圆满六波罗蜜多的一个力量,一个动力,「得胜解故」。
  「及由爱重」,这个「爱重」,前面说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这个爱重作意就是这个法门能够成就这么大的功德,他对这个法门这个爱敬,爱乐、恭敬、尊重的心情也特别强,这个人。他看见得无生法忍的圣人和我们凡夫很多的地方不同,这个圣人他能与大菩萨通消息,就是虽然他现在还在凡夫世界,但是他能同大菩萨随时能有来往。初得无生法忍的圣人,虽然他现在还是有漏的身体,还是个苦恼的境界,但是他能和佛菩萨来往,他就感觉佛菩萨成就了六波罗蜜的功德,真是太好了!所以他就对这个法门非常的爱重,爱重这个六波罗蜜多。「随喜」,「随喜」是说别的人,十方世界的这些大菩萨,他们在修这六种波罗蜜多的时候,他心里面欢喜、赞叹,能有这种心情。
  「欣乐诸作意」,还有「欣乐」,「欣乐」就是这位菩萨看见佛的境界,这个六波罗蜜多所成就的功德的伟大,看见这些大菩萨能这样修行六波罗蜜多,他就特别地欢喜,希望自己和一切佛教徒大家都成就这种功德,这叫做「欣乐作意」。就是「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所以他就是不需要特别地力励地勉强自己,他就能「恒常无间」,长时期地、不间断地「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他就能这样做。恒常不间断地、长时期地「方便修习」,与修习「六种波罗蜜多」的方便常能够相应不离。这个「方便」是个善巧的意思,善巧是什么?其实就是智慧。方便善巧的智慧,他用这个智慧常常去修习这六波罗蜜多而不间断,相应不离,所以他的六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很快地就圆满了。那么这是说我们凡夫要修行六波罗蜜多就不是那么样的容易,要「现起加行」,自己勉强自己才能去做功德。若是入了圣位的人,得无生法忍的人不是,他不需要特别勉强,他就能够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所以他的波罗蜜多很快地会圆满。
 
「此中有三颂: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这里有三颂。前面这一段是说有这个「清净增上意乐」,所以他能够「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这以下这三个颂就是显示意乐的相貌,什么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说这件事。这里面有三个颂来介绍这个意乐的相貌。
  「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这一共有七个相貌,第一个就是「圆满白法」,这个是资粮的意思。就是这位菩萨他在胜解行地,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已经「圆满白法」,已经做了很多的功德。「白」,是个清净的意思,他不做这些有罪过的事情-就是污染了。他已经圆满地做了很多的功德了,所以他能够成就清净的增上意乐,是这样子。
  「及得利疾忍」,不但是圆满了很多的功德,而且还成就了「利疾忍」。这个「利」是锐利,很迅速的意思,不迟钝。这个「忍」呢,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解释就是那个四寻思、四如实智里边的忍。就是通达了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所以他能够做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功德,能圆满白法,他有这样的智慧的关系。这个「忍」就是智慧,那么成就这样的智慧的关系,所以他能够得到清净的意乐。这个清净的意乐明白点说就是得无生法忍的圣道,叫做清净意乐。而这个「圆满白法」、「得利疾忍」,那是在资粮位的时候的功德,因为你有这样的功德,你才能成就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
  「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是第三个相貌。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于他自己所应该学习的佛法,这就是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自乘」就是属于大乘佛法。他对于大乘佛法努力地学习了,他要学习大乘佛法的。这个「甚深广大教」,就是这个大乘佛法里边宣说甚深的法性的道理,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是大智慧境界。「广大」,宣说无量无边的禅定,甚深的三昧,那么叫做「广大」,也是广大的事情。或者说这个「甚深」就是指这个般若波罗蜜,其余的五波罗蜜名为「广大」,那也是可以。就是这个菩萨他对于大乘佛法的甚深广大的佛教,他努力地学习过,这也是获得清净增上意乐的一个条件,要这样子的。
  「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是这个作意,作意的相貌,也就是修止观了。他能够普遍地觉悟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一切法都是无义的,唯有内心的分别而已。他能这样子作意观察,就是修止观。「得无分别智」,所以他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才成就这个无分别的智慧的。这个「无分别智」这一句话呢,无性菩萨解释是对治的意思。「等觉唯分别」,所以成就了无分别智,成就了无分别智就能对治一切的执着,执着心,能对治有所得的执着心,那么你才能成就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是这样意思。
  「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一句话就是正式地说明清净意乐的相貌。清净意乐,这个意乐是什么?就是「希求」和「胜解」这两个意思。「希求」,就是要求得无上菩提,这个求。而这个求呢,这个希求心是由信心来的,有了信心才有希求的意思。譬如说你相信作生意能发财,你就去作生意去求财去,是这样意思。我相信能得无上菩提,那么你就会有希求心,我想要得无上菩提,这个「希求」就是欲的意思。这个因为有信心,所以你会有希求圣道的愿,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是「胜解」,「胜解」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有胜解,所以你才有信心。这样子呢,「胜解」是信心的因,「希求」是信心的果,所以清净意乐就是信,当然这个信不是我们凡夫的人,这是圣人对于佛法的信心。这个「胜解」,就是对于佛法、对于第一义谛有深刻有力量的通达的智慧,叫做胜解。
  那么这样说呢,由胜解而有信心,所以佛法的这个信从胜解而来的,由胜解而有信,因信而有希求,因为有信心才会有希求。所以既然说到有希求心,有了胜解,那就表示里边已经有了信心了。而这下面这个「净」就是信,是清净的信心,当然这是因为已经得无生法忍了,已经得无生法忍,他有无分别智了,而他有希求,有胜解,有清净的信心,他是与无分别的智慧相应的。「故意乐清净」,所以他这个清净的意乐,他这个意乐是特别清净的,没有染污,没有烦恼的污染,这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在胜解行地的时候已圆满白法,圆满白法就是做种种功德,做种种功德要有「利疾忍」,不然这个功德做不成,不然这功德做不成。你说你要举办一个佛教的集会,不管是什么样的佛教里面什么样的法会,譬如说做一个青少年的佛学班的话,你也要有忍,不然这件事你做不成;说我要做一个禅七,你也要有忍。只要是要集会很多人来成就这件功德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忍,不然这件事做不成,因为你要所利益的人不是法身菩萨,不是佛,是凡夫,是利益这些凡夫的时候,很难说像你理想的那样子,所以你一定要有忍。所以「圆满白法」,表示你一定要有忍,不然的话这个白法不能圆满。可是这里边要有「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要学习佛法作基础的,说我要去做种种功德,你要有学习佛法的智慧,你才知道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罪过,不然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做错了,自己不知道,你要学习佛法。「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要经过一番的学习,你才能圆满白法,你才能知道这个忍是一切功德成就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清净意乐要有这样的基础,而且还要「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才能成就这个清净增上意乐。什么叫做清净增上意乐呢?「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相貌,可见这个清净意乐可是不简单的事情。
  「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个清净增上意乐还有一个相貌,什么呢?「前」,这个「前」是站在无生忍这个地方说话,就是得无生忍之前。得无生忍之前,就是那个加行位,得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叫做「前」。「此法流」就是现在在这个得无生忍这个时候,得无生法忍这个见道位,见到圣道的这个时候。「皆得见诸佛」,这个「此法流」世亲菩萨解释是在三摩地里面,在三摩地里面,就是在禅定里头。在禅定里边也就是见第一义谛的时候,你见第一义谛是在定里边,而不是在散乱心里面能见圣道的。这个其他的经论上说,这个「流」这个字,「流」者圣道也,是圣道。譬如这个初果须陀洹就叫入流,那个流就是圣道。这个「法流」,就是第一义谛的圣境,也是在三昧里边的境界。「皆得见诸佛」,这可见在加行位的时候是能见到十方诸佛的,这个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也是能见到十方诸佛的,也能见到佛的。我们在《高僧传》上也看见有这种事情。所以一个人自己学习佛法,用功修行,「我开悟了,我得圣道了」,你见到佛没有?这上面有这样意思。就是得圣道一开始的时候,十方诸佛在三昧里面出现,在《楞伽经》也有这个话,那么这叫瑞相,就是你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的时候有这样的瑞相,能见到十方佛的,有这个事情,「皆得见诸佛」。
  「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是第七个相貌,如果算那个无分别智单独算一相,那就是第八个相貌,就是得胜利的相貌。得什么胜利呢?「了知菩提近」,他得无生法忍,成就清净增上意乐,见到十方诸佛,见佛闻法了,他有这样的瑞相了,他自己就知道他得无上菩提不远了。「以无难得故」,他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对于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事情不感觉到难,不感觉到难,他有这个殊胜的微妙方便得无上菩提不难,他有这种感觉,所以「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这三个颂来赞叹这个清净增上意乐的相貌,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之后修行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这样意思。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
  前面是这个颂,这底下用长行来解释。由此三个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个相貌,哪七个呢?
 
「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
  「谓资粮故」,就是「已圆满白法」,这是资粮,修学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堪忍故」,就是那个「及得利疾忍」,有这个堪忍,你能够容忍,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你的心能忍得住,不冲动。「所缘故」,这个「所缘故」就是「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是「所缘」。这个「所缘」也就是所学习的,这样意思。「作意故」,这是第四个,第四个就是「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个就是「作意故」,就是观察,就是修学止观了,这样意思。「自体故」,「自体故」就是「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个「自体」,就是清净增上意乐的自体,他本身的相貌。「瑞相故」,就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是得清净增上意乐的瑞相。「胜利故」,「胜利故」就是「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你有这样殊胜的利益。
 
「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如前面那个颂的次第,及这里边说到其相的次第,那么互相配合就知道了,就明白了。
  这可见这个「彼入因果」的六波罗蜜多的相貌,可见我们若想要得无生法忍的话,不能只是静坐修止观。固然静坐修止观这个般若波罗蜜也是重要了,可是还要其他的波罗蜜的帮助。说是我有其他的波罗蜜的帮助,我不修禅定、不学习般若,也是不能悟入法性的,所以一定是六波罗蜜互相助成才能够悟入法性,这里面表示这样的意思。
 
 第二节、十门分别2
  第一项、长行10
   甲、数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前面是「总明因果」,这个就是入唯识性的因果,就是六波罗蜜。这以下的第二节「十门分别」,就是有十科来说明这个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来解释这个六波罗蜜多。这里面有长行、有偈颂,长行里面第一段就是「数」,十门的第一门就是「数」,这个六波罗蜜多这个六是个数目。为什么不是五,或者是七呢?解释这个六的原因。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独有六个数目?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到四个波罗蜜多,说到四个波罗蜜多。四波罗蜜多就是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这个戒波罗蜜多里面包括忍波罗蜜多的,看《大毗婆沙论》上的解释,但是没有把忍波罗蜜多标出来。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包括禅波罗蜜,所以四波罗蜜也就是六波罗蜜。那么也有说十个波罗蜜的,在这个下文有提到,这里就是单独的解释什么原因只有六个波罗蜜多。这个在经论里边谈六波罗蜜多的地方特别多,谈四个、谈十个的地方也是有,但是比较少。说六个数呢,这里边无著菩萨说出三个理由,所以是六个波罗蜜多。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这是三个理由,所以说六个波罗蜜多,不多不少,就是这样。「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这个所治的障,譬如说布施波罗蜜多就是对治这个悭吝的障碍,悭吝;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能对治这个愚痴邪知邪见,都有障。那么六个波罗蜜多能对治这么多的障碍,所以「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就是六个波罗蜜多就够了,这样意思。
  「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证诸佛法」,证悟,证悟诸法实相,这是佛的境界,成就了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都是佛法。「所依处故」,就是六波罗蜜多是成就佛法的一个因缘。你修学六波罗蜜多,你就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在这一个立场上来说呢,也是六个就好了。
  「随顺成熟诸有情故」,这是这个大悲心要去度化众生。这个「随顺成熟诸有情故」,这个「随顺」应该说是随顺佛法去教导众生,去化导众生,随顺佛法的真义去化导众生,使令众生善根成熟,得大解脱,这又是一个立场。这个立场就是慈悲心,大悲心,那么就是在众生于菩萨于佛这一方面来说,这就是恩德,佛菩萨于众生有恩,这是一个。
  「证诸佛法所依处」,当然主要是觉悟诸法实相,那就是大智慧境界,那么就是智德。「成立对治所治障」,就是断德。这个断德、智德这两个功德是自己成就的,对于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随顺成熟诸有情」,是利益一切众生,对众生有利益的功德,就是化他;自利利他。三德圆满就是佛了,三德圆满就是佛;最初就是这样修行,乃至最后功德圆满,所以这个三种功德、两种利益,包括了由最初的开始到最后的功德圆满。那么约这三种义来解释六波罗蜜多的「六」数,这个无著菩萨真是大智慧,解释得非常好。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
  这底下就解释这个「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解释这一句话。「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这个「对治」就是消灭的意思,消灭,为了想要消灭障碍。消灭什么障碍呢?「不发趣因」。这个「发趣」怎么讲呢?就是发出离心,想要出离生死,发心出离生死,趣向涅槃。「趣」者向也,想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趣。到什么地方呢?到涅槃那里去,叫做「趣」。那么这表示现在这个地方不是涅槃,现在这是生死流转的地方,很苦啊!我想要从这个苦恼的地方跳出来,到涅槃的安乐的地方去,叫做「发趣」。我想要成圣人,想要得涅槃,这是一个愿,这是一个愿望。这个「不发趣」,我不想要了脱生死得涅槃,这就是「不发趣」。发趣,不发趣。现在这是说「为欲对治不发趣因」,为了消灭我不发心了脱生死得涅槃的这个因缘,那就是障碍我发心修学圣道的因缘,把这个障碍消灭了他,叫做「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罗蜜多、成立戒波罗蜜多,成立这两个波罗蜜多。成立了这两个波罗蜜多,就对治「不发趣因」了。
  什么叫做「不发趣因」呢?「谓着财位及着室家」。其实人的烦恼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在这里主要的说出两件事:一个是财富,财位;一个是着室家,就是这两个。这个施波罗蜜来对治「着财位」,戒波罗蜜来对治「着室家」,就是对治这两件事。这个「着财位」,当然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的五欲。这个「位」,刚才我们说过就是爵位,在社会上的地位,总是希望高一点好,那么这个就是「位」。「位」,其实也就是财,爱着财富、地位,也就是爱着五欲,爱着五欲所以不能够发出离心,不想要修学圣道,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个发出离心是要放下才可以,现在这里「着财位」就是自己放不下的地方,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是「着室家」,「着室家」明白一点说就是男女的欲,就是着这个欲,着这个欲就不能修学圣道。那么现在用这个戒波罗蜜多来对治这件事,来对治这个「室家」的事;用这个施波罗蜜来对治这个「着财位」,这样子这个「不发趣因」就消灭了,那么就能够发趣了,就能够愿意修学圣道,放下尘劳的事情,所以成立施波罗蜜多和戒波罗蜜多,是这样意思。这个其实世间上的事情都是无常的,虽然有可能一个人前生有一点栽培,今生也可能有些如意的事情,终究是要无常的。所以从无常的这个智慧去观察呢,应该是能放下,这个「施戒波罗蜜多」也就成就了。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密多。」
  这是前面解释这个施戒波罗蜜多所对治的这个相貌是这样子,现在说到这个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虽已发趣复退还因」,说这个人他是发心要了脱生死,有这种愿,想要得涅槃、想要得圣道,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做圣人,是发心了!发了心以后又「退还因」,又不发心了。为了对治这件事,就是立这个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退还因」,这个「退还因」是什么呢?
 
「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
  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那么他就是要广度众生,和众生要有来往的时候也不容易,就是「处生死有情」,在凡夫的世界,流转生死的这些众生。「违犯」,他触恼菩萨,触恼菩萨的时候,菩萨心里面就有苦了,「所生众苦」,这个苦若忍受得了还好,受不了的时候,「我不发菩提心了」,就退了,退心了。「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起的很多的苦恼,这个生了很多的苦自己忍受不住了,就退了道心,我不发趣了,我不想了生死了。
 
「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这个「及于长时善品加行」,这个「长时善品加行」,这个菩萨若想要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一方面要广度众生,一方面也要充实自己修学圣道,这都不是短时期能毕业的,要长时期地修学善法,长时期地修学善法的。乃至奢摩他、毗钵舍那也不是一天就成就了,要长时期地用功修行,长时期用功修行就有一个问题,「所生疲怠」,自然的就会有疲劳。譬如说要打般舟七,九十天不睡觉,也不卧下来,在那里老是……立一会儿可以,经行念佛,这是很辛苦的。说是要打禅七,打一个禅七可以,两个禅七就是会辛苦了,若打七个禅七也不算多,若打三年的禅七可能辛苦,可能是辛苦了!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个老法师说是打禅七,一天就是坐了七支香,坐了八支香。那老法师说:只坐八支香,那几时才能了生死呢?哎呀!这个话说出来不得了!看得出老法师的道力是很高,所以会说出这句话来。若是我们发心,一天坐八支香,坐那么多,坐三支香就好了!这就是因为就是怕辛苦,「疲怠」,就是疲劳懈怠,疲劳了自然就是要懈怠,所以「长时善品加行」就会懈怠,这是一件事。
  「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呢,初开始也可能会用慈悲心说法,但是看到众生有很多的罪过的时候,就用瞋心说法了,就会有这种事情。说是你是我徒弟,我是你师父,我呵斥你,似乎是也还能讲得过去;如果彼此间是同学的时候,你若说法的时候用瞋心,你呵斥人家就是有问题,就是容易引起问题。所以这里面包括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看众生「违犯所生众苦」,如果你这个菩萨抓不住这个慈悲心的时候,有的时候用瞋心说法就会有反应。如果菩萨还不能够警觉自己,菩萨这个慈悲心就没有了。「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这是说一个大概的相貌,其实里边的情形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我们说古代的时候,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师父慧思禅师就是有这个问题,那个道士、其他的人下毒药要毒死他,有这种事情,但是因为他本身有道行,所以毒不死他,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发无上菩提心做菩萨这是一句话,真实做起来的时候有很多问题。
  为欲对治所生疲怠,「退还因」是什么呢?就是这两种原因。一个你自己受到众生的触恼的时候,打击你,那么这时候你容易退还,退失道心。如果你自己修学圣道的时候辛苦,也容易退失道心。为了这个原因,要成立这个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众生「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的时候,你要加强你的忍波罗蜜。「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其实也是忍波罗蜜,就是要精进不可以懈怠。这个「所生疲怠」要精进波罗蜜,这个精进这里面也是忍,你若不能忍也就不能精进了。这个经论上常常地说到如理作意、正意念,这个你能成就忍波罗蜜、能成就精进波罗蜜要靠你自己的如理作意。你有如理作意的时候,你就能调整自己,我不可以不忍,我不可以不忍。若懈怠了的时候,他辛苦了就要懈怠,我不来坐禅了,要告假了;你若有如理作意呢,就能加强自己的精进。所以用如理作意来成就自己的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施波罗蜜,乃至戒波罗蜜,若没有如理作意就不行,一辛苦了的时候就容易退,就退下来。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现在底下就是成立这个禅波罗蜜和这个般若波罗蜜,他们有什么障碍呢?「对治虽已发趣」,说这个人也觉悟生死是苦,涅槃是安乐的,我要发心出离生死、要得涅槃。等到这样用功,这样发了心以后,也就正式这样采取行动了,「不复退还」,就是也成就了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用功修行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而失坏因」,结果又是把自己的道心破坏了,又失掉了。为了这个原因,要成「立定慧波罗蜜多」,要成立这个定慧波罗蜜多,禅波罗蜜和智慧波罗蜜。什么原因呢?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这个「失坏因」是什么呢?「谓诸散动」,就是心里面常散乱,老是向外攀缘。这件事有一点儿也可能不要紧,但是你若常常这样做呢,你的道心就容易失掉,就容易失掉。譬如说是这个自己常常坐禅,参加打禅七也好,不参加打禅七自己常常坐禅也好,忽然间有事情去办事,一办办了多少天。这个散乱了以后呢,散乱也能使令你身心疲劳,那么事情已经办完了,应该回来修行了,但是回来以后不修行。就是这个散乱了以后,就使令这个道心提不起来,也有这种问题。所以这个在凡位的时候的修行不容易,前面这个「彼入因果」那个地方已经提到,入了圣道以后修行还比较容易,在凡位的时候修行难,这里面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你常常的散乱,你心里面常常为色声香味触法在摇动,种种的妄想,就能够使令你这个正念就失掉。不要说我们没得圣道、没得禅定的人,得了圣道、得了禅定的大阿罗汉都怕这件事,都怕这件事,他就使令他这个禅定会失掉。那上面说这个走遥远的道路,也能使令这个人失掉禅定;会调解人家的纠纷,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纠纷了,这个阿罗汉去调解,也容易使令他禅定失掉,这就是散乱的一种事情,这个阿罗汉的禅定都因此而会失掉,都有这种事情。若是我们没得禅定,平常的人,更是容易失掉道心的,所以「失坏因者,谓诸散动」。从这些事情来看,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是很可赞叹的事情,但是你真实去行菩萨道,还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好一点,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行菩萨道很难。一方面不但是众生还没度,先把自己搞垮了,我看是容易是这样子的,事实上看起来也的确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散动」,这是一个「失坏因」。
  「及邪恶慧」,这个邪恶的智慧就是邪知邪见,也能使令自己失掉了道心,不发无上菩提心,我不修行了,会有这种事情。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所以前面这一段就是为了这个「失坏因者,谓诸散动」,来对治这个散动,所以要成立这个禅波罗蜜,成立禅波罗蜜。这个对治这个「邪恶慧」,要成立般若波罗蜜。这个「邪恶慧」分几种:一种是这个人没得禅定,没得禅定他自己也可以静坐,在那分别,分别出一种邪知邪见来,啊!他自己执着,执着这个,那么就有了「邪恶慧」。已经成就了禅定的人,他这个分别心特别强,也会分别出来一种邪知邪见的事情,那么有了这个邪知邪见,他执持不舍,就成了「邪恶慧」。所以从这些事情看出来,我们用功修行一定常常要读经,你常常要读一部修多罗,你所相应法,那个法门相应的,与你修行相应的那部经典,你要常常读。读呢,就能够轨范,轨范你的知见。你常常读《金刚经》也好,常常读《大般若经》也好,常读《宝积经》,常读《华严经》、《法华经》也好,《楞伽经》也好,总而言之要读经。说我也不读经,什么波罗蜜我都不要,我就是多静坐,靠不住,你靠不住,有这种事情的。所以应该为了对治这个邪恶慧,你要修学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我们现在没有成就这个圣人的智慧,就是闻思修三慧了,闻思修三慧从那里来?要从修多罗里面来,从十二分教,那么从那里去学习闻思修,你就有了般若波罗蜜,就能对治这个邪恶慧,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这也是错误了。这是佛这样说的,我们要按照这样去学习,所以在没有入圣位之前,不可以离文字的佛法的。这个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这个大菩萨,就是乃至到弥勒菩萨,他还要来佛边听法。龙树菩萨说:你还没有成佛,你还是有所不足,你还是要向佛学习的,何况没有到等觉菩萨那么高的境界?何况你是生死凡夫?怎么可以说是不离文字呢?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一定要是以修多罗,以圣言量为准,一定是要这样。所以「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这样子来成立禅波罗蜜、成立这个般若波罗蜜,来对治这个失坏因。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前面这一大段这里结束,成立这个「对治所治障」,就是成立能治的六波罗蜜来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就是只是成立六个数目的波罗蜜,就正好,不多不少,就可以了。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前面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这以下是第二个原因「证诸佛法所依处故」,成立六波罗蜜多。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个「证诸佛法」,的确是以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的,你没有般若波罗蜜你不能够得悟圣道,得悟第一义谛的,但是单独般若波罗蜜还不行。所以这里面从头说,「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这四个波罗蜜多是不散动的条件,使令你心能静下来,所以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能使令你内心寂静下来,能够不散动。
  「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这一句话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解释是指般若波罗蜜说,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是不散动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禅波罗蜜所成就的,是禅波罗蜜所成就。那么这么讲也有道理,如果说「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的因缘,所以「次一波罗蜜」这就是禅波罗蜜,禅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不散动成就了,就是禅波罗蜜多,这样讲。「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这般若波罗蜜就成就了,这样讲我看也是可以。
  「此不散动为依止故」,此禅波罗蜜能令你心不散乱,不动乱,以此为依止处,这个「依止」是安住的意思,安住在禅定里边你的智慧就有力量了。「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你就能够如诸法实相的真实性去觉悟「等觉诸法真义」,这个相等的觉悟,如果他本身是二,你觉悟是三,那就不等,就是不平等;如果本身是一,你说是二也不行;他本身是三,你说是二也不行,就是一定要相等。相等地觉悟了诸法真实义,这是大智慧的功能,「便能证得一切佛法」了。这样说呢,主要是般若能够「等觉诸法真义」,但是要有不散动为依止。这个禅的不散动,要靠前四波罗蜜多的不散动因才能成就禅波罗蜜,成就了禅波罗蜜为依止才能般若波罗蜜多才能成立,这时候才能觉悟,才能证悟诸佛法。
  「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所以只立这六个数,不需多也不用少,就正好,那么这是约证悟佛法来说。前面是对治障,这里是成就佛法;那个是破恶,这个是生善,生第一义善,约这两个意思来解释。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这底下是第三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就是「随顺成熟诸有情故」,约这个意思来解释这个六波罗蜜这个六数。「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这个菩萨发大悲心教化众生,那和众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你才能够教化。如果大家都成了怨家了,那是不能度化众生的。怎么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呢?「由施波罗蜜多故」,你一定要有施,布施,或者是财的布施,或者是法的布施。这样子「于诸有情能正摄受」,那对于所接引的众生,你才能接引他来到佛法里面来,这个「摄受」有个接引的意思。接引的意思呢,但是有的经论上说到折伏,摄受和折伏是相对的。譬如说这个众生他的心性是很柔和的,那么就可以摄受他;如果他是很强暴的,作恶事的,要折伏,折伏他。那么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两个态度,这两个态度都是接引众生的,但是摄受的比例应该是多数的,折伏应该是少数的。这里是说用这个财布施、用这个法布施来接引众生,众生本身或者是有什么困难,你能救护他,安慰他,安慰他的心情,解除他的困难,那么彼此间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样子你才能够来利益他,所以叫「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这个菩萨要度化众生,菩萨本身一定要持戒,菩萨本身要持戒,持这个或者是五戒,或者是八戒,或者是比丘戒,或者菩萨戒,应该是持菩萨戒,那么能不杀、不盗、不YIN欲、不饮酒很多的戒。你若有了这样的戒波罗蜜多的关系,「于诸有情能不毁害」,你不会去伤害一切众生的,因为你不杀、不盗嘛,没有杀害众生的事情,所以对于众生不会有毁害。你想度化众生,如果你不持戒,你就会伤害到众生,那就不能度众生了。所以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一定布施波罗蜜多,还要有戒波罗蜜多才可以。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说是你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你能持戒不杀害众生,但是众生不管你那一套,众生还可能会来伤害你的,那怎么办呢?菩萨还有办法,「由忍波罗蜜多」的关系,虽然遭受到众生的毁害,「而能忍受」,菩萨能够容忍,能容忍这件事,而不计较这件事,不介意这件事,所以和众生还是无障碍的。这个菩萨若能这样做呢,菩萨不伤害一切众生,众生伤害他他能忍受,照理说应该是感动了,菩萨这种德行能感动了众生的愚痴,所以对于众生应该是能度化的。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这个众生也可能受到菩萨的感动,也能相信佛法了,也可以修学圣道。但是有的众生力不从心,想要做做不来,那么菩萨有精进波罗蜜多,「能助经营彼所应作」,能帮助他去经营他所作的事业,能帮助他作事。那么使令他所计划做的事情容易成就,那么这个众生得到菩萨的恩德更多了,更能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了。这个菩萨要有这种功德,真是菩萨的伟大在这里可以看出来。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面这是四个波罗蜜多,这四个波罗蜜多在这里做一个结束。「即由如是摄利因缘」,即由前面这四个波罗蜜多能摄受众生、能饶益众生的关系,能对众生有所利益,能够接引他来到佛法里面来。「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这样做的结果,众生是怎么样的情形呢?「令诸有情于成熟事」,于这个解脱生死的大事「有所堪任」,就是善法可以成熟了。就是像这个,譬如说做饭,这个米是生的,你把他做熟了,熟了就是可以用了,可以吃了。原来的众生这个身口意你想让他学习佛法很难很难的,但是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四个波罗蜜多,和众生的关系逐渐地感化,到这个时候好象这个饭成熟了可以吃了,就是众生这个身口意比较调柔了,他可以修学佛法了,能达到这个程度了。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这个众生被菩萨的教化成熟了,这个信心增强了,有所堪任了,能够发心修学佛法了,「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众生心还没有能够寂静下来,「令其得定」,你可以开导他去令他学习奢摩他,令他心静下来。这个地方,心要定,其实总起来说呢,心里面烦躁,心里面老是要攀缘,就是因为欲的关系,因为欲的关系这就是这样子。心要定呢,一定欲要轻,不一定是断欲,但是欲要轻才可以,不然的话心很难定,很难定下来。「心已定者令得解脱」,说是这个人他心能够安静下来,能定下来,「令得解脱」,要使令他学习般若,学习佛法的般若波罗蜜,他就可以得圣道了,可以得解脱生死了。「于开悟时彼得成熟」,这个学习般若令得解脱这件事,就是「于开悟时彼得成熟」,他就学习佛法,从闻思修的学习中,他心里面的智慧渐渐地增长,就得开悟;得到智慧、得到佛法的般若了,他就明白了。「彼得成熟」,这个时候他就善根成熟了,可以得解脱了。就是要学习,从闻思修上的学习,他就可以得成圣道了,那叫做「令得解脱」,是这样子。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这是结束这第三段;证悟诸佛法故,成立六数。「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我刚才解释随顺圣道,也可以说是随顺众生,随顺众生他就逐渐地教化呢,善根成熟了。这个随顺一切有情、成熟一切有情,从这个立场来讲呢,「唯立六数,应如是知」,这个波罗蜜立六个,立六个数就好了,也不需要多,也不要少。「应如是知」,应该这样知道就好了。
 
   乙、相2
    一、六种最胜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
  第五章是「彼入因果」,这一大章里面第一科是「总明因果」,第二科是「十门分别」。「十门分别」里面第一科是「长行」,「长行」里边一共有十大科,第一科是「数」,为什么是六波罗蜜多,而不是五也不是七?在前面以三个理由说过了。这以下是第二科「相」。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此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知道他是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因为世间上其他的不是佛教徒也有这六种事情,也可能有这六种事情,或者声闻、缘觉是佛教徒,那他也有这六种功德的,那么菩萨的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
 
「由六种最胜故:」
  因为菩萨他所学习的波罗蜜多有六种殊胜的相貌,不是凡夫,不是声闻缘觉所能及的。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
  第一个是「所依最胜」,就是学习六波罗蜜多所依止的,所依止的是什么呢?就是最殊胜的无上菩提心。这无上菩提心是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的一个发动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无上菩提心。就是为什么菩萨要去修学六波罗蜜呢?是为得无上菩提的关系,所以他所依止的无上菩提是最殊胜的,不是凡夫也不是二乘所有的,所以能超过了世间的凡夫、超过二乘人的,所以叫做「所依最胜」。这个「菩提心」,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我们是常常地说这句话的,但是这个在经论里边对于这件事是有具体的说明的。通常说菩提心是分两种:一个世俗的菩提心,一个是胜义的菩提心。世俗的菩提心怎么讲呢?就是我们是个生死凡夫,我们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想要成佛,这个时候从自己的诚恳心里面发出来一个坚定的意愿,我要成佛,那么这是世俗菩提心。第二种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人,他的无上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那个是圣人的境界了。
  这个世俗菩提心在经论里面是有个文句的,有个仪式的,就是自己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在内心里面一个时期的酝酿,忽然间感觉到我要这样子,于是乎他要在他的亲教师那里,就是坞波陀耶那里,那么他要当然是应该是三顶礼,然后跪在这个亲教师那里,他对这个亲教师说:「长老忆念,我如是名」,我叫这个名字,我某某人。「从今日始」,就是从今天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这个文是出在《显扬圣教论》上面,这上面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和出家人在一起,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子。我再念一遍:「长老忆念」,就是我们通常说「大德一心念」这个意思一样。「长老忆念,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一拜而起。
  那么发了无上菩提心了,他就要修学六波罗蜜,我们通常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是别人告诉你,你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发菩提心了。这不算数!这个只是就这样学一学就是了,这里说发菩提心是自己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感觉到我不愿意作凡夫,我也不想做阿罗汉,我要成佛,是自己从诚心里面发出来一个意愿,发这个真诚的意愿,这个时候可以名之为发菩提心了,是这样意思。那么发了无上菩提心了,那么这个人就是菩萨了。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受五戒,五戒就是菩萨戒;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比丘戒也是菩萨戒。发了无上菩提心,当然也还是受菩萨戒,那么这个人就是大菩萨了。
  大菩萨的时候,他就是常常地要修学六波罗蜜,修学六波罗蜜的。这样的由菩提心为依止,而去修学六波罗蜜,这个六波罗蜜是最殊胜的,所以叫「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若是其他的人,其他的世间上的人,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的时候,做一般的社会的慈善事业也好,他的动机在那里?动机在什么地方?可能好的动机就是,「哎呀,你没有衣服穿,我送你衣服」,就是有这么一点同情心而已,就是令你得到世间上的福利,就是这样子而已,这还是好一点的。若是佛教徒,有了出离心的佛教徒,那他可能是:「愿以此功德,令我能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我得阿罗汉果,使令我得阿罗汉果」,那这就是更高一点的了。但是这还是只能够自己在佛法里面有成就,而不是普度一切众生齐成佛道的,所以这个「所依最胜」这是大菩萨境界。
 
「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
  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有了行动了,那么「由事最胜」。怎么叫做「由事最胜」呢?「谓具足现行故」,就是譬如说修这个布施波罗蜜多,这个菩萨他这个世间的财富他能够去布施给一切众生,就是他内里面的他的生命都可以布施给一切众生,是能「具足现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特别圆满的,所以叫做「具足现行故」。但是我们去读《华严经》、读《法华经》、读《大般若经》,读这些经论上看,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是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他要去度化众生的时候,有所布施或者做什么,都是很智慧的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不是这种意思的。
 
「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由处最胜」,就是所饶益的地方,他修学六波罗蜜多是利益谁呢?「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就是怨亲平等地利益他们,所以叫「一切有情」。这个「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这个「安乐」是指现在说,菩萨有这样的行动,行六波罗蜜利益众生,对于他现在能得到安乐,而这件事将来还能得到利益的,就是这个生命以后他还是能得到利益的,所以这个「安乐」是现在,「利益」是将来。就是有的人做的事情只是现在,只是现在得到一点利益,将来没有什么利益。譬如说是你饿了,我给你饭吃,这是现在得到一点利益,将来恐怕不行。所以菩萨的想法就是看的很长远,看的很长远的,因为众生的苦恼我们通常所觉悟到的就是大寒大热,唉呀!这个受不了,苦恼。或者有病痛了,这是苦恼的事情。其实若按菩萨的大悲心、般若智慧的观察,众生苦恼的原因是他内心的烦恼,不是我没有衣服穿这个苦恼,这个苦恼不是根本的,根本的苦恼是你内心的执着心,是你的烦恼,所以菩萨要度化众生就想到这个根本的这个地方,要给你智慧。给你智慧,当然也会在生活上也可以给你安慰,但是菩萨他的心情,你生活上得到了救济,但是你内心里面的苦恼的原因没有除掉,苦恼还是不能消灭的,还是不能消灭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所以这个「利益安乐」他是看得很长远。譬如我们现在自己观察自己,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现在的生活上有利益,是对将来也有利益呢?来生也有利益吗?我们若这样想一想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事情?所以这个菩萨「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
  这个「方便」在这里来说呢,可以说是行动。你做这样行动的智慧,「善巧」是智慧,你做这样事情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件事,这个智慧是最殊胜的。他用什么智慧来作这件事呢?「谓无分别智所摄受」,这个「摄受」在这里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加持,或者用这个字解释也可以,用无分别智来加持这件事的。这个「无分别智」怎么讲呢?这个「分别智」、「无分别智」,应该是这么说。这个「分别」,分别心呢,通常我们说我们的心情……譬如说拿这个布施波罗蜜,总是有布施的财物、有施者、受者,这三方面具足了,那么称之为布施。但是我们分别,我是能布施的,你是接受的,还有一个财物,这样的分别呢,这个布施这是一般的境界。现在菩萨是「无分别智」,这个施者也不可得,受者也不可得,财物也不可得,没有这种分别心,用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件事,这叫做「方便善巧最胜」。这个「无分别智」我们前文也提到过,这是圣人的境界,得无生法忍的圣人,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才有这种智慧,他用这个智慧去行六波罗蜜的,行这个施波罗蜜的,所以叫做「无分别智所摄受故」,这是大菩萨境界,是圣人,所以这个功德是特别殊胜了。
 
「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是第五个最殊胜的理由。「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前面是「由所依最胜」,是他最初行六波罗蜜一开始的时候先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了的,那是最初的动机。这里是你每一样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要有「回向」,做一样功德的时候他有「回向」。「回向最胜」,最殊胜,什么呢?「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就是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而不是说是得到人天的福报的,也不是得阿罗汉果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齐成佛道的,所以叫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这个前面的「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那么这应该是回向真如的意思,回向真如;前面这个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那是回向众生。回向众生、回向真如、回向无上菩提。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这个「回向最胜」,刚才这样的解释是单指菩萨自己内心的回向,回向无上菩提。但是在菩萨的心情里面也是愿意和一切众生齐成佛道的,所以也应该包括在劝导众生也发心愿成无上菩提的,也应该有这样意思。不过这是要菩萨的智慧,他或者这样做,或者没有表现出来也可能的。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第六个是「清净最胜」,就是由无上菩提心来推动这件事,由无分别智来做这件事。可是究竟地说呢,菩萨另外还有一个清净的最殊胜,「谓烦恼所知二障」,这个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种烦恼是「无障」,没有这两种障。「二障无障」,没有这两种障了,这个时候这是成佛的境界。成了佛的人,他心里面也没有烦恼障、也没有所知障。「所集起故」,由这样的清净心来集起六波罗蜜,来饶益一切众生的,所以这个六波罗蜜是太清净了,是太殊胜了,不是凡夫和二乘所能及的,这是第六。
  这是「由六种最胜故」,这是大乘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的相貌,由六种相应的六波罗蜜。
 
    二、四句分别
「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
  前面说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这底下还指相貌,叫「四句分别」。说是我们一个人也肯去修学这个布施,这个布施是波罗蜜多吗?「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是布施吗?这是提出两个问题。这底下回答,「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应该说成四句,这个问题就是解答了。
  「有施非波罗蜜多」,说是有的人也愿意做慈善事业,救护一切众生的苦难,但是不一定是波罗蜜多,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这六种最胜,那他就不是波罗蜜多。这样说连阿罗汉,小乘佛教学者都包括在内了,小乘佛教徒所修的布施、持戒……这六种还不能称之为波罗蜜多的。「有施非波罗蜜多」,就是因为没有这六种最胜的相应。那么「是波罗蜜多」而不是施,就是你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六种最胜的相应,就「是波罗蜜多」,但是不是施,因为他是持戒、忍辱、精进……这五个。那么有「是施」又是波罗蜜多,就是修布施的时候,有这六种最胜的功德的相应,就是也是施也是波罗蜜多。有的呢,也不是施也不是波罗蜜多,那就是这个持戒那五法没有六种最胜的相应,那就是不是波罗蜜多也不是施,这么四句。那么这个施做这么四句,这个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做这么四句。而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就是又是波罗蜜多,又是六法,那就是最殊胜的六波罗蜜了。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如其所应,应该明白了,是这样意思。
 
   丙、次第
「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这是第三个「次第」。第一是「数」,第二是「相」,第三个是「次第」。什么原因「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这样的次第而说?先说布施,而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呢?怎么这样的次第呢?这个六波罗蜜多里边而先说布施波罗蜜多,先说布施,而后才说持戒。「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就是成了这样的次第了,是这样意思。这个六波罗蜜多里面,这个布施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容易的先说,难的就是在后,是这样意思。
  在这个《入中论》,《入中论》上面说出来一个理由,这个六波罗蜜多先说布施波罗蜜多的一个理由,那个上面说是有四句话:「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这个《入中论》上说出这么个理由来,说这么个理由要先说布施这个理由。「彼诸众生皆求乐」,彼一切众生,不管是哪一个众生,他都是希求安乐自在的,不愿意苦恼。这个什么苦恼呢?就是饥渴,饥饿或者渴,这都是苦恼,有病痛是苦恼,饿渴病痛,各式各样的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是苦恼,那么怎么样才能远离这样的苦恼呢?就是要有饮食、要穿衣服、要有医药、要有住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要有这些事情,我们才能够解除这些饥渴、病痛种种的苦恼。而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东西,有这些因缘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得安乐了一点,而这些因缘从哪里来呢?「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若没有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没有乐,那么这些安乐的资具从哪里来呢?「知受用具从施出」,这个佛陀大智慧,知道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东西「从施出」,从布施来的,「故佛先说布施论」,所以佛先说布施波罗蜜,让你对于其他的众生生活困难,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你要布施给他,令他生活安乐,你将来的生活就安乐了,「故佛先说布施论」。这个布施是因为我们要生活安乐,要布施,这个《入中论》上说出这么个理由来。
  这个也是在六种波罗蜜多里边,布施比较容易做,所以先说布施。这个常常做布施,而后就有可能发心持戒,就能发心持戒了。这个当然最初能够相信佛法,多数是从善恶果报上生信心,感觉到这样的说法是合道理,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那么我做善不要做恶,我行的布施将来会得到大富,这样子我就可以做功德,布施。持戒呢,进一步持戒,持戒也就是比布施是难一点,布施是偶然的我也可以做一做,不是长时期,那么当然也是随人的意了。这个持戒是个长时期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就感觉到不自由,这就难一点。可是若听说持戒能得尊贵身,得人间天上尊贵的身相,喔,这也是很好,那么就会发心持戒。布施、持戒,常常持戒呢,也就可能会忍辱。智慧增长了,就不和人家计较什么事情,就能够忍辱;有什么毁辱的事情,心里面不介意,不介意这件事。我又想起来韩信这个人,我看这个韩信的传,他以前是常忍辱的,受胯下之辱怎么怎么地,他就一直地向前进,当他最后不忍辱的时候他就垮台了,看韩信的传我看就是这样子。那么佛教徒,佛先告诉我们了,我们社会上的事情,若读书呢孔孟之道也提到这些事情,也可能会学习。我们多读古人书,多读好书,也能接触到这样的智慧的语言,人不要同人家斗争,要忍辱。可是世间上的书说这种语言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你不时时能见到的,唯独佛法里面时时能看到,能开示我们要忍辱。凭我,受你的毁辱?我怕你吗?很容易地就会生出这个分别心,很容易的。但是你若学习佛法,就不是,我受你的毁辱,多谢你考验考验我,不是很好吗?所以学习忍辱是应该。布施、持戒、忍辱,能够忍辱这是要有智慧的,然后能够精进,也就能够精进了。精进还不是容易的事情,然后修禅定了,然后能修智慧。这个说布施,先修布施呢,能够把自己的可爱的财富能布施,这一定是一个能耐得住淡泊的人才能够这样做。耐得住淡泊的人呢,对于钱能够容易舍。那么耐得住淡泊的人也容易持戒,也能够持戒。所以布施、持戒,逐渐地能够忍辱,乃至到智慧,所以「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这个若是佛法是常提到一件事,要正忆念,就是如理作意,用智慧去观察思惟,这叫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我们从佛法的理论上看,人的生命是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完全是你自己的创造的。我们若想要我们的生命理想一点,更殊胜一点,一定要多做功德。我们若是做了错误的事情,将来你的生命就是苦恼。你若是从这一方面去思惟观察,就是应该积极地做功德,积集地作功德,这样子我们将来前面是光明的、是幸福的,佛法的理论是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所以这个从容易做的功德开始,逐渐地逐渐地增长智慧,逐渐地就会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精进、禅定、智慧。说我做不来,我知道做好,但是做不来,是的,是不容易做,不容易做呢,但是逐渐地增长自己的能力,逐渐地增长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做到了。其中有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智慧和禅定这两样事,你智慧增长了,以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能做。若多静坐的人调伏这个狂乱的心的时候,你多少有一点进步的时候,你以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你现在认为能做到,就能。所以这个定和智慧是改造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要增长智慧。增长智慧,我现在又说这个分别心的话,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好象把在家居士放在外边了。常常的读佛经,读佛书,常常的读佛菩萨、阿罗汉的这个著作,你就容易增长智慧,智慧容易增长。容易增长就容易改变自己,改造自己。说我出了家了的时候,我不愿意读书,我不愿意读经,你不愿意读经你的智慧不增长,你的智慧没有办法增长的。智慧不增长,你功德也不增长,你不能改造自己,不能改造自己就是不能进步,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其实也应该这样说,所有的佛教徒都一样,只要常常读佛经,你常常阅读佛经,常常思惟,你的智慧就增长。智慧增长了,你自己就会常常的纠正自己,你的无上菩提的大道就开始进步了。所以「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这是一个解释。
  其次呢,在这个《大庄严经论》说到,「后后波罗蜜多能清净前前波罗蜜多」。譬如说是这个我能够持戒,我能持戒呢,你若修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这个戒的力量使令你的布施波罗蜜多得清净。我以前也说过,譬如说这个人他也能布施,做种种的利益人的事情,但是不持戒,不持戒结果会怎么样情形呢?当然不是决定,有可能会变成什么情形呢?你布施是得大富,结果是什么呢?到畜生世界去得大富,畜生世界去得大富贵。譬如说是做一个大象,国王非常爱护这个象,给它对人的待遇还好,这个大象能享受很大的福报。或者现在这个有钱人的狗,享受的也和人差不多,能胜过贫苦人的境界,这就是这么回事。若是你能够持戒呢,你又能修布施,那就是来做人或者到天上去享福,那不是好过畜生太多了,所以持戒能使令布施波罗蜜多得清净,高尚一点,这个持戒。你若能够忍辱呢,又能使令持戒得清净,说我发心持戒非常的值得赞叹、值得尊重的事情,但是你若不忍辱,你的戒还不容易清净,还是不容易清净的。所以要忍辱,所以忍辱要比持戒还难。那么又能精进,又能禅定,又能般若,那就成了圣人了。所以后后能清净前前,也就是后后能生前前波罗蜜多,那么前前生后后波罗蜜多,后后能清净前前波罗蜜多,所以如是次第,这六波罗蜜的次第是这样子。
 
   丁、训词
「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
  这是第四,甲乙丙丁这个丁,「训词」,这个波罗蜜多的名字的解释。「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他这个有总名、有别名,「波罗蜜多」是总名,这六个都可以名之为「波罗蜜多」,这是总名。可是每一个「波罗蜜多」有他的别名,这个叫做布施,那个叫做持戒,乃至智慧。所以「训释名言」有总名、有别名的不同,你讲一讲我听听,是这样意思。
 
「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
  这是先解释这个总名,这个菩萨所修的波罗蜜多在一切世间的生死凡夫里边,乃至到声闻缘觉的圣人,他们也都能够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这些善法,在这么多的人的善法里边,菩萨的六波罗蜜多是「最为殊胜」,是最第一的,超过了他们的善法。「能到彼岸」,能由此岸到彼岸那边去,是最殊胜的。这个世间人修行的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顶多在人天里面享受一点福报,就只此而已。若是阿罗汉和独觉,辟支佛这些圣人是能到涅槃的彼岸的,他修行这个六波罗蜜能有这样的殊胜的境界的,「能到彼岸」。但是不能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彼岸,因为他没有那样的愿,唯有菩萨能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究竟处,「是故通称波罗蜜多」。若这样说呢,阿罗汉还没有到这里,就不能名之为波罗蜜多了。这是解释这个总名,这样说这个「波罗蜜多」翻到中国话是到彼岸,而是最殊胜的意思,最殊胜的名之为「波罗蜜多」。
 
「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这底下解释每一个波罗蜜多的别名。「又能破裂悭吝」,这是解释这个布施波罗蜜的布施这个名字,这个布施波罗蜜多他有什么好处呢?「又能破裂悭吝」,这个「悭吝」是我们心里上的烦恼,你能布施就能够破除去内心里面这个「悭吝」的烦恼,不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不肯拿出力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那就叫做「悭吝」。你用这个布施就能破除这个烦恼,破除内心这个「悭吝」的烦恼。这个「悭吝」有什么不好呢?「贫穷」,是「贫穷」的一个因,「贫穷」是「悭吝」的果。那么你若能布施呢,就破除去「悭吝」的因和「贫穷」的果了,能有这种作用。
  「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能引得广大财位」,你能布施了,不但能破除去悭吝、贫穷,将来你还能得到广大的财富,地位也高尚了,能够有这种好处。「福德资粮」,你若在佛法里面,你有佛法的气氛,你在佛法里面做功德,或者你在做功德的时候有佛法的气氛,回向无上菩提了,那么你这个广大财位,得到广大财位的时候,你这个大福德还有能力引导你向于圣道,所以叫做「资粮」。如果你没有佛法的气氛,说我在社会上做了很多功德,不能做资粮,你是做功德了,很多人得到你的好处,你将来也可能得到很大很多的福德,但是就被那个福德迷住了,颠倒迷惑,继续地放逸而不能向于圣道,没有这个能力。你若是有佛法的气氛,同样的做功德,而那个功德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颠倒,还能有时间学习佛法。虽然是大富人,同样是大富翁,但是他能拿出时间来学习佛法,他说我有时间。你如果只是在社会上做功德,你没有佛法的熏习的时候,等到果报来的时候,没有时间学习佛法。说是你有好朋友引导你来信佛,你来参加打禅七,我没有时间;参加念佛,我没有时间,他就是不是资粮,不是佛法的资粮。你若是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了,或者发出离心都好,他能「破裂悭吝、贫穷」,「能引得广大财位」,还能做圣道的「资粮」,「故名为施」,所以叫做布施。
  我心里头有的时候也在想,有些人文章写的很好,那就是智慧,特别地有什么事情他有智慧处理事情,能驾御天下的英雄豪杰,他能统治国家,有那种本事。这种人也是做了大功德的,但是就是没有佛法的气氛,没有栽培善根,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很遗憾。所以我们世间上事情,我们用凡夫的眼睛看,哎呀!这个功德很大,很多很多人赞叹。若佛菩萨来看呢,有的是可以赞叹,有的人是苦恼,自己为自己制造苦恼,自己为自己制造苦恼,并不是可以乐观的;你若用佛法的观点去看世间上的事情,应该是这样说的。
 
「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现在解释这个戒波罗蜜多「戒」的这个名字。这个戒法,或者我们受三皈五戒,或者受十善戒,受菩萨戒,或者受这个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这个戒有什么好处呢?「息灭恶戒、恶趣」。这个「恶戒」怎么讲呢?就是在印度的外道,他们有恶戒,譬如说这个人他学习狗、学习鸡、学习牛,向牛学习,那么这等于就是一种恶戒。这样的外道我们在《阿含经》里面看见,他就有机会来见佛,就问佛,他说他向牛学习、向狗学习、向鸡学习,将来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佛说:「不要说」,你越说不要说,他偏要又问。佛说:「你一定要问,我就告诉你。如果你这个戒持得清净的话,你将来就是做牛,你将来就做狗,你将来就做鸡。如果你若犯戒了,就是下地狱」佛就这么告诉他,就是有这种,佛这么说。我以前也说过,为什么那个人向牛学习,向狗学习,向鸡学习,为什么做这种愚痴的事情呢?这个经论上有说出个原因来,就是这个外道,有的修了禅定有了神通了,有了神通的时候他一入定就看见这个牛死了,看见牛死了,哦!它生到天上去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牛为什么能生天,他不知道,那个原因他不知道,他就看牛生天了他就疑惑:喔,牛的行为是生天的原因。于是乎他就向牛学习,告诉他的徒弟,你们都去向牛学,苦也要受,你受这个苦你将来可以生天。他看到一个鸡死了,看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哦!是这样子。这是你们所不知道的」,所以告诉他徒弟,你向狗学习、你向鸡学习,就是等于持鸡戒、持狗戒,就是这样子。现在我们学习佛法了,不可以这样做这种愚蠢的事情,要「息灭恶戒」,要学习佛法的善戒,要这样子,「息灭恶戒」,另外一种情形呢,就是世间上以杀盗YIN妄做职业的人,以杀生做职业的、以偷盗做职业的,各种非法事业做职业的人,他就是得要那样做,不那样做也等于就是犯戒了,有这种事情,那也就是恶戒。现在佛说不可以这样子做这些恶事,我们要学习佛法的善戒,要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饮酒,乃至种种的菩萨戒、比丘戒,息灭这些恶戒,那么这是最光明的事情,最高尚的一种行为。这个你若持佛法所制定的戒,就有这种好处,能「灭恶戒」。
  「恶趣」,「恶趣」是什么呢?是恶戒的果。你持恶戒,将来就到三恶道去。你若不持恶戒,能持佛法中的戒,就是灭了恶戒也灭了恶趣,就不受这种苦恼的果报。「及能取得善趣」,你若能够受这么多佛法的戒,将来一定在人天里面,能到佛世界去都可以,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及能取得等持」,这个「等持」就是定,就是三昧。三摩地翻个中国话,翻个「等持」。因为你若是能持戒,你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饮酒,不做这些非法的事情,你心安,你心很安。那么你有这个安的基础,你才去静坐,摄心不乱,就容易成就,所以「及能取得等持」。若是你去杀生、去偷盗,你和人说了谎话的时候,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的时候,你心就不安,你心不安。或者那些烦恼事情来找你麻烦,你那能修禅定呢?是不能得「等持」。所以戒能增上定,这个原因就在这里。「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这个「息灭恶戒、恶趣」是灭恶,「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这个善法他能灭恶,而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可爱的果报。这个施波罗蜜也是,戒也是这样子。
 
「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这底下解释第三个「灭尽忿怒」这个忍波罗蜜,这个「灭尽忿怒」。这个忍波罗蜜就是人所不容易修的,不容易修这个忍,你叫我持戒还可以,叫我布施也可以,叫我忍是很难的。但是这个忍有什么好处呢?也有好处,能「灭尽忿怒」,使令你的心平静,不烦恼,没有这个「忿怒」的烦恼。还有第二个好处,没有「怨仇」,没有怨家。你忿怒了的时候,你就制造一个敌人,那就是一个有「怨仇」的一个人,有「怨仇」的人他要找你麻烦,要报仇的。现在灭尽了自家的「忿怒」,也灭除了一个「怨仇」,不结怨与人,你不是很好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及能善住自他安隐」,这是得到的好处,这个得什么好处?能善住自身的安隐;你心里不忿怒,那么自己很安闲、很自在,你不要动瞋心。有这个引起瞋心的这个因缘出现的时候,你不瞋,不忿怒,自己控制自己,不忿怒,那么你心里面很安隐、很自在、很快乐。你可以看一看忿怒的那个人,你自己没有忿怒的时候,看见别人忿怒的时候,你注意那个忿怒的相貌,你就知道忿怒的时候是苦恼,不忿怒不就是很自在吗?所以应该不要忿怒。那么有了问题,有问题你不忿怒,心里面平静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用忿怒来解决问题,不要。
  我以前也说过这件事,我现在还想重说,有人要跟我出家,要什么条件跟我出家?我说你不要忿怒你就可以出家,你不用瞋心来讲话,你就可以出家。我当时说完了,我还感觉到我这个条件是很好,但是后来一想,这个条件太高了,太高,不容易,不忿怒不容易。但是佛是大智慧人,这无著菩萨也是大智慧人,才说出这种智慧的语言,告诉你不忿怒的好处。不忿怒有什么好处呢?你自己不忿怒,你就没有怨仇,没有仇恨的人,没有仇恨的人你不是很好吗?
  第二个好处呢,你自己心安隐,自己很自在,这是第二个好处。第三个好处,还令他人也安隐。因为你不忿怒,对方受到你的感动,他也不忿怒,大家都很平安、很自在,就是很快乐,这不是很好吗?这个经上也说,由忍波罗蜜得三十二相的,佛的三十二相是由忍波罗蜜成就的,所以这个忍是成佛的相好的一个因缘,一种因缘,所以应该忍。
  我刚才说过,有问题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平静地去处理问题,不需要用忿怒来处理问题。这样子,你心里面平静去处理问题,好过忿怒心去处理问题。你心一冲动,有时候失掉理智,事情就做错了;若是心理平静呢,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少,当然这是要智慧的。你心里面平静,智慧也容易发出来,所以应该不要忿怒,应该学习忍,安忍,于苦无动。不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不要动。所以从智慧上的观察,忍有这样的好处,我们应该学习忍,学习这个忍。就是自己常常的静坐的时候,常给自己的一个消息,我要学习忍。我们若不静坐,心里散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忍,也可以,但是你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学习忍,和散乱心的时候自己要求自己不同,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印象深刻一点,你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时候,这个修习忍波罗蜜的因缘出现的时候,你立刻就想起来我要修忍,那个记忆力强一点,敏感一点,强一点,你这时候就自己看自己,别人在毁辱你的时候,你心里面不动,也是很快乐的,还是很快乐的,的确是快乐的事情,不动,心不要动。那么这时候你先知道修忍的功德、不忍的过失,我是愿意那个过失呢?我愿意那个功德呢?当然应该远离过失,去争取功德,自然是应该这样,那么就学习这个忍波罗蜜,自己要求自己这样做。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
  这是第四个波罗蜜多,就是精进波罗蜜多。「又能远离所有懈怠」,这个精进有什么好处呢?能够「远离所有懈怠」,就是应该这个时候去做功德,但是心里面提不起劲儿,不肯去做,但是若有放逸的事情来了,你的精神就来了,他就肯去做,所以这个懈怠和放逸多数是连在一起的,懈怠、放逸。你若有精进波罗蜜多呢,这还是要有智慧,智慧思推自己我若不做功德,我将来的生命是苦恼的,自己勉强自己不要懈怠,去做功德。我这个时候要静坐,我这个时候要读经,我这个时候要拜佛,我这个时候去做利益人的事情去,不懈怠。那么不懈怠呢,也就不会做这些「恶不善法」,「不善」就是恶,做这些伤害他人的事情也不要做。这个「懈怠、恶不善法」,「恶不善法」有两种:一种是没生起的时候,要生起还没生起,把他停下来,这是一种。第二种呢,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要消灭他,要息灭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要把他停下来。没生起的不要生起,已经生起的要停下来,要改善自己,要这样子。
  「及能出生无量善法」,由于精进的关系,他就能够发动种种的功德,或者别人发动种种功德的因缘,让我去合作,我马上去同你合作做种种功德,或者自己发动一些善法的因缘做种种功德,所以「及能出生无量善法」。「无量善法」也分这两类:一个是没生起的应该生起,已经生起的「令其增长」,使令他增长,增长广大。那么就像人发财的时候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那么就是你的善法功德也是越多越好,所以就是「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边那个四正勤的意思,那么这个四正勤就是精进波罗蜜多。这个做功德这件事,第一次做的时候难一点,勉强一点,第二次就容易一点,第三次更容易,久久了做善事成了习惯了,那么你的功德就是越来越多。
 
「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
  这是说这个静虑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怎么解释呢?「能消除所有散动」,那么就能消除内心的动乱,心里面攀缘种种的境界,散乱,能把他消除去,使令内心没有这些散乱这些不善法。「及能引得内心安住」,那么你修学禅定呢,他慢慢地就成就了,这个内心明静而住就会得轻安乐,或者得种种禅定,或者得种种神通,有这么多的功德,「故名静虑」。那么这个静虑的功德是更殊胜了,这是静虑的这么样解释。
 
「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这是说这个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他有什么好处呢?「又能除遣」,说这个菩萨他又能够破除去「一切见趣、诸邪恶慧」。这个「见趣」,就是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叫「见趣」。在前面说: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这个邪知邪见他就是一定是「趣」,这个「趣」者有所去也,向一个地方去,当然这就是在生死里面流转,有邪知邪见就是这样子。「诸邪恶慧」,还有其他的种种的邪恶的智慧。这个「见」这个字有个执着的意思,执着。他有所见的时候,认为这是最正确、最殊胜的,他执着这件事,叫做「见」。这个「慧」是观察决断的意思,他这样观察,观察这件事是这样子,从这一方面名之为慧,从执着那一方面叫做「见」。在经论上说呢,慧和见实在是通着的,是相通的,但是印顺老法师他的解释似乎是两回事,见是见,慧是慧。「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的智慧,能灭除去这些邪知邪见,就是这样意思。
  「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这个「真实知法」、「真实品别知法」,分这么两个意思。「真实知法」,就是能见到诸法实相,这是智慧,这是佛法的智慧。那么你常能够学习佛法,按照佛法去修行去,你就会成就这个真实的智慧,这就是根本无分别智了。「真实品别知法」就是后得智,就是「品别」就是一类一类的,「品」者类也,一类一类的,彼此不同的叫「别」,这样子去通达一切法的差别相的,那么就是后得智。现在这里说这个智慧就分这么两种:一个根本智,一个是后得智。你成就了这样的智慧,你就不会犯错误,不会犯错误,那么就是达到圣人的境界是大安乐、大解脱的境界,所以叫做慧。如果没有智慧的时候,你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都是糊涂境界。你若有了智慧,有佛法中的智慧,布施也是波罗蜜,持戒也是波罗蜜,乃至禅定也是波罗蜜,智慧也是波罗蜜,所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解释这个六波罗蜜的名字,总名、别名。
 
   戊、修习2
    一、总辨五种修
「云何应知修习如是波罗蜜多?」
  这底下是「修习」,这个波罗蜜多这样的好,那么我们怎么样去修学呢?怎么样去学习这件事呢?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法呢?这底下说这件事。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总辨五种修」。
 
「应知此修略有五种:」
  这个修六波罗蜜有五种修习的方法。
 
「一、现起加行修,」
  就是你要现出来实际的行动去修六波罗蜜多。譬如说我这个时候我要学习般若波罗蜜,那就是要闻思修,在佛法的经律论上你要闻思修就可以得到佛法的智慧。你自己要主动地来做这件事,叫做「现起加行」,这样意思。或者禅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忍波罗蜜、戒波罗蜜、施波罗蜜都是,自己主动地来做这件事,这叫做「现起加行修」。
 
「二、胜解修,」
  这个「胜解修」,也还是要学习经律论,与六波罗蜜相应的经律论你去学习,你才能对于这个六波罗蜜有深刻的信解,你才知道怎么样修这个布施波罗蜜,乃至到怎么样修习这个般若波罗蜜,你也会引起很强烈的意愿,我欢喜修六波罗蜜,这叫做「胜解修」。修这个六波罗蜜能得到什么样的功德、不修六波罗蜜有什么样的过失,都在这里边。你完全学习达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你就会有胜解,自己欢喜愿意去这样做,有深刻的信解,所以叫「胜解修」。
 
「三、作意修,」
  就是前面说的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那三种作意叫「作意修」。
 
「四、方便善巧修,」
  前边那个「方便善巧」就是无分别智,由无分别智来修这六波罗蜜,这就是能离相的修六波罗蜜。我们若没有这种「方便善巧」的无分别智,我们就是执着有相,我有禅定,我能够有般若的智慧,就有这些分别。有了这些分别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作障碍了。若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就能离一切相,就没有这个障碍了,就转成无漏的了。
 
「五、成所作事修」
  这是第五个,叫做「成所作事修」。这五种修在这里是把这个名字标出来,这下面就解释。
 
「此中四修如前已说。」
  就是第五个除外,前面那四个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这底下就解释这个「成所作事修」。
 
「成所作事修者,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
  这个解释这个「成所作事修」,怎么讲呢?「谓诸如来」,这是说十方世界一切的佛,「任运佛事」,佛修这六波罗蜜的时候是「任运」的,就是不需要去努力,不需要去分别,就自然地就能去做六种功德,叫做「任运」的「佛事」。这个「佛事」,这件事是佛作的,所以叫「佛事」。或者这件事作了,能令众生得无上菩提,能令众生成佛,故名为「佛事」。「无有休息」,佛做这个功德的时候不需要休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我们有疲劳,所以要休息,得了禅定的时候就不同一点,得了圣道的时候更不同了,到佛的境界没有这个「休息」的这件事,他做的时候就是休息,和休息没有什么不同,动静是无差别的。
  「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他成佛了,他的六波罗蜜多已经圆满了,但是现在因为慈悲哀愍一切众生的苦恼,「复更修习六到彼岸」,所以再修这个「六到彼岸」,去为众生作一个模范了,就是让众生向佛学习,这样子的意思,这个我们通常说倒驾慈航正好是这个意思,这叫「成所作事修」。那么这也就是佛的法身的境界,佛的法身现出来受用身、现出来变化身、现出来种种的众生身去利益一切众生的行动,就叫做「成所作事修」。
 
    二、别辨作意修
「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
  前面是第一段「总辨五种修」,这是第二段「别办作意修」。那五种修里面有个作意修,这里特别地来再加解释。「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这个「意乐」有六种不同。「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就是这个「爱重、随喜、欣乐」这三种作意是属于六种意乐的;就是这个「爱重作意」里边有六种意乐,「随喜」里边也有六种意乐,「欣乐」里边也有六种意乐的,就是这样子,这叫做「作意修」。这个「六种意乐」是什么呢?
 
「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
  这六种,这个名字标出来。这底下就解释,解释这个三种作意的六种意乐。先说这个爱重作意,先从布施说。
 
「若诸菩萨,乃至若干无数大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
  这用这个布施波罗蜜来说这个意乐,意乐嘛,第一个是「广大意乐」,也就是爱重意乐的「广大意乐」。若是诸菩萨他们发无上菩提心去修学六波罗蜜多,修学多少时间呢?「若干无数大劫」那么多,「无数」,不可计数的,就是阿僧祇劫叫「无数」,「大劫」,要那么多的劫才能「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尔所时」,经过「若干无数大劫」,「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这个世亲菩萨释上面解释,「无数大劫」合起来为「一剎那」,这样一剎那一剎那成为「无数大劫」。这么多的大劫里边,「一一剎那」,世亲菩萨这么解释。「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假使这个菩萨他能够「顿舍」,好象《金刚经》说那个,就是这一剎那里面他就能「顿舍」无量无边的身命去饶益众生去,那么用这个身命布施给一切众生,那么这叫做内施,身命叫做内。
 
「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
  「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这是外施。用「殑伽河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恒河,这个恒河沙数一粒沙算是一个世界,那么恒河沙数世界太广大了。这么多的世界里面,「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供养佛,这样子一一剎那,「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就是最后得无上菩提那个金刚道,金刚道后那个时候成佛,在菩提树下成佛。「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他这么长久的时间内,他能够这么多的供养,内布施、外布施,他那个布施的意乐的心情还没有满足,还没有厌足,那么这就是「广大意乐」。这个看见佛菩萨这个布施的心情是这么殊胜。
 
「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
  前面说布施的爱重意乐,也就是「广大意乐」,这底下解释这个持戒以下的那五度。「经尔所时」,经那么多的「若干无数大劫」的剎那剎那的,「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都是炽烈的猛火,就是在那个炽烈的猛火里边,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所处的环境是那么痛苦。「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行住坐卧四威仪,常是缺少资生的众具,生活特别的艰苦,那是不容易修行的。
 
「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而这个菩萨那个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的学习的心情他还是常能现起来的,在这么苦恼的境界里面他还要学习波罗蜜的心情还不断。「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乃至到得无上菩提。「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他还没有满足,「是名菩萨广大意乐」,这就是这位菩萨修学六波罗蜜多的广大意乐是这样的。
 
「又诸菩萨,即于此中无厌意乐,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无间息,是名菩萨长时意乐。」
  第一个是「广大意乐」,现在解释这个「长时意乐」。「又诸菩萨,即于此中」,就是六波罗蜜,修学六波罗蜜像上面说过的那么多的「若干无数大劫」,一剎那剎那的这样,乃至到「安坐妙菩提座」得无上菩提,「常无间息」,这么长的时间内不间断、不休息,「是名菩萨长时意乐」,修六波罗蜜就是这样子。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欢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
  这么多的菩萨他的六种波罗蜜多的修学的功德来利益一切众生的,「由此所作深生欢喜」,他这样做六波罗蜜去度化众生、利益众生,他心里面深深地生起欢喜心。「蒙益有情所不能及」,蒙受菩萨利益的众生心情也是欢喜,但是那个欢喜不及菩萨心情的欢喜,菩萨的心情的欢喜还超过了「蒙益有情」的欢喜。这个印顺老法师举一个例子,说是母亲买一个玩具给他的儿,给他的女,他儿女是发欢喜心了,但是母亲看儿女欢喜,母亲的心情欢喜更欢喜,比儿女生的欢喜心还要强烈,这也是很合适的譬喻。
 
「是名菩萨欢喜意乐。」
  这么讲。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荷恩意乐。」
  又诸多的菩萨他「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特别多的利益众生,「见彼于己有大恩德」,菩萨看见受他利益的有情有大恩德;说那个众生对菩萨有恩德,菩萨这样感觉。「不见自身于彼有恩」,菩萨不看见自己对众生有恩德,菩萨是这样心情的。这个如果说是久远以来,无量劫来一切众生都曾经为我做过父母,做过师长,做过我的兄弟姊妹,我们做过同学、善友,所以对我有恩德,那这样也是可以这么解释。或者你用这么多的六波罗蜜多利益众生,众生于我有恩德,是因为有众生你才能行六波罗蜜,你才能得无上菩提的。如果没有众生,你不能修六波罗蜜,怎么成佛呢?所以众生于菩萨有恩德。「是名菩萨荷恩意乐」,这个菩萨感谢一切众生的。
 
「又诸菩萨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熟,是名菩萨大志意乐。」
  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的第二科「十门分别」,「十门分别」里边甲乙丙了戊,「修习」,属于「修习」这一科,「修习」这一科里边有两段:第一是「总辨五种修」,说过了,第二段是「别辨作意修」。「别辨作意修」,作意里边有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这三种作意里边都有六种意乐:第一个是广大意乐,第二长时意乐,第三欢喜意乐,第四荷恩意乐,这四种意乐也说过了,现在是第五大志意乐。
  「又诸菩萨即以如是六到彼岸」,这些大菩萨应该是属于已入圣位的大菩萨,「即以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集善根」,所集成的功德,「深心回施一切有情」。这个「深心」,印老法师说是恳切的意思,恳切地「回施一切有情」。若是读这个《大般若经》上的说法呢,从事相上回施一切众生,就是恳切地把自己所成就的善根布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的,就是人天的「胜果异熟」,殊胜的果报。若在《般若经》上的意思呢,也有个无相的意思,就是这么多的善根也都是无相的,一切众生也是无相的,那么就是无相的回向了,那么就名之为「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熟,是名菩萨大志意乐」,广大的意愿,这是大慈悲心的活动。
 
「又诸菩萨复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纯善意乐。」
  这是第六「纯善意乐」,纯净的善法,表示这里面没有其它的恶法、染污法的夹杂。「又说菩萨复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成的「善根」,「共诸有情」,就是这个善根不是菩萨自己私有的,与一切众生共有的。那么这样的善根做什么用途呢?「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把它回转过来,不求世间的人天果报,也不求二乘人的涅槃,去求什么呢?「求无上正等菩提」,就是愿与一切众生齐成佛道,这样的回向,「是名菩萨纯善意乐」,就是清净的善法。这是对比前面那个「大志意乐」说的,「大志意乐」是以「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令得可爱的果报,人天的果报;人天的果报虽然也是一切众生所爱,但是不是清净。这个众生自己修学善法,或者由菩萨的加持修学善法,得到了人天的果报的时候,就是放逸,就会又引起来很多的烦恼,又去造作了很多的罪过,那么虽然是得到了可爱的果报,但是并不理想,有很多的罪过。那么现在菩萨呢,不!有这个纯善的意乐,令他得无上菩提果,这样子一点过失也没有,所以叫做「纯善意乐」。
  我们佛教徒也常常地会开导众生修学善法,做种种功德,当然这是很好,不要做恶事,做恶事到三恶道去是不好,我们劝他学善法,不要到三恶道。但是你若不教导他般若波罗蜜,就是间接地到三恶道去,因为一般的众生这个贪瞋痴这种烦恼,没有佛法的般若波罗蜜是没有办法对治的。那么他若做了功德的时候,他就是到人天里面享受福报,人天的享受福报,多数的人还是在人间享受福报,生天的人还是比较少,所以人间享受福报的人,这种有些福德的人干什么?我们看看报纸就知道,这些有点能力的人,能力强一点,有点福报的人,他们就是那样放逸,放逸将来干什么?将来就是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佛教徒是应该劝人学习善法,但是也应该劝导众生学习般若波罗蜜,学习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劝他往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好,这样子才能够离苦得乐。我们提倡人间净土是对的,但是你若弄巧成拙的时候,人间还是秽土,并不是净土,我看是有这种危险性。所以这上最后呢,就是「是名菩萨纯善意乐」。
 
「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
  前面说这六种意乐,这六种意乐说完了,这底下做一个结束。「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如是」就是前面这六段文,这六段文就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意乐,这六种意乐在三种作意里面属于哪一种呢?「所摄爱重作意」,是属于这里的。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作意。」
  我刚才说我们劝人修善很好,但是还有问题,应该劝他们持戒、劝他们修学般若波罗蜜。你劝他们修善还是容易,六波罗蜜里边第一个是布施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比较容易。你布施一点去造个医院,造个学校,种种的这些社会上的事情顺乎人情,能随顺人的心情,还比较容易做。但是你若让他持戒、让他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难,让他学习佛法难,这事不容易。那么在菩萨教化众生的观点看,也还是要先劝他修布施,然后就有持戒的可能,逐渐地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以这个布施波罗蜜还是很重要。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又这些诸大菩萨他们对于其他的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深深地随顺欢喜赞叹,能这样。不像我们凡夫不行,凡夫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因为烦恼没有断,有的时候就有嫉妒心,障碍别人修学善法;这个善法若是我修可以,若别人修就有问题,这个凡夫就是这样子。那么若是自己相信因果的时候,若认真地来对待自己的话,自己有这种心情的时候,赶快忏悔,在佛前忏悔;自称名字,我怎么怎么地,我妙境生嫉妒心了,愿菩萨慈悲帮助我,消灭我的嫉妒心。你忏悔几次,他就会好一点,这个嫉妒心就不起了,种子还是有的,嫉妒心不起了,他就自在的多。而那些大菩萨不是,大菩萨不是凡夫菩萨,对于其他菩萨所修的无量善根「深心随喜」,真诚地发欢喜心。「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作意」,这样子这是菩萨随喜的作意,前面是爱重作意,这是随喜作意,这个随喜作意也包括那六种意乐的。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这是第三段,说明这个欣乐作意,什么叫做「欣乐作意」?就是深深的意乐,「欣乐一切有情」,就是欢喜爱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欢喜一切有情也能具足六种意乐的去修这六波罗蜜,就是这样意思。「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也希望自己,也深深地愿自己「与此六种到彼岸修」,用六种意乐修到彼岸的六波罗蜜,「恒不相离」,常常时、恒恒时与这样的善法不相舍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这中间常不舍离善法。「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这是结束这段文,菩萨能够有六种意乐所摄的欣乐作意。
  一个是爱重作意,一个是随喜作意,一个欣乐作意,我们也这样子学习。这个其他的文上有所谓善法欲,就是欢喜学习善法,这样的欢喜心要常常有。虽然我现在没有做,但是有欢喜心,我愿意去做善法,要养成这样的心理。那么别人修学善法的时候,自己生欢喜心,自己常愿意大家都能有善法功德,常常的在佛前发愿,我愿意有这样的作意,也是很好。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己,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前面这几段文是说这个三种作意的六种意乐,能这样修的一种相貌,这底下表示得到好处,但是分两种人。「若有闻此」,假设有一个众生听到了「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听到了这样的法门,听到了菩萨有这样的功德以后。「但当能起一念信心」,他只是,他应当,他只是发起了一念清净的信心,相信有这件事,相信大菩萨能这样做,他们是能这样修行,相信凡夫的菩萨也能发心修习,你能够有这样清净的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还能够,就这个人,这个凡夫他有这一念信心,他就能发生无量无边的福德聚,能得大福德,能有这种好处。「诸恶业障亦当消灭」,至于以前造了很多的罪过,用嫉妒心造的罪过,或者是其他的贪瞋痴的烦恼造的罪过,这些罪过还没有得果报,那么你现在能有信心的时候,「亦当消灭」,也就把那个诸恶业当消灭了,就是不得果报了。「何况菩萨」,何况真实修行这三种作意的六种意乐呢?那个菩萨的功德有多大呢?这功德是更大了。
 
   己、差别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
  这是第六段,甲乙丙丁戊己,「差别」,我们有的时候也可能会打妄想,就是思惟我们凡夫日常生活表现于身语的,或者藏于内心的这种情况,凡夫自己能知道自己。对于圣人,对于阿罗汉、对于大菩萨他们一天都做什么事情,是怎么个情形?我们不知道,但是你若读这个经论的时候才知道,喔,这个大菩萨是这样子的,他们是这样子大慈大悲大智慧修学六波罗蜜,是这样的相貌。那么我们能这样子去学习,从经论上的学习,知道这些圣人的事情,发欢喜心,就有很多功德了。这以下是第六段,说到「差别」。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就是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是个总说的,就是「名、义、自性」这时候是自性。还有「差别」呢,是什么样子呢?乃至到般若波罗蜜多他有什么差别呢?我们怎么可以知道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应知一一各有三品。」
  这是总说。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波罗蜜,个个的波罗蜜都是有三类差别的。底下别说。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就是有这三种差别。这个「法施」,就是用清净心为人宣说正法,宣说佛法,那么叫做「法施」。这个「法施」,就是哀愍众生的愚痴,不明白善恶果报,不明白世间、出世间的缘起,迷惑颠倒流转生死的这种境界,那么用佛法来开导他。我有一次听见一个法师也等于说是批评另一个法师,为人讲开示的情况。当然他也没有说名字,没有说名字,可是我也是明白了是说谁。那么他的意见是说什么呢?譬如说是我们为人说法,我们是正面的介绍佛法,也可能会提到孔夫子,老庄,也可能提到耶稣,或者是提到其他的宗教,怎么怎么说。说完了就完了,没有再加以分别,那么这个法师就表示意见,说这样子你是宣传佛教呢,你是宣传耶稣教呢?你穿著出家人的衣服,以佛教法师的面目为人介绍佛法的时候,你不能表示出来你的正面的宗旨,就是这位法师来评论另一位法师为人说法的这个情形。我听见了这句话,我同意,我同意这个态度。我们介绍佛法的时候,一定是赞叹佛法,一定是赞叹佛法是最殊胜的,那么使令听开示的人有一个目标,有一个一定的方向,「我要信佛,我要相信佛教」,应该这样说,这样说才是对。所以这个「法施」,我们做法的布施的时候,这个法的布施呢,这个应该还是可以这样说,劝人为善,劝人知道你做种种恶事是有罪过的,你若做善是有功德的。或者是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那么应该有这么一个次第。如果说了一大堆的佛法,没有劝人为善的意思,没有这个意思,那还是有点事情,也还是有一点事情的。
  第二就是「财施」。这个「法施」是思想上的事情,来纠正人思想上的错误,使令他得到正知正见,能解脱生死之苦,能得到涅槃的安乐,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财施」,这是枝末上的事情,就是这个众生重要的错误是思想上的问题,但是生活上的困难也应该照顾,也应该照顾,所以菩萨也做财施,使令你生活上没有困难,那么身安再心安,然后学习佛法。如果只是财施而没有法施呢,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财施只是暂时的,就像吃饭的时候,消化了以后,你早餐吃完了还要吃午餐,今天吃完饭明天还是要吃饭,不然的话不行。那么这个法施,你若能够在佛法上有所修学,得成圣道,那么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了,根本上解决了。所以财施是个临时性的事情。
  「三、无畏施」,「无畏施」,就是有什么灾难的事情,有什么意外的灾难,天灾人祸,那么众生心情恐怖,那么菩萨能予以安慰,使令他心得安隐,那么就叫做「无畏施」。《普门品》上面前一段有水难、火难、盗贼难、鬼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够得到灵感,能消除这七种灾难,种种的事情。后一段呢,「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么就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最重要的。那么前面这七难也包括这无畏施在里头,所以这个《普门品》我们简单地说,也可以说是就是三种布施:法施、财施、无畏施。
 
「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这个「戒三品」,这个戒的差别,戒是个总名,这里边有三种不同。第一个就是「律仪戒」,这个「律仪戒」,这个「律仪」,就是没有过失叫做「律仪」。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发出来的语言都要清净,不要有过失,那么这一方面就叫做「律仪戒」。你能防护清净,能远离一切过失,那么就叫做「律仪戒」,就是诸恶莫作了。五戒也好,八戒也好,乃至菩萨的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都叫做「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这个只是没有罪过固然是很好了,但是还是不足的,还应该「摄善法戒」。摄者积集也,积集一切善法,做种种利益人的功德,这上面有止善、有作善。「律仪戒」就是止善,止一切恶就是善;这个「摄善法戒」就是作善,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给人方便,善法多得很,随时都有善法。那么或者是六波罗蜜也就是善法,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摄善法戒」。这个就是在比丘戒里面也是有,但是在菩萨戒里面是最明显了,譬如说我们受这个八关斋戒,八关斋戒那么也就是止一切……表面上是止一切恶,但是他告诉你受八关斋戒的人这一天最好是在寺院里面住,寺院里面住就和出家的人一样,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乃至念死,修止观,修学止,修止修观,这样栽培无漏的善根。这样说呢,一方面受戒止一切恶,同时也栽培了善根,就是生善。有的受了八关斋戒只是止恶,而没有去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去栽培善根,那就是不具足,有一点不具足的。
  「三、饶益有情戒」,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一切众生了,或者用六波罗蜜去利益一切众生,或者做种种善事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这样子就是圆满了。这是戒的三品,三种。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这是忍的三品。这个忍的三品是什么呢?一是「耐怨害忍」,「耐」就是忍耐,「怨害」就是这个怨家来伤害你,你能忍得住。就是一切有情,这个有情方面,你菩萨度化众生,而众生还要伤害你,你要忍得住,你不要动怒,能够这样子,这是一个忍。
  「二、安受苦忍」,「安受苦忍」呢,就是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修种种善法的时候,自己本身也会有疲苦,有疲劳的辛苦,也有这种事情。这个「安受苦忍」,我们这个肉身的菩萨,凡夫这个有漏业招感的这个果报当然有苦的,有疲苦,或者是老,或者是病,或者做种种事情会有辛苦、疲劳。就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第八地以上是法身菩萨,初地到七地还是肉身菩萨,这个肉身菩萨这个身体也还是有老病,也还是做事有疲劳,当然和凡夫菩萨不同。那么或者饥寒,饥渴、寒热各式各样的事情,那么你要能受得了,这法身菩萨没有这回事,法身菩萨没有这回事,没有说辛苦了,没有这回事情,但是他也从这个地方经过的。
  「三、谛察法忍」,「谛察法忍」是前两种忍的依止处。你为什么能「耐怨害忍」?为什么能「安受苦忍」呢?就因为「谛察法」的关系,就是深刻地、审思地、认真地观察诸法实相,这样你安住不动,安住在第一义谛上不动,叫做「谛察法忍」。可是耐怨害的时候,这个怨家来伤害你的时候,你能谛察法的时候,你就能忍得住,你才能忍得住的。安受苦忍也是,你若是审谛地观察诸法实相,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毕竟空寂的,心能安住在毕竟空寂上,你就安受苦,苦来的时候你心里面没有事。譬如说你打般舟七,或者打三年的禅七,一直地这样修行也是疲苦,如果你心住在第一义谛上就没有事,这个心情就会好一点,心情会好一点的。譬如说是这个坐在那里腿疼,腿疼你若能观察照见五蕴皆空,心住在无住的境界上面,心无所住的时候,这个身体的痛,这个腿的痛就轻,就会轻一点,所以这个「谛察法忍」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依止处。从这一方面来看呢,菩萨长时期地在生死里流转度化众生能受苦,应该是断烦恼的菩萨,应该是断烦恼的菩萨,而不是说一点烦恼没有断而能有这么大的忍力。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是说过这件事的,说过这件事,一定是要断烦恼。那若从这个地方看呢,所以凡夫发菩提心也是对的,但是你先努力修行,应该是对的。
 
「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这个「被甲精进」,这个「甲」是什么呢?就是古代的时候这个军队同敌人做战的时候,这个身体被上盔甲,古时代的那种,那么是保护身体的安全的,叫被甲。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也要被上甲,什么甲呢?就是愿,坚定的意愿,大愿,大誓庄严,用这个伟大的愿力来庄严你的菩提心。就是我愿意修这个难行的苦行去度化众生,我不怕难,要有这样的愿,那就叫做「被甲精进」,有坚定的意愿。我发了这个愿,我一定是要这样做,我不怕难的,所以叫「被甲精进」,就是愿。
  「二、加行精进」,「加行」是什么呢?就是采取行动了。你发了愿要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这时候就开始行动了,叫「加行」。这个「加」,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地,叫做「加」,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地而不懈怠去修这个六波罗蜜广度众生,叫「加行」,不懈怠,「加行精进」。
  「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这三句,最后这个精进有三句。第一个是「无怯弱」精进,「无怯弱」什么意思呢?你去修这个六波罗蜜去度化众生的时候,本身有问题了,自己本身有问题,或者是来了病痛了,或者疲劳了,或者是怎么样,「无怯弱」,你心里面还是不退怯的,不恐怖,我一定要做成功这件事,那么叫做「无怯弱」。
  「无退转」呢?你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众生怎么样的伤害你、逼恼你,就前面那个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这有点相似。那这样子的时候,而这个菩萨不退转,他的这个强大的意愿要去广度众生,还是不退下来的,他的行动还是继续向前进,继续做修六波罗蜜,不退转。
  「无喜足精进」,如果你能常时期地「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怯弱」精进、「无退转」精进,那你一定会有成就的,成就还没有圆满,没有圆满你不会得少为足,「无喜足」,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就就满意了,就停下来了,那就叫做「喜足精进」,现在「无喜足」,我不知足,我一定要得无上菩提,没得无上菩提我不会停下来的,这叫「无喜足精进」。
  这个佛法,你看佛菩萨开导众生的修行的法门,说得非常圆满,「被甲精进」是愿,这个「加行精进」是行,这个「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就是你遭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的时候,你心里面不退转,继续地修行六波罗蜜,一直到无上菩提,这个精进波罗蜜是这样的。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这个「静虑」也有三种差别,三类,三种品类。第一个是「安住静虑」,「安住静虑」就是学习这个奢摩他成功了,成功了达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成功了。这个其他的《大毗婆沙论》,《俱舍论》也名之为叫做现法乐住,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有一个安乐住,一入了这个禅定,入了这个静虑里面非常地快乐,有轻安乐,入了第四禅就是去掉了轻安乐了,那么安住在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这个静虑。
  我们说这个六波罗蜜里边的这个禅波罗蜜,就是指色界四禅说的,就是指色界四禅说的。色界四禅,这个禅是通于世间的,但是在《大般若经》里面有提到,这一切的佛菩萨这些无漏的殊胜的功德都是在禅定里面成就的,都是在禅定里面成就,而不是在散乱心里面成就的,所以这个禅波罗蜜,这个禅是波罗蜜了,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多努力地学习禅,常常静坐,学习禅,学习禅当然要有耐心烦,就是这个安受苦忍,你要忍耐一点,你长时期静他慢慢慢慢他就会有成就。因为我们久远以来这个心里面就是乱,你现在反其道而行,不要乱,当然是难的,当然是不容易,但是你慢慢地耐心地调,他还是可以的,他还是能调转,因为他本身都是不固定的,不是固定地非一定乱不可的。你若慢慢地调,他也就可以不乱,你能有五分钟的不乱,你就会有十分钟,你有十分钟的不乱,你就可能会有二十分钟,有二十分钟的不乱,就可能有六十分钟,所以你就要有耐心调。耐心调当然就是出家是最好,出家因为没有尘劳的事情来干扰你,心清净。心清净的时候,你就容易不乱,所以这叫安住静虑。得到欲界定的时候就不错了,你这个你爱乐修禅的这种爱乐的兴趣就高起来了,兴趣浓厚了,你继续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很容易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得到禅定的人叫做上人,叫做上下的上,上人,我们称某某上什么下什么,这都是假名字,你若得到禅定了,那是真实的名之为上人。不过在那个《大智度论》上面,得无生法忍的人名之为上人,就是不是凡夫了,所以称之为上人。我们若是得了禅定的时候,这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说,这是上人法,得禅定是上人法;你没得禅定自称得上人法,这是大妄语,是这个意思。得了禅定称为上人法,就是超过了人的境界了,在人之上,超过了人的境界了。我们不懂事的人,「哎呀,这是圣人」,其实得了禅定没有般若波罗蜜还是个凡夫,不是圣人。那么得到安住静虑的时候已经很不错了,也就很好了,也就没有白出家,没有白出家一回。
  「二、引发静虑」,「引发静虑」是得到安住静虑之后,你还要继续修行,继续地修行。在这个优波掬多尊者的传上面看,跟他学习禅的一个比丘得到四禅了,有神通了。神通呢,你还不是圣人,应该继续修四念住,很快地三果阿那含的,得阿那含当然也就可以得阿罗汉,但是他不,他着急了,一定是要回到家乡去,乘着神通回到家乡去。到了国王那,唉呀!这个比丘是谁,这么了不得在天空里飞?供养他。他的目的就是回到家乡去显示显示,目的是这地方是要得一个名,要去得到人家的赞叹,就是为这件事去。结果这一念的散乱心,这一念的放逸心使令他的禅失掉了,可惜不可惜?得禅定那么不容易,但是失掉禅定很容易,很容易就失掉了。看《优波掬多传》上看这个比丘后来做了乞丐了,眼睛也盲了,做了乞丐了。后来优波掬多尊者当然是知道这件事,就是带着很多的比丘就来看他,对大众宣布:「我们到什么地方去看某某比丘好不好?」大家知道:「唉呀,这人得了四禅,得了神通,好啊!好,大家去看」。然后到了一个地方看一个盲人做乞丐,这个优波掬多尊者就招呼他的名字叫,「唉呀!师父来了!」大家一看,得了神通的比丘现在怎么做了乞丐了呢?所以这件事就是……你得了神通,得了禅定,得了神通,你还要忍得住,先不必去显示嘛!你继续修行得到圣道才好嘛!这又是个问题。「引发静虑」,得到四禅以后,你还要继续修学神通,这个神通,有的人得了四禅同时就发出神通来,但是这种人是上根人,多数还是不能的,要进一步地修神通才能得神通。那么得了神通的时候,这时候的四静虑叫做「引发静虑」,从静虑里面引发出来神通,又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也可能有漏尽通,引出来神通,这叫做「引发静虑」。
  「三、成所作事静虑」,第三个「成所作事静虑」,「成所作事静虑」,就是你有了禅定,又有了神通了,这时候你应该行菩萨道广度众生去,能够成办所作的利益众生的事业,但是都是在静虑里面做这些事情的,叫做「成所作事静虑」。这个年纪越轻越好,年纪越轻,就是在社会上的人世间的杂染比较少,比较少你修禅定你越容易成就。说我再等一等,再等几年,我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再静坐,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有可能不发心了,不发心静坐了,所以我主张早一点修行,你早一点发心修行好。
  静虑有三品:一是安住静虑,二是引发静虑,三是成所作事静虑,静虑还有这么三种的不同。这个「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是你自己成就的功德,「成所作事静虑」是你利益众生的功德,你有这种能力了,能够利益众生了。这样讲利益众生还是要有神通好,没有神通人家对你看你很平常,你和我一样,所以很难感动人,所以一定要好好努力修行。
 
「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
  「慧三品」,哪三品呢?「一、无分别加行慧」,这个「加行慧」呢,就是前面说那个四寻伺、四如实智的智慧,叫做「加行慧」。加行是怎么的呢?为了成就无生法忍要加功用行,就是要增加你的功课,还要努力地修行,所以叫「加行慧」。这个时候观这个名、义、自性、差别都是不可得的,「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就是这样思惟,观察不可得,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样意思了。你能这样子修行的那个智慧,就叫做「加行慧」。这个「无分别加行慧」可以做两个解释:一个是未成就无分别智而学习加行,这叫做「无分别加行慧」,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你在加行在努力修行的时候,观察名、义、自性不可得,就是无分别,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不可得;那么观一切法唯识无义,就是没有义的分别,这是第一个无分别。第二个呢,「彼无故此无」,就是没有能分别,那么「是即入三性」,就成就了无分别慧了,那么这是「无分别加行慧」。事实上,他本身他内心还是有观察思惟的,还是有分别,但是他这样用功修行能得到无分别智,他也能灭除去有执着的分别,所以叫做「无分别加行慧」。
  「二、无分别慧」,这就是由前面「无分别加行慧」那个世第一一剎那向前进一步,就见道了,见道以后的根本智就叫做「无分别慧」,也没有能分别,也没有所分别;所见的真如理也是无分别,能成就的无分别智也是无分别,平等平等地诸法实相,那叫做「无分别慧」。
  「三、无分别后得慧」,这个「无分别慧」初欢喜地的时候有,那么一直到得无上菩提才圆满的,「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无分别后得慧」就是成就了「无分别慧」以后所得的智慧,所以叫做「无分别后得慧」,这个「后得慧」是有分别,他能观察一切缘起法,也能去思惟第一义谛,又能为一切众生宣说正法,所以他是有分别。但是他是由无分别智以后所成就的「后得慧」,他也没有执着的,是大解脱境界。这个「无分别后得慧」也是从见道以后所成就的,也就是无分别智成就以后所成就的,也是到无上菩提才能圆满的。这是慧的三品,有这三品的差别。
 
   庚、相摄
「如是相摄云何可见?」
  前面是说这六波罗蜜的差别,每一种都有三品;这是第六,「十门分别」的第六门,叫做「差别」。以下是「十门分别」的第七,叫做「相摄」。「如是相摄云何可见」,就是如是六波罗蜜多的善法他能与其余的一切善法互相收摄的,能摄属的,能摄属一切善法,能摄属一切善法在六波罗蜜里边,六波罗蜜能总摄一切善法。这样的事情「云何可见」,我怎么样才能明白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由此能摄一切善法,」
  由此六波罗蜜多他能够摄属一切善法的关系,所以叫做相摄。这是标出来这句话,底下解释。
 
「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
  这是举出来三个理由,他能够摄属一切善法,说出三个理由。三个理由,印顺老法师在这里也有他自己的见地,这是他是根据《大般若经》的意思来解释。
  「是其相故」,这个世亲菩萨解释这句话:「是般若相」,一切善法都是以般若为体相的,那么这个话的确是《大般若经》上的意思。譬如说六波罗蜜,前五波罗蜜怎么能够成为波罗蜜呢?就是容摄在般若里边,般若观一切法空,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容摄在一切法空里边了,容摄在这里边,所以名之为到彼岸。如果没有第六般若波罗蜜的这种智慧,前面的五波罗蜜是不能到彼岸的。这个《般若经》上举个譬喻,说是很多的盲人,一定要有一个有目的人领导这个盲人才能到所到处;如果没有这个有目的人,盲人是不知道到那地方去的。般若波罗蜜就是譬喻这个有目的人,有眼睛的人,其余的善法都是没有目,都是盲人,所以这个由有目的般若波罗蜜导一切善法到无上菩提那里去,到诸法实相那里去,所以叫做到彼岸。这样说呢,一切法是到彼岸,一切善法能到彼岸,「是其相」,是般若相,是般若的相貌,就是般若是一切善法的体相。
  「是随顺故」,「是随顺故」就是一切善法随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个导者,是个领导者,般若波罗蜜领导一切善法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一切善法随顺般若波罗蜜,所以叫做「顺」,「是随顺故」。
  「是等流故」,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会有十种智力、有种种神通、有大慈大悲,「是等流故」,就是般若波罗蜜的等流,是般若波罗蜜同类的一切的大功德善法,是他同类的,相续下去的作用,发生的作用,所以叫做「等流」。这是这个印顺老法师根据世亲菩萨那句话,「是般若相」这句话去配合《大般若经》上的要义这么解释,所以他能摄一切善法。这样子解这个摄呢,摄者引也,或者这个摄就是摄政王这个摄的意见,就是能统摄的意思。
  这个无性菩萨的解释呢,不这样解释,无性菩萨解释另外有个意思,他说这个「是其相故」,譬如说这个六波罗蜜,这个无贪,没有贪没有瞋等,这是六波罗蜜的相貌,是他的体相,你不贪你才能布施波罗蜜,你无贪、无瞋你才能持戒,就是这六波罗蜜「是其相故」。那么「是随顺故」呢,譬如说这个人有信心,我做善就能得善报,我有惭愧心所以我就能修习善法,那么由这样的关系呢,他就能发动六波罗蜜,能发动波罗蜜,就是能随顺,就是随顺的意思。这个「是等流故」,你得无上菩提,当然就是又有种种功德成就,有六种神通,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那么这「是等流故」,那么「等流」就是果说的。六波罗蜜圆满了的时候所得的果,那就叫做「等流」。那么「随顺」就等于是增上缘的意思,因为你有这样的信心,所以你肯去修六波罗蜜,那么信就是增上缘了。那么「, , 相」是他本身的相貌,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所以能够布施波罗蜜也就能够戒波罗蜜;无贪瞋痴,你就能精进波罗蜜、忍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这样讲,这是又一个意思了。
  这样子说呢,用这三个理由来说明这个六波罗蜜能摄一切善法。这样说,这个「摄」是类摄,以类摄,同是一类的就互相摄。
 
   辛、所治
「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
  前面是第七,现在第八是「所治」,所对治的杂染法。「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如是六波罗蜜所对治的就是:布施是对治悭吝,戒波罗蜜对治破戒,(忍波罗蜜)对治忿怒、忿恨,(精进波罗蜜)对治懈怠,(禅波罗蜜)对治散动,(般若波罗蜜)对治恶慧,这六个波罗蜜来对治这六种障碍。那么所对治的就是杂染,他能够摄其余的一切杂染法。这个能对治,这个六波罗蜜能够摄一切善法,那么所对治的六弊他也能摄一切杂染法,自然是应该这样子。但是怎么知道呢?「云何可见」呢?
 
「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那么这也是用这三个理由来说明。「是此相故」,刚才说的这个六弊,悭吝、破戒、忿恨、懈怠、散动、恶慧,那么这是所对治的相貌,所对治的体相。
  「是此因故」,譬如说我不相信,或者是无惭无愧等,那么这就是出来这些六弊的因。悭吝、破戒这些事情,我不相信,或者有这贪瞋等,于是乎我就是破戒了,乃至到有邪恶慧这些,「是此因故」。
  「是此果故」,或者做出来种种的罪过,得种种贫穷、下贱乃至三恶道的,那么这就是这些杂染法的果报了。这样说这个六弊能摄种种的烦恼,摄种种的杂染法,那么用六波罗蜜来对治这六种弊呢,也就是对治了六弊的因、六弊的果,也都对治了,那么就所有的杂染法都息灭了,就得到究竟清净的无上菩提了。
 
   壬、胜利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
  这是壬,就是第九科,六种波罗蜜多所得的胜利,胜果的利益,是殊胜的利益。修这六种波罗蜜多得到什么样的胜利呢?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云何可见?」
 
「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
  「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说是我们修六波罗蜜会得到什么样的功德呢?这底下回答,回答分两段,有世间胜利。「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这些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因为修这个布施波罗蜜的关系,修这个布施波罗蜜多的关系,虽然还没有成佛,还在生死里流转,但是在生死里面流转的时候,他是富贵,大富大贵,属于这一方面的果报,得到这样的胜利,得到大富大贵的这种胜利,他若布施能得到这种好处。
  「大生摄故」,「大生摄故」呢,就是这个菩萨他能修戒波罗蜜,他能持戒,那么持戒或者是一开始受五戒,进一步应该修十善戒,或者是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受菩萨戒。因为受了戒,守戒清净的关系,他将来得到的果报是「大生摄故」,就是圆满广大的生命体,圆满广大的所受生的这个体,这个果报,在人天里面所得的果报是特别殊胜的,得尊贵身就是这样意思,他的福德寿命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大生摄故」。说这个持戒不自由,要约束自己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你没有白辛苦,将来得的果报会好很多,比别人强。这个佛法真是大智慧境界!以前在香港的时候,那时候我在香港,有个叫做野狼案,在台湾报纸也能知道,说是他就是向一个有钱的人勒索,把这个有钱的人捉去了,捉去了向他家人打电话,说是在什么什么地方,有人手里拿报纸,向你说一句话:「天官赐福」,你拿五十万港币给我。这件事后来是捉去的这个人死掉了,他好象家里的人不给,不给就把他的耳朵割下来寄给他的家人,后来不知怎么样搞的,又把他父亲也捉去了,这件事是这个土匪是成功了,五十万是拿去了。那么说这话什么意思呢?佛法按因果的道理,作如是因得如是果,应该是这样做才是合乎道理。不明白因果的人,「天官赐福」给我五十万,我要这样发财,这是不对的,这将来是不得了。所以这个是我们若想富贵,你修布施波罗蜜,你想要在人天中得到尊贵的生命体,你持戒,这样子以如法的道理去满足你的希望,应该是这样做。说别的人考试得了第一名,你生赞叹欢喜心,你自己也努力,你也可能考到第一名,应该是这样才能是合法的,所以是「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
  「大朋大属之所摄故」,这就是忍波罗蜜,你修学忍波罗蜜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功德,「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大朋」,这个印老法师的解释和王恩洋解释都不一样,不是一样的,这个意思都是差不多。那么这两个「朋」还是朋友,「大朋」就是有高明大智慧的人是你的朋友,你有这种朋友。「大属」,这个「属」是随顺,彼此相爱的人叫做属,所以叫做眷属;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姊妹这叫做「属」。这样你的朋友里面有个了不起的人和你做朋友,你的父母、兄弟姊妹里面也是有了不起的人做你的「大朋大属」,属于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个就是因为修学忍辱,你同人和乐无诤,那么长期的做朋友,你就会有得这种果报。
  我想了一想,为什么忍辱会能够得到这种果报呢?什么理由呢?忍辱和这个「大朋大属」有什么关系呢?我解释个理由,就是譬如说你做老师,假设你是做老师,你有学生,你要忍耐一点,这个学生说你讲得不好,我一甩就走了,我不讲了!这个事是不行,你要忍耐一点。或者和人家共同的合作一件事,你也要忍耐一点。这个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总是以佛法的智慧做自己的思想,所以和人做朋友的时候呢,也是用佛法逐渐地来利益自己的朋友,周围的人,做朋友而你能够和乐无诤,你用佛法所饶益的人,你同他合,同他合就能常在一起,常在一起你逐渐地这样栽培,你自己也进步,你的朋友也进步。今生结下了这样好的因缘,来生还是到一起去,到一起还继续地栽培,这样时间久了,大家都进步了,所以你的朋友里面有「大朋大属」。如果你不能忍耐的时候,那你没有栽培过别人,而你自己也栽培也不见得好,那就怎么能有「大朋大属」呢?就是不能有。
  好象头几天我讲过这件事,在历史上看,我就感觉到刘邦他就是有很多的大人物帮助他打天下。而这个唐大宗也是,他打天下不管是文的武的都是有了不起的人,其他的那些人都不行,没有他多,没有他那么多。所以人与人能做朋友,你要忍一点,你要忍一点的,你将来你才能这样子,你才能有这样的成就,不要有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这不行的。我看这个《三国志》刘备的传,说他是喜怒不形于色,喜怒不形于色,这也不容易。刘备当然不是佛教徒,不过我去了这个峨嵋山,我发觉峨嵋山的佛教很早,很早很早就有佛法,就是在摄摩腾竺法兰那个时候五台山就开始有佛法,那是在佛法初到中国的时候就有佛法了,但是我相信刘备不会是佛教徒,他那时候哪有时间去接触佛教呢?但是刘备有这种本事,喜怒不形于色,也就是有多少忍力,所以他能做领袖也不容易。所以我们说「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就是要修,由修忍辱波罗蜜就会有这样的事情。
  「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这是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有这样的功德。这个精进波罗蜜这上面,「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不是一般的小事情,这是大的事情。大的事情,这一个大的事情放在你的肩上了,叫你去做。这个「加行」,你就采取行动,你能令这件事情成就,成功,能把这个大的事情做成功,你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能力你能做大的事情做成功,你有这样的能力,这个能力从哪里来的呢?从精进波罗蜜来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不懈怠,我一定有始有终的把这件事做成功,那么就是精进波罗蜜。一件事做成,再做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做成做第三件事,总是把事情有始有终做圆满,你这样训练自己有这种能力,你今生这样训练,来生也这样训练,多少生长时期的训练,你就具足了「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这样的胜利,你就得到这种胜利了,这是精进波罗蜜所得到的果,所得到的胜利。这的确是不容易,这实在呢这也要有忍,也要有忍辱的力量才可以,没有忍你就受不了。小小辛苦了一点,我不干了,我不做了,我要辞职!就是这样。所以这个佛菩萨的智慧他观察人什么事情是怎么成就的,由果而知因,由因而知果,这样的开示我们,我们若想要得到这样的胜利,你就应该这样做,应该这样做。「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这也实在是领导人所应该具足的条件,不然你做不来。
  「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这是修这个禅波罗蜜;你常能欢喜静坐,由于你能静坐,你就能够调伏烦恼,调伏这个烦恼。这上面说「无诸恼害性簿尘垢」,「无诸恼害」这句话怎么讲呢?印老法师讲得好,这个「恼害」就是谁能伤害自己呢?就是自己的烦恼,自己心里面的贪瞋痴的烦恼能伤害自己,不是别人能伤害的,这个话是非常正确。譬如圣人没有烦恼了,凡夫去伤害他,是伤害不到的。你就是用刀、用剑去伤害他,把这身体破坏了,但是实在他没有受到破坏,你不能伤害他的。他若不叫你伤害,你还是不能伤害的。他同意了,好!我这身体让你伤害无所谓,他再重换一个,也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恼害性」,「恼害」,就是烦恼对自己的伤害。「无诸恼害」说这个人他没有烦恼的伤害,没有这些,就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你多修禅定,他能修禅定把这个欲界的烦恼调伏了,得到色界定以后没有欲界的烦恼。三界里边烦恼最重的人就是欲界的众生,这个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的烦恼轻微,都成了无记性的了。「无诸恼害性薄尘垢」,「性」者心也,他的心「薄尘垢」,不能说没有尘垢,但是特别的淡薄、特别的少,「薄」者少也。那么这样的胜利就是修禅定所得到的胜利,你常常静坐,你将来就得到这样的果报,没有烦恼。
  「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这是修般若波罗蜜所得到的果报。这里说呢,是得到世间的智慧,就是后得智的事。「工论明处」,「善知一切工论明处」这个「明」,印老法师当做学问讲,有学问,就是这个五明,五明处,五种明处就是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就是工论明处,也叫工巧明处。这印老的解释:这个内明处就指宗教和哲学,叫做内明处。那么医方明处当然就是医药学。这个因明处就是论理学,这个宗因喻的这些事情。声明处呢,印老的解释就是文学和音韵学,音韵学就是应该是音乐包括在里边了。工业明处,譬如说造房子这些事情,那么造这一切的工业的用具,这些学问,这些知识。那么「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你修学般若的人,将来你有这种胜利,他能知道这五种明处,这个「工论明处」就包括这五种明处,他很容易就知道了,就学会了。只是说到这一点,当然也应该包括其他的后得智,佛法里面的智慧应该包括在内的。在这个无著菩萨《金刚般若论》那上面说的呢,是「于大人众中得自在」,那是般若的胜利,学习般若的胜利。这是说修六波罗蜜,修这六法,布施、持戒乃至智慧能得到这六种胜利。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
  这是说出世间的胜利。是说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修学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他不但能得到前面这六种胜利,还能得到出世间的胜利,出世间的胜利是什么呢?「胜生,无罪」,就是他能够在世间流转生死,大富贵、「大生」、「大朋大属」这些功德,而他这时候得到这种胜利的时候,他不会再放逸做种种的罪过的事情,不会再造罪。凡夫也能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得到这六种胜利,凡夫也能,但是得到胜利的时候就放逸,就造罪,造种种罪,这不能和菩萨比,菩萨得到这六种胜利的时候,他不因此而造罪,他不会的。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这什么意思呢?他得到这六种胜利的时候,他得了以后他不会又没有了,享受了几千年万年以后又没有了,不是,他乃至到得无上菩提一直有很多很多的胜利,相续不断地有这种胜利。若是凡夫做功德得到六种胜利,可能得一生两生,或者寿命长一点,做转轮王,做个八万四千年,或者是做了很多年,结束就没有了,又去一般的流转生死了。印老法师说「顷刻而尽」,不知多久又没有了。但是菩萨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得六种胜利的果报的时候,无穷无尽地相续下去,所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
  「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凡夫得到这六种胜利的时候就是自己享受,或者给他父母、兄弟姊妹也可能享受一点,别人就不行,别人不能享受的。菩萨不是,菩萨得这六种胜利的时候,「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去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能救护一切众生,有这个大悲心,和一切众生共同地享受这种胜利的果报,因为有这样的慈悲心。所以这一共是三样:一个是「无罪」,一他是「乃至安坐妙菩提座」,第三「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和凡夫不同。「是名胜利」,这是菩萨修六波罗蜜多所得到的胜利、功德。
 
   癸、抉择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抉择,云何可见?」
  这是六波罗蜜「十门分别」的最后一科,「抉择」。这个「抉择」什么意思呢?「抉择」,就是拣择,就是观察的意思,观察如是六种波罗蜜多的深隐之义。这个「互相抉择」,就是六波罗蜜多,有一个波罗蜜多就会有其余的五个波罗蜜多,所以叫做「互相」。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把这样的深义把他抉发出来,叫做「抉择」。
 
「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
  「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前边是问,「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抉择,云何可见」,这底下回答。「世尊」,我们的本师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这个「一切」就是「六种波罗蜜多」,这个「六种波罗蜜多」的菩萨行在一切的修多罗里边有各式各样的情形。「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者佛面对所教化的众生的地方,以布施的音声宣说出来,就是这里边六波罗蜜多都具足的,但是佛说这是布施波罗蜜多,佛这么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有的情况呢,六波罗蜜多都是具足,但是只说这是戒波罗蜜多,只这么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用忍波罗蜜多的声音说出来。「或有处所以勤声说」,就是精进波罗蜜多说出来。「或有处所以」禅波罗蜜说出来,这个「声」也是说的意思,或者是名字的意思,以禅波罗蜜多的名称说出来。「或有处所以」智慧的名字说出来。「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这又来问,问这个事情。像这样的情形,佛有什么样的深义在里边呢?
 
「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这个道理就在这一句回答出来了。「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这就是说佛的慈悲心就是在众生学习一切波罗蜜多的时候,对于这么多的法门需要努力地去修行。「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不是指一个波罗蜜多的,有其他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帮助才能成就的。所以不论哪一个波罗蜜多,都有一切波罗蜜多在一起的,而佛这样说法,他的用意就是「互相助成」,就是一定大家要和合,这个修行才能圆满的。
  那就像这个布施波罗蜜多也应该有戒波罗蜜多的帮助,因为你若是布施给众生的时候,你有戒的庄严,你有戒波罗蜜多的庄严的,你表现出来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语言都是如法的,那么众生心情也会尊重,而不会伤害到众生,那么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就会很顺利地成功了。那么布施、持戒、忍,还需要有忍波罗蜜多的庄严,因为布施的时候,不是那么顺利的,就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心里面也还要有忍的,因为众生也有可能会触恼你,你一定要容忍。精进波罗蜜多,这个你修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不是一时间就能圆满的,并且菩萨这是一个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的这样修行,你一定要精进,不能懈怠,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多。那么禅波罗蜜多,你修行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你不但是有忍、精进,你内心里面还要有禅的庄严。这个暂时的事情总是容易办,时间短很快就做完了就结束了,那是比较容易。若是长时期地做一切功德利益一切众生,没有禅是做不来的。这个有禅波罗蜜的庄严的时候,做什么事情不辛苦,而且做得更殊胜。有般若波罗蜜多,你要知道怎么样去做这个布施波罗蜜多,那就是要智慧;通达布施波罗蜜多的诸法实相,那也要般若波罗蜜才能够通达的。这个没有般若的智慧的时候,你修这个布施的时候,有的时候自己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这个智慧也还非常重要。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也需要有前五波罗蜜的庄严,你只有智慧也不可以,也要前五波罗蜜的庄严,这样子你这个功德才是圆满的,所以说「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第二项、结颂
「此中有一嗢陀楠颂:数,相及次第,训词,修,差别,摄,所治,功德,互抉择应知。」
  这个「嗢陀楠」翻到中国话,翻个集施,集会的集,布施的施,集施,就是集所说义施有情故。积集所宣说的法门、道理,然后布施给众生,所以叫做集施。这里面有一个颂,这个颂就是把前面这个「十门分别」全面地说出来。
  「数,相」,六波罗蜜多的这个六数,「相」就是六种殊胜,「及次第,训词」。还有这个「修」,几种作意修、意乐修。还有「差别」,每一波罗蜜都有三种差别。还有「摄」,摄一切善法。还有「所治」,所治的六弊种种。还有「功德」,就是那个殊胜的果利。「互抉择」,就是将才这一段。「应知」,应知道这就是十门分别的名字。

 

--------------------------------------------------------------------------------------------------------------------

扩展阅读:

妙境法师佛教文集

妙境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 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是妄念,嗔恚是妄念,一切受用当中他起了贪心,这是妄念。受用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譬如,我们穿衣吃饭,这是正念。肚子饿了,到时候吃饭,吃饭是正念;要讲求什么样的口味,要讲求什么样的烹调,做得不合口味就不吃,这叫妄念,这是邪念。正念与妄念,这里面的区分就在贪嗔痴。我色香味做得很好,供养大众,叫大众生欢喜心,这是正念;我供养大众,叫大众赞叹我,我在这里头得到一点好处,那就错了,那就是妄念。佛家讲无念,是有正念,没有妄念。简单地说,凡是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的,这都是正念;凡是起心动念为自己的,那都叫妄念。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