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答:杂念多时以心要法门熬过,但有一小段时间,突然一念让我惊吓,认真寻找又忘了是什么。


2014/9/7    热度:455   

  杂念多时以心要法门熬过,但有一小段时间,突然一念让我惊吓,认真寻找又忘了是什么。

  答:杂念多时用心要法门熬过,那你的置心一处是在心要法门上面吗?你要先看看这个东西。禅修是置心一处,你不要杂念多时就到心要法门那里去,杂念少时就到风门那一处,那你是置心好几处,你要置心一处才对。

  你把心要法门当做一处也可以,这个要先拣别清楚,你那一处必须要真一处,不要假一处,有境界换一处,另外一个境界又换一处。天冷是一处,天热又一处,天冷那一处在被窝里,天热那一处在游泳池里,那这个跟没有修一样。当然你能三摩地进入到这种领域也可以,可是你现在都不定,这是第一个。

  那真的我们在置心一处的时候,你会「有一小段时间,忽然一念,让我惊吓」。一念惊吓有二种状况,一种是心理上的,一种是生理上的,这问题没讲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大概你也没有办法看清楚。

  所以第一个,置心一处要能确定,不要换来换去。第二个,当你真的置心一处时,这个「一下惊吓」,你应该可以发现是生理的而不是心理的。大部份初学者最明显的是生理上的作用,这个「一吓」是属于生理上八触十功德当中的八触,因为身体过去过度紧张或者有种伤害,那是紧张打结的部分在放松,或是伤害在恢复的状况所产生的现象,所以这应该是好现象,这两个问题都跟实修有关。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问答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般人以为到寺院、庵堂里面去舍一点钱,这就叫布施;其实错了,那不是布施的真正意义。在事上讲,一切众生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全心全力地去帮助他,这叫布施。如果人家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帮助他,这多半是属于财布施。佛教我们修财布施,目的是帮我们断悭贪,我们要量力而为。如果你有家庭,你有负担,你一定要考虑家庭最低生活的需要,有多余的,这才可以修布施帮助别人。如果你全都布施掉了,你就会遭遇困难,那不是佛教你的,那是你自己的迷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