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劝修净土诗》序


2014/9/3    热度:304   

《劝修净土诗》序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贤莫测。三根普被,万类均收。捞漉苦海之鱼,信为巨网。挽回末法之症,的是奇方。离斯捷径,出生死以奚从?舍此法门,脱轮回而何日?但今时泛念者多,深信者少。或有诃为著相,贬作小乘。并由不读教文,只是任凭胸臆。岂知中天调御,开金色口以叮咛。十方如来,出广长舌而赞叹。文殊、普贤,尚有求生之偈。马鸣、龙树,亦有愿往之文。至于智者、永明之辈,中峰、天如之流,并是教祖、禅宗,莫不垂文著论,阐明至理,深劝后人。奈何末代凡夫,钝根浅识,乃欲远胜古人,置之弗屑耶?

实贤因此感慨,尝欲发挥论议,解释疑情。于乙未秋,著诗三十首,一时草草付工刊版。惜乎理未周圆,事多疏漏。每欲从事添削,不遑下手。戊戌夏,依绍昙老人于隆兴精舍,学律安居,听经坐腊。自恣既竟,同学摄兄,踊跃赞叹,怂恿卒业。由是芟其繁芿,补其阙略。理随事广,语逐文多,不觉信笔任心,盈编成册。于中铺陈依正,描写庄严,广破群疑,深彰一理。指示工夫,以知操守,分张品类,以劝修行。于是总陈三教,别派众流,所谓仕隐工商、渔樵耕读,乃至苦乐闲忙之辈、生老病死之人,莫不皆导以念佛,示其往生。凡一日二六时中,每年十二月内,无时非念佛之时,无月不思归之月。所以一其念,专其志也。夫信是道原,故首标依正以起信。疑为信障,故次释人情以破疑。疑障既除,信心堪发。信心既发,正行斯遵,故授之以工夫途路。非徒自善,尤宜利他,语贵随机,事须逗巧,故分之以品第人伦。然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有念无观,亦难见佛。故授之以恒时运想,频月致怀。末则总叹娑婆之苦,同归净土之乐,伸明信愿,结劝往生。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故为次第如此。

诗成,新旧共得一百八首。虽非法海之全珠,亦是义山之片石。文诚粗疏,语颇切实。伏乞观者,知我苦心,鉴兹不逮,略其词而察其意,行其事以践其途。庶几同脱苦轮,尽超乐土。幸勿因人废言,徇名弃实,是所至望。

------------------------

大家手头上都有一份材料,今天开始讨论省庵大师的《劝修净土诗》。省庵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一生的德业隆盛,非常精进努力,通宗通教,临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瑞相昭著。住世时间只有四十九年。我们看到《劝修净土诗》有一个序文,就是把作净土诗的缘起做了一个介绍。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文字,我大概就这么串讲一下,概略的介绍一下。“实贤”,就是省庵大师的自称,又叫实贤。说自己非常的浅薄、陋劣,是一个平庸的僧人——这是祖师的谦德——知见狭小,是一个陋器,不是一个法器;本来没有大的力量来做自行化他的事,只是“仰承前辈宗风”——就是前面净土宗祖师的宗风;常常也有些好的兴致,特别是发起了往生极乐净土的这个大愿;虽然自己的行持还有诸多的不足,自己心地的功夫也没有什么好的心得,但是由于悲心故,兼济众生的这个菩提愿未曾忘怀,这样就有给世人一种教化的愚忠。好,这是他出于悲心来写这个净土诗。

再下面就谈到净土法门:它的理是极圆极顿;这个事相上下手的功夫却是至简至易。好,这就点明了净土宗一个特色:理上极为深邃、圆顿;事相上下手极为简易。那么它的功能作用就是我们至诚念佛的心。这个因心,感得阿弥陀佛果地上功德的加持——这个力量就很强,就能令我们快速圆成佛果。以果地觉作因地心的修行,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的修行:我们凡夫众生用力少,但是成功就很大。这都是在点示净土法门的一些本质特点。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虽然是愚夫愚妇,他也能够了解、修行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深邃处,就是三贤十圣、等觉菩萨也没办法测量——净土法门的底蕴。这样就是:上、中、下三根普遍的都能够修行这个法门,种种类别的众生都能收摄在弥陀的愿海。在微尘数的刹土当中,这个净土念佛往生一法就是在生死苦海当中“捞漉苦海之鱼”。用“鱼”来表明我们这些众生在苦海当中的沉沦。在生死苦海捞漉众生,这个净土法门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网,可以捞漉很多的“鱼”。这净土法门,它是佛所讲的:末法最为对机。挽回末法一切无法拯救的人,这个法门确实表现它的特效。乃至到法灭尽的时候,这个法门都能为众生作最后起死回生的良药,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奇妙的药方。离开这个净土往生一法的捷径,想出离生死轮回,是万难万难——无从下手;舍弃这个法门,想了脱轮回,就不知到未来多少劫了。说明这个法门是末法众生唯一得度的法门。

但是观察现在的净业行人深信切愿很难建立,所以泛泛悠悠念佛的多,具有深切信心的人少。这是难信之法啊!深信的人少。甚至还有空腹高心,谈玄说妙,对净土往生一法呵斥为著相,是心外求法;甚至把往生的人贬为小乘自了汉。自古到现在都有这些不正确的说法。之所以有这些不正确的说法,是由于这些人没有读到净土宗的经教,只是以他凡夫的知见——自己的揣摩,来建立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实在是不了解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五时说法处处叮咛往生极乐的婆心。还有十方微尘数的如来各在自己的刹土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赞叹这个念佛法门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么这个法门,就像等觉菩萨——以智慧著称的文殊师利菩萨、大行的普贤菩萨,都有求生极乐的偈颂:文殊、普贤这些等觉菩萨都求往生。那么在古印的马鸣菩萨、龙树菩萨,他们都有文章: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都有愿往生极乐世界的文句。这是古印。至于我们本土,像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还有禅宗的祖师——又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延寿大师,还有中峰禅师、天如禅师这些禅宗的祖师——都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了,都写下不朽的文句,撰述论文来阐明净土至极的妙理,深切地劝勉后人要仰信这个法门,修持这个法门,求生净土。

好,那只是到了末法的时候,我们这些凡夫根机很暗钝,知见很浅陋,不知天高地厚,而且老是想要胜过古人,对这些古来祖师大德的言教都不屑一顾。那么省庵大师为此慨叹。这些人置西天、东土历代祖师的言教于不顾,他最后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所以省庵大师不忍众生之苦,就再来撰文写诗,发挥净土的义理,来对众生的怀疑解释——疑结要解开。由此他在一七一五年,就是康熙五十四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三十首诗。他认为当时是草草付工刻版流通,觉得理上还不是很周全、很圆满,在事相上的诠释还有诸多的疏漏。所以常常就想对这三十首诗再加以修正、添削——该添的添,该削减的削减。只是由于忙于种种的法务,没有时间来做这项工作。那这样就到了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三年后,在绍昙老人的兴隆精舍结夏安居学律。结夏安居自恣完成之后,当时有一位同学——摄兄,踊跃赞叹省庵大师原来写的诗,就希望他把这个诗给圆满起来。由这位摄兄的因缘,省庵大师就开始对原来的诗进行修正:对繁杂的地方,把它削减;对于不完整的地方,把它补起来。这样一写呢,这个道理随着事相就越来越广泛了,文句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样信笔来写,就很快成了一册。

在这个净土诗里面,主要是详细陈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来破疑生信,来深切地彰显净土的妙理,指示行人下手的功夫,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如何守本分,以及对各行各业——士农工商,来劝他怎么修行。这些都有表示,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导归到念佛法门。包括二六时中、每年十二个月怎么修行都有展示。整个的一百零八首诗,也是根据信、愿、行的次第来展开的。虽然不是法海的全珠,但却是义理之山的片石;虽然诗文显得粗疏,但是这种信愿劝勉的话语还是出自真诚心——显得非常的恳切诚实。所以伏乞能够读到这个诗的同仁,知道我撰写这个净土诗的一片苦心,能够对我粗疏的文句不要去停留,而对文句里面的意思深加照察,落实在自己的修行实践当中。其目的是让一切读到这个诗的人,生信发愿,共同离开娑婆世界轮回的苦难,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乐土。希望大家不要因人废言——我这个人不行,但是言语还是从佛言祖语里面出来的,是自有它的真实义的,所以恳望大家,一定要在这里面得到法的利益。

这是它的缘起。这样就把这个诗的结构、内容以及它的意思慨述了,从中也能看到省庵大师有一种多么谦卑的德能。

                    ——庚寅年五•一佛七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

 

———————————————————————————————————————————————————

扩展阅读:

大安法师佛教文集

大安法师佛教问答

大安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金刚经》上提出两大问题:第一个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念纷飞,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个念头降伏住?第二个是“应云何住”,我们这个心应当住在哪里?两大问题,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这两个问题,我们拿《阿弥陀经》来解答,这就好办了。你的心应该住在哪里?应该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其心?用一句阿弥陀佛来降伏其心。不管你什么念头起来,立刻转变,转换成阿弥陀佛,你就大功告成了。你的善念、恶念、贪念、嗔念,不管什么念头,只要念头起来,立刻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你要这样念佛,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