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答: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2014/9/6   热度:1009
问: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净界法师答: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就是对某一个法门产生坚固的理解,不过这个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对象。菩萨的「胜解行」地,是针对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坚定的理解,才叫作「胜解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以前的理解,是内心有一个自我意识、有一个自我的无明──我们以自我意识来拜佛,以自我意识来断恶、修善,也以自我意识来起烦恼,这样的菩萨,当然没有资格称为胜解行地,因为你对这个空观根本没有信解。这个「胜解行」地是怎么样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胜解行地的菩萨,当然有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在干扰他、也有很多如梦如幻的业力在障碍他、很多如梦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深深地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管烦恼怎么刺激我,我总是知道:烦恼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这个「胜解行」地就是说:他内心当中,对于真理已经得到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这样的菩萨就进入了胜解行地。当然这种菩萨,他对成佛的信心也特别的坚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消灭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样子的过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样的观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过这都是属于凡夫位,包括外凡、内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种的阶位:第一个是「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个是讲初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清净」的力量,来消灭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叫清净力;一方面他有一种「增上」的「意乐」,他对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有好乐追求的意乐:这个是把初地菩萨的相貌讲出来。「有相行补特伽罗」,这个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萨,前六地的菩萨他心中还有微细的法执,对于生灭、垢净的法,有所执着、有所对立,所以他是「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这是第七地的菩萨,他入了「无相行」,他对生灭、垢净的法,不再执取了。也就是说,从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当中有三个阶位:「清净意乐行、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到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是第五个补特伽罗,也就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他的法执是慢慢地调伏了,对生灭、垢净、增减相全部消灭,任运地生起菩萨道。但是在任运当中,他还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还没有自在,这个四无碍的辩才还没有自在;第十地的业自在,身口意还没有自在:所以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还有业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都要不断地加深观照力,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个地方是讲观照力,从最初的胜解,到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到最后的智自在、业自在,总共三大阿僧祇劫。 -------------------------------------------------------------------------------------------------------------------- 扩展阅读: 净界法师佛教问答 净界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净界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净界法师佛教讲义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 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与人相处,应是融洽而和谐的。因为能够恒顺他人的意见,所以跟每一个人相处,都是如此的融洽和谐,使生命更加芬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行。这个人很有德行,我很喜欢亲近他。这个人很慈悲,这个人很和谐,从来不谩骂,从来不攻击、不揭发人家的隐私,也不谈人家不愉快的过去,这个是很有修养的人。所以,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要纠正一个人,一定要兼顾对方的尊严,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谩骂指责,这样很伤自己的德行,阿弥陀佛!您辛苦了,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