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这个攀缘心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调伏它呢?


2014/9/3    热度:644   

                                             这个攀缘心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调伏它呢?

 
                                                                              净界法师

 
    佛陀讲到调伏妄想的时候,先讲出一个譬喻,看经文就清楚了: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这里,佛陀就讲出一个譬喻说:正如你所说的,你当初爱乐我三十二相的过程,的确是依止你的心跟你的目(佛陀所说的目是指前五识)。依止前五识来取这个相,由第六意识来加以攀缘分别,你假设不知道心目所在,你就不能调伏第六意识所产生的烦恼,这个攀缘心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调伏它呢?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譬如一个国王,他有很多的珍宝,但是可惜这盗贼侵入,把他的珍宝夺去了;国王受不了,发兵讨除,带着军队讨除盗贼,在讨除盗贼、在对治烦恼之前,他要弄清楚,这个贼在哪里?

 

    国王就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具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我们心性本来是恒常不变;乐者,安乐寂静;我者,自在无碍;净者,离相清净。我们本来是常乐我净,但是怎么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苦苦恼恼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先把这个病根找出来。我们本来的面目是常乐我净,弄到现在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现在的面目跟本来的面目落差这么大,这是谁造成的呢?事出必有因嘛!要把问题找出来,所以说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你要去改变你的生命,从痛苦中转成安乐,你要知道是谁让你痛苦,要先找出来!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件事情说:有些人拜佛拜得很多,念佛念得很多,但是越修行烦恼越重,看谁都不顺眼,问题出在哪里?问题不在拜佛。说:你看这个人拜佛拜这么多,烦恼还这么重,问题不在拜佛,问题也不在念佛,他就是错用心嘛!他用攀缘心来念佛,你念一万声,我念两万声超过你,这个人是阿修罗法界。

 

    你的心决定你整个生命的本质!

 

    什么叫本质?后面佛陀说,你拿那个沙去煮饭,你一辈子就是变成一个沙嘛!你本质没有改变啊。你用沙去放在电锅煮了一天,它叫做热沙,它不可能改成饭。你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饭,不是拿沙去煮饭啊!所以你的心态不改变,即便你布施、持戒、忍辱,你只是在一个颠倒妄想的本质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善业,如此而已,你生命的本质,你过去是什么习气,过去做什么事,你以后还做什么事,本质没有改变,换汤不换药嘛!以前是攀缘恶法,现在是攀缘善法,攀缘的本质没有变!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你现在要修行之前不要急着加行,先怎么样呢?端正其心─先把你的心端正,先把你的因地端正,你因地错了,后面全部都错了。

 

    也就是说:你要先调整你的心态,而不是赶快去做一些善法,问题不在这里,是这个意思。


    佛陀讲这个譬喻:就是你这个国王,你必须先把盗贼赶出去,你这个国王以后才能够强盛兴隆。这个国王比喻真如本性,这个盗贼比喻攀缘心。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我们为什么会一次一次的生死轮回?

 

    就是:我们的前五识去取相状,第六意识去攀缘。结果就造成了一次一次的轮回。当然这个地方佛陀所要说的,是一口道出我们的攀缘,我们以前没有学佛之前,用攀缘心去攀缘五欲的境界,造了很多的罪业;学佛以后还是用攀缘心来攀缘三宝的境界来修善,当然好很多了,但问题还是攀缘。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件事情说:有些人拜佛拜得很多,念佛念得很多,但是越修行烦恼越重,看谁都不顺眼,问题出在哪里?问题不在拜佛。说:你看这个人拜佛拜这么多,烦恼还这么重,问题不在拜佛,问题也不在念佛,他就是错用心嘛!他用攀缘心来念佛,你念一万声,我念两万声超过你,这个人是阿修罗法界。

 

    你的心决定你整个生命的本质!

 

    什么叫本质?后面佛陀说,你拿那个沙去煮饭,你一辈子就是变成一个沙嘛!你本质没有改变啊。你用沙去放在电锅煮了一天,它叫做热沙,它不可能改成饭。你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饭,不是拿沙去煮饭啊!所以你的心态不改变,即便你布施、持戒、忍辱,你只是在一个颠倒妄想的本质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善业,如此而已,你生命的本质,你过去是什么习气,过去做什么事,你以后还做什么事,本质没有改变,换汤不换药嘛!以前是攀缘恶法,现在是攀缘善法,攀缘的本质没有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你现在要修行之前不要急着加行,先怎么样呢?端正其心─先把你的心端正,先把你的因地端正,你因地错了,后面全部都错了。

 

    也就是说:你要先调整你的心态,而不是赶快去做一些善法,问题不在这里,是这个意思。


    佛陀讲这个譬喻:就是你这个国王,你必须先把盗贼赶出去,你这个国王以后才能够强盛兴隆。这个国王比喻真如本性,这个盗贼比喻攀缘心。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026

-------------------------------------------------------------------------------------------------------------------------

净界法师视频讲座:楞严经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佛学文集

净界法师佛教视频专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教我的,我就得认真好好地学;不是教别人的,别人认不认真与我不相关。所以自己要想成就,首先要肯定,三藏十二部是诸佛菩萨教导我的。我要发心作佛弟子,我要发愿接受佛菩萨的教诲,别人学不学与我没有关系,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学佛而不能成就,就是这个地方观念颠倒了,“佛是教你的,不是教我的”。天天责备别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起心动念都是找别人麻烦,这样造了一身的罪业,最后的结果三途轮转去了,亏还是自己吃,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学佛,不是为别人学的,我学佛是为自己学的,是为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呢?帮助真正好学的人。对大众弘法这是结缘,他听多少是他的事情,他领悟多少也是他的事情,不能勉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