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六讲
2014/9/3   热度:403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六讲) 三迦叶,三迦叶就是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这三迦叶是事火婆罗门。当时佛成道之后,怎么样去降伏外道,建立僧团?也就是擒贼先擒王。佛陀观察优楼频螺迦叶年纪很大——有一百多岁,当时是频婆娑罗王的国师,所以先要降伏住优楼频螺迦叶。到那儿去,这里故事也很多了。洞窟降伏毒龙,表现种种的神变来降伏住优楼频螺迦叶。迦叶他住在木瓜林,首先就信奉了佛陀,做了佛陀的弟子。他座下带了五百个弟子,也都一起皈依了佛陀。皈依佛陀之后,就把他事火的那些火具、法器都丢到恒河去了——水里面去了。当时在王舍城旁边,有一个象头山,他的弟弟伽耶迦叶带了二百五十人在那里修道。还有第三个,弟弟——那提迦叶,看到河里面漂来这些法器,以为他哥哥出了什么事,就各自带着自己的弟子——五百人,到这个木瓜林来看。一看他的大哥都成了佛陀的弟子,最后问问情况之后,这两个迦叶也都皈依了佛陀。所以他们座下——就是一千人,都成了佛陀座下的比丘。 还有舍利弗和目犍连,原来也是修外道的。舍利弗由于看到一个比丘托钵,威仪很好,听一个偈颂之后开悟。告诉目犍连,两个人发心皈依佛陀,每个人都有一百弟子。这就是一千二百。加上耶舍长者子及同学五十人,这就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释迦牟尼佛成道首先度脱的比丘。这些比丘都是从外道过来的,佛常常让他们不要远离身边:由于他们还有外道的习气,怕破坏大家的知见。这些外道比丘过来之后也感戴佛的恩德,所以常相随从在佛的旁边。 好,那这些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俱”,他们的证位、功德甚深,都是“大阿罗汉”的证位了。其道德是“众所知识”。“阿罗汉”,它的三个意思第一是“应供”。这是从比丘的因修行起,他因地是乞士,通过乞士之行后他的福德、智慧圆满了,烦恼贼被杀掉了,所以堪受人天的供养,就叫应供。这就是“乞士果”。“杀贼”,就是破恶之果,破见思惑,长揖三界,不受后有。第三个意思是“无生”,由于他受具足戒,使魔恐怖,最后得到了无生的果位。那么这些阿罗汉的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灭尽定,都在声闻教里面有介绍,是得到了声闻道的解脱。这里谈到是“大阿罗汉”,这个“大”是包含着:这些阿罗汉所显现的是声闻的果位,但他的本是法身大士。示现作声闻阿罗汉,来作影响众,来证明这个净土往生一法不可思议,是大乘菩萨的示现,就叫“大”。他们作影响众,跟随着释迦牟尼佛转*轮。这个*轮有声闻的*轮,有通教的*轮,有别教的*轮,有圆教的*轮。净土一法属于大乘圆教的*轮,广泛的利益一切人天。一般佛陀的十个称号中有天人师。他为什么叫天人师呢?实际上佛是九法界的大导师,但常常是人道和天道修行得解脱的人数占多数,就叫天人师,以多来称。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是“众所知识”。“众”就是大众。这些比丘道德、智慧甚深。“知”就是大家都了解他的名称,知名度极高。“识”呢,见面为识。那么这些人也都能称为:引导大众解脱的大善知识。 好,那下面就列出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里面的十六位长者,这就是上首弟子。我们来看看,这十六位上首弟子各有特点。首先,什么叫长者?长者就是长老,长老就是他的道德和戒腊都很受人尊重,就叫长老。当然一般是戒腊很长,很有道德——都具足,才叫长老;如果光有戒腊高,但是道德上不去,也够不上长老。还有一种:虽然戒腊低,但是他很有智慧,叫法性长老——也可以称。比如这里讲的阿难尊者,他戒腊并不高,但很有智慧,多闻第一,也列为长老的范围。好,那么这十六位呢,很有特点。尊者“舍利弗”是佛的弟子当中智慧第一的,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他就能使他母亲的智慧、辩才非常的厉害。然后这个外道经典一切通达,出家之后很快佛经通达,证到阿罗汉果位:属于“智慧第一”的弟子。大目犍连尊者属于“神通第一”的弟子。这是佛的左右——两位高足弟子。大目犍连的神通都有很多的公案表达:他为了降伏毒龙,如何变成一个小虫,从龙的眼睛进去,身体、鼻子出来;把善法堂一把火烧掉,实际上来讲说无常——向忉利王讲的,实际上善法堂还在那里。他神通莫测。 饮光长者就是“摩诃迦叶”。“饮光”,他的身体有金色的光明。把其他的光明都遮掩了,好像吃下了一样,就叫饮光。这是禅宗的初祖,“传佛心印”。有部经典讲到,大梵天王来请佛说法,奉上了一个金色优钵罗花,佛拈花示众,百万天人惘然,莫知其妙,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那么佛说:“我有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传给摩诃迦叶。”属于禅宗的“初祖”。他修头陀行第一,修苦行第一。“头陀行”有十二种,非常的艰苦:三衣一钵,一食,树下住,冢中住……到年老的时候摩诃迦叶还在行头陀,佛赞叹:“有头陀行,我法久住。”“摩诃迦旃延”是婆罗门种性,“论议第一”。“大膝尊者”就是摩诃俱絺罗。“摩诃俱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他也是对《韦陀》十八部经很通达,谁问,他都能对答如流。“离婆多”就是星宿长者。“星宿尊者”是他的父母祈星宿而生的,“无倒乱第一”,心很清净。 “继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什么叫继道呢?一般母亲怀孕了将生产,要回娘家。来不及,就在道旁边生下来,他们两兄弟都是道旁边生下来的,就叫继道。以后这两兄弟都出家了,那小的一个就叫“周利槃陀伽”,根机非常的钝。他的哥哥倒是很聪明,能记很多的偈颂,也证到了果位。唯有周利槃陀伽,你给他一个偈颂:他是说前面一句,后面一句忘了;说后面一句,前面一句忘了。这个哥哥看到他根机这么钝,就叫他还俗——没有修道的根机。周利槃陀伽在路旁哭哭啼啼的时候,佛陀知道了,怜悯他,就让他念两个字:扫帚。但他有时候是念了“扫”都丢掉“帚”。佛就让他给比丘去做服务:打扫卫生啦,做什么……如果他忘记了,其他比丘就提醒他。到了这个程度!周利槃陀伽真的就很听话,天天扫地。一边扫,“扫帚、扫帚、扫帚……”。“扫帚”扫到一定程度他就在思惟:“我天天扫外面的灰尘,实际上还要扫里面的灰尘。那内心的灰尘是什么?那不就是烦恼嘛!烦恼是什么?见惑、思惑呀!”他思惟思惟,破见思惑,得阿罗汉果。他根钝仅持一偈,就破见思惑,辩才无尽,叫“义持第一”。所以你看佛教的修行,主要是懂法义,在心性上用功夫,能够破烦恼就能够开发智慧、辩才。 那下面是“难陀”。难陀叫孙陀罗难陀,是佛的亲弟弟。“仪容第一”,就是他的长相很庄严。他的亲弟弟出家也是很不容易,佛陀用了很多善巧方便引导他出家。当时他很不愿意出家:由于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妻子,他舍不得。那么佛陀就把他引到天上去看看天女。他看到天女很漂亮,比他妻子漂亮多了。佛陀就说:“如果你出家持戒修行,你以后就能到天上,跟这天女到一起。”这个难陀一听:“哎!也不错,以后有这么多天女,比我现在妻子强。”他就带着这个动机来出家。然后佛又把他带到地狱里面去,地狱里面看到一个油锅在那里沸腾——没有人,就问:“这个油锅里面等谁来啊?”旁边那个地狱的人说:“就等难陀来。等他到天堂欲望享够了,就到这儿来。”他一听就害怕了,最后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出家,解脱这个轮回之苦。这就是难陀长者。“阿难陀”就是佛的堂弟——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叫“多闻第一”。佛法水都流到阿难的心里:记忆力极强。“罗睺罗”是佛的太子,称为“覆障”。覆障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母体当中怀了六年才出生下来。这六年呢,就使得他的母亲碰到了麻烦了:太子都出家了,你还怀孕——还没有下来,到底这是谁的种子啊?为了辨别清楚呢,还有一个试验:一个火炕,跳进去,如果真的是做了不法的行为——非法行为,那就与这个儿子同死。结果耶输陀罗一跳进火炕,火就变成了水,水里面有一朵莲华,把他母子俩托住。证明他们是清白的。最后呢,佛陀成佛之后,到了迦毗罗卫城,耶输陀罗还做了欢喜丸,让罗睺罗端着欢喜丸直接去供佛。罗睺罗从来没有见过佛,直接就过去:也表明他们有父子的亲缘关系。罗睺罗是佛的太子,“密行第一”——秘密行持第一。 好,第十一个是“憍梵波提”长老。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憍梵波提虽然是一个阿罗汉,但是他有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吃了东西之后像牛一样的虚哨。这是由于他以前做沙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比丘在那儿诵经,他就骂人家诵经像牛一样。那个比丘已经证到阿罗汉果,赶紧叫他忏悔。他忏悔之后但还是感得五百世为牛之报。所以骂人家一句话,就有这样的果报。由于他感得五百世为牛,虽然今生修行断烦恼,但有这个习气。佛怕一般人不了解他的道德又诽谤他的话,反而让人造了口业,就把他迁到天上尸利沙园受天供养。所以他过的日子倒是挺舒服,佛在那里受马麦报的时候——吃马麦的时候,他还在尸利沙园接受天人的美味佳肴:受天供养第一。下面是“宾头卢颇罗堕”。宾头卢颇罗堕这位尊者呢——在戒律里面讲,本来一个比丘只能用铁钵或者瓦钵,当时有一位长者就用栴檀木做了一个钵放在刹竿上,说谁有神通拿到这个钵,这个钵就归谁所有。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用神通把这个钵取下来了。佛就呵斥他,让他久住世间,不能涅槃。末世的众生要供僧,宾头卢颇罗堕尊者都要过来,所以叫“福田第一”。“迦留陀夷”,叫“黑光尊者”。他的身体放出黑色的光,人见了都很害怕。戒律里面讲,他有一天晚上的时候去托钵,把人惊吓得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佛就禁止夜间去托钵。但迦留陀夷他很有慈悲心,教化众生的人数很多。 “摩诃劫宾那”,是“知星宿第一”,就是知道天文。而且他的开悟是说有一个比丘跟他同房,给他讲佛法,他开悟了。跟他同房的比丘是佛的一个化身——化过去的。“薄拘罗”叫善容,“寿命第一”。“善容”,就是他长相很庄严。他的寿命第一,活到一百六十岁。这“寿命第一”是来自于他不杀生的戒。这条戒他持得很清净,就感得五种不死。把他放在一个盘子——就是煎锅、熬盘——里面,用火来煎,他不死。然后放在一个锅里面,用水去煮,也不死;然后就把他推到水里去,他也淹不死;然后被一条大鱼把他吞进去了,这个鱼也咬他不死。最后这个鱼被渔人捕上来,父亲买回,将用刀破这个鱼腹,他还活在那个地方,大声呼救。感得五种不死,这就是他持不杀生戒所导致的。最后是“阿楼驮”,叫“无贫尊者”。他是佛的堂弟。“无贫”,说他因地当中供养了一个辟支佛,由供养辟支佛感得九十一劫物质、财宝丰富的果报。他为什么叫“天眼第一”呢?这一世他修道常常放逸——就是昏沉、昏睡,只要佛一说法,他就开始要睡觉,佛就呵斥他:“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佛就呵斥他:你为什么要睡?就像螺蛳蚌蛤这一类的众生,躲在壳里面不知道天日,一睡睡一千年也不闻到佛名字。阿楼驮一听,感觉到极为惭愧,就发起了精进勇猛的心修行。这样由于心发得太猛了,七昼夜修行,就眼睛不行了——瞎了。佛很怜悯他,就给他传了一个法门,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这样呢,他就马上金刚三昧成就,观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手上的果,天眼第一。 好,你看这十六位尊者,每个人各有特点。实际上向我们提醒:这些佛弟子各有好乐,或者好乐智慧,或者好乐神通,或者好乐禅定,或者根机很钝,等等,我们都能在十六位尊者当中找到跟自己相类似的一个人物。于是这些人都是当机众,都能得到净土法门的利益。我们这些人也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利益。这些常随的上首弟子,他的本地都是法身大士,示现作声闻,作影响众。那么“众”有发起众,有结缘众,有当机众,有影响众。“影响众”,就是这些佛菩萨过来示现弟子,来作一个榜样,让大家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这些“法身大士”示现,他自己心里很明白。但同时他也闻到净土——弥陀名号——摄受功德,也能够得“第一义悉檀”的利益。增上这种功德,破除一切无明烦恼,自净其心,心净则佛土净。说他是当机众”也可以。所以又是影响众,又是当机众。 好,下面就是菩萨众。菩萨众列了四位: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上首的四位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法身大士——大菩萨,又叫“大道心成就有情”,他的慈悲、智慧双运,自利利他。佛是法王,那么文殊师利菩萨为佛的长子,绍隆佛的家业,称为“法王子”。你看,菩萨众里面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第一的,也表明:不是具有根本智,就不能证明和信解净土法门。所以把他摆在第一。弥勒菩萨是未来的第五尊佛——“当来成佛”的,现在正在兜率内院示现等觉菩萨,以后在第十小劫的减劫人寿八万岁的时候,要来到我们这个地球示现八相成道。龙华三会,广度众生。弥勒菩萨在《无量寿经》里面是作为净土法门的所付嘱者,也表明龙华三会一定还要宣说《阿弥陀经》,宣说净土法门。下面的不休息菩萨,叫做乾陀诃提菩萨,就是“旷劫修行”,没有休息——“不暂停”。一个菩萨自利利他的行持如救头燃,时间、精力非常宝贵,如果不能成就阿鞞跋致,不能利益众生,就不能有一刻的懈怠、放逸,这叫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也就是自利利他不疲不倦。为了救一 “深位菩萨”也都要求生极乐净土,就表明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等觉菩萨也不越出这法门之外。为什么这些大菩萨也要求生极乐净土呢?这里一方面表达像《华严经》的概念:十地菩萨,地地菩萨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他为什么不要离开三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能够快速的圆满成就。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到极乐世界能够快速的成佛。快速的成佛,这是法藏菩萨——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大愿的核心内容,也就构成了这些法身大士求生极乐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因。再就是这些通途的菩萨要得大乘圆顿的佛果,他的种性一定要转换。如果不转换,就好像一般的做官:科举考取进士——考取做官的资格,从低级官员做做做,做到高级官员,做到宰相——到顶了。然而如果能够直接投到皇宫做太子,他的种性贵压群臣。有这个种性的转换,十方无量无边的菩萨也就有必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做阿弥陀佛的法王子。这些深位菩萨都求生极乐净土,所以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更不敢去轻慢了。 最后是列天人众。这里提出“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释提桓因”翻译中文为“能为主”,就是“忉利天王”。有点像我们中国一般讲的玉皇大帝。那么忉利天是在我们这一四天下的须弥山顶上,又叫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呢:东、南、西、北各有八天——三十二,中间有中央的一天。在须弥山顶上,下面有四天王天,上面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就是欲界六天。欲界六天上面,修四禅定就有色界的十八重天,再修四空定有无色界的四重天,也就是三界的二十八重天。无量的诸天也都参与了这个法会。还有“大众”,这个“大众”含摄的面就更广了,十方无量无边刹土的天人参与了,还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参与了这个法会。也就表明净土一法所摄的根机非常广大,是针对九法界众生,针对十方无量刹土求解脱的众生所施设的。都能给他究竟的利益,就能感得这些与会的大众,构成了非常殊胜的众成就。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温州太平寺 大安法师佛学文集 大安法师佛教视频专题
个众生,那都是生生世世追逐不舍,没有疲倦,这就是常精进菩萨。那么这些都是等觉菩萨了。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禅家常讲“一丝不挂”,就是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就自在了。有一丝毫的牵挂,你这个心就定不下来;有一丝毫东西放在心里面,心就不能够安。有一物就有牵挂,有牵挂就不自在。要能舍、要能放下。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有福报!有福报的人是一身轻松,身心没有牵挂,这种人有福。世间人迷惑颠倒,起心动念都是贪嗔痴慢。凡是恶道,都是迷惑颠倒才去的,哪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会到恶道去?都是这些牵挂误了自家的大事,这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不能够脱离的原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