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三、十二因缘


2014/9/3    热度:383   

 三、十二因缘  

 
佛为迦旃延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便是说明十二因缘,亦即是缘起之精义。不过二乘人只能会到一半,不能彻底了解罢了。
 
旧译为十二因缘,新译为十二缘起。佛于菩提树下,便是观十二因缘悟无上觉。所以世尊常说,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
 
实在说来,般若空义,即是甚深缘起。凡夫所了解的空,是对有之空。世俗眼见生谓之有,见死谓之空;见物在谓之有,见物不在谓之空。
 
二乘人以分析明空。例如衣是布的因缘而有,所以衣空。布是缕的因缘而有,所以布空。如果依照这种分析的方法,势必否定一切法的存在。所以我们说二乘的缘起观,是偏空滞寂的。
  
大乘人了解到一切缘起法是假,而法性本空。这种认识,不离二边,依然不究竟。
 
而般若所明缘起精义,是一切不可得,谓之毕竟空。缘起非有,则有不可得;性空非无,则无不可得。而不可得亦不可得。有不可得,则不碍性空;无不可得,则不碍幻有。不可得亦不可得,则不碍缘起性空二者宛然。如此则一法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不立,故毕竟空;一法不舍,故法界缘起。法界缘起,湛然毕竟空;毕竟空寂,宛然法界缘起。空假中而无空假中,无空假中而空假中。说空时,中假皆空;说假时,中空皆假;说中时,空假皆中。等同虚空而横遍竖穷,横遍竖穷而等同虚空。此所谓一切不可得也。
 
《大般涅槃经》云,观十二因缘有四种观智,所谓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声闻人以下智观,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声闻道。缘觉人以中智观,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辟支佛道。菩萨以上智观,见佛性不了了,以不了了故,得菩萨道。佛以上上智观,见佛性了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佛于菩提树下,观十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上上智观十二因缘。非如缘觉乘人,以中智观,不见佛性,仅得辟支佛道也。
 
佛言,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又说,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者即是佛性。因为佛性圆显,即名为佛。佛由佛性而得成就,故曰佛即佛性。不过众生虽具佛性,而无功德智慧,故不名为佛。
 
佛性非有,体即空寂。佛性非无,用彰缘起。佛性非亦有亦无,不住空缘二边。佛性非非有非无,离两边不住于中故。离无边则非非有,离有边则非非无,一切无住,则四句皆离。
 
所以《大般涅槃经》云,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断,非非常非非断;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亦尽非尽,非尽非非尽;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义非义,非义非非义;亦字非字,非字非非字。总而言之,一切无所得,名曰佛性。
 
十二因缘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爱,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如果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则一切忧悲苦恼皆灭。
 
故知三界生死,以无明为本。无明者烦恼也,行者业也。烦恼业若灭,生死即灭。所以佛告迦旃延: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若人觉悟诸法皆由十二因缘所生,则不起无明。无明不起,则证法身。法身等同虚空,无生死流转。若起无明,即便造业,造业因缘,即受业报身,落入生死。《大般涅槃经》云:「法亦如是其实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因为十二因缘和合生者,体性皆空。即此性空,便名第一义谛。
 
如果迷惑,便起无明。因无明而生行,因行而生识,因识而生名色,因名色而生六入,因六入而生触,因触而生受,因受而生爱,因爱而生取,因取而生后世有,因有而生生,因生而有老死。如是生死流转无有休歇,这便是生死流转门。所以生死流转,只是一念迷而已。
 
如果一念觉,便破无明。破无明者,如实知缘起性空也。无明灭则不起惑造业,于是行灭。既然行业灭,便不受生,于是识灭。如是乃至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灭。这便是还灭门。还灭门者,不过是一念觉而已。
 
所以生死还灭,皆一心造。一心能现生死,一心能现涅槃。生死本无,涅槃非有,原是一心所现而已。修道之人,的须修心。修心法门,广说无量,约其简要,略有三种,曰不贪,不瞋,不痴。如果能不贪不瞋不痴,则无明可破,生死可了矣。
 
净影寺慧远大师于《大乘义章》中说:「十二因缘,皆依一心,依情起相,名为非无,据实本寂,说为非有。见实非有,是真谛观。解相非无,是世谛观。」
 
如此解说,深切佛旨。因为佛说万法唯心,又说心外无法。故知生死法、还灭法,皆是一心所造也。依情起相者,依于凡情,心执于相则迷,以执幻相为实有故,故曰非无。据实本寂者,觉心了知法本性空,故说非有。见实非有解相非无者,智者之知见也。智者见有而非有,是为真谛观。真谛观者,知法本清净也。智者知一切缘起幻相,非有而有,是为世谛观。世谛观者,知一切法缘起假现也。
 
由是可知,所谓生死流转者,皆缘起假现也;涅槃还灭者,本来清净也。皆众生心之所变现也。所以说十二因缘,依心而现。生死涅槃,皆是心有。众生欲出十二重城,但应修心即得。
 
因缘者,即能生义也,即是能生之义,所以十二因缘即是因果法。能生者名因,所生者名果。例如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爱,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无明为因,则行为果;行为因,则识为果。乃至生为因,则老死为果。
 
《大般涅槃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
 
因为无明是行之因,而行又为识之因,故无明为因,亦为因之因。行为无明之果,而识又为行之果,所以识为果,亦为果果。以此类推,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为因,亦为因因,亦果亦为果果。
 
故经云:「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不出不灭者,即不生不灭也。以上这段经文,便说明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亦说明了,十二因缘中,唯因果生灭,而无一法可得。
 
《大般涅槃经》又云:「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五阴入胎,未具眼、耳、鼻、舌四根时,只有身心二根,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名色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缘。」
 
看了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十二因缘,及与三世的关系。同时我们亦可了解,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
 
无明为生死根本,若无明不起,则生死可了。了却生死,便是法性,亦曰佛性。如此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无明是妄起之惑,亦即妄起之烦恼。由烦恼虚妄造业,便是行。被业所系,虚妄往来诸趣,流转生死。三世相续,便是生灭十二缘起。
 
既被业转,于是不得自在。作者受者,悉被业缚。受有报竟,则名色六入触受则散灭,众生目之为死。更以爱取有因缘故,灭已还生复受后有。如是因果相续,乃成轮回。
 
业海茫茫,觉之为岸。觉则无明破,无明破则生死已。觉者佛也,故觉之之道,莫过于念佛。佛念一起,六道即息矣。
 
于十二因缘中,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行有二支是业。余七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是报。此十二因缘,以无明为本,故无明障乎无上菩提究竟涅槃。
 
无明爱取三支,名烦恼障。行有二支,名为业障。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名为报障。此所谓三障也。仔细研究起来,三障皆由无明而起。故无明灭,三障即灭。三障灭,谓得无生法忍。故曰破一分无明,即见一分法性。
 
故众生皆由造业而受苦报。若不起惑,则不造业。若不造业,自然无有苦报,无有生死流转。故吾人修行,急须净除业障。破惑便须修慧,除业便须修定。定慧等持,乃出生死之二道也。
 
故十二因缘中,五支为因,七支为果。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因,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七支为果。如畏其果,当净其因。其因不净,则果报永无断时。此无明行爱取有是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是苦谛。十二支若灭是灭谛;若知十二支悉由缘起,能如实知起于观行,是名道谛。故略说为四谛,广说则名十二因缘。
 
如果约三世言,则有两重因果。无明行过去世摄,生老死未来世摄。余支则是现在世摄。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而有现在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之果。由现在世爱取有为因,而有未来世生死之果。如此因果相续不断,乃成三世流转。若无三世,流转不成。若无两重因果,则因果不具。
 
不过据《成唯识论》言,一重因果,足显生死轮转,及离断常之过。如果施设三世二重因果,不但事有多余,甚至有无穷之过。
 
因为过去世应还有过去世,如此类推,则是无穷。若过去无穷,便是无因。同样道理,未来世应更有未来世。如此类推,依然无穷。若未来无穷,便是无果。所以《成唯识论》主张:十二因缘勿须施设三世二重因果;一重因果,足以显生死轮转,及离断常过了。
 
《成唯识论》云:「如是十二(因缘),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
 
谈到因果,华严宗更有因果同时之说。华严宗认为,因外无果,果外无因。分分因即分分果,分分果即分分因,全因即全果,全果即全因。无有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因以果而名因,果以因而名果。故因果同时,无有先后别异。如人对镜,镜外之形,与镜中之影,同时俱现。
 
以因果同时故,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正觉已,乃是初心。
 
如《华严义海》体用显露门第五云:「果不异因,全以因满称为果也。由因不异果,全以果圆称之为因也。若因不得果,果亦非果也。若果不得因,因亦非因。皆同时成立,无别异故。是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正觉已,乃是初心。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悉与三世诸如来等。」
 
不过这等境界,乃圣人境界,非凡夫境界。我辈愚凡,仍应老实从除惑消业离苦为是。
 
当知烦恼藉缘而生,诸业亦藉缘而起,诸报亦藉缘而生。若不藉缘,则烦恼业报无有。十二因缘既皆藉缘而起,当知十二因缘皆空。若不空者,何必待缘?《心经》云,是故空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以十二因缘空故,故知一切法无生。乃至无有一毫之法,能从现在世间,而生未来世间。以我我所空,烦恼业亦空,是故报亦空。故《十二因缘论》云:「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但从诸法空,唯生于空法。」
 
所以若能如是观察诸法空,于是便不染于诸法。若不染于法,便不生执着。若不生执着,便不生渴爱。若不生渴爱,便不造诸业。若不造业,便不取着事相。若不取着事相,便不造作有为行。若不造作有为行,便不落入生死。若不落入生死,便可离诸苦也。
 
故知若能如实了达空义,是名了达菩提。以了达菩提故,所以不造五因。以不造五因故,所以不受七果。不受七果,则无生死之累,是名解脱。既获解脱,则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之中道矣。
 
一切法本来清净,清净则无一切法。然而毕竟空即法界缘起,故于毕竟空中,缘起幻现一切法。以一切法缘起幻现故,所以不碍一切法本来清净。十二因缘现起生灭,道理亦复如是。
 
是知众生生死流转,皆是自业因缘所感。现前身心,是由过去业力所感。今生造业,临命终时,心识为因,复感后有身心。所以身坏还为土,心识还随业因缘流转。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以所现一切,还归毕竟空故。于毕竟空中,不可说一,不可说异。
 
犹如灯光,前后相续,故照明无间。若无相续,岂能延长照明?是知灯光延长照明者,是由于光明相续不断故。既曰相续,必是由前一剎那,生后一剎那。然如此灯光,不得谓一,不得谓异。
 
若谓一,一则无相续。若不相续,灯光便不能延长。但是亦不能谓异。若谓是异,异则有间断。若有间断,则灯光亦不能延长。故知此法非一非异,不可思议。
 
十二因缘,亦复如是。何故如是?因为缘起性空,虽异不异;性空缘起,虽一非一。
 

-------------------------------------------------------------------

智谕法师文集专题

智谕法师佛教讲座专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家要记住,“五逆十恶”里头都有善根成熟的,千万不要认为这个人造的罪业大太,他还能学佛?阿闍世王所造的罪业是五逆之罪,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他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这时候他恐怖了,生大忏悔之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居然是上品中生!提婆达多跟释迦牟尼佛是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可是释迦牟尼佛对他非常感激,因为有这么个冤家对头,释迦牟尼佛时时能够内省,成就自己的道心,成就自己的道业。所以提婆达多帮助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这个也是无量的功德。提婆达多堕地狱,佛派目犍连到地狱去探访他,回来之后,释迦牟尼佛问他:"他在地狱怎么样?"目犍连答道:"快乐得不得了,像在天宫一样。" 各有各的报,恶有恶报,福有福报。阿鼻地狱里还有福报,这个不可思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