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八识规矩颂讲义(3)


2014/9/3    热度:432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3) 

  我们所有相信佛法的人,我们去学习佛法,当然前五识有帮助。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学习佛法,一开始就是资粮位,或者说是「外凡位」,再进一步就是「加行位」,或者说是「内凡位」。
  资粮位就是准备的阶段,初来到佛教里,多少有了信心,开始学习佛法,从语言文字上学习佛法,学习一些修行的方法,也做一些善事功德,这就是准备的阶段,叫做资粮位,也叫「外凡位」。
  「外凡位」是什麽意思呢?虽然他信了佛,在学习佛法,但他还是个凡夫。「凡夫」是怎样的特性呢?就是向外攀缘,比如说我们拜佛,我们虽然没证圣道,但是我们现在也拜佛,总是认为佛在那边,心中向外攀缘,并不是说向外攀缘就不好,这个准备的阶段就是这样子。
  「加行位」就是准备好了,努力的开始修行,开始修行时他的特徵是向内,不是向外攀缘,而是向内来用功修行,这个「内」,或者说是「自心」,常常看自己的心。
  我们是生於末法时代,我们没有看见佛,但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上看,我们也可以知道,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比丘是怎麽用功修行,比丘用功修行主要是闻、思、修,就是修四念处观,不像我们上早殿,就是念,把大悲咒、弥陀经、楞严咒念会了就是修行。
  但是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从经典上看,比丘修行不是这样子,是什麽呢?是修四念处,主要是修四念处观,或一开始修数息观、不净观。早晨起来也好,晚间也不能就睡觉,也还是修这个,除了乞食之外,一天就是经行、静坐。静坐、经行。再不然就听佛说法,就是修四念处观,是这样用功修行。
  从事实上看,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出家人,也很多再家居士得圣道了,佛灭度後五百年或一千年,也还有人得圣道,也很多。一千多年,二千多年以後,就逐渐少了,得圣道就少了,但也不能说一个也没有,但是少了,这也可以知道,修四念处可以得圣道,我们可以肯定的这样说,加行位就是努力的去修四念处,不向外攀缘。
  内凡位的「内」也可以说是「理」,「理」就是他用功修行的时候,从闻思得来的智慧,常去观察这个道理。「道」就是向道上会,静坐时,眼睛闭上,观察这四念处,经行时,眼睛没闭上,看到什麽事,也能向道上会。
  向道上会,这件事非常重要,就是你遇上什麽境界,不要随外边转,如禅宗的语录说:你不要随老和尚的舌头转,就是他说话是一回事,你总要向道上会。其实我们一般的人,就是随人家的舌头转,人家说我好,心里就欢喜了,要是诃斥你,心里就不高兴了,这就随人的舌头转。
  现在修行的次位,说是「内凡」,就是他虽然是凡夫,但心不向外攀缘,你说话不能转动他,他能向道上会,能有这样的程度,就叫做「内凡」。常能够向道上会,修四念处观,忽然有一天,你得无生法忍,见道了,见到真理,不是口头说的,不是听人讲的,是你自己内心发出光明的智慧,心里有灯了,即心灯。心里不黑暗,有光明的智慧,把真理是什麽现出来,这时候心里得大欢喜,叫「欢喜地」。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不一样,小乘主要是修无我观,修不净观也是很重要,但见道的时候,一定是观察无我、无我所。大乘佛法也需要无我观,但同时也能观一切法空,所以有我空、法空。这时候就得大欢喜,所以叫做欢喜地,也有叫「极喜地」。欢喜到了极点。
  这个地方就是关系到烦恼的问题,我们的烦恼,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分别生起来的烦恼,你不要这样分别,烦恼就没有,比如说我们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是由自己的虚妄分别有一个我。
  比如他会这样想,船在海上行,但是一定有个造船的人。说我们的身体色、受、想、行、识,这样子,那样子,其中一定有个主宰者,如船一定有船长来指导,我们色、受、想、行、识也有个主宰者,指挥者,那就是我,这样思惟。他会从世间其他的事情上逐渐分别,会想到身体有我,这就是由自己的虚妄分别有的。另一种是跟人学的,跟老师学的,老师教你怎麽怎麽有个我,这是分别有的烦恼。
  「俱生」就不是,不需要别人教,也不需要学,与生俱来就有这种烦恼,应运的就有这种烦恼,不需要去作意分别。譬如执着有我,有「分别」有的,有「俱生」有的,在见道的时候,就把分别的我执没有了,俱生而有的我执还有,所以初果、二果、三果。俱生而有的我执还有,阿罗汉就没有另外所说的「法执」,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佛菩萨,我们对世间上的一切法,我们凡夫都是有执着,这里边有分别而有,也有俱生而有,有这种分别。
  在初欢喜地时,分别而有的我执、法执都断掉了,而俱生的我执、法执,还是有的。
  「发起初心欢喜地」,这「发」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但是要是修学圣道,得圣道时转识成智,第六意识就变成妙观察智,这妙观察智什麽时候才出现了?就是发起初心欢喜地。就是在初欢喜地时发出来的,出现这妙观察智。我们凡夫的心,当然无始劫来,就是这样子,要是到圣位时,就在欢喜地之初。
  一切圣人在初欢喜时开始的,谁是最初的圣人?就是初欢喜地时,是圣位的开始,最初的时候,所以叫做初心,到初心欢喜地时,这个时候妙观察智出现了。所以叫做发起初心欢喜地。
  「妙观察智」这个智慧是通於根本智,也通於後得智,你见到真理,那一念无分别的,清净无漏的智慧就是根本智。等「根本智」成就以後,自然会得「後得智」。
  这「後得智」是有分别的,能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自然还是有限的,因还没成佛,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能为众生宣扬佛法,也可能现出种种的神通道力,能广度众生的这都是妙观察智的作用。妙观察智能通达一切佛法的自相、共相的不同。
  「自相」就是这件事它本身有这种相貌,其他的法上没有。如地、水、火、风。地是坚相,水是湿相,火是热相,风是动相。每一法上有它本身特别的相貌,那就是自相。「共相」就是所有一切法共一个相貌,如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空的、无我的。那麽这就是共相,这有多种解释。
  妙观察智能通达一切相,得到初欢喜地,这件事也是各式各样。有的菩萨得「信、进、念、定、慧」这个定的善根强,他可能先得定,而後得初欢喜地,这样的菩萨,可能就有神通,有的人智慧特别强,「定」的善根没那麽强,那麽他就先见圣道,先得初欢喜地,也还没得定,也有这种情形。
  我们从阿罗汉的情形就可看出来,有的还没得阿罗汉时,他很有学问,得阿罗汉後,情形就不同了,有的人在家时没读什麽书,出家以後就修四念处,也得阿罗汉了,但他的辩才就不如有学问的好,也是有这种情形,而菩萨也是一样,也有种种的情形的不一样。现在说「发起初心欢喜地」妙观察智在这时候出现,那麽也就不同了。
  「俱生犹自现缠眠」。发起了初心欢喜地,成就了妙观察智,这时候很好了,但是他有所不足,他的俱生烦恼还在,犹自现缠眠,这个「缠」就是缠缚,是烦恼的现行,缠烦恼活动出来时,它能缠缚你。
  虽然你得初欢喜地,或者是二地,三地,或者你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了,但是俱生的烦恼还会出现,出现来缠缚这些圣人,圣人还有烦恼的缠缚,还有俱生烦恼的缠缚,所以这叫做「缠」。
  「眠」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还没活动的时候,好像睡觉了,所以叫做「眠」。成唯识论上解释说,随诸有情眠伏藏识,这个烦恼的种子一直随着你不舍离。
  「眠伏藏识」就是它不动,潜伏在阿赖耶识里,但它随时会睡醒,醒来它就会活动,所以得了无生法忍的菩萨,有时候他入定,或者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或者是四禅八定,他一入定,妙观察智一现出来时,是无漏的、清净的境界。这个烦恼种子就不动了,不活动,潜伏在那里睡觉。但是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不能常入定,他总要出定,出观,有时候出观,有时候入观,出观时,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接触的时候,有时会失去正念,俱生烦恼就现出活动来了,所以还有缠眠的事,它会现出来,这样子就表示他的道力还不是太圆满,但是他是圣人。

  我们凡夫,有人说:你出家这麽多年了,你还有烦恼,不要说我们凡夫,连圣人都有烦恼。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出家人有什麽不对,我们出家人也会议论讥嫌,在家居士也会议论,这法师怎麽怎麽的。议论有好处,你讥嫌他也有好处,警惕一下,我不可以放逸,在家居士会讥嫌,在家居士如此有功德及过失,就是烦恼不容易断。
  所以我们看佛菩萨对於众生的看法,佛菩萨怎样看法?我们从经论上看,当然佛菩萨诃斥这些佛教徒,你不可以有烦恼,你怎麽样用功修行,当然应该这样讲,不然的话,就放逸得更厉害了。我看佛菩萨的意思是:只要你能种善根,佛菩萨就欢喜了。他虽然造了罪,要受恶报,但他有善根,他的罪业可能先受果报,他的善根一发生作用,就可能见佛闻法得无生法忍。
  如果说这个人很好,他也很守规矩,但他不栽培善根,不学习般若波罗蜜,那还是有问题,佛菩萨对他还是很担心。因为没有无漏的善根,就很难见佛闻法,见佛闻法也未必就有信心,你要是有栽培了善根,那就不同,见佛时,因他有栽培善根,他就和佛法有缘,和般若波罗蜜有缘,他就能继续栽培,容易得圣道。
  我的意思,出家人要是不对了,你讥嫌他也有点好处,但是他要是栽培善根了,你还是不能轻视他。这个地方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这个欢喜地的圣人,还有这个问题。
  远行地後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我们凡夫,如果懈怠的时候,自己有了烦恼,自己不在乎,自己不努力,还是马马虎虎的把光阴都空过了。但是圣人可不是,圣人自己知道,他常能反省自己,如脸上有点不净,就赶快把它洗掉,所以他就能够努力的去修行,努力修行就能够由初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逐渐的一地一地向前进。
  「向前进」这件事,经论上说三个阿僧只劫,从开始「内凡」叫做胜解行地,就是他开始学习佛法,得到胜解,对佛法有深刻的认识,他对佛法的信心很坚固,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佛法,继续发心修行,因还没见到真理,还要依靠自己的理解去修行,这一段期间,依经论上看要一大阿僧只劫,这麽长的时间,那麽就到「初欢喜地」。初「欢喜地」到第七「远行地」,又一大阿僧只劫。八「不动地」到十「法云地」时,又是一大阿僧只劫。要三个阿僧只劫这麽长的时间,菩萨成佛的时间这麽长,它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大悲心,他常去广度众生,他又要学习佛法,佛法不是短时期就能学完。
  大智度论上说,连弥勒菩萨等觉菩萨也还要向佛学习,他要自己学习佛法,要修行,要广度众生,这时间要很长久,所以佛菩萨要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大福德,大智慧是怎麽来的,是长时期的修行来的,和阿罗汉不同,说阿罗汉不需那麽长的时间,他就能得阿罗汉道了。
  其中有一件事,就是从什麽时候开始来计算第一个阿僧只劫,开始计算劫,在摄大乘论上就讲到这几句话。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
  要具备这个条件。「清净增上力」这个「清净」是什麽呢?清净力就是有善根的人。「有善根」,怎麽知道有善根呢?他能够对治烦恼,知道自己有烦恼,他能发心对治它,不放纵它,能对治烦恼,叫「清净力」。
  「增上力」就是他能发广大的愿力,发这个愿,种种的愿力,各有各的不同。「愿」就是他能够容易遇见善知识,有的人亲近善知识很容易,有的人亲近善知识很难很难的,因为自己是个凡夫,若看见一点原因,就不高兴了,就同善知识分开了,这个事情也是很常有的事情,自己亲近善知识是很困难的。有了广大的愿力,如高僧传上有的人发愿我要童真入道,这是很难得的。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坚固」就是他能对治烦恼,实在是在修行了,修四念处观,对治烦恼,遇见善知识的指导,但他不断的在用功,还是会遇见困难的,会遇见恶知识,会遇见种种的障道因缘,但是他不退转,道力还是很坚固,「不动」就是坚固。
  「心升进」就是自己能修四念处观,又能得善知识的教导,能够不退转,继续的修学佛法,佛法的善根能增进向前进,如果能具足这些条件,那麽第一大阿僧只劫可以开始计算,这样要一个阿僧只劫,才能到初欢喜地。
  第二阿僧只劫圆满,就到第七远行地。远行地後纯无漏。「远行」怎麽讲呢?修行的事情是这样子,不是纯无相的,所以叫有相行的菩萨。「无相行」要到第七远行地以後,这个时候,他能在他的正念,无分别的智慧一现起的时候,一切相皆不现前,入於无相的境界,这种境界能不间断,一直相续下去,这样子他还是有功用,加上力量要注意,叫做「有功用」,才能保持「无相行」的境界。
  要到第八地时,就不需要特别的努力,无相的无分别智能应运的下去,那时候就叫「无功用」,第八地不动地就叫无功用,无功用要到佛才圆满,不过在第八地就开始无功用了。远行地就是到有功用的最後边,所以叫做远行,同有相的行远离了,这是一个意思,其次呢,他能超过阿罗汉的境界,因阿罗汉还不能够一直的无相行,这就叫做远行地的意思。
  「地」在入中论上说:大悲心和般若的智慧和合起来叫做「地」。这个解释我认为好,就是菩萨因有大悲心加上大般若的无相智慧和合起来,他能够引发出来无量无边之功德。菩萨广修功德,广度众生,都是由这两个清净心发出来的,地能生长万物,能呵护一切万物,大悲心和般若波罗蜜能发挥无量无边之功德,能聚集无量无边功德,能荷载无量无边功德,所以叫做「地」。
  远行地後纯无漏:远行地後就是第八地,第八地的时候纯是无漏,三界的烦恼都降伏了,有的阿罗汉,忽然间发大菩提心,三界烦恼已断除了,他这时也是纯无漏。要是最初就是菩萨,发菩提心修行的菩萨,菩萨有一件事:留惑润生。就是烦恼他不完全断除,把种子还要保留,不叫它动,种子还要保留,保留做什麽呢?就是「润生」,就是帮助他在三界里受生,可以去度化众生,这样子他也就缓慢了。
  「纯无漏」就是到第八地时,第六意识是完全清净了,它里边一点烦恼也没有,但第八识还不是纯无漏,因里边还有烦恼种子。第八识纯是无漏,无相的,无功用的,这时候他的妙观察智和初欢喜地时又不同了,更进一步的圆满了。所以观察圆明照大千,他能观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观察一切众生的根性,观察一切众生烦恼的厚薄,善根之深浅,种种的因缘,怎麽样才能得度,这一切事情他都能观察。他能有大辩才,大神通,种种方便的广度众生,所以叫做圆明。比第六地,第七地圆明,但若比第九地,第十地,佛,当然就不能说圆明。
  圆明照大千:他的智慧能观照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的境界,广度众生。大千世界:一个太阳所照的世界叫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有的经论上说,佛是能广度一切众生,但是一切众生都有因缘,有的众生同这个佛有缘,有的众生同那个佛有缘,所以不能说一位佛度一切众生,所以有无量无边的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位佛在这个世界度众生,那位佛在那个世界度众生。但是有的时候,一切佛也会集会到一个世界来。
  现在是说第八地菩萨,他的妙观察智,能观察圆明照大千,普照一切世界,度化众生。
  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叫金刚。这个女儿生来非常丑陋,有十八丑,丑陋得不像人似的,所以波斯匿王为这件事,心里总是不快乐,但是他的女儿,他总要照顾她,她的年纪渐大也要嫁人,於是就托人去找富贵人家的孩子,现在没落了,贫穷或做乞丐,给她做丈夫。果然找到了,波斯匿王就叫他到後园没人看见的地方,对他说:我有个女儿特别丑陋,现在要给你做妻,我的条件是给你造别墅,给你很多财富,给你在政府里做官,给你这麽多条件,你同意不同意?
  长者子是个贫苦的人,就跪下来说:大王,不要说是你的女儿,你要是拿狗送我,我都要,何况是你的女儿。那麽这件事就说好了,波斯匿王告诉他,你要把你的太太锁在深深的屋子里,不要叫她出来给人看见,钥匙你要拿住,这样嘱托後,他也不能老是在家里,他也要参加大的集会。
  有钱人和有钱人是朋友,大家常有集会,集会时,年轻人有太太的总是一起来的,大家见面都很熟,唯独这一位,大家都知道他的太太是波斯匿王的女儿,他就是不带来,怎麽劝他把太太带来,他都不带来,越不带来,人家就越注意,他们就出个主意:我们在什麽时候集会时,都要带太太来,若不带来就罚他多少黄金。
  到时候他还是不带来,要罚就给他们黄金,一次两次都不带来,人家就再想办法。金刚的先生回到家里,就对太太说:我常出去参加集会,被人罚了很多黄金,我不能带你出去就被罚,一说到此,金刚心里很痛苦、难过。这一次她心里就想:我父亲信佛,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我这样苦恼,是不是可以求求佛。
  这一天金刚的先生出去参加集会,她在家里就拜佛,向佛忏悔。忽然间她就看到释迦牟尼佛从地面出来,出来很慢,头发先出来,她一看到佛真的来了,心里就欢喜,她的头发面貌就逐渐变了,佛最後身相都出来了,她的身相也完全变了,变成像天女似的,佛为她说法後就走了。
  她先生去集会时,其他的人就劝他喝酒,把他灌醉,便把他身上钥匙拿出来,几个人就到他家把门打开,一看到他太太这样子,真了不得,怪不得他不带来,这是天上的人,於是就把门锁上回来,回来时他还没醒,钥匙又放回其身上,他醒时还不知怎麽回事。
  回家以後,他开门一进去,一看到这样的女人,就问说:你是谁?
  她回答:我就是波斯匿王的女儿,你就是我的先生。
  他说:你以前不是这样,怎麽会变这样?
  她就如此如此的说,他心里就非常欢喜,就到波斯匿王那儿报告说:你女儿要来看你。
  波斯匿王说:不要不要。
  他说:你女儿今天和以前不同了,和天上的女人一样。
  波斯匿王说:会是那样子,怎麽回事呢?
  他也就向王报告了。
  波斯匿王说:既是那样子,我们都去见佛。
  波斯匿王就问佛说:我这女儿生来时,相貌的丑陋是不可说的,看见了,心都会痛。今天为什麽佛慈悲加持他就会转变了,如此庄严呢?
  佛说:过去世,她是大富长者的女儿,有辟支佛常到她家乞食,这个辟支佛的相貌非常丑陋,辟支佛来时,她用饭菜供养辟支佛,但供养时她又骂辟支佛,就说你怎麽样丑陋,怎麽怎麽不好,种种形容词骂他,但她还是供养他,因此关系,她五百世都是相貌丑陋,但还是生在富贵人家。因她供养辟支佛,所以又能遇见佛,她能生忏悔,所以果报就转了,所以今天能有这样的美。
  我们从唯识上看,「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这都是自作自受。人的相貌庄严,在六波罗蜜里,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蜜,当然能相貌庄严,其中之「忍辱波罗蜜」大有关系。
  我们要是不能容忍,常发脾气,相貌就丑陋。别人有什麽不好,或自己利益受损,你也能容忍,不发脾气,你的相貌就会庄严,所以忍辱波罗蜜应该学习。
颂第七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这是第七识的颂,前五识和第六识已经解释完了。第七识的颂也和前面的颂有相同的意思,先说明有漏的,後说明清净无漏的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是第七识它所缘的境界,前面讲过「所缘境」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这三种所缘境,第七识它是那一个境呢?是带质境。第七识它是缘第八识的见分,第八识的见分就是第八识的明了性。
  第八识它也有所缘虑的境界,就是根身、器界、种子,能缘虑的,就叫见分。能缘虑的了别性和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不一样,它是相续不断的,第六识有的时候是善,有的时候是恶,有的时候是无记。
  第八识它是无记,不是善,也不是恶,它这无记性的境界,是不变易的,而且是常相续的,第七识就是缘虑这明了性,缘的时候,它就认为这是我的本体,它这样缘的时候,就叫「带质境」。
  如果他通达明了第八识也是因缘所生法,它也是如幻如化,不是有真实自性,他就不执着是我,就不叫带质境,就成为「性境」,若执着我,就与本来的第八阿赖耶识相违反了,第七识的明了性是依仗第八识的明了性生起的,而去缘虑它时,有错误的分别,比原来境界多增加一份错误的成份,这就叫做「带质境」。
  错误的成份就是第七识的虚妄分别,这虚妄分别又不纯是虚妄分别,它还是带有第八识的本质,但带有一部分错误的分别,所以不是本来境界,那麽就叫做「带质境」。
  「带质」像我们拿东西,带一个东西,有能带的,有所带的,第七识之带质境,能带的是谁呢?就是第七识的虚妄分别,就是「情」。这个「需妄分别」可换一个字说,就是「情」。
  「情」有带第八识之本质,情是「能带」,第八识的明了性是「所带」,所以叫做「带质境」。
  「有覆」就是有障碍、有隐覆,认为第七识执着有我,就把无我的真义遮住了,不显现出来,这叫「有覆」。但他也不像前六识会做恶,会做善,也不会做这些事情,所以又称之为「无记」,所以「有覆无记」。
  「带质」是说它的所缘境,「有覆」是说第七识本身的性格,是属「无记」的,无记中属於有覆无记,不是无覆无记。
  「通情本」是解释带质境的意思,通於本就是第八识,它所缘的境界是第八识的明了性,它是缘虑到第八识了,就是这个本质境,也就是性境,但是它有虚妄分别的成份。所以「通於情」,不是原来样子,增加了错误的成份,那就是「情」了。所以第七识的确是又好又不好。
  因为按第六识来作对比去看第七识的时候,第六识是我们人自己能感觉到的,但是第六识不能去缘第八识,缘不到,第八识微细的境界,第六识还不能够觉了,而第七识能觉了,它能缘第八识的境界,所以叫做「本」,这也是很微细,很深奥的,所以叫做「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这底下说「量」,「随缘」就是随所缘缘,「所缘缘」我们解释过,第七识它随它所缘虑的缘(就是第八识),缘第八识时,他就执着它是我,那麽这就搞错了,所以「量为非」,能缘虑的是「非量」,不是「正比量」,也不是「现量」。「我」是主宰的意思,在佛法里面说有两个我。
  第一个我就是「补特伽罗我」,补特伽罗翻作中国话叫「数取趣」,「趣」直接的解释就是「果报」。
  「数取趣」,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得果报,得了果报就生,生了以後就死,死了以後就还没有结束,它又去得果报,得了果报或长寿或短寿,总是要死,死了以後又去得果报,这就是说众生在三界里轮回,或者得天的果报死掉了,又来人间得果报,得果报又死掉了,又得三恶道果报,也可能得天的果报,也可能得人的果报,就是生死轮回没有完。
  谁是数数去得果报的呢?就是「我」。就在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里,有一个不生不死,常住不坏的那麽一个,那个就是「我」,那就叫做「补特伽罗我」,这个正好说「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也就是我们众生对生死境界的推测,认为是这样子,从这房子出去又到另一房子,从另一房子出去又到另一房子,这房子常常变化,但人没有变化,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我没有变化,但生死是常变化的。
  这个不变化的就是我的本体,现在说第七识执着第八识就是这样的我,不过第七识它不会说话,由第六识表达出来,在一切众生里边有这样的我,这是一种「我执」。
  第二种就是法执,法执是什麽呢?第八识它也是因缘所生法,它并不是真常不坏的,但第七识不明白这个事情,也执着它有真实性的法,这就叫做「法执」。随缘执我就是执着有这两种我。
  第一个补特伽罗的我,也就是「烦恼障」,因为执着有我,所以生出贪心、瞋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都出来了,这都是烦恼障。
  第二个法我执就是「所知障」,因有这种执着第八识,也就是执着一切法都有真实性,有这样的执着,就是所知障。烦恼障我们容易明白,我们保护自己就会引起很多烦恼,就障碍我们不得涅槃,这个烦恼障,我们能感觉到。这个所知障我们还感觉不到,什麽叫做「所知障」呢?「所知障」是「所障」。执着一切法有真实性是能障,什麽叫做所知?就是诸法的真理,是佛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不知道,这也是所知。
  其次,佛菩萨广度众生,能通达一切众生的根性,这个人是钝根、利根,烦恼的轻重,智慧的深浅,怎麽样才可得解脱,他有什麽障碍,众生种种情况,这是佛的一切种智的境界,通达一切法门,通达一切众生根性,我们凡夫不知道,就是连阿罗汉我们也不知道,这就是所知,能障碍所知的,就是「执着心」。阿罗汉也是有,连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还有,一直到佛才究竟清净,圆满无上菩提,才得一切种智。
  在成唯识论上,把这些障立出很多名字,但是把它归类就是两种,一个是「所知障」,一个是「烦恼障」。现在说到阿赖耶识被第七识执着,随缘执我量为非,它是执着有两种我,有粗显的,有微细的。第七识的这种执着是特别微细,是我们不能感觉到,又有由分别而生的,有俱生而有的。第七识都是属於俱生的,不是分别的。第六识也有这种执我的毛病,但第六识也有分别的,也有俱生的,第七识随缘执我量为非,它执着我,就搞错了,所以是「非量」。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前面讲过大随烦恼有八个,这八个烦恼第七识都有,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第七识也都有。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第七识只有其中的「慧」其他的没有。
  「慧」就是执着,他能记得这件事是这样子,是对了,你说什麽,我都不听,我认为是「我」,这也有「慧」的意思。
  贪痴我见慢相随。这个烦恼是第七识最微细的烦恼,贪就是贪爱,因为执着有个我,就爱着这个我,所以叫做贪。
  痴就是本来是无我,就偏要执着有我,这就是愚痴。执着有我,叫做我见。「我慢」因为有我,心就高起来,所以叫「我慢」,这四种烦恼,第七识都是有的。
  前面「随缘执我」只说「我」。这底下就仔细说出他执着有我,有痴、贪、慢在里边。这四种烦恼随第七识而不相离,不管是到人间来或天上或到地狱去,这四种烦恼皆随第七识而不舍离,所以叫做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底下又把第七识执着有我的情况又仔细的分别一下。
  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识,印度话叫「末那」,翻成中国话就是「意」。「意」就是「思量」,它是思量第八识是我,这个「意」也说它就是「识」,也可以说「意识」。意即识。第六意识是意之识,是由第七意识的「意」生起的「识」,所以和第七识的意识不一样,这名词解释不一样。
  第七识的「意」翻作「思量」。八个识都有思量的意思,但是还同而不同。因为第七识是恒审,恒是不间断的意思。时时的这样子,审是很微细、很深刻、很详细,是很注意的去思惟,所以叫做恒审。
  前五识也是思量,但是它不能恒,因有时候它间断了,它也不审,因它去思量的时候,它就是很「浮」。表面的明了一下,它不能深入的去思惟,所以它也不恒也不审。
  第六意识它不能恒,它有间断,如我们睡觉的时候,不作梦,第六意识就休息了,就是间断了,或者人有病,闷绝了,也是没有第六识,第六识虽然也思量,但不恒。第六识的思量有时能审,它能很深入思惟,但有时也不深入,表面上看看就算了,人人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审,有的人不能审,这也是不一样。
  第八识是恒,不间断的去思量,但不审,它对所缘境不深入思惟,只是有一点明了,明了一下就算,它不深入思惟。所以第八识是恒而不审,第六识是审而不恒,前五识不恒不审,唯有第七识又恒又审,它这样子去思量我,所以它执着我是这样子相貌。
  恒审思量我相随。因执着有我,所以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同它不相舍离。
  有情日夜镇昏迷。认为我常相随就是执着有我,就是凡夫境界,要能无我,就是圣人,因为他常时有我的烦恼相随,所以执着有我的一切有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老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
  日夜按一般解释,可以这麽说,或者说凡夫的时代叫夜,圣人时期叫做日,太阳出来了,是光明的,如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是没有我执,但我执的种子还在,要一直到佛,「金刚道後异熟空」,要金刚道时,这我执种子才完全熄灭了。这样说就是圣人,还是有我,不仅是凡夫,只要是还没成佛,都是有我。我执令人迷迷糊糊的,不能觉悟,日夜镇昏迷。
  我想了禅师语录,雪峰禅师,一天有一个比丘尼到他那儿来参学。
  雪峰禅师问:你从那里来?
  比丘尼答:我从大日山来。
  雪峰禅师就说:你来的时候,太阳出来没有?
  比丘尼说:太阳出来了,就融却雪峰。
  比丘尼说完这句化,雪峰禅师就默然一会儿,「没回应」,这意思就是有道理。
  按佛法讲,什麽叫太阳出来了,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就是观一切法毕竟空,圣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成就了,成就了,一切都是毕竟空寂不现了,以前我们说无相行的菩萨,一切法都是无相,当然这时候没有雪峰禅师可参学,也没有能参学的,所以说太阳出来没有,是说你开悟没有?
  「太阳出来了,就融却雪峰」,雪峰禅师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所以就默然,像写文章一样停下来,另起一段。
  这个时候雪峰禅师就问:你叫什麽名字?
  比丘尼答:我的名字叫玄机。
  雪峰禅师问:你这个机日织多少?
  比丘尼答:一丝不挂。(就是无所得,一切法不可得)
  这样子也是符合修多罗,和佛所说的法义是相契合的,所以雪峰禅师也就默然了,即同意这个回答。
  雪峰禅师说:禅堂去。(你到禅堂去静坐、参禅)
  那麽比丘尼转过头就走了,这时雪峰禅师又来一句话:你的袈裟拖地了(这可能是事实,但其中也是有意义的),比丘尼一回头看,还没答话,雪峰禅师就拿起香板,好一个一丝不挂。这时这公案就结束了。
  由此看这个比丘尼有多少通达佛法,但还没完全通达。第七识能缘第八识,但是又有虚妄分别使令它不清净。比丘尼头几句话是说得有意思,但後边没答出来就打香板了。袈裟拖地,还是有所得,未能真实开悟。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执着我的一切的众生,不管是白天或夜间,老是迷迷糊糊的,不能明白无我的道理。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四惑八大相应起」也等於在解释「有情日夜镇昏迷」的意思。四惑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就是八个大随烦恼,这麽多烦恼和第七识相应一起活动,所以有情日夜镇昏迷,老是不明白道理,总是执着有我,就是作功德时,也执着功德是我作的,我能作功德,总是加上我在里边,变成有漏的功德,不是无相的功德。
  六转呼为染净依。说第七识不但是有烦恼,它还有其他的作用,六转就是前六识的活动,他在世间上为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或者有时候他信佛了,修学佛法,就这样转动。「转」就当「活动」讲。有清净的活动,有染污的活动,前六识修学佛法的时候,需要戒、定、慧,就是清净的活动。
  它要是惑、业、苦去流转,造生死业,就是染污的活动,而第七识作它染净的依止,染污的时候,第七识给它做依止,清净的时候,第七识也给它作依止,因为如果没有第七识的根,前六识是不能活动的。或者说第七识它是思量这个我,执着有一个我。
  那麽执着有我,前六识造生死业固然是染污,作功德也是染污。受第七识的影响,第七识思惟无我,前六识就一定是作功德,这时就为清净的功德,清净的六转识作依止,第七末那识是为前六识活动的依止处,它有这种作用。
  但是这其中有一件事,我们可以思惟他,我们前面说过,我们造生死业,也以第六识为首,第六识是活动的领导者,我们修学佛法,转凡成圣,也是以第六识为主去做这件事,并不是第七识,第七识它不会去作功德,也不会去造罪,那麽第七识它怎麽样作染净依呢?这个地方要思惟一下。
  成唯识论上的解释,第七识它不能去修行,就是第六识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时常观察一切法无我,入定,修学定,入定以後再观察,逐渐的,逐渐的无我的智慧强了,第七识就随着转变了,是这样子说法。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这底下说无漏的、清净的第七识,无漏的第七识从什麽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到初欢喜地菩萨时,第七识开始转识成智,成为平等性智,由第六识开始修学佛法,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一直这样观察,第七识就受到影响。
  到初欢喜地时,无我的智慧成就了,第七识的我执也就不活动了,这个时,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无漏的智慧时是平等性智。在没有转识成智时,第七识执着有我,要是执着有我,就有你,有「我」和「非我」的对立,是不平等,若观察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自他平等,就是没有凡圣的对立。没有彼此的对立,观一切法空,一切法平等了,一切众生也平等了,凡圣也平等,这样观一切法平等性的无分别的智慧,就叫做平等性智,这是一种解释。
  要是执着有我,这个人没有大悲心。执着有我,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可以做,对你有利,对我有利,我也可以做,要是对你有利,对我有害,这也可以做,要是对你有利,对我有害,这件事就要重新想一想。所以有我的时候就有私心,没有无条件的大悲心出现。
  所以第七识在凡夫有漏的时候,不能说有大悲心,要是破除我执,登初欢喜以後,无我了,没有彼此的对立,就可以说大家都是一体,这时候有大悲心,因无我了。
  能无条件的利益一切众生,大悲心是因为无我才有大悲心,但这有个问题。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也是无我,他们也有大悲心吗?这还是个问题。大乘佛法,佛常在经典上提倡,赞叹大悲心的殊胜,大乘佛法的高尚,诃斥小乘佛法的不圆满,劝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所以相信大乘佛法的人,在凡夫位时,已学习大悲心了,所以他入圣位时,去掉我了,大悲心是很勇猛的。
  所以同样是入见道得无生法忍,小乘佛法初果圣人约「智」,约「断」而言是菩萨无生法忍,但小乘人的大悲心不如菩萨殊胜。菩萨得无生法忍以後,他自利,利益自己,因他功德还没圆满,要继续用功修行圆满功德,有这个能力,他要有能力去度化众生,因大悲心很殊胜,声闻人,初果须陀洹,这些人大悲心没那麽殊胜。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你说他没有大悲心,是说他不如大菩萨那个悲心,不能说他不如凡夫,凡夫有的人也能发悲心去度众生,但是那与我有点混合。
  初果、小乘圣人,虽然不如菩萨那麽好,那麽勇猛,但是你要是求他事情,他也是能帮忙的,经论上说,初果圣人他维持生命的资粮只有这麽多,他要是把它吃下去,他的生命就能存在,如果不吃,他就会死,他能把这碗饭布施出去,不惜牺牲自己去供养佛,大阿罗汉,能救护他人,初果圣人有这种境界,凡夫就不容易,也不是说凡夫绝对不能,但不能和圣人比。所以「极喜初心平等性」小乘和大乘还是有分别的。
  初心就是圣人初开始那个清净心,就在初欢喜地这里,初欢喜地也叫极喜地,这时候第七识开始转识成智,成为平等性智,那麽成为平等智就一直相续下去吗?不是的,初欢喜地时,有时入观,有时出观。他要是入观,正念提起来,与一切诸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圣境相应时,第七识就是平等性智。
  但要是他从正念出来,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一般的色、声、香、味、触、法相接触的时候,这个第七识,我执、我慢等烦恼又出来了,它不能常相续。初得无生法忍的圣人就是这样子,到什麽时候他的平等性智才能相续不断圆满的、清净的。
  「无功用行我恒摧」,要到第八不动地的时候,第八地菩萨没有出入观的分别,一直都在观里面,就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第八地菩萨就是这样不出观,第八地平等性智的境界一直能相续下去不间断,不需要特别努力,应运的就能出现这种境界,叫无功用行。这个时候这个我执是恒摧,永久的破坏了,不只是被破坏,而是永久的,它不能再活动。
  不能再活动,这个地方还有一些分别,就是补特伽罗,这个我叫「人我执」,或叫「生我执」,就是烦恼障这个我执决定是不能活动了,但是我执的种子还在,要到成佛的前一刹那,才能够全部的清除、断灭。这个法我执还是有一点,法我执是要初欢喜地时能够就开始熄灭,但没完全灭。到第八地「无功用行」时也还没完全灭,法我执有时也会出现活动,一直到金刚道,才完全的清净了,所以「无功用行我恒摧」,第七识的我没有了。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七识转识成智,由初欢喜地时才开始转识成智,要到第八地不动地的时候,我执才开始永久不活动了,是有这个次第,要到金刚道後,我执的种子才完全清净了,所知障的种子也没了。
  成佛以後,平等性智是做什麽的?「如来现起他受用」就是做这件事。「他受用」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说佛的身体,在经论上说分成三种类,三身里第一个就是法身,是离一切相,我们读金刚经说:「如来者,诸法如义」。就是法身,这是佛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第二种就叫做「受用身」,受用身又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受用,一种是他受用。「自受用身」就是佛三大阿僧只劫所作的无漏的功德,所成就的无量的功德庄严的身体,就是天台宗说的圆满报身,这个自受用身,就是唯佛与佛才能见到的境界,也是和法身一样。
  「他受用身」就是他为了度化一切的法身菩萨,就是登地的法身菩萨,不能见到佛的自受用身,所以佛不能自受用身去度化那些法身菩萨,所以要现「他受用身」,也各有不同,初地所见的他受用身,和二地所见的他受用身也不一样。三地、四地、五地,一直到十地所见也都不一样。
  这里面也有差别,这个身体,在其他经论上也有名之为「胜应身」,或名为「尊特身」,特别尊上不同的境界,这个受用就是佛成就这样的大功德境界。佛能领受清净的,无量的法乐,他同时也能发挥出来无量无边的作用,去度一切的法身菩萨,能现种种神通,转大*轮,使无量无边的菩萨也能领受无量无边清净的法乐,所以叫做受用身。
  第七识转识成智成就了平等性智以後,如来的平等性智会现起他受用身,依「自受用身」现起「他受用身」。
  十地菩萨所被机,他受用身是教化十地菩萨,十地菩萨是他受用身所教化的众生。前面的五识,五识所现的身体,三类分身息苦轮所现的身体就是化身,这个化身是教化一切凡位的众生。
  胜解行的菩萨,他还没有得无生法忍,教化这些菩萨就是大的化身,千丈这麽高大身。教化凡位的凡位声闻人,一切人的境界,凡夫位信佛的人,就是老比丘相,丈六金身。教化其他的众生就是随类化身,总而言之,这化身是教化凡位的人。他受用身是教化已经得法身的大菩萨境界,所以叫做十地菩萨所被机,这样子前後是配合的。
  佛的大悲心,如果他的自受用的境界教化大菩萨是不行的,大菩萨不能见闻那种境界,要教化凡夫菩萨用他受用身也不行,也不能见闻的,而菩萨的大悲心无穷无尽,可以继续低头转变现出来你能见闻的境界,但是也是特别殊胜,这样子来教化众生。
  现在唯识的经论这样配合,前五识的成所作智负责化身的境界,第七识的平等性智负责他受用的境界,妙观察智不管是他受用身也好,化身也好,他是为众生说法的,见机说法,这样子分别的。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到这里第七识颂已结束。
  现在讲一小小的故事,我是在二十唯识论述记看到这故事,说到佛在世的时候尼乾子之外道,他有个徒弟叫长热,到佛那儿去,佛就问他,你的师父为你说法,关於身、口、意这三业的罚。身罚、口罚、意罚。那一个罚是最重的?长热说:身罚是最重的,瞿昙你认为那个罚最重?
  佛说:意罚最重。
  长热回去後,他的老师问他到什麽地方去?长热就如此如此的报告一下,这个时候尼乾子就赞叹他说:你真是我的徒弟,真能像我那样说法,你该再回去教化瞿昙,叫他来给我做徒弟。
  长热说:这事办不到,因瞿昙不论相貌、辩才都是超人一等,很多人做他徒弟,我不能把他转变成你的徒弟。
  这个时候,有个叫邬婆离,也是尼乾子的徒弟,是在家的,这个人是个大富翁,尼乾子就说邬婆离他有这种能力,能代表我与瞿昙辩论,长热就不同意他去,邬婆离就自告奋勇说能去,也就到佛那里,同佛重提一遍长热外道所提的。
  佛说:你的意思是怎样?
  邬婆离说:以身罚为重。他问佛的意思。
  佛说:以意罚为重,不是身罚。
  佛说:譬如说你从你的住处到我这里来,你在路上走路的时候,你无意的踩死一只虫子,或有意的踩死虫子,这两件事,那个有罪?那个无罪?罪是轻是重?你讲一讲。
  邬婆离说:有意的踩死虫子是有罪的。
  佛说:你想一想再说。
  佛又说我们现在居住的叫眉稀罗国,国都有这麽多人,如果一个人他手里拿刀杀这个城的人,要多少天才能杀完。
  邬婆离说:如果用手去杀,可能要很久很久才能杀完。
  佛说:如果入定的人,如仙人入定,他要用多少时间来杀这国的人。
  邬婆离说:一下子就可以杀死了,不需要几天。
  佛说:你想一想再说。
  邬婆离想了一想,就默然不出声。
  佛说:你说身罚为重,我说意罚为重,现在我问你的问题,你回答我的话,同你自己的话是矛盾的,是不是?
  邬婆离默然了一会儿,想了想就说:我现在知道尼乾子说话常欺骗我,他说的道理是不对,是佛说的有道理。
  佛又开导他苦、集、灭、道的道理,他就得了初果。得初果以後,他就向佛说,我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自己主动这麽说。
  佛说,像你这麽有身份的人,你要归依佛教,你也该想一想再归依,归依了以後,应该默然。
  邬婆离说:佛这麽向我说,我更应该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果像我这种人,要在外道归依了,他们一定会在街上打锣说:某某人归依了我,去宣传,而佛不,佛叫我默然。
  这时佛又为他说法:佛又嘱咐他一件事,你相信三宝,归依了三宝,你以前相信的尼乾子,你还应该供养他。
  邬婆离说:这件事我会处理,他就回家。
  尼乾子认为派邬婆离和佛辩论,他想应该会胜利,带回好消息,但怎麽等,邬婆离都不来。
  尼乾子其他弟子到街上去听说邬婆离归依三宝了,传到尼乾子这里来,他认为没这件事,他就派长热去看一看,长热就到邬婆离家,想要见邬婆离。
  看门的人说:我们家主人说只有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才可以进来,你们尼乾子从今以後不准进来,如果你想吃饭,我们可以拿饭出来给你吃。长热回头就走,回去报告尼乾子。
  尼乾子这次亲自带五百个弟子来。来了,看门的人照样说一遍,尼乾子说:我不是来要饭的,我要同邬婆离见一面,看门的人就进去通知邬婆离。
  邬婆离就说:你在中门摆一个座位大的,周围的地方,另外摆小的座位,邬婆离就坐在大座位上,叫看门的人通知尼乾子进来。
  尼乾子进来就说:你是我的徒弟,你可以自己坐大座吗?
  邬婆离就说:今天的邬婆离,不是以前的邬婆离,我现在胜过你了,所以我应该坐高座,你若愿意坐,就坐小座。
  这时尼乾子心里很痛苦,说了很多毁辱邬婆离的话。
  邬婆离说:你说了一些譬喻毁辱我,我现在也说个譬喻给你听。譬如一个很笨男人,他娶了很聪明的太太,太太怀孕要生小孩子,就告知他,你到街上去给小孩买玩具来,他就到街上买猕猴回来。
  太太说:不行,你把猴子拿到街上染衣服的地方,要把猕猴洗一洗後染上颜色,再舂一舂。她先生是很笨的人,就照太太的话把猴子拿到街上染衣服的地方,就把太太的意思向服务员说。
  服务员说:要把猴子洗一洗是可以,要是染它可能受不了,要是舂一舂,那就更糟了,猴子就烂了,就不能做玩具了。
  邬婆离就说:你尼乾子教化人的这些法,就像猕猴似的,洗一洗还可以,你教授人去修习,就像染一染是不可以,所以不可以学,也不可以修,就是不可以舂,你讲的道理只可以去染愚痴的人,不可以染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你染不上的。这个时候,尼乾子很忿怒就走了,到另外一个国家就吐血而死。
  在这故事中还有几句话。
  佛对邬婆离说:你听说过摩登伽的故事没有?他说:我听人说过。
  摩登伽是个仙人,得了四禅八定的仙人,他在山里边住,但是城里有个国王到山里来玩,看见山里有个女人,可能长得特别美,引起王之注意。就问:这山里怎麽会有女人,旁边的人就告诉他,这是仙人的太太。
  王说:仙人是离欲的人,又不需要有太太,就把女人强迫的请到王宫去,仙人到吃饭的时候就盼望太太来,就是不见,就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告诉他说国王来了把你太太带走。
  仙人就到国王那儿去,问国王说:我太太是你带来的吗?国王说是。国王还是说那样的话,说你是仙人,离欲的人,不需要女人。
  仙人说我有这个女人,她就是给我做杂事,给我预备些饮食,我还是需要,所以请你放还给我,国王说什麽也不放。
  仙人就向女人说:今天夜间你要不断的想念、忆念我,你要这样做。
  仙人就走了,回到山上入定,在定中起了恶念,恶念一起,虚空中有大石头像下雨一般落下来,皇宫周围立刻变成石头山,所有的人都砸死,只有想念他的女人没有死。
  佛说这个故事,就证明意罚是最有力量的,而不是身罚,有神通的人,意罚是不得了,具有大力量。
  我们造生死业,第六意识能造福业,也能造罪业,都是散乱心的境界,如果修学禅定,得四禅八定这不动业,这个力量是不得了。假设修行得阿罗汉果,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也都是在禅定里有更大的神通境界,那也就是意业的力量更大了。
  这是中阿含经邬婆离品有这麽一段文,在窥基大师二十唯识论述记里引这段文有些和中阿含经不同的地方。
  这些事情,凡夫的心,散乱的心,禅定的心,有漏的心到无漏的佛菩萨境界有种种不同的事情,唯有佛菩萨的一切种智,才能说出这麽多差别相,我们凡夫是不懂的。

  颂第八识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後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是第八识的三个颂。
  第一句「性唯无覆五遍行」。先说其性格,是善性、恶性、无记性,先说明这一部分,第八识的体性,它唯独是无覆无记,它不是善,也不是恶,它不同善心所合作,也不同恶心所合作,它只是无记性的,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
  这地方说「无覆无记」是什麽意思?无覆是表示他没有烦恼,它不起烦恼,也不障碍修行的事情,你要是想修行,它对你也是随顺,你要想造罪,它也随顺,它不干涉你的活动,所以叫做无覆。
  要是第七识就有障碍,因第七识有我执。第六识不一定,善心所活动时,它能帮助你修行,它要烦恼来了,它能障碍你修行。前五识也不干涉你的活动。第八识是「无覆无记」,这样说应该明白了。第六识有的时候起烦恼,有的时候也有好心肠。第七识它一直是执着有我。第八识不起烦恼,它也不做善,所以叫做「无记」,它也和五个遍行心所在一起活动,所以「触、作意、受、想、思」是遍一切心,八个识都有这五个心所,如果没有这五个心所,这个识是不能生起活动的,不过第八识是特别微细的,所以它的心所也特别微细,第八识是无覆无记,五个遍行心所也是无覆无记,它们是相同的。
  我们从事实上去分别,我们自己只能感觉到有六个识在活动,做善也好,做恶也好,都是六个识,我们自己能感觉到,能够反省这件事,但第七识和第八识我们不能反省,在事实上我们感觉不到,所以做善、做恶都同第八识没有关系,说「没有关系」,是指事实上它不参与活动,表示这个意思,要是从种子上来说,心识的活动都是第八识的作用,不能说没有关系。
  「界地随他业力生」,底下说到第八识活动,它的作用的范围,「界」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地」就是九地。
  第八识是普遍的,由欲界、色界到无色界都有第八识,人到地狱去,也有阿赖耶识,你就是到非想非非想天,也有第八识,前五识就不一定。
  「随他业力生」,第八识在八个识里它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不能够做主,它需随顺前六识所造之善恶业力,生到三界九地去,第八识不是自己要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它也没有那个心要到地狱去或非想非非想处去,由前六识所造之业力推着第八识,叫它到那儿去就到那儿去,是这样子。
  「随他业力生」,第八识它自己没有欲,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所以也没有挑拣,只随前六识所造之业力推动去,成为被动,从这句话看出,第六识的权力是很大,第六识要做善就做善,要做恶就做恶,第八识就听它的话。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这里边提到阿赖耶识在「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里的情况,小乘佛法的人对在大乘经论上说的阿赖耶识,他们不相信。
  「二乘」是「声闻乘」和「缘觉乘」。声闻乘是小乘,缘觉乘是中乘,如果合起来,就同名叫「小乘」。
  小乘佛教的学者认为在阿含经里,佛没有明显的说有阿赖耶识,所以这些学者不知道这回事,为什麽不知道呢?因迷执,因他有迷惑、执着,因为有迷惑,所以他不知道,因为有执着,大乘经论里说了,他还不相信。
  「由此能兴论主诤」,因为这个关系,小乘佛教里的学者和大乘佛法的论师,就有诤论。大乘佛法经论上说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什麽样的相貌,怎麽怎麽回事,阿含经没有明显的说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学者就不相信有阿赖耶识,所以大家在争论。
  可是我们要问:为什麽佛菩萨在阿含经里说出来阿赖耶识呢?佛菩萨也是说到有阿赖耶识,但没说出名字,没说出名字就不大容易懂。
  解深密经上说佛为什麽不对二乘人说有阿赖耶识,就是恐怕他执着有我之关系。因佛没有明显的说阿赖耶识,所以二乘人,小乘学者不相信,就有诤论,这诤论不只一次,其他大、小乘不同的地方,也是有诤论的。
  「由此能兴论主诤」这个地方,在成唯识论里,说出十个理由来成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有理由承认它的存在,我现在简单说几个。
  经里说一切有情皆依识住,所有的众生,都要有饮食才能生存,「食」在佛法里把它分成四种:
  第一个就叫做「段食」,段食就是我们欲界众生的饮食,它是有形段的,有它的体质、形像、多少,一段一段的,我们吃下去,消化了能滋养我们的生命,这叫做段食,欲界众生都有的,这是段食。
  第二个是「触食」,「触」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触」我们在讲「触、作意、受、想、思」时,说有顺苦受触,顺乐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就是有苦有乐,有不苦不乐,这麽多的触受。
  这麽多触里边,「悦意触」能令我们心喜乐的触,也是我们的饮食。我们的内心和可爱的境界接触时,心情喜乐,心情喜乐了,对生命的存在有滋养的作用,就像饮食一样。要是我们的心接触到境界,使令我们苦恼就不太好,人心常不快乐,也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不要常触恼人。
  第三个是「思食」,「思」是有希望的意思,如做生意者,酌量情形能赚二千万美钞,其实钱还没到手,但感觉有希望就有欢喜心,对生命存有滋养的力量。如果没有希望,对於生命、饮食的作用是没有的。可爱的境界虽然还没现出,但是有希望,就有饮食的作用,叫「思食」。
  第四个是「识食」。「触食」也与前五识有关系,但是还是第六识强一点。「思食」很明显的是第六识,因第六识才能感觉到这里。「识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识,可是就是第八识的作用,对我们生命体也有一种维持生存的作用。「识食」在这个地方表示它是第八识,这个理由就是「触食、思食」已经是第六识。「识食」应该是第八识。
  佛说众生有四种饮食,在「识食」里,佛就暗示了有阿赖耶识。这就是唯识的学习,引佛所说「识食」证明有阿赖耶识,在另外一个地方,从事实上看出来「识食」是第八识,怎麽知道呢?
  有几种情形,如「灭受想定」,是超过四禅八定之上,虽然四禅八定的境界很高,但还在第六识境界里边,不能超过第六识,但「灭受想定」就把第六识停下来,超过「四禅八定」之上,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因为第六识在活动的时候自己知道我现在心在缘虑什麽境界。
  「灭受想定」时,那是不可知的境界,所以不是第六识。佛说得「灭受想定」的人,他在入「灭受想定」的时候,前六识完全不动,但他不是死了,他的寿命还在,他的身体还有暖(还有温度),人死了就是没有温度。入「灭受想定」的人,他有寿有暖,识不离身,那这个识是那个识?前六识都没有了,那这个当然是阿赖耶识。前六识完全停下来,这时他可以不用饮食,入定七天,入定几千年都可以,他也不死,他的寿、暖还在,不死的原因就是有阿赖耶识在的关系。因阿赖耶识在,就能给他饮食,虽然识不活动,但是个活人。
  入定很久不死,就是因为有识食的关系,前六识都没有了,所以没有段食、触食、思食,只有「识食」,所以这里面也可证明有阿赖耶识的存在,从识食证明有阿赖耶识。
  其次有一种事情叫做「趣生」,或者说五趣,或者说六趣,六道轮回。「生」就是胎、卵、湿、化。我们造了善、恶业,在六道里流转,得人的果报,或得天的果报,或得三恶道的果报,我们姑且用人来作例,来说明这件事。
  做人了,色、受、想、行、识的体质里边究竟是什麽?色、受、想、行、识真实的地方是什麽?在唯识的学者来说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果报的主人,怎麽知道的?当然有其他的理由,成唯识论说十个理由,趣生是第三个理由,这个地方用什麽理由来说明有阿赖耶识?
  第六识有时能够有慈悲心,能够做善事,是有道德的一种境界,但是有的时候,它也能造恶,三恶道的罪业都能做,它是忽然间善,忽然间恶这种境界。第六识做善的时候,能修「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定」。或者修成「四空定」,修成了就高过人的境界,成为色界天的人或无色界天的人,不是人间的人。可是我们从表面上看,他还是人间的人。
  说有个人他特别有权力或没权力也好,他常常做恶事,怎麽样的恶事都能做,没然敢干涉他,从表面上看,他还是人,不是地狱、恶鬼、畜生,为什麽会这样子?
  这段文的意思是说: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关系。「界地随他业力生」,若随业力生到人间做人,阿赖耶识就是人的境界,第六识做恶也好,做善也好,你修学佛法,发无上菩提心,得无生法忍,你是大菩萨也好,第八识还是保持人的境界,你还是人的样子。
  只要你的寿命还没尽,你这段业力还发生作用,只要身体还存在,业力还存在,第八识就保持你原来境界不变,不是第六识有这个力量,它本身随时会变。
  为什麽他能做佛,也能做菩萨,他也能做恶,但表面上的果报不变(如做人因寿未尽,仍保有人身),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关系,从这个地方看出来,要有阿赖耶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他应该就变了(即随时随其所造之善、恶业而改变形体),如第六识做忽然做佛,就做佛了,第六识忽然间做恶鬼,就做恶鬼了,应该是这样子。「趣生」这段文说出这样的意思。
  还有一段文我曾说过,「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是在阿含经里有这句话,「名色缘识」这个「名」就是「受、想、行、识」,这四蕴「受、想、行、识」里有个「识」,而「名色缘识」里也有个「识」,四蕴里的「识」应该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名色缘识」的「识」应是第八阿赖耶识,因「名」和「色」和另外的「识」是相依而住,互相帮助,可继续生存下去。
  在十二因缘里有「识缘名色」这句话,按人来说,人投胎以来,父母的遗体里有「识」,「识」和「遗体」和合起来,这时候就叫做「识缘名色」,这时父母的遗体,六根还没长成,所以「名色缘识」,「名」里的识不应该说是前五识,因前五根还没长好就不可能有前五识,第六意识是有的。
  有的经论中说众生开始在母胎,初开始结胎的时候,有的人是有福报的,有的人是没有福报的,没有福报的人他不知道是住在母胎里,他认为是住在墙角,或在草堆里,有的时候也听到刮风下雨的境界。有大福德的人,他认为是在花园里,或在大楼房里,有很好的设备,在里边很自在,大福德的人就有这样感觉我们在想,初结胎时,前五根还没成长,就还没有前五识,「名」里的「识」不是前五识,就是第六识,另外这个识(「识缘名色」的「识」)就是阿赖耶识,从这句话证明有阿赖耶识,但佛不明白的说出,小乘学者是不可以否认的。
  其次这个「寿、暖、识」。「寿」可从两方面解释:我们生理组织四大的前五根和我们的识,我们的身体一部分是物质,一部分是精神,这二部分连合在一起不分离,这不分离的力量叫做「寿」,「暖」就是身体有温度。「识」就是第八识,为什麽说它是「第八识」?这里有个理由:说它是前六识是不可以的,因有的时候前六识停止活动,停止活动就没有「识」,那「寿、暖」那个时候是谁?「寿、暖、识」这三个常常在一起,不分离,前六识如果不活动就分离了,佛是说「寿、暖、识」不分离,可见「寿、暖、识」的「识」是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一共说出十个理由,我想我不必多说,说到这里就好。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浩浩」是广大的意思,广大无边的境界,阿赖耶识的境界是很广大的,它能遍缘一切法界的境界。「三藏」就是「能藏」、「所藏」、「执藏」。
  「能藏」就是世间上一切万法都有它的种子,这个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外边的境界接触时,这六个识就发生作用,「触、作意、受、想、思」或「贪、瞋、痴」烦恼,或有善心所的活动时,活动的时候,就在阿赖耶识里熏成了一种功能,做善的会熏成善的功能,做恶就在阿赖耶识里熏成恶的功能,不善不恶也好,它都熏成功能,不会有一点事情空过,所有善的也好,恶也好,善、恶都有不同程度,阿赖耶识都如实记下来,收藏在里边,那麽就叫做「种子」。
  「能藏」:阿赖耶识能储藏无量无边的种子,你心一动,在阿赖耶识里,你前六识,第七识一样,你心一动,在阿赖耶识里就收藏这个力量。你一动,就有力量,这力量就藏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能藏,所以叫「能藏」。
  「所藏」:这无量无边的种子,这阿赖耶识是所藏的处所,种子是所藏,阿赖耶识是能藏。
  「我爱执藏」:第七识执着阿赖耶识的明了性是我的本体。「执」就是执着,他不容易转变,他很执着,认为这个是我,如果换一句话说,叫做「爱」也可以,就是「我爱」,我爱着这个我,其实也就是执着,爱的关系也就是「藏」的意思。「藏」就有「爱」的意思在里边。
  三个藏的境界,「能藏」、「所藏」的境界是非常广大的,我爱执藏只限在第七识。不可穷这阿赖耶识的三个藏的境界是非常微细深奥,凡夫和二乘人是不能够通达的,所以叫「不可穷」,如果佛不说,我们没办法明白,所以叫「不可穷」,佛在阿含经里没明白说出,所以二乘人没办法懂,所以「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说到阿赖耶识和前七识的关系。「渊深」和「浪」是个譬喻,譬喻阿赖耶识是大海,大海是特别深,所以叫「渊深」。大海海水是譬喻阿赖耶识所藏无量无边的种子,水怎麽有了波浪?「境为风」。就是境界一出现,七个识就活动起来。七个识的活动,境界的活动,即「能缘识」的活动,和「所缘境」的活动,都是种子的力量,那麽水就变成浪。
  我们从这里更清楚明白前七识和第八识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大海」是阿赖耶识,「水」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水的波浪」就是前七识的活动,这是分不开的境界。
  渊深七浪境为风,识的所缘境一出现就等於是有风了,有风了,海水就有波浪,第八识种子就动起来了,种子一动也就出现能缘识,所缘境的境界,这是分不开之境界。可见阿赖耶识和前七识并不是能分开的。在摄大乘论上的解释能更明显一点。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
  这底下说到阿赖耶识的作用,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受熏」,前七识在活动的时候就造成了一种力量,阿赖耶识能接受它的力量,就叫「受熏」,比如我们有衣服用香来熏它,熏久了,衣服就香了,要用臭秽东西熏它,熏久了,就是臭的了,它能接受好、坏的熏习,这是什麽原因呢?因为它本身是无记的,所以它对善恶的思想行为不排斥,它就能接受熏习。
  如果是善的,恶的就不能熏习,如果是恶的,善的也不能去熏习它,那它就排斥了,而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所以它不排斥前七识的熏习。
  持种:受熏以後它还能保持所熏习来的种子不失掉。如果前六识它就没有这种功能,它不能受熏,不能持种。因有的时候它不活动了,它就没有这种受熏的功能,且前六识有时候善,有时候恶,它也对受熏这件事,它有困难,所以不能是前六识。
  第八识就正好是这样意思,所以第八识能「受熏」又能「持种」。「根身器」识种子受了熏以後,它能摄持熏来的种子,这是功能,这种功能的种子是做什麽?是「根身器」。就是以後它能够有因缘,因缘成熟了,它就能在内里面变现出「根身」。变现出有「眼、耳、鼻、舌、身、意」有根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正报,或者是地狱的、恶鬼的、畜生的、或者人、或者天。
  外边它能变现根身所居住的世界,就是「器世界」,它是滋养根身的地方,它能够有房舍,种出种种的谷、菜,这都是器世界的事情。器世界要在我们欲界人间的境界来说,我们这世界,人也在这里住,地狱、饿鬼、畜生也都在这里住,器世界是大家共同居住的地方。
  唯有「根身」有六道众生之差别,从根身看,这是人,这是飞鸟,这是地狱,从根身看出其不同,所以根身是一个主要的果报,这叫「正报」。正报居住的地方叫「依报」,就是「器世界」。这两种情况,都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变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说业力变现的,前面说「界地随他业力生」,业力就是种子,烦恼也有种子,业力也有种子,所以叫「根身器」。
  去後来先作主公。「去」就是死亡的意思,前五识先走,然後是第六识,最後的是阿赖耶识,所以说「去後」。「来先」:投胎的时候,阿赖耶识是最先来的。
  若人来说,瑜伽师地论上说,如果死亡的时候,他的善业(福业或净业)发生作用的时候,先由足渐渐的冷,冷到心藏时,就死亡了。
  如果是造罪业的人,就到三恶道去,就由头部先冷,冷到心脏就死掉,这叫「执受」。
  根身前面讲过五净色根,还有根的依处,这都是由地水火风组成,地水火风组成根身,都是阿赖耶识的力量,阿赖耶识「执受」,「执」是执取,当摄持讲也可以。
  阿赖耶识摄持根身,使令有觉受,有感觉,那就因为有识的关系,前五识有的时候不活动,第六识有的时候也不活动,这个执受的力量是谁?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一离开身体,那个地方就没有暖了。寿、暖、识是同时离开,寿尽了,阿赖耶识也离开,暖也就没有了,所以人死亡的时候,或由头部开始凉,或由足部开始凉,凉就是那个地方没有识了,没有识就是死屍。
  所以「去後」死亡的时候,阿赖耶识最後离开身体,死亡多数身体有病,五根坏了,有的可能眼识先走,就是眼根坏了,所以你给他阿弥陀佛像,他看不到,他若耳识走了,你念佛,他听不到,有时耳识先走,眼识後一点,或眼识先走。多数是眼识、耳识先走,身识可能慢一点。鼻识、舌识可能和眼、耳慢一点也不一定,身识、意识应差不多的时间同时走,最後才是阿赖耶识走。
  来先:死亡时间第八识完全离开身体,前一刹那一离开身体,第二刹那就是中阴身,也叫「中有」。「阴」就是「蕴」,「五蕴」,前一个生命和後一个生命中间的生命叫「中有」,实在说中有是後一个生命体的开始。
  「中有」八个识都有,但他是化生,中有为化生,中有它现出来,如果它还做人的话,他就要找父母,中有就好像有神通似的,就是速度非常的快,几千里,几万里,它一下子就到。
  「中有」在大毘婆沙论说,他在生存的时候,做过的事情,在「中有」时也能做,意思是如生存时,你能念佛、读经、背诵下来,到「中有」时,也能做这些事,要是生存时做恶,「中有」时也能做恶,没有做过的事情,中有不会做。
  如果做人,他要去投胎时,他就要找父母,如果父亲不在,在别的地方,只有母亲在,「中有」就要等,如业力特别强,就他父亲一定要他母亲那儿去,他不能不去,若真有其他障碍父亲不能来,这个母亲就和别的人有关系,他要投胎,我们现代的人和古代的人不同,有避孕的事情,避孕时,那麽这件事就不行了,他就是也要等。
  我在美国时听一个信佛居士告诉我一件事,他说有个龙王来同他说话,表明要来这儿投胎,同不同意,等於先申请,批准了,然後怀孕了,後来这小孩我也看过,就是脾气大。
  中阴身一入胎,中阴身就死亡,前六识就没有了,就是第八识入胎,所以是来先。第八识是来先,人死亡时,一定是闷绝的,正常的情形,最初要死亡时,都是有明了意识,心里明明白白,生前若做有特别功德的事,这时会忆念出来,忆念以後,意识就不明了,就闷绝,在闷绝之前,有一念很微弱,就是我要死了,这是正常的情形,也有不知道的,要是做恶,他特别明显做什麽重大的恶事。
  如果做善事,善念不够,力量薄弱,恶事就现出来,自己贪烦恼、瞋烦恼就现出来,那麽这个人就要到恶道去,有善念现前,就会到善的地方去,这时候还是明了意识,明了意识之後就有覆无记的意识,爱这个我的心情又动一下,就是我爱。
  感觉要死了,就爱这个身体,这是由明了意识入闷绝之间的一个情况,等到闷绝时,前六识完全不活动了,这时间或长或短,第八识在那里逐渐的离开了。如阿罗汉入涅槃,假设是俱解脱的阿罗汉,他现出种种的变化,然後他就入定,入非想非非想定或灭尽定,由灭尽定出来就入涅槃,还是散心入涅槃,不是在定里入涅槃。
  我们凡夫死的时候是前六识闷绝了,然後第八识逐渐离开,去投胎的时候,境界一出现时,前六识闷绝了,第八识入胎,所以第八识是来先去後。
  「作主公」:是由业力来决定这件事,业力就是阿赖耶识,要是念佛的人,愿意求生阿弥陀佛国的人,最好是不要等到闷绝,明明白白就知道念佛,能够发愿往生,这是最好的,这时就看见佛来了,就往生了。如果这时候,没有愿生阿弥陀佛国的愿,到闷绝以後往生不往生就不一定了。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後异熟空。
  「不动地」是第八地,因这时他把所有烦恼都降伏了,种子是还没断,但决定是不起现行,不活动了,这个我执也决定不动了,这样子,第八地就是一切烦恼不能动摇他,一切相也不能动摇他,一切的功用、境界也不能动摇他,所以叫不动地。从不动地的时候「才舍藏」,才舍掉阿赖耶识的名字。
  因为这时候第七识不知道有我,我们前面讲「极喜初心」平等性,第七识在初欢喜地时,它的平等性智就成就了。但初欢喜地的菩萨,他的平等性智不能够不间断的活动,就是有时候入观就有平等性智,有时候出观,平等性智就不出现了,这时候还不是那麽圆满。要到第八地,没有出入观的分别,他的平等性智一直的存在,妙观察智,平等性智都是成就,是清净的。
  这时阿赖耶识有个「我爱执藏」不存在了、弃舍了。「我爱执藏」的名字,这名字不能用了,不能用,这时叫什麽名字?叫「异熟识」。「异」是变化不同了,譬如我们造的业,有时善业,有时恶业。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去得果报,就是得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果报主,但阿赖耶识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就是变了,所以「异性而熟」,有善性,有恶性的业力,但是不同的业力得到的果报是无记的果报,所以叫做「异」。
  「异时而熟」:就是造的业不是立刻得果报,要经过一段时间出现。譬如说我们造的罪业,造的福业,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得果报,要继续的造这种罪或功德,使力量强大了才能得果报,所以是「异时而熟」,所以叫「异熟」。舍掉了阿赖耶识的名字,就转化了一个名字,叫做「异熟识」。
  由有漏的业力得有漏的果报,如「阿罗汉」他是圣人,这时他的第八识不叫阿赖耶识,叫「异熟识」,这个名字还要用得很久。
  金刚道後异熟空。要到什麽时候也把异熟识的名字也不要了,要金刚道後,就是十地菩萨的最後心,这一刹那,金刚道就是菩萨要成佛的时候,他要入金刚喻定,就是特别坚固,不可破坏,定里边修诸法实相观,一下子一念相应慧,这是金刚道时,这时所有的有漏法都没有了,完全是无漏的,这时异熟的名字不符合了,就变成「无垢识」。
  金刚道後异熟空,这时因把一切有漏业,一切有漏的种子都息灭了,使「异熟识」里边,完全变成无漏的、清净的境界,所以叫「无垢识」,不叫「异熟识」所以叫做「金刚道後异熟空」,这时「识」转名为清净的识。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金刚道」也叫「无间道」,把所有烦恼都息灭了,一刹那间就变成解脱道,这时大圆镜智就出现了。
  「大圆无垢」是广大圆满的智慧境界,这个净智是佛的根本智,特别清净,所以无垢。
  「同时发」:大圆镜智和无垢识同时出现,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大圆镜智」:是作什麽用的?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都从大圆镜智显现出来,也能显现出来佛的自受用身,也能显现佛所居住的世界。无漏、清净、庄严的世界,就是依、正二报都从大圆镜智发出来,说从「无垢识」发出来也一样,无垢识里边有无量无边清净功德,从这麽多清净种子,变现出无量的功德庄严。
  而这些事情都在大圆镜智里显现出来,佛的大悲心要广度众生,众生世界的情况也能在大圆镜智里显现出来,当然这个佛的大自在的境界。
  普照十方尘刹中。佛的大光明的智慧,普照无量无边的世界「刹」是佛的世界,「尘」表示很多无量无边的世界,佛的大智慧能普遍的照耀无量无边的十方世界,这就是佛的大悲心和佛的大圆镜智是相应的,自利的功德圆满了,他还能够广度众生,所以叫做「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里说第八识转识成智得大圆镜智,也表示大乘法的伟大,小乘佛法的阿罗汉,他要入无余涅槃就没这种境界,也没有这种净土,也没有身相,依、正二报都不显现,是一个空空的境界,不能再发生什麽作用,不能去度化众生,在阿含经上明显的是这样意思,不明显的说出阿罗汉还有身体,怎麽怎麽的,说的不那麽明显。
  唯有大乘佛法里,说到菩萨发大悲心,广度众生,他能继续的发大悲心,不忘记众生的苦,这是非常殊胜,非常值得赞叹的地方。应该赞叹大乘佛法,应该学习大乘佛法。
  八识规矩颂就是成唯识论的纲要,也就是学习研究成唯识论入门的书,虽然文字不算多,但它的内容很广博。我本人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讲不好,有很多地方应该说,我也没说到,也可能有的地方说得有出入,我希望惟觉禅师多多指教,也希望你们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能多多指示我,我非常感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说“做人难”,做人都难,那成佛就更难了。你要想成佛,要把人做好;人不能做好,成佛没希望,这是我们要觉悟的。现在人与人之间,最困难的是不能互相包容,不能互相体谅,不能互助合作,这是我们很难过的事情!大家在一起相聚这么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做人难!做人难,学佛就更难了。难在哪里?我们的毛病习气太深了。毛病习气太深,我们的善心很难生出来,处处怎么样?嫉妒、障碍。“反正是我不高兴,我就要找人麻烦”,这个念头是罪过!《地藏经》上讲,“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不要说言语造作是业是罪,起心动念都是。所以说,做人不容易,这一生来到人间,时间很短暂,你要是做不好,这一死,就又到恶道去,就回到恶道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