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2014/9/3    热度:326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并)序

  传教沙门 宗翌 述

  笃论其道三世诸佛提不起五千四十八卷载不及者诚哉信矣厥非方便假名相说泛论其道匪一者欤若夫天地之道覆载而不私妪育万物而不遗不有其功者泊乎尧舜法而行之乃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苟君王不仁以百姓为刍苟者盖禀无为之化焉迨乎周孔振发其迹以仁以转不仁者斯本仲尼之道者焉若夫老子以虚无为道道其天地之先乃曰道能生一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以其上德不德不然盖法自然为道者焉若夫庄子以无为为道道其不言故如知北游章中知问无为曰何思何虑则知道何以安道何以得道无为不答南问乎狂屈(群勿反)狂屈欲言而已言者也中宫问乎黄帝黄帝答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无为谓妙体无知是真道(所以不答)狂屈反照遣言是似道(所以欲答而辞[襄])知与黄帝二人运知以诠理故不近乎真道者焉乃曰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斯盖法不言之无为为道者焉若夫竺干六宗九十六种之道空见神通四韦陀之道何胜言哉斯诸道者言至理近匪辨惑智三世生源之所不穷罔晓果因即生情理之所奚述讵出生死者哉若夫释氏之道直示众生心性而开乎权实离生死得道者即生死得道者离生死涅槃二道得道者斯皆即权之道者焉有即生死涅槃曰中道者斯谓即实之道者焉其有即心非心自己之宗亦奚逾权实之道同一心性心性者非有为非无为不亦有无为非自然非不自然不亦自然非自然非有情非无情不亦有情无情言不言者庶几乎哉乃签曰夫一念心三千性相不思议假一毛孔中百千诸佛国土一微尘中大千经卷瓶藏马照芥纳苏迷卢曷有为无为自然之所说乎奚思虑之所趣乎所谓本迹十不二者欤盖道有消长时有漏隆况斯教者尝钟荡得无纰缪其守株者桎梏古本其蒙求者狐疑别行俾余注释余虽愧不才幸参祖教多省阙疑获辞不免辄注而释之其犹爝焰燎天掬波投海胡测广深耶呈露群贤可垂刊定。

  时
皇宗三圣日咸平元穓太岁在着雍阉茂玄英首序

  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此十不二门元连释签第六卷但云十不二门其后别行已经波荡莫知其谁古人私安本迹两字者义亦甚善何者记主释签第六玄义迹门将结撮文旨依乎十妙立兹十不二门以迹例本理智咸然故下文云若解迹妙本妙非遥泊乎十门之后结示大旨云若了一念十方三世诸佛之法本迹非遥岂一佛化哉本迹者一实相理本事迹已下文六重本迹又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十种不二其门一矣故知题云本迹者甚善也。

  天台沙门 湛然 述

  然此迹门。

  然此二字标指也迹门者此经二十八品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今谈迹门十妙将竟结示元意云尔。

  谈其因果。

  十妙中前五妙中为因果一境二智三行四位五三法前四为因后一为果。

  及以自他。

  后五妙中咸具自他六感应七神通八说法九眷属十利益。

  使一代教门融通入妙。

  元意泊从大通智胜佛所迨乎出世一化已来意在尽妙华严一粗一妙鹿苑但一粗无妙方等三粗一妙般若二粗一妙已上四味融粗入妙即融通之融融通带方便说妙圆融舍方便说妙矣。

  故凡诸义释。

  通举五重玄义故曰凡诸义释。

  皆约四教。

  凡一法起皆约四教辨其浅深五味通其顿渐秘密不定互摄其机元意属下云尔。

  及以五味。

  一乳二酪三生苏四熟苏五醍醐。

  意在开教。

  意在开权显实。

  悉入醍醐。

  举喻如五味之中令四味之粗咸入醍醐一味纯妙四教约权五味论竖(云云)。

  观心乃是教行枢机。

  观心一科广明十乘观法教即是解观即是行解若无行解无所至行若无解行无所导解行相须转凡为圣乃喻枢机矣。

  仍且略点。

  玄义之中粗略点示不广解释。

  寄在诸说。

  散寄诸文所说具释如止观矣。

  或存。

  有处存其科节。

  或没。

  有处全不立观名。

  非部正意。

  玄文谈解行非正意。

  故纵有施设。

  设有观法。

  托事附法。

  谓托事相附法谈观法如王舍城作心王解释等。

  或辨十观。

  十乘观法。

  列名而已。

  列名不解释也。

  所明理境智行位法。

  十妙前之五妙。

  能化所化。

  后之五妙。

  意在能诠。

  意在圆融之教故曰能诠。

  诠中咸妙。

  意在能诠所诠咸成妙也。

  为辨诠内始末。

  因果也。

  自他。

  能所也。

  故具演十妙搜括一化。

  释迦一化。

  出世大意。

  为一佛乘是佛本怀。

  罄无不尽。

  妙之一字大意都足。

  故不可不了十妙大纲。

  诫劝来徒故不可不了十妙所以。

  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

  妙解大途成妙观之軏范。

  若解迹妙本妙非遥。

  本迹理一故言非遥。

  应知但是离合异耳。

  迹中十妙因开果合因开为四一境二智三行四位果合一为一者三法妙也本中十妙果开因合果开为四一本果妙二本国土妙三本涅槃妙四本寿命妙因合为一者本因妙也虽离合不同不出因果二字本迹后之五妙名义俱同。

  因果义一。

  本迹因果义理皆一。

  自他何殊。

  本迹自他更无差殊。

  故下文云本迹虽殊。

  本迹久近今昔虽殊。

  不思议一。

  本迹二妙俱成不思议一理者也。

  况体宗用。

  五重玄义本迹十妙即初释名一章牒释已之竟更比况余之四重玄义虽为别释不出释名一章总释三法之竟二辨体一章即是本迹十妙之实相体三明宗一章即是本迹十妙一乘因果之宗四论用一章虽分两用迹门断权疑生实信为用本门破近疑生远信为用两用祇是本迹十妙非权非实非近非远而权而实而近而远即妙二用耳。

  祇是自他因果法故。

  况释体宗用只是别释十妙之三法故。

  况复教相。

  五教相一章亦即本迹十妙之教相醍醐为今经教相了了不同前诸四味隔别矣。

  只是分别前之四章。

  名体宗用。

  使前四章与诸文永异。

  迹门与前四时有同有异本门与前四时永异(云云)。

  若晓斯旨则教有归。

  明晓宗旨教不徒绝归宗趣实如流趣海若鸟入山岂乖咸色。

  一期纵横。

  五时曰纵八教曰横。

  不出一念。

  不纵不横不并不别。

  即空假中。

  大白牛车不运而运任运空假中。

  理境乃至利益咸尔。

  十妙之中一一妙法皆即空假中。

  则止观十乘。

  一不思议境乃至第十离法爱支十乘也。

  成今自行因果。

  十乘观法成今十妙前之五妙故曰自行因果。

  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

  止观大科十章前六章属妙解第七一章十乘观法属妙行即自行因也第八一章即自行果也即前文云成今自行因果也第八起教一章成今十妙之中后之五妙故云成今化他能所第十一章摄属指归矣。

  则彼此昭著。

  彼谓止观此谓十妙彼此解行昭然显著。

  法华行成。

  十乘观法为法华之妙行。

  使功不唐捐。

  唐犹虚也捐犹弃也行才契理功不空弃亦曰功已本就故云使功不唐捐也。

  所诠可识。

  妙教曰能诠妙行妙理曰所诠行亲证理故曰可识亲见曰识。

  故更以十门收摄十妙。

  记主特立此十不二门摄于十妙也。

  何者为实施权则不二而二。

  理元不二为实施权方便立为二矣。

  开权显实则二而不二。

  摄用归体即体是用故曰不二。

  法既教部。

  所说曰法被下曰教即八教部谓顿渐五时部类也。

  咸开成妙。

  开粗即妙即纯妙无粗玄义之中有判粗妙即相待妙有开粗妙即绝待妙开粗之中有案位开即约理开有升进开即约行开今言教部咸开者即案位开中兼升进开意在绝待妙矣。

  故此十门不二为目。

  一理无二不二为名盖法乎妙也。

  一一门下以六即捡之。

  案位开中谓一理即兼升进开意故谈余之五即也。

  本文已广引诚证。

  大部玄文是明佛语及凭论文。

  此下但直申一理。

  记主申通开佛知见一理元意。

  使一部经旨皎在目前。

  出世大意皎然目击。

  一色心不二门二内外不二门三修性不二门四因果不二门五染净不二门六依正不二门七自他不二门八三业不二门九权实不二门十受润不二门是中第一从境妙立名。

  色心不二从圆境妙立名。

  第二第三从智行立名。

  内外不二修性不二俱兼智行二妙契理归宗曰智籍智起修曰行俱妙皆不二故此二门贯通二。

  第四从位法立名。

  因果不二门位妙居因三法妙在果一乘因果理元无二故此一门理通二妙。

  第五第六第七从感应神通立名。

  第五染净者染为感净为应神通是净用故此一门事通二妙第六依正者从理性名字观行三即之中已彰依正不二之相不思议感应神通性中元具至果有用故依正一门具此二妙通收因果第七自他者意在化他故须凭理自行果满有感即应化他之法须假神通骇动情故此一门理具二妙。

  第八第九从说法立名。

  第八三业者说法赴机须动三业所说之法不出权实故第九权实不二及三业两门同依说法一妙也。

  第十从眷属利益立名。

  第十受润一门通收眷属利益二妙者得益之徒不出三草二木及乎大地大地即实益七方便七方便即权益文云四微体同权实益等故此二妙束此一门。

  一色。

  色者天台立三种色可见可对色二可见不可色三不可见不可对色俱舍论明假实大种根境无表色形显色唯识百法于法处明五种色一极迥色二极略色三受所引色四定自在所生色五遍计所起色又枯树生华箭头芝草是业果色无作戒是无表色流光月光童子定身现池水妙音菩萨东来先现华台及肉山鱼米等总名定果色又发毛爪齿八识亲相分名报果色欲界中总名质碍色色界中色名定报色无色界色名如来藏色非二乘所知方便实报二土名变易色楞严经明地水火风山河色空并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名如来藏色如上所引色等总此之一字摄尽矣。

  心。

  密禅师示心名体凡有四种一讫利陀耶此云肉团心五藏中心藏指黄庭经中说二缘虑心指百法论八种识心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指第八识四干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真实心止发心中论三种心一质多者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二汗栗陀此方草木之心三牟栗陀此方𧂐聚精要者为心楞严经中舜若多性为妄心烁迦罗心为真心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如上所引之心皆此心字所摄。

  不二门者。

  色心理本不二指此为门者止论云文者门也门非门非门非非门当体能通曰门即通是所通故曰不二门矣。

  且十如境乃至无谛一一皆有总别二意总在一念。

  一念者仁王经云第一念异乎木石永嘉集云豁然𣏌空乍同死人异乎木石此之一念复非觉知之境又非木石之心唯识百法等论明一念为似尘识起信论明一念中具九相解深密经明陀那识真为一念此等一念之中皆明纵横三千性相华严经明一念中具十世古今止论中云一念法界如上等文皆名总在一念今注曰介尔起心三千性相即非纵横并别之旨故曰总在一念矣问下文云以空以中三千相泯此之一念存亡耶答不泯而泯法尔空中何念之有乎泯而不泯法尔双照何念之无乎。

  别分色心。

  玄义文句止观一家三处明十法界皆约烦恼业苦三道粗细明十如矣。

  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

  相者表也四恶趣相表堕落人天相表清升二乘相表涅槃三教菩萨如文佛界相表一切众生即菩提相皆名色法表质为义义矣。

  性唯在心。

  性谓习性四恶趣习恶黑性人天习善白性二乘习无漏非黑非白性三教菩萨如玄文佛界以智不共为性记主云既以一切众生即菩提为相岂得以智愿为性应知以烦恼为性岂是记主许师之过欤盖文意之未尽耳问百界千如本是妙宗如何释义以习为性若习得成性即是无常本无今有无有是处非今妙宗耶答祇为本妙本常无性对像成习故有百种界别千如相殊依正两分则有三千良由本妙即非无常对像能迷故非本无故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佛种尚从缘九界岂非缘耶故论云天真独朗书云从蓝而青实由本具习方得成虽云习成总在一念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故曰妙法矣。

  体。

  四恶趣揽摧折色心为体人天揽安乐色心为体二乘五分法身为体三教云云佛界以正因佛性为体。

  力。

  四恶趣以恶力用四趣不同人天堪任善器为力二乘堪任道器三教云云佛界发菩提心为力。

  作。

  四恶趣习恶三业为作人天止行二善为作二乘精进为作三教菩萨如玄文佛界四弘誓为作。

  缘。

  四趣以恶我所为缘人天以善我所为缘二乘行行为缘三教菩萨如文佛界福德庄严为缘。

  义兼色心。

  体力作缘四如义兼色心可知。

  因。

  四趣习恶业为习因人天习白业为习因二乘习无漏业为习因三教云云佛界以了因为如是因。

  果。

  四趣恶习果为如是果如是果如多欲人受地狱身见苦具谓为欲境人天善习果为习果准恶可见二乘四果为习果三教云云佛界以一念相应菩提为习果。

  唯心。

  如是因如是果名习因习果别分唯是心法矣。

  报唯约色。

  四趣受苦为报果人天自然受乐为报果二乘后有不生故无如是报三教不同云云佛界大涅槃为报果报通依正身界二应属未来报起唯约色法问九界报竖通诸土唯约色质相现故言报唯约色岂全无心法耶答别分之语大约而言报唯约色岂色法内无心法耶应知无现行觉知分别之心耳如第八识托胎后顿变根身种子器世间未起七识情执山河大地同一报法同一体性唯是无情之总报色耳问佛界文云报即大涅槃果果断德禅定一切具足具报果如何亦言报唯约色耶答大涅槃是大圆寂断德果果常寂光土即非别分之义如经云唯佛一人居净土即自用土法性之色非下地所见岂论色心耶佛法界中通途为语地地已去万行为因无明为缘习果报果分得十法虽是实报酬因相起故云报故云报唯约色矣广如玄文。

  十二因缘苦业两兼惑唯在心四谛则三兼色心灭唯在心二谛三谛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

  二谛言真三谛言中皆可见也。

  一实及无准此可见。

  四教之中各有一实谛及于无谛各有所以故云可见。

  既知别已。

  如上别分色心鉴之千差意中已得故曰既知。

  摄别入总。

  一念圆持诸法曰总。

  一切诸法无非心性。

  即当万法唯心既其唯心亦其唯色。

  一性无性。

  一性者色即是心也一性亦无者即当非色非心。

  三千宛然。

  后文云而色而心也。

  当知。

  当知者上云既知览别已竟此中印定诸法一心故曰当知。

  心。

  实相真心。

  之。

  语助。

  色心。

  诸法色心。

  即心。

  然师云其体不二曰即。

  名变。

  变谓变异即不思议变起信论云觉心初起心元初相大经云十住菩萨不见其始觉地颂云性起元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傅大士点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五运钩命决云天地未分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气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云云谓非[目*隻]之元曰变也有人云变为烦恼道其义远矣。

  变名为造。

  造谓造作作谓作用文家意云变之与造其理不二故云变名为造然造者是则烦恼业苦身口七支运动名之为造与其变义粗细相别十界分途十如各具有人云造字对业道其义疏矣。

  造谓体用。

  造谓界如三千性相即体起用故下文云以二波理通举体是用又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并常俱体俱用造谓体用其义明矣不存疑焉古本作体同字误矣有人云正当造体恒同者其理权矣又云怕起业故云体同者令三千之妙用何业之怕哉。

  是则非色非心。

  上文云一性无性。

  而色而心。

  上云三千宛然。

  唯色唯心。

  上云一切诸法无非心性谓万法唯心亦当唯色耳。

  良由于此。

  明不二之旨善有所以净光大师点读云非色非心真谛也而色而心俗谛也唯色唯心中谛也予之书曰非色非心中谛也而色而心俗谛也唯色唯心真谛也一家妙旨三谛读经愚今注曰是相如(色即真谛)如是相(色即俗谛)相如是(色即中谛)一如三谛故下文云此内界如三法具足况百界千如重重无尽者乎即因陀罗网义矣此即三法明门初地菩萨百法门乃至阿閦婆偈明门约位示相三谛之文一家宗要伊字三点魔醯三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斯消释奇哉快哉乐哉畅哉何法华三昧之远乎旋陀罗尼之异乎有人云出何典据者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故知但识一念遍见己他生佛。

  一念明入于多劫。

  他生他佛。

  九法界中十界是他生他佛。

  尚与心同。

  如心佛亦尔。

  况己心生佛。

  佛法界中十界为己心生佛。

  宁乖一念。

  总在一念。

  故彼彼境法差。

  牒上七科妙境差别之二相。

  差而不差。

  结示不二一际平等色心咸然。

  二内外不二门者。

  内外即是相待妙不二者即是绝待妙前后九门例尔。

  凡所观境不出内外。

  九法界中即外境也佛法界即内境内外合明一念方具三千之妙境矣他云外境是色心门中三千性相为外境智性为内境者即是不达文旨矣。

  外谓诧彼依正色心。

  诧彼者指九法界为彼也九界未融故当粗义前之三教用观隔别心境两分真俗更泯乃分三乘殊趣未称佛旨良谓心境相倾故曰外也。

  即空假中。

  托外九法界境起佛法界圆三观即粗是妙故云即空假中古本无假字者多恐脱落也。

  即空假中妙故色心体绝。

  不二而二色心殊途二而不二色心同归故言空假中妙故色心体绝矣。

  唯一实性无空假中。

  对病设药故云托彼色心即空假中病除药亡故云唯一实性无空假中。

  色心宛然。

  不泯而泯色心体绝泯而不泯色心宛然。

  豁同真净。

  始觉合本觉故云豁同真净。

  无复众生七方便异。

  外境九界正报之中约人为七方便玄义中两解一云人天藏教三乘通教菩萨别教菩萨即三草二木也一云两教二乘三教菩萨即七人也四恶趣是所化七方便是能化能所差殊故名为异问人天两乘是有漏人如何说为能化答仲尼尚设五常之教梵皇有施十善之言佛制五戒其能化同矣前云外境为九法界其义明矣既同佛界真净妙境故曰无异矣。

  不见国土净秽差品。

  依报曰国土相宗名器世间天台立四土不同一净秽同居土者娑婆秽土安养净土同一所居故曰同居土净土通五乘人居秽土如净名疏明也二方便有余土七类人居三实报土一乘因果人居四常寂光土唯佛一人居净土心未融土乃优劣色心一如国无差品故云不见矣。

  而帝网依正终自炳然。

  终自炳然者自然天报也帝网者天帝释忉利天中得胜堂天业所感自然宫殿因陀网一网孔一一明珠光光交照自然炳着非作所成故曰终自炳然故可喻重重法界事事圆通性自天然非造所成虽复不见国土差品而一念心三千性相十界宛然本来真净如天帝网终自炳然恐人见上文豁同真净无复众生七方便异不见国土净秽差品便作断灭意解故举帝网终自炳然以喻常住法界色心宛然也古本作终日字者可以鉴矣。

  所言内者先了外色心一念无念。

  外谓达于九界色心总在一念一念亦无故曰无念方名内境然内体之中本具三千即不疑也何故外境只云了外色心一念无念不言三千耶答元意有念无念皆具三千内外亦然只为不分而分外境是粗三千是妙故下文云三千未显验体仍迷应知三千妙境举体成用用不离体故三千当知外境未明三千焕然可见也。

  唯内体三千。

  问论中云一念心起即具三千此中何故云一念唯内体三千耶答论中示于妙境故曰一念三千此念即体是念此中拣粗显妙故曰唯内体三千意云唯内妙体方具三千也。

  即空假中。

  据下文云以空以中三千相泯此中内体即合亦泯三千良谓妙境即是妙观故云唯内体三千空假中意拣外境未具三千下文云文意初心己情对病设药故云耳。

  是则外法全为心性。

  结示心源。

  心性无外摄无不周。

  唯心之性无外可对故云摄无不周。

  十方诸佛。

  上极佛界。

  法界有情。

  下尽生源。

  性体无殊。

  生佛无二。

  一切咸遍。

  心地法门不思议解脱性古人云众生心里佛寂寂涅槃佛里众生心扰扰生死实谓一切咸遍。

  谁云内外色心己他。

  人法俱亡曰谁泯然不二内外色心己他俱寂故曰谁云内外色心也。

  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门成。

  妙观从妙境立故名曰成。

  三修性不二门者。

  以智造境曰修三障曰性止观云常境无相常智无缘智虽无缘恒为境发境虽无相恒为智缘以无相境相无缘智相由发也发谓无性也以无缘智缘无相境缘即是造造谓无相也境智不二即修性门矣。

  性德只是界如一念。

  牒上色心门中百界千如总在一念止论性德名为理境。

  此内界如三法具足。

  此内谓一念界谓百界如谓千如三法具足略即三法中即十种三法谓道识性等广即无量三法傅大士云水中咸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实谓门门具足法法圆成矣。

  籍智起修。

  籍谓假籍智开权实如智妙中四教二十智前三教十六智为权圆教四智为实经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实智无由得开寻念过去佛皆以方便力教化于众生作是思惟十方佛赞为实施权先施三藏生灭七智后后对带权实相须经停四十余年方开实智示本界如三法具足故云籍智起修如上所引经文同声相应义理焕然不须疑也问四教二十智是佛之所说曰教如何是籍智起修耶答只为教是上圣被下之言众生禀教之权实至实教中开佛知见称实起修故云性虽本尔籍智起修耳古本作籍智修者误也有人作灵知释知者昧矣。

  由修照性。

  实假权开书云昆竹未剪凤音不彰性未炼神明不发故云由修照性。

  由性发修。

  权假实融性指三障修从性成故云由性发修。

  在性则全修成性。

  下文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

  在修则全性成修。

  下文云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也。

  性无所移。

  下云三千无改。

  修常宛尔。

  下文云无明即明。

  修又二种。

  修开权实。

  顺修逆修。

  不了义教曰逆修了义大乘曰顺修。

  顺谓了性为行。

  非真流之心无以契真何真修之行不从真起。

  逆谓背性成迷。

  灭心求道三教之行俱迷即惑为真圆人独称了性长者云若了一念缘起无生超过三乘权学等见岂非顺谓了性为行耶故知权学是逆修可约味约部逆顺可知有人将六道为逆修四教为顺修者不达逆顺矣六道本是三障何修之有下文云应知性指三障可知矣。

  迷了二心心虽不二。

  迷了二心性若虚空本来不二。

  逆顺二性性事恒殊。

  性谓执性执遂成事故同性事楞严经云由性明心性圆明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因明发性者发谓对境能觉曰发妄心不了故成性执之事事相天乖故曰恒殊官谓性执之性与上心性理同事别故分逆顺性事恒殊生死涅槃俱是性事十界因果纷然不同可见矣。

  可由事不移心则令迷修成了。

  日本科云遮妄计意云可因生死之事不移真心便执计迷修成了耶理须迷之与了相绝天真故下文云俱泯矣净光大师科云结归理趣意云凡圣情量俱言朕迹逆顺性事理绝真源故云理趣理趣者法尔也。

  故须一期迷了照性成修见性修心二心俱泯。

  故须者牒起之词也一期者一代时教也迷了者不了义教曰迷了义大乘曰了于迷了二教之中有照性成修有见性修心议曰照性成修多恐是缘修缘真而修故曰照性成修见性修心真是真修意云缘修真修照性见性未是绝待对待未亡心虑何绝欲彰妙宗故曰二心俱泯亦可见性是见闻之见是信行人照性是观照之照是法行人成修及修心俱是思修之修理中都绝故云俱泯矣故下文云达无修性唯一妙乘无所分别法界洞朗真俗不二矣一期之字更莫疑焉更疑之者未如之何也古本作一其者莫彰妙义矣有人云一却迷了者不晓矣古本作二修俱泯者义亦无在缘修真修二修俱泯者无所分别也有人云六道是逆修四教为顺修泯却二修方曰见性者圆教之人不见性名圆者善哉。

  又了顺修对性有离有合。

  前文通举一代教旨故曰一期此乃独标圆教修性离合之相故云又了。

  离谓修性各三。

  修三者文句云法身智断法身即修中法身德智即修中般若德断即修中解脱德性三者文句云实相功德实相即性中法身德功德两字即性中般若解脱之二德明矣修中若更离开如下文也。

  合谓修二性一。

  修二者谓般若解脱之二德修德而成也性一者谓法身一德是性中本有也。

  修二各三。

  般若解脱是修中之二德各三者般若中三者实相般若是般若之中法身也观照是般若之中般若也文字般若是般若之中解脱也解脱中三者性净解脱是解脱之中法身也圆净解脱是解脱之中般若也方便净解脱是解脱之中解脱也是为各三对于前文是更开修德也。

  共发性三。

  性三者苦道法身也烦恼道般若也业道解脱也。

  是则修虽具九。

  修性相对离为九种相待为宗九俱名修。

  九只是三。

  性三为本摄修归性合用体体用不纵不横只一三德矣。

  为对性明修故合修为二。

  合修中三种般若为一般若德合修中三种解脱为一解脱德故曰合修为二也修虽二德还从性成故非别异性虽一德三德宛然亦非并别也。

  二与一性。

  提法中修性合明三德。

  如水为波。

  水喻性中一法身德波喻修中二德般若解脱也。

  二亦无二。

  于修德中二亦无二般若解脱元是一义以修对性亦曰二亦无二水波无二修性一如故曰二亦无二。

  亦如波为水。

  修性两亡故曰亦如波为水不思议一谁云修性。

  应知性指三障。

  苦障烦恼障业障楞伽经云本住法不可说也。

  是故具三。

  十种三法性三居初谓三道也法尔本有。

  修从性成。

  由性发修也。

  成三法尔。

  登圆初住名三法妙不离凡初三道也三法分明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故曰成三法尔。

  达无修性。

  亦无波水。

  唯一妙乘。

  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无所分别。

  见闻理绝思虑道亡。

  法界洞朗。

  事事无碍法界帝网重重三千性相终自炳然。

  此由内外不二门成。

  修性不二门从境智立故曰内外不二门成矣。

  四因果不二门者。

  疏云大乘因者实相是大乘果者实相是既俱实相不二明矣。

  众生心因。

  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为因。

  既具三轨。

  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因中三法妙矣。

  此因成果名三涅槃。

  一性净涅槃二圆净涅槃三方便净涅槃果上三法妙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因果无殊始终理一。

  因为始果为终其理不二矣。

  若尔因德已具何不住因。

  征问因中已具三德何用趣于涅槃果耶。

  但由迷因。

  答通迷内三法本妙。

  各自谓实。

  谓者执计也论云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实谓实执矣。

  若了迷性。

  了者达也达迷本妙。

  实唯住因。

  实谓理实经云缚脱同源。

  故久研此因因显名果。

  以观破核因显即果。

  只缘因果理一。

  结示妙宗。

  用此一理为因。

  经云是法住法位。

  理显无复果名岂可仍存因号。

  三千相泯。

  理性自亡。

  上云见性修心二心俱泯。

  只由忘智。

  经云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忘。

  亲疏。

  指路人为父子即亲指父子为路人即疏。

  致使迷成厚薄。

  灭心为道则迷厚即心为道则迷薄。

  迷厚薄故强分三惑。

  不分而分名之为强。

  义开六即。

  因果理一名之为即凡圣不滥故名为六名去声。

  名智浅深。

  空假中三智互论浅深。

  故如梦勤加。

  梦者喻也因人因眠故有梦事法性喻之如人无明喻之如眠凡圣因果喻如梦事庄周梦蝶是性中梦事十信菩萨梦八相作佛是相似梦事初住菩萨初破无明义如梦觉究竟正觉梦方毕尔今明凡圣共论五十二位进行如一梦中所见之梦事良由不思议业变不实故如梦信心行人禀教用观念念无间故曰勤加。

  空冥。

  根本无明无自性故名之曰空空相亦空故名之曰冥胜鬘经云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青里又云觉明空昧论云空如来藏者即指妄起无体曰空故知空冥之字典据显然可信矣有又云此空字是喻者昧也古本作名字其义浅矣。

  惑绝。

  根本无明既冥枝条之惑自绝故云空冥惑绝圆人意在不思议惑根本无明即无渐除喻如治铁粗垢先落从初信心圆伏五住初信至七信见思先落故有相似真因依位成智此亦强分三惑义开六即元意五住烦恼即是真性亦无高位真似凡圣等别别故五十二位真似如梦。

  幻因既满。

  幻者喻也无明之因不实故如幻经云譬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本元诸幻成无性一机者无明也无明无性故常住理显四教之中藏教情智情谓住实元不知幻也通教之人只达幻事别教之达得幻师不知幻法圆教之人不唯达幻于也幻师幻法皆为不思议境亦非幻之名字用观未终不幻而幻故从五品十信至于等觉已来皆名幻因虽具幻果上位未穷犹名始觉直至妙觉之中方曰幻因既满耳天台元意初住因即真因果究竟妙觉妙觉真果方尽幻名。

  镜像果圆。

  论云始觉合本觉时平等平等平等平等四番牒者不思议果也此时现于十法界色身即是究竟普现色身三昧也如镜现像故曰镜像果圆也。

  空像虽即义同。

  妄心无体曰空色身有形曰像又真心无相曰空应相不虚曰像总在一念故曰义同。

  而空虚像实。

  慜师云妄匪妄妄之源真非真真之念故曰空虚论云智身寥廓总万像以为躯百界垂形故曰像实。

  像实故称理本有。

  下文云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云称理本有。

  空虚故迷转成性。

  性谓实性不修而修故实迷转成性元意元是性更不待修成故知上文之中空冥两字不误矣请观空虚故迷转之语其义自明矣。

  是则不二而二。

  因果纷然。

  立因果殊。

  结示二之所以。

  二而不二。

  理元实相。

  始终体一。

  因果始终其体本一。

  若谓因异果因亦非因。

  藏通两教因俱异果别教因是无常果是常住因不趣果德果不收因善故曰因异于果因亦非因。

  晓果从因。

  圆人初心晓果从因谓实因果从因得果亦实果故曰晓果从因。

  因方克果。

  如流趣海法尔不停。

  所以三千在理同名无明。

  实因也。

  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实果也。

  三千无改。

  性无所移。

  无明即明。

  修常宛然。

  三千并常俱体俱用。

  上文云造谓体用天台心地法门不思议解脱凡圣俱得此用芥纳须弥毛藏巨海裴休尚云掷大千于方外盖吾之常分矣云何苦执体同耶用岂不同哉乃至我能祭兽獭能祭鱼古人尚云无师之礼不因周孔之所制无师之智匪从诸佛之所授况白符论心昧兹胡甚耶。

  此以修性不二门成。

  结示因果所依境智矣。

  五染净不二门者。

  无明为染法性为净相待为二一理为门故曰不二矣。

  若识无始即法性为无明故可了今即无明为法性。

  密严经云清净如来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作指环展转无差别若识者实慧也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故可了者藏即识故。

  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

  不染而染起信论明六染天台五住烦恼百法论明染依故云九相生灭约生死相故名为造。

  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名之为净。

  彼证说经云讲德诸佛子我从具缚凡具经一切地圆满行因海庄严大觉果我从清净地具经一切地将一切万行得第一信位入无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时无前后在染名造在净名应名相虽殊观文元意即不思议解脱性于一缘起中法尔分途皆以如为位可得云如是二法门一时无前后故下喻意圆顿之相显然可见也。

  浊水清水波湿无殊。

  密禅师云湿性无殊可喻众生诸佛同一真性故曰同体波有清波浊波溉灌等用可喻凡圣用别生死涅槃不同观此中文意众生诸佛体之与用皆不思议解脱俱体俱用凡圣更无毫发差别故云波湿无殊矣。

  清浊虽即由缘。

  水清珠能清其水为清缘鱼龙揽挠其水为浊缘意云水体本来虽清义当非清非浊被外缘来有清有浊可喻真性本来非染非净迷心故浊解心故清众生为浊缘诸佛为净缘而明生佛前后故下牒云。

  而浊成本有。

  不染而染故众生在前后故而论前后。

  浊虽本有而全体是清。

  烦恼本有喻众生在前故曰浊虽本有指烦恼即菩提性本清净故曰全体是清。

  以二波理通举体是用。

  举者全也凡为浊波圣为清波理体全通全体成用还源观云用即波胜𣂨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即境净水澄任随文缘而会寂故曰举体是用。

  故三千因果俱名缘起。

  因果是缘起之法尔。

  迷悟缘起不离刹那。

  梵云怛腊波此云刹那谓极少时也诗云介尔之心谓微弱之心也。

  刹那性常缘起理一。

  一念常住之性念念生念念灭良由灵知常住鉴物不间任运流注法尔不停亘古亘今未尝间歇故曰刹那性常缘起理一矣。

  一理之内而分净秽。

  十界纷然不别而别染净自殊三千宛然。

  别则六秽。

  六道生死一向是秽其中不无性净。

  四净。

  约从德断惑成智故且言净其中不无性恶矣。

  通则十通净秽。

  净秽俱通十界可知。

  故知刹那染体悉净。

  性中本净。

  三千未显。

  圆净般若约于修德而论故有迷悟。

  验体仍迷。

  夫谭三千皆是妙境若三千未显尚言验体犹迷如何有又将对外境耶。

  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

  十信位中比量智照不成而成成十信位初住证理一成一切成相似之中六根互用照分十界十不定十矣。

  照分十界各具炳然。

  一根具十法界乃至百界千如互照炳然乃一根具五根若互照之即一根具六个三千性相六根计三十六三千性相六根各一念一念之中各具六根不可胜数岂待果成方等百界耶下言果成等彼百界者分而言之矣。

  岂六根净人谓十定十。

  十信位人不次第中而论次第部旨元意位位三千。

  分真垂迹十界亦然。

  登住之人分真中道垂迹十界亦然者垂迹同于住前现十法界身六根互用亦同意云因位极虽证分真未等百界故下云乃至果成等彼百界。

  乃至果成等彼百界。

  因位之中不增减中而论增减位位增减修中约显未满百界性本三千果证妙觉方正其性百界千如无增减矣。

  故须初心而遮而照。

  不在初不离初者闻思修三慧法尔起照无一二三是遮而一二三是照矣。

  照故三千恒具。

  性体炳然故曰恒具。

  遮故法尔空中。

  火𦦨向空理数数咸灭尔空中。

  终日双亡终日双照。

  遮照同时不相隔异故曰终日。

  不动此念遍应无方。

  一念法界故无动移遍应众机亦无方所。

  随感而施。

  如鸡抱子呼啄同时。

  净秽斯泯。

  性相两亡净秽何有。

  亡净秽故以空以中。

  义云以空以中三千相泯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须初心而遮而照终至妙觉不异初心性本法尔设修亦然此即唯圆甚难甚难法尔而遮性本寂灭永嘉云解脱寂灭即法身也。

  仍由空中转染为净。

  转八识为四智亦因转染依为净依功由性自空中矣愚今断曰不唯仍由空中转染为净亦由空中转净为染矣。

  由了染净。

  染亦非染净亦非净对境修观而染而净。

  空中自亡。

  心法双亡药病俱泯。

  此以因果不二门成。

  染净不出因果结意归宗矣。

  六依正不二门者。

  三千相中一千国土所居曰依二千界如能居曰正总在一念故曰不二即所能通为门矣。

  已证遮那一体不二。

  梵云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寂李长者云通一切处照如上五门广明妙境一体无二足可诚信故云已证。

  良由无始一念三千。

  一念心起莫穷其始曰无始诸经诸论广说(云云)多云妙觉前心方见其始玄义云妙觉之中念念无边更无其始文句中明歘然火起为无始无明本无今有记主云无明无始即菩提是良谓不思议法界性何始何终耶念念三千何边量耶。

  以三千中生阴二千为正。

  众生世间一千五阴世间一千俱属正报色心也。

  国土一千属依。

  国土世间所居为依报色心别分之中依报心应非分别耳。

  依正既居一心。

  总也。

  一心岂分能所。

  分而不分。

  虽无能所依正宛然。

  依正宛然之相岂同兼中之天。

  是则理性。

  理即是佛。

  名字。

  名字是佛。

  观行。

  观行即佛。

  已有不二依正之相。

  理等三即体本遮那相自不二。

  故使自他。

  十妙之中后之五妙六感应七神通八说法九利益十眷属咸具自他之义。

  因果。

  前之五妙一境二智三行四位五三法前四在因后一在果总标十妙故曰自他因果矣。

  相摄。

  一一互摄文义显然。

  但众生在理。

  众生理即是佛更无欠剩。

  果虽未辨一切莫非遮那妙境。

  大师云手不执经卷当读是经心不思惟普照法界耳不闻说法恒听梵音如是学闻岂不大哉行住坐卧毗卢华严镇常开演即自受土矣。

  然应复了诸佛法体非遍而遍。

  法体即不当遍与不遍而遍法界。

  众生理性非局而局。

  理性不当局与不局众生情局身微蟭螟翎飞之类矣。

  始终不改。

  众生报起一身始终生老病死乃至六道不同理性亦复不改。

  大小无妨。

  身似毛头之小形二见巨海之大于理无妨。

  因果理同。

  始终体一。

  依正何别。

  结示可见。

  故净秽之土。

  依报国土。

  胜劣之身。

  正报色身。

  尘身。

  能成四大所成四微禀父母元气精血为体曰尘身又身如微尘数量故曰尘身。

  与法身量同。

  充满于法界法性身为法身又约所证理为法身其中不论五分变易等相结正报齐等故曰量同。

  尘国。

  四轮成世界成住坏空八十增减不同生灭不住丘陵坑坎堆阜不平名为尘国亦可一微尘为一尘国。

  与寂光。

  常寂光土为诸土之体无烦恼迁流曰常无二种生死曰寂妙觉湛明曰光纯诸佛所居曰土又法身德曰寂般若德曰光三德一体曰土义分三品如常所明矣。

  无异。

  总在一念。

  是则一一尘刹一切刹。

  梵云刹摩此云土田。

  一一尘身一切身。

  帝网重重无尽法界更互相收体同无尽矣。

  广狭胜劣难思议。

  心思口议不及。

  净秽方所无穷尽。

  净之与秽称理无穷众生诸佛对缘无量。

  若非三千空假中。

  由性发修由修照性修性一如雅成大用。

  安能成兹自在用。

  八自在不思议用理具功成修性齐致。

  如是方知生佛等。

  理智同源用即齐矣。

  彼此事理互相收。

  全夺全收性本自尔。

  此以染净不二门成。

  依正二相不出染净缘起故结归所从矣。

  七自他不二门者。

  佛为能化曰自众生所化曰他此从感应神通二妙立名故曰自他能化所化体本不二曰门也。

  随机利他事乃凭本。

  三轮起感曰事一性果满曰本。

  本谓一性具足自他。

  一性者妙因也生佛性具感应故曰具足自他。

  方至果位自即益他。

  性中虽具自他因中自不益他果满自方益也。

  如理性三德三谛三千。

  性德之境理具三千虽具三德三谛三千自未益他。

  自行唯在空中。

  空中是自行修德之观不立一法方名空空相亦空不堕二边曰中中道理绝方名自行是圆净般若第五门云亡净秽故以空以中三千相泯故云自行唯在空中。

  利他三千赴物。

  三千赴物乃是不思议假义解云空中即假三千宛然即自行是化他故曰三千赴物自行空中理满自即益他也。

  物机无量不出三千。

  不思议假为所化境三千性相之物机。

  能化虽多不出十界。

  问何故将千如为所化之物机又将十界为能化耶答不分而分如依界起故属所化界从心生故属能化能所皆在一念故下云界界转现不出一念也。

  界界转现不出一念。

  灵知之源故曰一念。

  土土互生不出寂光。

  寂光土是体诸土是用土土互生用不离体故云不出寂光。

  众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

  起信论云真如为内熏此中理性无缘慈不感而感故曰能感。

  诸佛由三千理满故能应。

  理中不满而满故曰理满果上无缘慈法尔不应而应。

  应遍机遍。

  理性非遍而遍感应道交。

  欣。

  感也。

  赴。

  应也。

  不差。

  针芥相投。

  不然岂能如镜现像。

  举镜现像喻之。

  镜有现像之理。

  喻真应也。

  形有生像之性。

  理性真感喻如身形能生影像是理即也。

  若一形对不能现像则镜理有穷。

  此文喻观行即虽数修观喻若一形对于明镜智未通喻若明镜不能现像有功用心即有共穷亦可喻灰断无常之理不能起应故曰镜理有穷。

  形事未通。

  喻相似即未得常住法界明镜本质喻如明镜不能现像则法界形事未通。

  若与镜隔则容有是理。

  若无常机与常住镜隔机应不对则可不能现像喻如明镜与身形隔故云则容有是理。

  无有形对而不像者。

  若理性常机为真感法界常明为真应法尔道交喻若世间明镜无有形对而不现像者。

  若镜未现像由尘所遮。

  若世间铜镜对物未能现像必由微尘之所遮理性明镜未能现十法界形像盖由三惑之尘所遮。

  去尘由人磨。

  去镜上之尘由人力磨去三惑之尘盖由观力之所磨也。

  现像非关磨者。

  分真即乃至究竟即天真性显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十界现身称理本有不从修得喻若镜光铜内本有不从外来故云现像非关磨者意云一心中具十法界像是常住义非无常耳。

  以喻观法大旨可知。

  如上注文可见。

  应知理虽自他具足。

  结示感应理中本具。

  必籍缘了为利他功。

  前文云性虽本尔籍智起修与此意同理中感应自他之性虽足须假缘了二因开显方有大用止门万善为缘因观门绝相为了因不分而分般若解脱利他先功乃至不功最大矣。

  复由缘了与性一合。

  修性理齐故云一合。

  方能称性施设万端。

  称性施设无方之用也。

  不起自性。

  上文云性无所移。

  化无方所。

  不在方不离方故自他无方所。

  此由依正不二成。

  由乎依正三千性显方有自他设化矣。

  八三业不二门者。

  身口二业是色法意业是心法即色心不二门耳业者动也起信论云动即是业果不离因所以不动不成业矣。

  于化他门事分三密。

  身轮现形大小同非情所测故名身密口轮说法顿渐同席各各得解不同互不相知故名口密意轮鉴机上中下根随其根性得无毫差获益殊异各不相知故名意密。

  随顺物理得名不同。

  三草二木五乘不同。

  心轮鉴机。

  无缘慈力如镜常明。

  二轮设化。

  如镜现像。

  现身。

  身如意通。

  说法。

  一音普应众机。

  未曾毫差。

  受润不同各逐其性不差机矣。

  在身分于真应。

  法身曰真报化曰应。

  在法分于权实。

  随情暂用曰权称理究竟曰实。

  二身若异何故乃云即是法身。

  应知不异而异异而不异故名曰即。

  二说若乖何故乃云皆成佛道。

  应知会权归实毫善无乖滥觞何失曰皆成。

  若唯法身应无垂世。

  应知从体起用如日分形。

  若唯佛道谁施三乘。

  应知一门狭小之事得第。

  身尚无身。

  身相叵得。

  说必非说。

  言说性空。

  身口平等。

  二相俱亡。

  等彼意轮。

  同一实相。

  心色一如。

  三业无二。

  不谋而化。

  磁石吹铁芭蕉向日任运合机。

  常冥至极。

  色香中道无非正觉故曰至极。

  称物施为。

  毫善普益随情称物。

  岂非百界一心。

  总在一念。

  界界无非三业。

  三轮恒运。

  界尚一念三业岂殊。

  体用无二。

  果用无亏。

  如月普照。

  因必称果。

  函盖相冥。

  若信因果。

  明信一乘因果。

  方知三密有本。

  果从因克一理为本。

  百界三业。

  境妙。

  俱空假中。

  智妙。

  故使称宜。

  境智冥合解脱之冷应随机。

  遍赴为果。

  正遍知。

  一一应色。

  身密。

  一一言音。

  口密。

  无不百界。

  意密。

  三业具足。

  三轮备矣。

  化复作化。

  无记化化禅真因分得真果究竟满足矣。

  斯之谓欤。

  结示文旨。

  故一念凡心。

  介尔念心在凡矣。

  已有理性。

  问何故理性三密皆约一念心起而论心未起已前还具理性三密否答起之与未起一切咸具为谈百界千如须凭相起故云一念凡心而已。

  三密相海。

  一念心生三千性相乃至果成亦无出此一念之心大相海小相海因果不二故曰三密相海。

  一尘执色。

  酬因曰报。

  同在本理毗卢遮那方乃名为三无差别。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良谓同在一理。

  此以自他不二门成。

  结归可见。

  九权实不二门者。

  化仪四教顿教唯实渐秘密不定三教亦权亦实化法四教藏教一向权通教被接有权有实别教教行智权理实圆教唯实其体元一故曰不二门矣。

  平等大慧。

  实智空有二边中道一时平等一照故名大慧。

  常鉴法界。

  华严宗明四种法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三事理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天台约十种法界各有其致俱为大慧所照矣。

  亦由理性九权一实。

  性中本具百界。

  实复九界权亦复然。

  理实十法界中各各十法界各各九权一实性本天然矣。

  权实相冥。

  一一权实互相冥合依正齐举三百法界众生百界千如五阴百界千如是正报也国土百界千如是依报也一念之中三千性相念念亦复如是依正二报念念之中重重无尽矣。

  百界一念。

  百法界各各一念不可说不可说。

  亦不可分别。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任运常然。

  不假磨琢大白牛车不运而运性自天然耳。

  至果乃由契本一理。

  果上三千妙用不离因中一理之内。

  非权非实。

  理中不当权实。

  而权而实。

  理中灵知之性虽不当权实而能权而能实。

  此即如前心轮自在。

  指前三业门中意轮心密鉴机妙用自在。

  致令身口赴权实机。

  身轮现形口轮说法不分而分功由意轮平等大慧先鉴矣。

  三业一念。

  百界三业遽出一念。

  无乖权实。

  应机之义权实收尽。

  不动而施。

  不动一念遍应无方。

  岂应隔异。

  无乖大用。

  对说即以权实立称。

  说法理合权实授机。

  在身则以真应为名。

  灵知之中元无真应名字利物则形。

  三业理同。

  一理齐尔。

  权实冥合。

  自然合理。

  此以三业不二门成。

  功由三业不二矣。

  十受润不二门者。

  权实二益机缘一理虽同大小各异如天一雨无差如地一气平等三草二木任运高低虽然差别一地无殊故曰不二门。

  物理本来性具权实。

  众生本性天然权实非造所成。

  无始熏习或权或实。

  良由性中元具权实熏习方成权实之性性中若无熏亦不成权实之中真如不熏唯于第八识中有本有种子为内熏七识等诸识现行种子为新熏故有生佛因果殊异染净不同起信论明真如为内熏故有始觉合本觉为净用妄识为外熏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故有三细六粗生灭为染用此等皆是对机所说不同天台宗中凡一法起皆论四教前三是权后一是实既云性具权实不待熏而成又云遇熏自异非由性殊理而断之不思议性对缘成习非权非实非真非妄而权而实而真而妄非情量所测矣。

  权实由熏理恒平等。

  有处不许熏问云熏在何处何不早熏斯亦为理恒平等亦乃不熏而熏权实成性矣。

  遇时成习行愿所资。

  如大通智胜佛时智愿犹在不失今为如是性。

  若无本因。

  一念为本因。

  熏亦徒设。

  徒犹虚也亦指性地。

  遇熏自异。

  所习不同权实各禀。

  非由性殊。

  性本一理平等。

  性虽无殊必籍幻发幻机幻感。

  性本无性对缘能生故曰如幻故云幻发经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天然之机不发而发故玄文云机者微义关义宜义皆是可发为义今明灵知妙性法尔可发为义自感焉。

  幻应。

  对机感义。

  能应所化并非权实。

  理性之中机应不当权实。

  然由生具非权非实。

  众生天性本具非权非实。

  成权实机。

  能作权实之义机也。

  佛亦果具非权非实。

  果证非权非实之妙理。

  为权实应。

  有机即应古文云应意时绝分别照鉴森罗常不显故云为权实应。

  物机应契身土无偏。

  胜劣之机胜劣之应胜劣之土说权实之法无差机之失故曰无偏。

  同常寂光无非法界。

  机应身土胜劣无非寂光又机穷应歇同归秘藏名常寂光尽称法界。

  故知三千同在心地与佛心地三千不殊。

  生佛三千总在一念。

  四微体同权实益等。

  能造四大所成四微色香味触故前文云一尘报色同在遮那法相宗云上至报佛下至翔飞同以自性为体仍拣云自性诠不及共相自性诠得及者又三境章云性境不随心等盖权宗之义理实殊若此文中旨者如药草喻品三草二木同于大地虽根茎枝叶大小不等皆同一地之味可喻七乘种性无非佛乘一理体同咸法性益权实自等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矣。

  此以权实不二门成。

  禀法权实不二受润所从矣。

  是故十门门门通入色心乃至受润咸然。

  盖由一理平等所以门门相入相收一门具九乃成门门十门十门即百门明。

  故使十妙始终理一。

  此十门既从十妙立名门门互入乃由法法本妙也。

  本来具三。

  本来三法妙即是一境三法即是性指三障此障本妙。

  依理。

  境妙。

  生解。

  智妙。

  故名为智。

  牒智。

  智解导行。

  行妙。

  行解契理。

  行妙智妙合于境妙。

  三法相符。

  符申合也乃成修性符合即修二性一矣。

  不异而异而假立浅深设位。

  位妙义分六即之位。

  简滥。

  恐叨滥上圣故曰设位简滥。

  三法。

  三法妙。

  祇是证彼三理。

  有处作理三义亦无在即是果上证乎因中境妙三法而已矣。

  下之五章。

  六感应妙七神通妙八说法妙九眷属妙十利益妙只是三法因果一理起用也。

  三法起用。

  果满法尔起用耳。

  既是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成故有用。

  一念三千妙境也即空假中妙观也成故有用境观冥合大用现前成不思议妙用矣。

  若了一念。

  诸法实相总在一念了者顿悟佛乘之人。

  十方三世诸佛之法本迹非遥。

  不唯释迦一佛本迹十方三世未来乃至一切诸佛本迹过去已过去一切诸佛本迹现在现在十方一切诸佛本迹一时明了应知题称本迹诚为可信矣。

  故重述十门令观行可识首题既尔。

  十门是解观行是行十门为观行总持一念收界如之法诚观行人不可不识首题即妙名合于本迹十妙十不二门故曰既尔。

  览别为总。

  首题为总序正流通为别重述十门之相名曰览别门门收束妙观名曰为总又体宗用三章是别释三法故云览别十门是释名章总释三法名曰为总又十方三世诸佛本迹不同名为览别一念非遥名曰为总又别释界如之相总在一念名曰览别为总大意览下一部经文章句起尽不出首题故云览别为总。

  符文可知。

  符下文句如题中可解故曰可知又十门是释名章中别释名曰览别门门不二名曰为总以题符文更不殊途故曰符文可知。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念经也好,念佛也好,不能降伏妄念,不能摄心,念经文,念佛号,还在胡思乱想,这就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久修无成的关键所在。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念佛,一句佛号滑口过去,有时打妄想,自己还不觉察;念经夹杂妄想,自己容易发觉,因为妄念来了,经就念错了。在初学半年当中,只要把经念熟,当中夹杂妄想没有关系;半年之后,你念经当中,打个妄想,念错一句,这一遍就不算,从头念起。念经不夹杂妄想,在初学阶段,你一天一定念不完一部经,为什么?你会打妄想。念经念到摄心,从头到尾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就叫功夫。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