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多吉答:能通俗的解释一下五蕴吗?


2014/9/6    热度:591   

白玛多吉答:很多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总是不理解佛教里面的一些名词,而佛教徒之间又经常使用这些名词,这样就造成了双方沟通的困难,我试着解释一些,尽量能简单化、通俗化,通过举例说明来帮助大家认知,如果有讲的不好的,有错误的,也请大家指正、批评。
 
心经上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先解释一下“五蕴”,佛陀认为,生命活动是由五蕴组成的,“蕴”的含义就是汇聚、聚合的意思,这五蕴就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先解释一下色蕴,举例说明,我们看见一朵红色的玫瑰,这个红色的花的形象就是色蕴。佛教对色蕴的定义为:物质的积聚。并且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指的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知的器官,外色指的的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器官对应的感知反应。比如眼睛看到的是色,耳朵听到的是声,鼻子闻到的是香臭、身体则通过接触来得到一定的感受。
 
受蕴:我们看见玫瑰花之后,心里觉得很开心、很喜欢或者很讨厌等等这些情绪感受,都是受蕴的作用。佛教对受蕴的定义为:领取纳受之义。分为身受和意受,比如身体感到冷、热属于身受,产生的喜欢、厌恶情绪为意受。
 
想蕴:我们看见了玫瑰花,然后意识里反映出来,“哦,这个是玫瑰花,不是月季花”,这种认知能力是想蕴在起作用。佛教对想蕴的定义为: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通过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比如,中国人叫“玫瑰”,英国人叫“rose”,虽然名字、发音都不同,但指的是同一种花,这种花并不是天生就有这个名字的,是后来人为给它安了一个名字,便于识别。
 
行蕴:我们看见了玫瑰花,很多喜欢的人会去采摘,讨厌的人会远离,对玫瑰花不感兴趣的人不会有任何反应,“采摘”、“远离”“无反应”都是行蕴在起作用。佛教对行蕴的定义为::"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通过玫瑰花的例子我们发现,后面产生的“采摘”、“远离”“无反应”都是因为有了心中产生的“喜欢(善)”、“厌恶(恶)”、“不感兴趣(无记)”的情绪才引发的。
 
识蕴:我们看见了玫瑰花,但是却产生了诸如“浪漫”、“求婚”、“爱情”这样的联想,就是识蕴的作用,因为识蕴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产生的,眼睛看到了玫瑰花,鼻子闻到了玫瑰花的香味,手拿着花的感触以及以往在文学、影视中看到过的浪漫场景、求爱场景等等一系列的“识”的组合,最后产生了“浪漫”、“求婚”、“爱情”这样的联想。因此佛教对识蕴的定义为:诸识的聚积为识蕴,也就是说通过六根(眼、耳、鼻、舌、声、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声识、意识),这一系列的组合在一起就是识蕴的作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是很复杂的。
 
我想,即使我尽量的简述,但是看上去还是很杂乱,我在简单归纳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却又复杂的过程,我们每天都不断的在重复类似这样的生命活动:某天,我们来到花园里,看见了一大片美丽的玫瑰花,于是我们走上前去,闻了闻花香,深呼吸一下,请路人帮我拍了一张和花的合影,心里想,要是能和爱人一起在这里拍张合影那是多么浪漫啊!合影的时候不小心被带刺的玫瑰扎了一下手,还好,不是很痛。
 
以上的场景,你能试试用五蕴再来分析一下吗?
 
http://www.fjblog.cn/user1/3186/39692.html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教我的,我就得认真好好地学;不是教别人的,别人认不认真与我不相关。所以自己要想成就,首先要肯定,三藏十二部是诸佛菩萨教导我的。我要发心作佛弟子,我要发愿接受佛菩萨的教诲,别人学不学与我没有关系,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学佛而不能成就,就是这个地方观念颠倒了,“佛是教你的,不是教我的”。天天责备别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起心动念都是找别人麻烦,这样造了一身的罪业,最后的结果三途轮转去了,亏还是自己吃,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学佛,不是为别人学的,我学佛是为自己学的,是为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呢?帮助真正好学的人。对大众弘法这是结缘,他听多少是他的事情,他领悟多少也是他的事情,不能勉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