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中国禅宗---达摩禅与慧能禅之异同


2014/9/3    热度:370   

  
  重视禅悟,这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共同之处。但慧能禅把达摩禅的“藉教悟宗”发展为“藉师自悟”,而且,借助一定的外缘而觉悟自己的本性,这亦是慧能禅和达摩禅的共同之处,但外缘是“经”还是“师”,则表视了两者的差别。依心修禅,以禅明心是禅宗的修持方法,对“心”的不同理解(达摩禅所讲的心,是真心,是至净至静的心;慧能禅所言的心,是众生的自心。)及实践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禅系禅脉,其区别在于藉教悟宗与教外别传、真心体用与自心显用、渐修顿悟与无修顿悟、重言说重思辨与超越文字直指人心的不同方面。

  达摩禅的要旨在于以清净本性了悟佛法,强调“渐悟”,即修行过程有步骤、有阶段性;核心理论是“壁观”,主要是比喻人心如同墙壁,因此修持方法要舍妄(抛弃现实虚妄世界)、归真(追求超世俗的真如世界)、消除一切执见。再进一步,修持实践是“二入四行”,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理入”与“行入”结合起来,就是认知层面的禅法。“二入四行”是达摩禅法入道途径。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理入”是对经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禅的实践,可达到涅槃的终极理想境界。达摩禅的具体实践是“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其要旨在于以清净本性了悟佛法以至觉悟之境。佛性、法性,在人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佛性、清净心存在于一切众生身中,是众生生死之所依,也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四行著重在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严格按佛教教义苦下功夫。达摩禅法突出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据《楞伽师资记》载,是“深攸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为了“舍妄归真”,就“凝住壁观”而修禅,若能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时,就是悟道了。总之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心性之有,是依心而“修”的结果,乃须凭借一定形式的禅修方便,经过观心看净,强调时间性的渐次修习。

  慧能禅在修行观上,强调“识心见性,顿悟成佛。”重视禅悟,这是慧能禅和达摩禅的共同之处。但慧能禅把达摩禅的“藉教悟宗”发展为“藉师自悟”,从日常行事中“念念自性自见”,“即俗成真”(世俗世界即真实世界)由是修持不离具体日常生活,“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慧能在《坛经》里说,智慧就是般若之智,“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人性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世人性本自净”),因此,传统的学习就不太重要了。再说,当自己处于迷妾之时,去读经很可能会被文字障自本性,讲“不立文字”,语言文字最多只是用来表达一种譬喻或象征。而若得到那些有智慧的禅师针对性的指导,即能觉悟自性。这种不一定要读经的观点,与达摩禅的“藉教悟宗”表现出差异。“藉师自悟”,是当下即是的,“我有一机,瞬目视伊”,终极境界的体验和观照,应该是“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要在“无念、无相、无住”里体验。“无念”就是不执着于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无相”的境界是使自己不被一种形、色、声而束缚;“无住”就是在一切现象中不停留自己的意识脚步,不假任何语言文字的当下自呈心地,“以心传心”,直接用本心来领悟,即“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达摩体悟真性,认为行住坐卧皆可为修禅的道场,简化印度佛教的修行方法如来禅对传统禅法的改造,迎合了中国人崇尚简易的心理,为中国禅宗的一大特色。此外,“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心即佛,达摩禅将“凡”“圣”的对立大大降低。慧能禅否定文字对禅的作用,自性即西方净土,在家即出家,不需要念佛修行,把中国禅宗的发展更明确表现中国人的生活理性。


  参考资料:
  1. 董群:《祖师禅》浙江人民出版社:淅江(1997)
  2. 洪修平、孙亦平《如来禅》浙江人民出版社:淅江(1997)
  3. 葛兆光:《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商务印书馆:香港(200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够忍辱,要能够包容,要能够饶恕别人,不跟人计较。要知道,我们的心,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原来的心量很:整个虚空法界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一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我们问题出在迷惑,我们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把自己的心量变得很小,甚至于连自己都容纳不下! 拓大心量是修学功德。我们起心动念替一切众生着想,不要想自己,想自己你的心地是污染的,想别人心地是清净的。最好能把自己忘掉,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佛法久住世间,这个念头就是无量功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