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伦理思想


2014/9/3    热度:212   

  佛教的基本伦理思想

  文 / 亚热带空调

  摘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四世纪的印度,当时为了反对维护种族制度的婆罗门教而产生的“沙文”(意为出家修道)思潮的一种。佛教伦理两个基本特征是内在化与交融性。佛教认为外在的感性世界及人自己的身体都是“阿赖耶识”受到污染而产生的结构化结果,人们只有通过佛教修行认识其中的机理并超越于表象世界的结构之外,使人身上的神性得到显现,才能最终摆脱现世的痛苦,进入“涅盘”境界。达到了佛的境界,同时也是达到了普遍意义上的真正的人,表现出彻底的交融性。

  关键字:佛教伦理内在交融。

  

  一、佛教的“世界”

  作为宗教的一种,佛教有其对世界的独特的解释:“一切法空”,即宇宙一切皆为“空性”。事物的真如本性本无区别,结构本不存在,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随生灭相继终归性空。《心地观经》云:“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生。”“心”念活动既阿赖耶识在沉迷的情况下,编造了五蕴,五蕴指色(相当于物质)、受(感觉)、想(相当于知觉)、行(意志)、识(意识、精神),相当于构成整个世界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的聚合分解“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凡心又缔造出地狱、饿鬼、畜牲、天界、人类各种世界。因为无明,人们沉迷于“无常”而又充满痛苦的表象世界。佛教修行的必要性就在于认识到一切法究竟本来的面目,即未有一法实有。佛教破除一切法,并非一切法本来“实有”,而是一切法本来“无有”,是人们妄执其为“有”,所以佛才予以破除,以显其空性。故而《金刚经》说:佛未曾破一法。佛只是在破除众生心中对法的执着。《心经》曰:“观自在菩萨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件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与性空不二正是佛菩萨以智慧对宇宙人生所作的透视。

  二、佛教的“人生”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之苦;爱别离求不得之苦;境遇变化之苦等一切都是苦。苦之所以产生的原因(集)在于人的贪、嗔、痴的本性。如果能够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修行的目的便是消除烦恼的根源,从而消除痛苦。这即是佛教所说的苦的真理——苦谛;痛苦的原因——集谛;消除痛苦的真理——灭谛;消除****的正确道谛——道谛。

  具体说来,由于缺乏透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纯净的人性受到污染,对世界产生错误甚至是颠倒的认识,表现出世俗的无智与愚痴,这就是一切世俗世界原始的总因——无明。由于无明产生的世界充满差异,表现为各种结构。有差异便产生内外分别,难免向外攀缘,情有所钟,意有所迷。由迷误便产生了执着。执着分为“我执”和“法执”。人们臆造出一个“我”,并赋予他名字,人的世俗一生便围绕“我”而展开,时时维护“我”的一切,无“我”执“我”便是“我执”。大乘佛教在破除“我执”的同时还特别重视破除“法执”。“法”在佛教中的定义为:“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法执”即众生对一切事物虚妄分别,以为事物有独立自存的实体这样一种观念。比如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名誉地位、金钱财富等等,即为对“世俗”价值所累。进一步引起人生之苦的直接原因——烦恼。烦恼是一扰乱众生身心精神作用的总称。佛教中称有八万四千烦恼,分欲界烦恼,色界烦恼,和无色界烦恼。不同生命层次有不同的烦恼。包括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以及多种伴随烦恼,比如我慢既容易伤害别人又容易自尊心受伤而产生烦恼。多种烦恼造下种种恶业,比如现世丑陋便是因为前世多嗔怒。佛法把人的行为分成:善行、恶行、无记的行为,只有善和恶两种行为可构成业力。如佛教倡导的布施,即是现世乐,又可以作修行成佛的法乐;杀、盗、YIN、妄等十恶即是前世业因缘和合的果又是现世或后世业的因。

  业是轮回的种因,轮回是佛教所说的十二因缘——无名,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所形成的循环的因果链条。因果报应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因果关系支配,强调每个人的善恶行为(业)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善恶报应,由此引起人们在前世,现世和来世的轮回果报。在轮回的有情世界里才有善恶之分,轮回世界的主体——心识产生的自我——旨在其生灭相继的的过程性而非实体性,因果报应只涉及主体“本人”,并不株连后代,殃及他人,这与中国日常的因果报应论有一定的区别。

  解脱人生之苦既是追求开悟、禅定、般若的动因又是最终目的。解脱的途径便是通过佛教的修炼认识无明、破除我执、见性觉悟。南朝竺道生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典大胆体认出“一阐提皆可成佛”,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不过就像明镜蒙了尘垢,神明不见了;而受到佛的教导,去了尘垢就能成佛。所谓佛性指佛陀的本性,又可解释为作为不变的最高的真理和本体——真如。三种佛性:自性住佛性——众生先天具有的佛性,引出佛性——通过佛教修行引发的佛性,至得佛性——达到佛果时本有佛性得以圆满实现。佛性某重程度上就是人性本身包含的神性。

  三、见性成佛

  见性成佛的第一步是礼佛,如印度信徒用香花灯烛来供养佛,礼佛的关键在于内心虔敬。表达对是人而达到究竟圆满的圣者——佛陀,以及快将成佛的人——大菩萨——表达敬意,相信因果,相信无常,相信缘起性空。具体的修行包括礼忏、课诵等,忏悔自己的过错,减轻消除自己的业障,佛陀用忏悔的仪规引导芸芸众生,教人们一句一句的口念心诵佛经,理解其中的意思,遵循其中教导,从而不住于表象的生活,熄灭妄想认识自己。佛教把全部的现实性转化为一种“通过仪式”,对社会整体结构的融化,对个体****的节制,从结构中解脱出来便得到了解脱。这种彻底的交融性起到了净化的作用。然而一方面强调内在的道德性,另一方面又形成极端的外在禁忌。一方面导向极端的内在自由,另一方面彻底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权威。

  四、积极的现实意义

  现代人在大千外在世界的诱惑下,难免“我执”、“发执”而生烦恼,有时甚至为达目的,不惜以牺牲身体为代价,沉重的为色所迷,为物所役。佛教讲求内在宁静与当下成佛珍惜人身,“佛不自外,悟之于心”、“诸佛世尊,皆出人间”,这无疑成为人们急切需要的内心自由与别有一番天地的净土。

  由于个人自由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人们在社会中成为分离的原子式个体,彼此物质利益难免起冲突,佛教的道德观是内在德行及普遍意义上的,其“自觉觉他,自利利人”既是对精神肉体人格分裂的一剂良药,有助于人类素质的提高,又体现社会公德的要求。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肆意,最深刻的表现就在于大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掠夺般的消耗。佛教提倡****的克制,提倡以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进行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物质社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由于人们错误的观念,以错误的标准对人性予以评判。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同时佛教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不排除对其他生物的尊重,无疑是社会文明的一种积极体现。

  佛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其伦理精华之处无疑应该在新时代展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新的意义。

  参考书目:《佛教文化150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编,杨曾文主编,

  东方出版社2006版;

  《李叔同解经》,李叔同太虚法师著,行痴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济群法师谈人生系列从书》济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版;

  《佛教盛典》,杨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常常听古德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愚痴,造作的时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种种恶业;果报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这个时候,害怕也没用处,也无济于事!菩萨聪明,果报现前,逆来顺受!菩萨怕因,永远不再造恶因,所以他才能够不受恶报。我们学佛,一定要了解其中的道理,一定要认清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因果报应的事情,就在眼前。我们常讲的现世报,就在眼前!头脑稍微冷静一点,因果报应的事天天看得到。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因果报应,果报现前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