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使浮躁远离
2014/9/6   热度:293
正念使浮躁远离 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正念使之远离。 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而被甩向那边,片刻不得安宁。 现在有个说法叫做“亚健康”,事实上,这正是多数人面临的现状,似乎还没有病倒,但潜在的问题很多,健康的隐患很多。值得关注的是,亚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对于现代人来说,交通和资讯的发达,已经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比以往有了极大拓展,但我们的内心并没有随着视野的开阔而开阔,正相反,它似乎有了更多的焦虑、恐惧、紧张,有了更深的忧郁、孤独、不安。 这些情绪就像不速之客,常常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造访,并且轻易地反客为主。于是乎,我们只能在情绪的攻击下束手就擒,毫无招架之力。想静,静不了,心乱如麻;想睡,睡不着,辗转反侧;想放,放不下,患得患失。可以说,很多人甚至已经失去了休息的能力。原因是什么?就是当我们面对各种情绪时无法自主,只能无奈地处在被选择中。 当焦虑袭来,我们无法化解;当孤独袭来,我们无处回避;当忧郁袭来,我们无力对抗。我们只有被动地承受着,又或者,投入另一个目标来转移焦虑、孤独带来的痛苦。我们常常把时间消磨在没完没了的工作和娱乐上,以为这样就能把痛苦远远地甩在身后,让它追不上。事实上,这种做法只能让心变得迟钝,变得麻木,变得对痛苦不那么敏锐,不那么在意,除此而外,什么也改变不了。当我们拼命工作或纵情娱乐时,痛苦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却从来不曾离开过。 所以,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我们总是要不停地做着什么,玩着什么,总要把时间塞得满满的才觉得踏实,否则就会“闲得发慌”。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安?是什么让我们没有能力享受一份清闲?没有能力静静地面对自己,和自己相处? 寻找调心之道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来的,都是为这个“我”服务的。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能力主动选择念头,而是被念头所选择。 如果我们有能力选择,一定不愿意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彻底失控。当我们生气时,能让自己马上心平如水吗?当我们紧张时,能让自己立刻放下包袱吗?我们没有能力选择念头,也就没有能力选择行为,没有能力选择命运,这就使得人生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对于这样一种生命状态,我们是否感到满意?我想,多数人所以参加禅修,正是不满于这样的现状,不满于这样的被选择。 禅修,就是要帮助我们改变这样一种状态。这就需要看清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进而对它们进行管理,进行规范。发展其中的正向心理,制止其中的负面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修就是一门调心的技术。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就能让那些反客为主的念头各就各位,从它们手中夺回主权。其实,禅修并非佛教所特有,而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共法。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见,这就需要以佛陀教导的法为实修指南,为检验标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有众多的修行法门。前者是理论,是见地;后者是实践,是禅修。所谓见地,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了解心念的运作规律,了解心灵世界究竟有哪些内容,每种心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以及对此进行调整的方法和次第。所以佛法自古便有“心学”之称,是一门帮助我们从了解内心到体证生命潜在觉性的学修体系。 贪嗔痴制造问题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的。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 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会贪恋这个而非那个?为什么我们会被贪心驱使着,得不到就寝食难安,得到了又唯恐失去?正是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这样那样的种种观念。 我们觉得这个人或物很重要,很喜欢,当这种思维被反复强化之后,贪心就会随之增长,从动心发展为动力。最终,从开始的一点点贪念,逐步增长到铺天盖地的贪,彻底地笼罩你、左右你,促使我们不断地为之奋斗。而在奋斗过程中,这个对象的重要感又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贪是如此,一切心行的运作规律都是如此。我们对某人生起嗔心,反复想着他的坏处,嗔心就会迅速扩大。我们对自己生起执著,时时想着自己的长处,我慢就会随之增长。我们不妨观察一下,有哪种心理不是在相关因缘下产生并发展的? 身为凡夫,我们的心念往往和贪、嗔、痴密切相关。事实上,这正是我们所以成为凡夫,所以流转生死的根本。因而佛教称之为三毒,即危害心灵健康的三种病毒。其中的痴就是无明,也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无明就是心灵的黑暗,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看不清潜藏的觉悟本性。因为看不清,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设定,把种种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自我的替代品——比如身体、比如相貌、比如地位、比如身份。我们已经完全认同了这种替代,从未产生怀疑。对很多人说,如果连这个与生俱来的身体都不能代表“我”,恐怕是一个近乎荒谬的观点,并且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承受力。 事实上,我们安立为“我”的这一切,我们所拥有的身体、相貌、地位、身份,虽然和我们有关,但只是暂时而非永久的关系,更不能真正地代表“我”。如果对这点定位不清,就会产生坚固的执著,进而形成依赖。因为依赖,就希望它是永恒的,希望身体永远健康,希望相貌永远年轻,希望地位永远稳固,这样才足以成为我们的支撑,让我们觉得安心,觉得安全。 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身体会死亡,相貌会衰老,地位会失去,身份会改变。不必说整个世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死亡,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发出警报。这些现实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安全感,使我们觉得这些依赖是岌岌可危的,是靠不住的。仅仅因为担心失去自己所拥有的,就足以使我们产生焦虑,甚至是非常严重的焦虑。一旦真的失去,孤独、沮丧乃至嗔恨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说,各种负面情绪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而由无明产生的种种错误观念,又对负面情绪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些情绪的攻击下,我们常常连对手在哪都分辨不清,自然不会有还手之力。其结果,就是不断纵容这些情绪,使其兴风作浪,泛滥成灾。 戒定慧成就解脱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也就是三种导向智慧的途径。其中,又以戒为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到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他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凡是喜欢一个东西成了一种嗜好,麻烦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欢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价值的,当作珍宝一样来收藏,不肯舍弃。来生到哪里去?佛像又不能生儿育女,佛像里面有寄生虫,佛像里面有老鼠,出家人就变成这些。寺庙里面蟑螂、老鼠从哪来的?都是从前和尚舍不得,留恋这个地方,就变成这些。那些喜欢书的,书里面有蛀虫,就变成蛀虫了。嗜好养成了就是个习气,习气对于将来的业报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培养成念佛的习气,这好!来生你决定作佛。所以要养成念佛的习气,养成与佛菩萨相处的习气,这个好!我们要把那个“喜欢心”,换成一心一意喜欢阿弥陀佛,喜欢西方极乐世界。样样放得下,样样可以用,样样不执着,丢掉的时候,决定不会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