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


2014/9/3    热度:263   

  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

  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中原佛教、密宗、苯教多种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初创时,中原正值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当时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以及其他僧众先后进入西藏,先进的封建文化与各种技艺随之传入,并和当吐蕃奴隶制文化相融合,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盛行中原的——宫廷内戴面具驱疫鬼的傩祭活动,对吐蕃宫廷也会有所濡染。由于傩祭与苯教的祭鬼神、禳除灾祸的目的是一致的,似可推测出藏传佛教寺庙桑耶寺建造之前,吐蕃己有了面具舞的形式。诚然,羌姆中印度文化成分很明显,莲花生本人就是印度密宗的大师,必然带来印度文化,所以至今羌姆中还保存有印度神灵形象的“阿扎拉”表演,但是不能忽略羌姆所用的面具是来自中原这一重要事实。

  在宗教传播中,要使一个新的地区接受它的教义,必须使教义融入当地的文化。流传于各地的藏传佛教寺庙舞蹈,都融入了该民族或当地的文化色彩,适应当地的民族心理与风俗习惯。如云南西部藏族、纳西族居住区丽江五大喇嘛教寺庙之一的文峰寺,所用的跳神面具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清代北京各藏传佛教寺庙都有“跳布扎”,每年农历除夕前一天,雍和宫内中正殿前殿院内要演“跳布扎”念《护法经》,为清帝及宫廷除祟祈福。正月最后一天,雍和宫举行的“跳布扎”最为壮观。活动礼仪隆重,内容丰富,舞蹈达13段。如“跳白鬼”“跳黑鬼”“跳螺神”“跳蝶神”“跳金刚”“跳星神”“跳天王”“跳护法神”“跳白救渡”“跳绿渡”“跳弥勒”“斩鬼”及“送祟”等。

  清政府为增强和蒙、藏民族的关系,大力推崇藏传佛教(黄教),连宫廷也演跳布扎。而文人则把它看成是一种善举,是古代傩祭遗风,并以孔子朝服迎乡人傩相比。清代《燕京岁时记》中描述:“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被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价之命意。”引文印证了羌姆和驱傩古风有关,又有乡人傩的遗意。雍和宫跳布扎的“跳弥勒”中,除“大弥勒”外还有6名“小弥勒”,他们面具虽大小有别,但面部造型都是汉族寺庙的笑面弥勒佛,今天的“大头娃娃”造型一样可爱。经过清代的推崇,跳布扎已融入满汉文化,成为蒙、藏、满、汉多种文化因素的宗教舞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道源老法师讲过样的故事:在民国初年,他那个时候出家当小和尚。他们家乡有一个乞丐,而乞丐的儿子以后经商发财了,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老子在外头要饭,所以亲戚朋友都骂他:“你不孝,你发这么大的财,你怎么可以叫你的爸爸在外头讨饭?”受社会大众的责备,他当然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就派了很多人到外面去找。也是一番苦心,终于把他的父亲找回来了。父亲找回来之后,他派了一些人伺候照顾,在家里好好供养。那里知道,他父亲在家里住了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样子,看到人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偷跑了。他跑出去,又去要饭去了。人家就问他:“你儿子发大财,在家里接受供养,你为什么还要作要饭的?”他说:“你不懂,那个生活太苦了!处处有人伺候照顾,我过不习惯。我要饭,天天游山玩水,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只要肚子吃饱了,晚上随便找个破庙休息一下,天天游山玩水,我过的生活多自在!”乞丐菩萨!你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他过那个生活,他觉得有意义,他快乐、他自在、他幸福。心里面无忧无愁,无牵无挂,不生烦恼。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利害得失,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