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
2014/9/6   热度:629
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 蔡礼旭: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 “吉人之辞寡”,善良吉祥的人,言语比较少,而且他讲出来的话,一定是利益人家的话才讲,话不多,言多必失。而“躁人之辞多”,性情浮躁的人,言语繁多,而且杂乱。所以这一句也提醒自己,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再来,也时时观照自己,讲话的时候心定不定。而且要跟人家讲话,要尊重别人的时间,拉里拉杂讲了一大堆,统统没有逻辑,让人家搞不清楚你的重点在哪里,这个也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毋不敬。尤其现代人时间宝不宝贵?大家有没有感觉,二十四小时不够用?坦白讲,再用一倍,四十八小时,都觉得不够用。 所以应该“凡事豫则立”,讲话以前先准备一下,我跟他谈的重点是这几点。不要谈又重点没提到,拉里拉杂讲一大堆,对方宝贵的时间又没有掌握好。“诬善之人,其辞游”。诬害善良的人,他心中不安,而且他在找机会毁谤别人,在那察言观色,看人的脸色,找机会,他眼神一定游移不定。“失其守者,其辞屈”,他擅离职守,或做出有损他的节义的人,他的言辞就理屈词穷,因为他自己良心就不安。 在《论语》当中,我们了解到,孔门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第一位,言语第二位,所以言语也相当重要。论语里面谈言语的教诲非常多,也可以从言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当然,你听了他的话以后,还要再判断他有没有做到。所以刚刚讲到的,你听言,你还要观事、还要观行。孔子也提醒,“不以言举人”,不能你听他说了就用这个人,还要先判断他说到有没有做到。我们有时候容易激动,他能讲得这么头头是道,讲得这么明白,我以前没有听过能讲得这么清楚的,一激动,马上用他。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副作用就会比较大。 而言语的修养当中,孔子的弟子当中口才最好的是子贡,子贡请问孔子君子的德行。“子贡问君子”,孔子讲了这句很精辟、很契合子贡这个学生的需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为口才好,都讲的比较早,讲了以后到底能不能做到,又很难保证,所以孔子就提醒子贡,先去做到再讲。而同样的精神,其实在《论语》里面提到多次。 比方,《论语》又提到,“古者言之不出”,古人他的处世的态度,言语的修养,不敢话讲太快。他怕什么?讲了做不到,“耻躬之不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他言语保守谨慎。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是一个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举止一定非常安详,不会浮躁。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会很有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