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善事,获得恶果


2014/9/6    热度:362   

 

 

 

道隐法师在《教行信证略赞》解释什么是“虚伪”:“虚者,谓虽修,为胜他名利,不如实,为虚也。又虽入佛正法,内心走外道邪伪,失佛法正法,是外面佛教,内心外道,为伪者。”

 

“虚伪”的因果相状是怎么个样子,我们可以读读《涅槃经》上佛对迦叶菩萨「有四善事获得恶果」的开示,不是善有善报吗!怎么会得到恶报呢?为什么?

 

“善男子!我虽复说一阐提等,名为常没。复有常没,非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众生,这些没有善根的众生,当然长劫以来在恶趣中流转;但是,有另一类常没常流转的众生,不是没有善根的众生:

 

“何者是耶?如人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没。”
什么样的众生?有目的性的,有酬偿心态去布施、持戒,修种种善行,这些都叫做常没众生!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哪四种呢?

一者,为胜他故,读诵经典。
二者,为利养故,受持禁戒。
三者,为他属故,而行布施。
四者,为于非想非非想处故,系念思惟。
是四善事,得恶果报。

 

第一种,为了胜过别人而读诵经典。

 

人家一天念佛一万,我偏偏比他多个三五千,所以可以在道场吹嘘:“我啊!一天念佛二万声!”以前初学佛时接触某位善知识,听他常说“我阅藏三遍!”还特别加重语气“三遍哦!”以前不懂佛法,还为他生起敬仰之心,这个不仅是“胜他”而且带有第二种的“为利养故”的气味。

 

如果“读诵经典、受持禁戒”是为了突显我相的独特性,招感名闻利养,“名闻”是近益,“利养”是远利。

 

现代社会龙蛇混杂,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半僧半俗、非僧非道的“大师大德”,听说这位大德功夫深吶、有神通吶、持戒精严吶、不倒单吶,“名闻”就传开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利养”就进来了,接着盖起富丽堂皇的道场,圈地自成一派来了!

 

第三种,是“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就是拿属于别人的东西来布施,这是属于偷盗的行为。佛经上讲布施,有“为他属故而行布施”,这一种是心术不正的布施,所谓慷他人之慨;另一种是“属他故而行布施”,把自己的财物、王位乃至头目脑髓,都布施给众生,这叫做“属他”,无我我所,是真正的布施。

 

第四种讲修禅定,修定的动机想要生到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最有名的就是郁头蓝弗仙人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生到无色界天,八万大劫寿命享尽之后,因为自己咒愿的关系,投生成为飞狐与水獭。

 

“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乐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见明故。明者即是闻戒、施、定。何故还没?增长邪见,生憍慢故。”这四种善事,通指六度法门,四种善事,修的就是智慧、持戒、布施、禅定。这四种行门,在六度里属于方法,忍辱与精进属于态度,因地不正来修行六度,得到的是不善的果报。

 

 

修习四种善事的人,内心状态也就是善导大师一直劝谕我们的“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杂毒之行,不名真实业也!”果报如何?没已还出,出已还没!

 

我们常说的载浮载沉,为什么能浮出头?听闻六度法门之善业力。可是听闻佛法,他是用来增长自己的邪见,憍慢心,所以又沉沦下去,头出头没,永无出离之缘,这也是凡夫修诸行功德潜在的毛病所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 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喜欢帮助人,能舍己为人,这是菩萨心。可是要知道,要帮助别人,首先要提升自己;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智慧不足,你自己没有离开烦恼,你帮助那个众生,他也一样离不开烦恼。所以要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要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己,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烦恼伏住,烦恼不起作用,你才能够帮助别人;自己没有离开烦恼,帮助别人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纵然弘法利生,做得很有成绩,到哪一天你的烦恼忍不住一发作,大家对你过去所作所为都不相信了,就前功尽弃,那怎么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