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崇拜神


2014/9/3    热度:528   

  藏传佛教的崇拜神
  □ 王春元 《中华遗产》 2007年第01期
  身躯巨大的魔女,仰卧西藏。在苯教四大神山的镇佑之下,雪域安康,但魔女之血悄然奔流。
  7世纪中叶,信奉佛教的尼泊尔尺尊公主携一尊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不动佛像,嫁入布达拉宫。松赞干布答应给年轻的王妃修建一座寺庙供奉佛像。尺尊公主聘用尼泊尔工匠建造的寺庙,屡建屡塌。尺尊公主持一千升金粉,礼请精于风水的文成公主堪舆地势。文成公主相看地望,发现拉萨城中心乃魔女心脏,寺庙基址的“沃塘湖”,由魔女心血汇成。于湖畔筑寺,需先用一千只白羊,从果噶拉山驮运土石填平沃塘湖。
  几天之后,从果噶拉山至沃塘湖,驮运土石的白羊络绎不绝。路人看见,白羊的脊背被沉重的石土磨破,流淌的鲜血洒在果噶拉山至拉萨城的路上。湖一点点被填平,恢宏的寺庙拔地而起。寺庙落成之日,定名“大昭寺”,藏文“热阿曲朗祖拉康”,意思是“山羊负土幻化的释迦神庙”。
  开光仪式上,一尊石雕白羊与佛教诸神一起供奉寺内,享受香火朝拜。由此,白羊作为镇魔之神,成为吉祥圆满的象征。这段传说以壁画形式,图绘于大昭寺经堂。
  藏传密宗于明清宫廷盛行,御制造像清晰而精微地呈现出“帝王样貌”,由于尼泊尔和藏地工匠的参与,使之继承了原创的细节和仪轨功能。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鎏金铜羊烛台,由于文化象征意义的不谋而合,局部细节的刻画,保留了不同于汉地泛神崇拜的特征。
  “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象征“吉祥”。《易经》有“泰”卦,古人解释为“开泰三阳”,寓天地气息通达,万象更新,吉运将至。古人借羊与阳谐音,创造了大量的不同题材的三羊群雕,意喻“开泰三阳”或“三羊开泰”。
  鎏金铜羊,作为藏传佛教的崇拜神,其 细节的装饰手法,呈现了一种差异性的融合。中国传统的羊雕,口衔灵芝或如意云,以象征吉祥。烛台之羊衔灵芝,盈然托起一朵荷叶,象征佛界圣洁,变形的灵芝则取汉地的如意云形;次之,装饰于羊身的火焰纹,酷似两汉辟邪、天禄的装饰纹样,腿部卷毛仿摹永乐时期的龙,而羊尾上卷,化为火焰,堪称新创。早在春秋时期,龙、螭、虎甚至鱼的尾部,衍化为祥云或卷草,羊尾的火焰纹样,直接裁取藏佛的背光火焰,而缭绕翻卷的动势、似花似蔓的造型,则是中国灵兽之尾的经典形态。
  羊衔荷叶之姿,贞静沉稳,丰满地表述了一种祈求吉祥的虔诚和献身精神,而装饰纹样的着意夸扬,直承于两汉遗风。由此可见,在永乐御用监佛作内,汉、藏、尼泊尔三地工匠承旨造像,在各自差异之间,曲为融合。
  虽然装饰手法多元化,羊的整个塑造一脉相承地保持了希腊化的犍陀罗风格,即强调写实,重视比例、解剖、透视,使躯体轮廓准确,肌肉团块富有力量和弹性,与中国文人画的“离形得形”的审美观意趣大异。
  此烛台底座为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这一形制,罕见于永乐宫廷铜造像。羊的铜质呈浅黄色,泛有银白光,间杂五色斑点,属典型的“姜铜”,即永乐御用监佛作铸造佛像的合金铜。
  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鎏金铜羊,迄今仅见一件,与同一刻款的佛像和法器相同,具有明确的多重意义,即体现皇恩浩荡、朝廷礼遇、信仰认同以及皇帝钦赐的政教权力等。与造像不同的是,羊的工艺具有更突出的“宫廷样貌”,属永乐御用监佛作铸造的寓传奇与宗教于一体的上乘之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五事不可得: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它,此事不可得;二、灭尽消亡之法,希望它不灭尽,此事不可得;三、应当衰老的,希望令其不老,此事不可得;四、应该患病者,想让其不生病,此事不可得;五、应当死亡的,想让它长生不死,此事不可得。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