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


2014/9/6    热度:226   

       

       

          慧  律


  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轻松了,解脱了。)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视这七天的辛苦为畏途,大可不必来。那么,每天都可以过得轻松愉快。所以,不要认为来这里是受苦,应当说是享受——享受法的快乐,享受修行的快乐,享受向极乐世界迈进的快乐。每天看三宝(佛、法、僧),听法师开示,修行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不是痛苦而是快乐,要抱持这种健康的心理。修行人没有所谓的假期。因为,持续不断地用功,对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若要等临命终再来用功,有定力者当然无妨,问题是,你会不会有病苦或业障现前?若这两项现前,那可就凄惨了?病苦现前,虽说你很认真念佛,但宿世造何恶业,自己亦不得而知。发生车祸,被撞得丧失记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平日虽很用功念佛,但业障现前也束手无策。又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末期时疼痛难当。我们临命终是否有上述情形,是很难逆料的。
 

  你说临终十念即可往生,但是否有把握临终能保持正念?所以要珍惜有生之年,身处坏的环境,作坏环境的观照来解脱;身处好的环境,做好环境的观照来解脱。不论何时,都要作观照,以求解脱。例如:在病苦中就观照色身无常,只是臭皮囊,无常终有一日降临,所以,应该要放下;身体健康就观想:真值得庆幸,能有体力拜佛、念佛,所以应当更加用功;贫穷的人就观想:反正我没钱,晚上不关门也不必担心人家来绑票(因为没钱,谁会来绑他?)富人就如是观想:我的经济能力不错,能够布施修福。不论贫富、健康、多病都无所著,要懂得珍惜。否则就像慈禧太后,八国联军时,自北京仓皇出走,来到四川时饥肠辘辘,有人献上地瓜。平日吃满汉全席的老佛爷,从未吃过地瓜,因为饥饿只好将就,吃后还赞不绝口。她平日在宫中养尊处优,讲究排场,此刻为了逃命,也顾不得威仪了。专注得连自己的身份也摆在一旁。放下身段后,就觉得地瓜很美味。等到和解,八国联军退兵,她的架子又端起来了,耀武扬威的心态又出来了,终至亡国。——因为她忘了自己是谁。
 

  由上述的故事可以知道,一个人若真为生死,像慈禧太后那样,后有追兵,就会拼命奔逃而忘了自己是一国之君。不但如此,满汉全席、考究的服饰、鞋子、冬暖夏凉的皇宫......,全都置诸脑后,只为逃命。这心情比打佛七还要厉害,还要专注。
 

  我们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态去用功,犹如无常鬼在背后追逐般,若不往生就被抓到三涂受苦,就算作人也很痛苦。生恐怖心,毫不眷恋,忘记世间种种假相,一心一意拼命了生死,大家都会往生。用这种心态打佛七,保证会往生。就像慈禧太后逃命,我们被无常抓到也是没命啊!慈禧太后忘了自己的身分是谁,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报,穷奢极侈、愤恨、斗争,终至亡国。同样的,我们修行人若忘了念佛,就难以往生。若一个人仍放不下是非、恩怨,竟日听东听西,在是非中打转,我保证此人必定不会往生,能不堕三涂就算很好了。
 

  以下有几种错误的心态,应当避免。来此,不只是打佛七,回去后,在德行方面也应有所长进,那么,面对世间诸事,即可无障无碍。将我以下所说,也就是修养方面做好,自可无所障碍,临命终还能往生。要放下这些可怕的心病,不能有这些念头,这样日子就会很好过。
 

  贪心不可有
 

  对于世间的金钱、名利、夫妻间的感情,乃至世间一切缘起法的假相,都不可贪著。
 

  嗔恚心不可有
 

  如果对于别人善意的建议、好意的规劝,无法接受而大发雷霆,或有事没事就动怒,以后谁也不敢对你说真心话。朋友、同参道友也会日渐远离,成为点头之交而已,你将无法听到真心话,只会听到一些赞叹,如同麻醉药,让你甜蜜的死亡。如果是正知正见者的赞叹还无所谓,若是一个居心叵测者的赞叹,只会让你的心性麻醉而沾沾自喜。所以,人生一定要有逆境才会成长,有赞叹也要有诽谤;有人顺从你,也要有人忤逆你,我们才会长大成人。否则,只一味想听好话,谁该讲好话给我们听呢?而且,未必在我们面前讲好话的,就是好人。有时讲好话的,其实是坏人,有时说坏话的,反成了好人,因为他可能会因此而救了我们。
 

  有时发完脾气,冷静下来想想,对方说的的确没错,我们为了自尊而心生抗拒,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对方伤害了我们,诽谤了我们,但运用智慧,冷静细思,对方所言亦不无道理。所以,不想改变自己的人,就没有救了,面前是死路一条。要记住,不要嗔恨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心中不可有恨
 

  如果心中有恨,会很凄惨,无法往生。恨就像被钢索绑住。一般人对于不幸的事情会耿耿于怀,对于忤逆的众生,我们会觉得他很可恶而怀恨在心。这种念头若不及时修正,会障碍我们往生。既名之为娑婆世界,不可能每个人所说的都遂你的意,不可能每个人都让你看得顺眼。想骗你钱的比比皆是,想霸占你财产的处处都有,因为,我们是活在这业力所感的世间,无明所感的世间。
 

  有一个歌星,报上诽谤她人尽可夫,极尽破坏名誉之能事。她看到报纸,痛哭流涕,精神濒临崩溃,因为报上所载与事实完全不符。从此,她对记者深恶痛绝。然而仔细想想,记者如果没有写出报导,就活不下去了,倘若他手头没资料,当然得自己编了,而所写出来的报导,好似和她生活在一起般。
 

  一个知名的作家很感慨地说:‘记者没来访问我,我甚至没和记者交谈过,杂志刊载的却有问有答。’他也感到非常痛恨。世间人被冤枉,通常都会受不了。事实上,世上被冤枉的例子太多了,否则何以会有‘枉死城’?冤狱的情形太多了,不是他杀的却被栽赃,乃至被判死刑。我们要了解,世间这种事比比皆是,内心不要有恨,慢慢观照这个世间,慢慢放下。
 

  嫉妒心态不可有
 

  千万不要去嫉妒任何一个人。这世间能人愈多愈好;富人愈多愈好;美女愈多愈好;俊男愈多愈好,你不用去嫉妒别人。内心的美更胜过外貌的美。心无嫉妒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心美。即使相貌平庸,但没有嫉妒心,就胜过别人很多了。
 

  “害”的心态不可有
 

  ‘害’即是残害众生。也就是说,我们遇事不可屡思报复,不可有这种心。任何是非、恩怨到我们这里,就让它消失于无形,当作浑然无事,任由它去。相信因果,因果自会有所定夺。就算有委屈,因果也会帮我们伸张。虽然现在黑白颠倒,亦终有水清鱼现的一日。这样,人家会更敬佩我们。
 

  不可太过敏感
 

  太过神经质(也就是太过敏感),是很难医治的心病。别人在讲话,就趋前去听人家在讲什么,这也是许多众生的通病。人家丧父丧母,他走过去和对方打招呼,人家正在思考治丧的问题,没注意到,他就起烦恼,疑神疑鬼,误以为别人故意不搭理他。太过敏感,事情尚未搞清楚就发怒,嗔恨众生。这种人没有救,别想要往生,本来很单纯的事情,被他一想,变得很复杂,这样没办法修行。遇到任何事就愤懑于心,被绑死了,至死都难以修行成就。所以,不可太过神经质、敏感。
 

  不可有攻击性
 

  攻击性意即报复。例如:你在报上披露我的事,我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遇事就上法院,诉讼不断,只要有人对不起他,他就一定让对方死无葬身之地。攻击性太强,发这种恶愿极为不妥。因为在我们八识田中,会种下这种不清净的种子。这种恶念一定要斩草除根。我们要怜悯众生,伤害我者,不必恨他,要同情他、可怜他。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 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拼命赚钱,都用尽心机去赚钱,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所得到的财富,都是我们命里有的:命里面要没有的,再聪明、再有能力,我们也赚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