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父亲应修“父义”


2014/9/6    热度:254   

  最近有一篇报道:台湾每天的离婚率高达80多对。假如这些离异家庭都有孩子,那么一天内就有这么多家庭的孩子因父母感情不和,家庭结构破裂,顿时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所以我们不能不正视家庭破裂对社会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我们仔细考量当今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乱象、有这么多青少年流落在街头、有这么多人茫然无所适从?如果我们深深探究其背景所在,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背后往往有一个不正常的家庭。为什么我们用“不正常”这个词汇?也许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认为“单亲家庭”是很正常的,其实是很不正常的。

  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孩子从小没有母亲或父亲,或者只有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在他们幼小的年龄段就失去了父爱、母爱,是何等的可怜,人生何等的悲惨!在缺少或得不到人间父慈母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人格怎么会健全?怎么会正常?失去家庭温暖就失去了家庭教育;失去家庭教育后,学校教育现在又无法在家教品德方面对他们予以辅导。当今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以科技和知识传授为教育主旨方向,德育教育可以说几乎完全忽略了。
  现代的父母不懂得如何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就谈不上明白如何透过家庭把孩子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为什么呢?如果夫妻每天吵吵闹闹,孩子每天见到的就是这些父母吵闹的场面,这种行为举止的“示范”无形地作用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他的个性、脾气又怎么会好呢?
  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向我哭诉:“这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地教他。”面对这种情形,我常常会反问她家庭的状况如何?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婚姻出了问题,孩子不能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成长,于是他的行为就有了偏差。
  因此,在结婚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充分地了解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幸福的家庭?做丈夫的有没有想过如何扮演一位好丈夫?做太太的婚前有没有想过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心里应有充分的认知之后再来组建家庭。如果大家在婚前都能有充足的认识,有所心理准备,我想缔造一个完美的家庭并不是很难的。
  上一代人受当时社会思潮,教育认知程度所限,他们没能告诉子女究竟如何扮演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好儿女,这就导致我们对于教育好下一代子女感到相当的困难。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构  建幸福家庭的重要理念——“夫义妇德”。
  夫义篇:怎样扮演一位好丈夫?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礼记》中“昏义”(结婚之义)的内容——“夫义妇顺”。什么是“夫义”?就是“作丈夫应尽的道义”。什么是“丈夫应尽的道义”?简单来讲就是“做之君、做之亲、做之师”。在现今这样高科技文明的时代,还提这旧有的说法,不是太落伍了吗?然而,我们要仔细探究一下是不是真正落伍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即便它很古老,依然是真理。比如孝顺、仁慈是不受时空环境影响的、做人的真正道义。夫是“扶持”的意思。就是做丈夫的要把这个家庭建立起来,好比是家里的支柱,是家里每一个成员的依靠,有道义的责任所在。
  怎样做就是一位好丈夫?
  做之君
  首先要以身作则,带领家里的每一个成员,端正自己,也就是言行、举止都不能偏斜。虽然言行、举止就只简单的四个字,可是它涵盖的意思非常的广泛。比如说做丈夫的有不好的习惯:喜好饮酒,酒后乱性、爱赌博、不守时、不能振作、经常下班后不按时回家,对家庭疏于沟通、照顾,如果有这些毛病,就无法做一个家庭的支撑力量,就无法领导你的家庭。现代的父母有谁曾经仔细想过,我是不是应该多关怀我的家庭?多体谅我的妻子?是不是很久没有关心孩子和他的功课?所以,如果在家庭中父亲是“做之君”—— 做一个表率、模范,那么这个家庭的成员不但对爸爸非常尊敬,而且家庭内就会尊卑有序:子女敬重父亲,妻子以夫为荣。
  做之亲
  做父亲的要扮演好两个角色:对上是孝敬的儿子,对下是慈爱的父亲。家中做父亲的如果能孝顺爷爷奶奶,做子女的看在眼里,自会效仿学习。我们深信为人父母者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也有很多的父母把“亲”误以为是一种放纵,对孩子溺爱。“亲”不是供养孩子好的物质,物质之外也不是只有纯感情地爱他而已。爱要爱得有智慧。全部地一味纵容,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这不是爱,也不是“亲”,而是害他。看着小孩子很可爱,作父亲的可以躬下身来,做“牛”、做“马”,让孩子骑在身上骑马打仗。这种疼爱是不是溺爱、纵容?作父亲的有否想过?只会给予物质、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的父母不是真正的好父母,这样“做之亲”就有所偏颇了。
  历史上有名的《颜氏家训》中告诫教子之道:“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就是说“身为父亲,以其之严,不该对孩子过分亲昵,要和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至亲的相爱,也不该不拘礼节。”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如果父亲和子女毫无距离,过分亲昵,它的流弊就是孩子不懂得敬上,不懂如何尊重父亲。前面讲道,做父亲的要作家里的领导、表率;身为要管教孩子的父亲,就要与孩子保持相当的距离,让孩子对父亲保持敬畏之心。
  做之师
  简单地说,身为父亲要做孩子的老师,作丈夫的要做妻子的老师。学佛的人都知道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样的作丈夫,作父亲的在家里的言行举止都要作妻子的好榜样,作孩子的好示范。
  许多孩子从小脾气很大,我曾面对这样的个案:一位母亲告诉我:孩子只要碰到心烦的时候,功课压力重的时候,就会丢东西,摔东西。我反问这位母亲:请问你们夫妻会不会吵架?回答是会。我又接着问:会不会丢(摔)东西?母亲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过去吵架时常常丢东西,可是看到孩子发脾气也丢东西后,夫妻两个知道自己错了,不可以这样,就戒掉这个坏毛病。我就对她讲:来不及了,现在戒已经太晚了。从小已经映入孩子心中是“爸爸妈妈丢东西是很平常的,心情不高兴就丢东西是很自然的”。母亲含着眼泪回答道:“难怪我怎么劝他不要丢东西也不起作用”看着母亲这样我也真是爱莫能助。为什么?因为父母作不好的示范在前,孩子已经全部吸收了进去。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要特别特别地小心。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对于童蒙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并不是像现在,父母会认为;孩子小,没有关系,就让他玩嘛,长大就懂了。因而往往在1-5岁这个阶段放纵孩子,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不加以好好地管教,等到上小学之后就没有办法教好。最关键的时刻失去后就很难再找寻弥补了。
  做之师,作父亲的有没有扮演一位家庭的好老师?你是不是好久没有和孩子对话了?孩子的功课学到哪里是否关心过呢?孩子近来心里总感觉憋闷,你关怀过他吗?有没有问过:儿子呀,你感到哪里不对劲呢?这都是现代父母所必须要反省自己的。
  我们知道目前在社会上工作很不容易,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到工作压力的沉重。也许作父亲的已经自顾不暇了,哪有余力关怀自己的子女?可是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付出很多心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社会,固然是一件好事、美事,可是下一代也是未来国家社会的栋梁,我们是不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道义呢?
  作父亲的要做到君、亲、师。除此之外,我们再来作更深入的探讨——“丈夫三义”。
  恩义
  身为丈夫,有没有用父母赋予的这个身体,好好通过自我努力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时常想到“恩义”,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这“恩义”回馈了没有?实际上,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太重了。我们怎么能不对家庭有所付出和照顾呢?你能尽好孝道,才能带领下一代将来克尽作儿女的本分,也能孝敬父母,代代相传。所以“恩义”我们一辈子不能忘记。
  情义和道义
  “恩义”之后,还要想到“情义”,就是“夫妻的情义”。我们想想婚前,双方可以说非常恩爱,花前月下,信誓旦旦:“海枯石烂,今生今世永不分离”……这样的誓言无非是表明对妻子忠贞不渝。可是现代社会这些挂在嘴上的爱,都是假爱。为什么这么断言?因为我们没有后盾,没有“恩义”、“情义”作为后盾,人只凭感情很容易见异思迁。我们知道,妇女大量投入在社会上工作后,男女的感情一但没有道德作为后盾的束缚力量就很容易出轨。
  所以每一个人在内心感情世界欲起变化前,想到上有父母,内有妻子,如何能对他们交待?想到“恩义”、“情义”,内心就有所节制,当然就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会一路踏错下去。现代社会尤为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存有这样的想法:“我想要的我就可以得到。”因为一个人感情不忠实,他影响的层面太广:
  对上:父母为之伤心、忧虑,还要操心照顾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小孙子、小孙女。
  对内:妻子会受很大的伤害。如果怀着伤痛的心远离而去,岳父、岳母也会为女儿失去家庭而牵挂一辈子。
  对下:无辜的、可爱的孩子,在天真浪漫的儿童时代便失去了来自温暖家庭的父爱或母爱。对孩子一生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对社会:小则表现为家庭的不幸和痛苦会波及周遭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大则可能引发不同形式的恶性犯罪。
  作丈夫的如果能想到这些,哪敢做坏事?哪敢不对家庭负起道义的责任?为人父母,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如果是不应该爱的,不能爱的,我们连起心动念都不可以。
  身为妇女也要检点,当自己的感情世界起变化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反省自己,千万不要让这不正当的情感破坏别人的幸福,自己去充当这种罪魁祸首。
  作丈夫的要有“恩义”、“情义”,除此之外还要有“道义”:也就是要对家庭负有道义、责任。
  现代很多作丈夫的为了生意、工作,每天把精力全部都投入进去,下班以后还要有种种应酬、接洽、公关,难免会进入一些所谓的声色场所。这样的场所诱惑的力量非常的大,而且往往不是一个人有能力可以控制的。面对这种情形,有道义的夫妻会如何做呢?
  作妻子的平时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定要关怀自己的丈夫,比如上下班有没有不正常的情况?
  作丈夫的如果心存道义,就知道要做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对于家庭也就绝不敢轻易地毁坏它。当他涉足任何不正常的场所,就会有所警醒、有所节制,因为他要对自己的家负起道义的责任。
  所以恩义、情义和道义可以说是维系一个家庭幸福的关键所在;是作为丈夫的道德关卡所在。如果每一个作丈夫的在婚前能对这三义有所认识,在组建家庭之后懂得如何扮演好「做之君、作之亲、做之师」的角色,缔造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很容易的。
  可是在我们小时候,父母没有教我们怎么做,在学校教育中既没有读到古人如何建立家庭的书籍,也没有接受过这些观念的教育。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想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
  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我也与家长充分沟通过,大多数父母都认同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的确很难。因为作父母的,本身无法以身作则,孩子就很难接受教诲。父母身上的习气经过几十年的熏习,很难改掉。有时候在课堂上教育孩子,他们能懂,也愿意接受老师的劝导,可是回到家里看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后就对我说:“老师,您讲的很好,可是我父母在家里做的和老师教的不一样。”于是孩子就又反弹回原来的模样,依然我行我素。
  因而孩子教育最大的关键处还是在家庭教育,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反观我们现代的社会工作节奏,几乎多为朝九晚五,晚上还时常加班,回到家里已经很晚,夫妻无暇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校外的活动。长此以往,直到有一天孩子出了问题以后,父母再伤心后悔为时已晚矣。其实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下面的内容谨提供给大家参考: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很希望作妻子的能留在家中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德能,让家庭一尘不染;让子女快快乐乐地上学,孩子回家后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可以每天督促孩子的功课并及时地纠正他们行为的偏差……果能如此,孩子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家庭教育。作父亲的也要对家庭好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最起码的在经济上照顾好家庭,否则家不成其为家,为一日三餐让太太在外奔波,忙到很晚才回来,无法看顾孩子和家庭,有失作父母的责任。家庭中夫妻的职责应当是男女有别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有一切相都是虚妄的,想它干什么?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你分别它干什么?你分别错了,你执着也错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怎么过日子?随缘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