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平常心
2014/9/6   热度:250
普通人,平常心 ——与耕云先生一晤
郭淑敏
我与先生,神交久矣。
那是四年前的深秋,因一位萍水相逢的女性,使我历尽坎坷,一腔怨愤无处排遣之时,一个机缘,我拜读了《禅》杂志。
先生在《殷忧启圣》章中曰:
“苦痛可以净化心灵,危困可以启发智慧。冥然顽石,冲击之下犹能迸发光热。寒梅吐艳,微冰雪何以成其俊挺?生命之潜力,胥赖优患、艰危之压缩,颠沛流离之磨砺,生死挣扎之淬激,乃能凝劲意志,凝固定力,坚定信心,开拓胸襟,深潜智虑,而充分发挥、绽放生命之华彩……。”
掩卷良久,顿悟珍珠生于伤痕,凤凰生于火,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子放逐,乃赋《离骚》。
大死才能大活。经历,尤其刻骨铭心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只要悟了,只要自强不息,代价虽昂贵,但惟其昂贵,方显其珍贵。
一时肃然,亦释然。
寻迹又读先生之《安详集》。
先生曰:
什么是真幸福,内心安适,仰俯无愧。”
便自忖:一生从不负人,惟人负我,已充盈圆足,受用不尽,又何怨之有?
遂坦坦然若南面之尊。
极爱先生之《平淡》章:
“荡气迥肠的乐章,始于无闻,终于无闻。
激湍飞泻的瀑布,始于平静,终于平静。
缤纷绚烂的画轴,始于本素,终于本素。
词藻华丽的诗篇,始于无言,终于无言。
声威煊赫的权势,始于落寞,终于落寞。
慷慨悲歌的激情,始于漠然,终于漠然。
先生虽未说,但我知道,还有怨仇,也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当是事去而心随空,何须自寻烦恼,挑起不放?
只有平淡,才是人生之真正况味。
于是,万顷怒涛顿时海晏河清,复归宁静。
我于宁静中陶然忘机,坐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守着女儿,吃饭吃茶,读书作文,平怀淡泊,其乐无穷。
先生当为我恩师。只是遗憾大陆台湾,海路天阻,无缘得见先生,亲聆教诲。
辛末年夏日,欣闻先生莅临,本有公务远行,惟恐机缘难再,遂断然改期,以谋一晤。
心底曾万千次勾勒过与先生之会晤,以为该是深山古刹,云淡风清,先生长袍飘然,髯鬓如雪。象虚云老和尚,若苍松古柏,令人高山仰止;抑或象弘一大师,若青翠之远山,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象我敬仰的净慧法师,睿智、宁静……
未曾想,我与先生晤见,竟是如此一个俗处:闹市、地毯、沙发、名画,虽古朴典雅,却华贵有余。
惟有一杯香茗,清淡宜人,一如我料。
新知旧雨数十环坐,不时私语。
房门洞开:
这,便是先生吗?似乎是灰长裤,灰上衣,鬓发短短,亦为灰色,虎视牛行,却落地无声。
先生那么普通,普通得一眨眼,便消失在人群里,无处可觅。——也无须觅,先生来过便来过,一期一会,他日不再。
先生那么平常,平常得我至今忆不起先生的音容。——也无须忆,平常心是道,不过嘴眼横,鼻子竖,本无关紧要。
失望乎,希望乎?难名其妙。这或许便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一落言诠,便节外生枝,破坏了这完美的境界。
我与先生,算是天津同乡,席间,曾悄声说起锅巴菜——一种天津人吃的极其普通的早点。便再无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起念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叫一心执持名号。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染念也好、净念也好,不理会,马上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是教我们妄念一起,要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叫“阿弥陀佛”念念相续,不要中断。我们业障习气有第一念,第二念就变成阿弥陀佛了,这叫伏烦恼,这叫做功夫成片,三辈九品里面是下三品往生,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