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五
2014/9/6   热度:133
食药原则——未达(之药)不敢尝
《论语》曰:“未达(之药),不敢尝”,对于不了解药性的药,不敢吃。2000年前的孔子对药物的作用、功能、禁忌能有如此之认识,的确是太了不起了!
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如何用药是专门的学问,不是凭一知半解就可以随便用药的。就孔子所说的药性而言,要掌握它也并非易事。大凡药物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同的证要用不同的药,用错了药不仅治不了病,而且还有可能致病、伤身、死人的。
有一种错觉,认为中药吃不出大毛病,补药更不会出问题,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论是中药、西药,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表现出的程度轻重不同罢了。加之中医最讲究的就是辨证,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用药的种类、数量、方法都是有区别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进补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要求,不少人食补不够还加药补,有补出效果的,也有补出毛病的。可这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警惕和重视,因为不少人认为,补比泻好,因而从来不把过错归到“补”上来。现实生活中,因使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甘草进补不当,补出口鼻出血、疮疖频发、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的并不少见,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除中药以外,用西药补益的宣传也呈迅速扩展之势,品牌之多、广告之频,甚至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之感。故而,因补而发生的疾病也势必会大大增加,这更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药物是同疾病作斗争的有力工具,自从它被认识后,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用药物治病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手段,如果人们能用调节生活、增强体质等方法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以及人体的内环境平衡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求助药物。因此,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的倡导。清代名医徐灵胎则专门著文大声疾呼,对药物“好服食者,必生奇疾”。能不用药则尽量不用,“不得已而后用”。近代科学家们根据对多少年来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又提出了“有50%的疾病不用药也能好”的断言,就更进一步证实了药物的实际作用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祖国医学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把各种致病因素叫做“邪气”。药物也具有两重性,它在进人人体后,直攻邪气,但也会伤及正气。也就是说,在治病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相反作用和不良反应。
从乱吃补药之害,使我们联想到对其他药物的滥用问题,因药物引起的新的疾病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有报告说,我国近年来在各级医疗单位住院的病人中,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约有250万人,其中有19.2万人因此而死亡,这不能不说是个发人深省的数字!中药不良反应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1960~1979年20年间,有报道的例数仅为96例;1980~1989年10年间,已达到了2467例;1990~1997年8年间,就达到了2546例。可以想象,实际数字远远大于这个数字。除住院外,不经医生诊断,自行到药店买药的人也不在少数,一项调查表明,有59%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这种举动,其中也有不少吃错药而发病的。跟着广告吃新药,成为一些人的时兴之举,有的人成为一些性能不稳定药品的实验品而身受其害,还为其大唱赞歌。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药物本身存在的原因(如药物特定的生物活性、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等)外,机体的因素也是不可排除的,种族、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生理特点、新陈代谢状况等,都有可能使药物在个体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差异,引发出多种不良反应来。要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外,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做到不乱用药、乱点药、乱服药,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真正对自身的健康负责。
治病是一项综合工程,除药物的作用外,与人的精神、饮食、锻炼等众多因素都有一定联系。因此,既不能忌医讳药,有病拒不服药;也不能造成对药物的过分依赖,把自己泡在药罐里。不该吃药时不吃药,没有特别征象时不吃补药,需要吃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应当是对待疾病和药物的科学态度。“未达(之药),不敢尝”,孔夫子对待药物的态度值得现代人效法。(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