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禅修:请勿活在概念中﹙四﹚
2014/9/6   热度:183
“Making demands is one thing, the reality is another thing. ” - Godwin Samararatne “ ‘要’ 是一回事,实况却是另一回事。” - 葛荣居士 曾有位同修问:她有位从外地回港渡长假的亲戚常要她倍伴逛街观光,虽已倍伴多次,但稍有推辞时这位亲戚便会说一些令这位同修内疚与不好受的话。若顺从这位亲戚,她自己又没有这么多时间,很苦恼。 放下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我建议这位同修需先审察她的内心,有没有一个“我要做好人”的概念。若有的话,便需学习放下它,因这个概念驱使一个人执着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自觉地做了很多取悦别人的事,只是为了别人说一声:“你真是一个好人”。其实,这行为是一种“我执”,执着“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放下了这种执着,便再不会因别人说一声“你真不够义气”,便盲目地做很多事情,为的是别人说一声“你真够义气”。会否被别人的说话指到东或西,又会否被别人的说话令自己哭或笑,并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而在乎自己的心对别人所说的话的执着程度是深还是浅。“外相”是别人的说话伤害了自己,“实相”却是别人的说话本来是没有力量的,只是自己给力量予别人的说话来伤害自己。 放下了“我要做好人”的概念,当然不是马上走到另一极端,做个不好的人,而是做所“需要”(need)做的事,不是做别人“要”(want)自己做的事。因此,我建议这位同修先觉知觉醒地观察她在这处境里所饰演的角色,然后再了解如何可以做好这个角色所需要履行的任务,而不是做别人要她做的事。 什么是所饰演的角色所需要履行的任务?首先,这位同修需观察她与她的亲戚的关系是直属近亲或是远亲,了解她的角色。然后便是观察个别的实况,例如观察她的亲戚有没有特别的因由而需要倍伴;观察她倍伴这位亲戚的次数是否适量;观察她自己的公事与家务有没有时间处理;观察她自己的体能,有没有足够休息的时候;然后平衡各个因素,视乎个别不同的实况作出个别的取舍、决择。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个观察、平衡与取舍的游戏,因为世事是不完美的,若我们要在不完美的实况中找寻一个完美的方案,便是自寻烦恼。 过了两三个月,这位同修说她再没有为她的亲戚而苦恼,因她在适量地倍伴这位亲戚后,清楚知道她已履行了她的任务,做了她“需要”做的事情,她的心便感到安详与自在,没有再理会这位亲戚的埋怨、指责或进一步的要求,也没有再执着她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慈心是不可以用质物的概念来量度 有另一位同修曾问:他有位朋友要借钱,但他已借过钱给这位朋友,不想再借,但不借的话这位朋友又会抱怨与指责,况且修行人要有慈心,是否应该再借,很苦恼。 我也建议他先学习放下“我要做好人”或“我要做一个慈心的人”的概念,然后观察与了解实况,好好履行他在这情况下所饰演的角色的任务,做这个角色“需要”做的事,不是做别人“要”自己做的事,也不是自己“要”自己做一个慈心的人。 慈心并不是情绪,也不是概念。若然苦恼应该或不应该去借钱给别人,这是情绪。若然不苦恼,但也不问因由地每逢有人问借钱就借给别人,这也只是一种概念,这并不是有智慧的慈心。 什么是所饰演的角色所需要做的事?什么是有智慧的慈心的行为?首先,观察自己与这位要求借钱的人之间的认识是深是浅。然后便是观察在这个别的情况下,凭自己的人生经验,了解这人所说他需要钱的因由是否合乎情理;若然把钱借出的话,对整件事是否有建设性,或只是满足别人的要求;若然他不还钱的话,对自己所做成的财务负荷是否有能力承担,到时自己会否闹情绪。然后平衡各个因素,视乎个别不同的实况作出个别的决择。 最后,无论所作的决择是借或不借,这静心的观察、考虑与平衡的过程本身已是一种慈心的行为。慈心与否并不在乎物质层面的借或不借,在乎心;在乎无论借或不借都是基于静心的观察、考虑与平衡,而不是基于要满足别人的要求或要自己做一个慈心的人。慈心是不可以用物质层面的借与不借(或借多借少)的概念来量度的。 祝愿各位不思善、不思恶,了解“要”(want)与“需要”(need)之间的分别,也认识如何可以有智慧地平衡与决择,继而随实况而行,不是随概念而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学佛人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 越积越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就是累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