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人生多做“无用”之事
2014/9/6   热度:362
有报纸报道,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一线城市工作的白领,59%有离开打算,另有11%已经付诸实施。离去的主因是:房价太高、消费水平高、很难融入城市、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
逃离北上广,已不是新闻。能逃开一线城市,却一时逃不开生活的压力。对很多工作、生活不如意者,青年导师徐小平说:“骑驴找马,也不要虐待那头驴。”顶着压力负重前行,更要善待自己当下的工作,善待自己,始终拥有信心和决心。
有一位心理医师,他的建议是:压力人生,多做点“无用”的事情,多点热爱,人生才能更丰富,更快乐。
我在一家外企兼职担任心理咨询顾问已经5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最有意思的是两个迥异的人:田和方。
田34岁,出生贫困,一路自己打拼,考到名牌大学,毕业10年,干到外企中层,担任销售主管,敬业到令人瞠目。他几乎没周末,也没成家,总是精神奕奕地出现在办公室,开会,谈判,为了细节和利益与对手锱铢必较。
他以“铁人”形象为同行知晓。所以他来找我时一反往常,让我吃了一惊。他几乎酩酊大醉,笔挺的西服也沾上了污渍。“如果不来找你,我怕会打开10楼的窗户插销……”起因很小:昨天他刚被确诊为萎缩性胃炎,今天又丢了一笔50万的合同。这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我问:你谈判成功的也有千万合同,50万何足挂齿?
他真正害怕的,是被淘汰,失去现在的位置,被打回起点。他受够了贫穷带来的耻辱。为此,他焦虑失眠……我开出的药房就是请他旅游,给自己放假。
这个药房似乎有效。他从法国小镇回来之后,兴冲冲地拿来拍摄的大沓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一望无际的湖面,一无所有。他终于为自己的心灵,留出了一点空闲和安宁。
如今,他一年出去旅游一两次。
工作如果成为生活的全部,好比溜冰只穿了一只溜冰鞋。人生需要平衡的美感,需要用爱好、兴趣、宽广视野和丰富触觉来填补空虚。
方是另一个典型。他名校毕业,找工作很顺利,谈过的女朋友个个漂亮。月薪六千,租在北京国贸,每个月月薪花光,对高房价、高竞争,态度漠然。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他却毫无斗志,对什么也没兴趣,口头禅是人生不过如此。下班了偶尔来我这儿坐坐,闲谈。这种类型的人格看似平静,对压力视而不见,但压力都在心中默默积压。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一间餐馆打工,告诉餐馆大厨,自己的理想是进入华尔街当银行家。这位大厨说:“我刚从华尔街一家银行辞职,天天朝九晚五,吃腻了恶心的汉堡包!我很喜欢烹饪,现在生活很愉快。”我问方,你猜这位MBA怎么回答?方说:MBA会说,你喜欢华人餐馆,我还是喜欢华尔街银行。人各有志嘛。
我说,对,人总得喜欢点什么。你觉得人生无常庸俗,选择逃避,其实“喜欢”才是最积极的逃避和情绪。无论数票子还是煎牛肉饼,你必须得探索一下,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他若有所悟。之后不久,竟报考心理咨询师,坏笑着说要抢我饭碗。
有所追求的人,如果懂得用广泛兴趣平衡自己的追求,就能走得更远,心更丰富。
有位外籍员工曾对我说:中国人很勤奋,很努力,但总是不够快乐。他们不会花钱,更热衷攒钱。他们可以背诵元素周期表,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却不愿意和朋友走得太近。他们考虑多大平米的房子,多大排量的车子,过于现实,缺乏理想主义……这位仁兄的话不完全对,却也让我深思。
我记得央视记者柴静描绘过的一个情景:某夜,她坐在飞机临窗位置,飞机骤然下降时,她看见骤然上升的月亮无比皎洁。
即使压力迫使你下沉,你也该注视窗外,是否会错过美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是修什么?把错误的行为修正。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两舌,这是错误的行为,把这些错误的行为修正,永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这就叫修行。“修行”这两个字的定义,不是说我每天读经是修行,我每天拜佛是修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杀盗YIN妄,那修行有什么用处?拜佛也没有用处,做再多的好事都没用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