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孩子需要延迟评价


2014/9/6    热度:250   

读过钟琴老师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方鸣,是高一下半期,作为一个旁听生来到我们班级的。性格蔫不登的,话不多,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倒数。但最让人头疼的,并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有让周围同学特别是女生难以忍受甚至害怕的“癖好”——喜欢虫子。……

这个蔫脾气的怪孩子除了这个“怪毛病”,平时不言不语,不犯纪律,倒也相安无事。没曾想,时隔不久,方鸣还真能蔫肚蔫淘,闯了祸,差点被学校开除回家。

事情的起因和生物实验课有关。

生物准备室里的实验员王老师(不是上生物课的老师),50多岁的年纪,眼睛高度近视,平常好跟学生嘟嘟哝哝地。但对自己的分内工作非常勤恳、尽职。每当实验课结束,她肯定要把试验讲台擦得干干净净。再将讲台一旁的盆里的抹布洗干净,换上清水,以便随时用。

别看方鸣在其他课上不怎么精神,可到了生物解剖课上,则尽显“英雄本色”。分小组解剖蟾蜍,多数学生打怵不敢动刀,方鸣则“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剖完一个行了呗,方鸣上了瘾,还要再剖。趁课任老师没注意,方鸣就钻进隔壁的准备室找王老师要。

可这些做实验用的蟾蜍都是有数的,那是生物老师们想方设法瞅着下雨天顺着叫声到河沟里逮的或是学校花钱买来的。每个小组的实验用个数是一定的,怎么可能让方鸣一个人剖个够。

王老师不给,方鸣站着不说话,也不走。王老师有些气哼哼的了:“没见你这么个学生,动刀杀个癞蛤蟆还能上瘾,没准儿将来还会杀什么……”

话没说完,方鸣调头就出去了。一个人坐在试验室的角落里不出声,尽管有同学招呼着方鸣过去帮忙,方鸣也不动,只是看着其他同学在吵吵嚷嚷地翻弄死蟾蜍。

下课了,老师让科代表及实验小组的组长留下来收拾蟾蜍的尸体。通常这种活王老师不干——“太瘆人”。方鸣虽然不是科代表也不是组长,但那天表现很勤快,主动留下来帮忙收拾。

学生都走了,实验室回复了宁静。王老师信手从讲台旁边的水盆里拿出灰不突的“抹布”准备擦桌子……

忽然感觉不对——今天这个“抹布”怎么滑溜溜肉腻腻的,和平日的感觉截然不同。王老师近视的眼睛隔了镜片凑上去看:是一只刚被解剖过的蟾蜍。

王老师把手里的死蟾蜍扔出老远,一屁股坐到讲台上,虚汗顺着脸颊淌下来……

当找到方鸣时,他没有否认自己的“罪行”,眼睛看着教导主任,怔怔地,什么也不说。学校打电话请父母领走这孩子——毕竟他是一个旁听生。看着一旁气愤不已的王老师,我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然而当真父母来领孩子,并向王老师道歉时,王老师却转身替学生向教导处求情了:“怎么说也是一个孩子,过后他就明白了。为了我就把学生开除了,耽误他的前程,这不好……”

……

直到多年后我带着儿子在大连的一个博览会上见到他。

那天,我和儿子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被放在地上的一个样式普通的盆子所吸引。身边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好奇的人。盆是纸做的,里面盛着水,丝毫不渗漏,几尾颜色各异的鲤鱼在里面畅快地游来游去。

奥秘在于那个盆子内层附着的特殊防水材料。

我和儿子驻足看产品说明时,展台后传来惊喜的叫声:“钟老师!”

我抬起头,黑瘦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的眼睛,“……方鸣?没错吧。”

此时的方鸣已是一家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的研发人员。纸盆里的防水涂层就是他的研发成果。

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当年我曾在心里怀疑这孩子心智退行或固着在幼童阶段——哪有高中的孩子,还捉虫逮鸟的。从来就没有想过,这孩子执着一念和创造精神的关系。他不声不响的外表下面其实活跃着看不见的思考和探寻。

对一些“另类”的孩子,我们真的需要延迟评价,不可轻易用简单的标准下结论,更不能轻易否定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因为我们的简单粗暴,极有可能扼杀孩子的特殊才智,泯灭他们的特殊才华,为教育之术者不可不慎于此。

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面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但是,面对高考升学,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遴选机制,我们常常是无奈地叹息。因此,天才对教育惟一可说的话,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现今,方鸣这类孩子具有着普遍性。

在高考升学的评价标准下,家长、老师习惯于以分数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抹煞了大多数孩子的长处。这其实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竭力挣扎却又难以走出的误区。

读了这篇故事,或许会让更多的父母站在全新的角度,拥有崭新的评判意识,能以多元的标准去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公正的评价,并能在这种评价中得到自信和满足,走上独特的成功之路。

作为一个执教多年的语文教师,作者钟琴很善于讲故事,在充满了情趣的叙述中,让孩子的天性展示得生动形象,使我忍俊不禁。同时,在字里行间中,也充满了她作为老师的宽容和爱。我相信,这种深挚而轻柔的情感会不时地感染到我们每一位读者。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时刻和孩子在一起的老师,钟琴老师独特的视角和发现,能够引导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做出深深的反思,至少,会让我们几乎冥顽不化的观念开始松动……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世界苦,我们要知道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既然一心求生净土,与西方净土不相干的事情统统要放下。只要得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喜欢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喜欢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年就多住几年,决定不碍事,来去自由。没得一心不乱,那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心不颠倒”,你走的时候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有把握去得了。经典里面说得很好,这个法门“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下品下生,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因缘,就是遇到善友劝你念佛求生净土。你肯接受、肯信、肯依教奉行,就是你多善根、多福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