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2014/9/3    热度:437   

[成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78-80页


【作者简介】袁琳蓉,1961年9月生,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馆员。
【责任编辑】张勇
【参考文献】
1 慈仁杰博:《浅析西藏藏传佛教长期存在的根源》,《西藏研究》1995年1期。
2 尕藏加:《浅谈藏族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西藏研究》1995年2期。
3 邓玲:《从文献统计分析看藏学研究现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2期。


本文对1990年至1996年间有关藏传佛教文献资源进行了调查,从藏传佛教教派、藏书级别、出版年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并对藏传佛教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藏传佛教是西藏人民信奉的宗教,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并在藏区根深蒂固,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我国藏传佛教研究真正的开展是在80年代以后,并且在学术水平上也逐步深入。随着研究的不断展开,对于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笔者在搜集整理藏传佛教文献资源过程中,深感资料的缺乏和零散。为了引起藏学力量对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的重视和研究,本人对藏传佛教文献资源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主要依据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馆藏的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由于藏文古籍、国内的非公开出版发行文献、港台的藏传佛教文献出版情况以及英文、日文、俄文版的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等书目信息极不完全,我们对这一部分从略。这次调查搜集了1900年至1996年间有关藏传佛教的文献目录,共计2933条,其中书籍60种,论文2792篇,译文81篇。我们将这些文献资源按《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从藏传佛教教派、藏书级别、出版年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并将这些数据作对比、分析和研究。
  一
藏传佛教作为藏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其研究的结果直接反映着藏学的研究水平。现将所搜集的2933个条目,按《中图法》分类,并根据论文的水平质量分为研究级、普及级,如表一(见下页)。研究级即为有较高学术水平、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如研究报告、原始资料、工具书、重要参考书等等;普及级为介绍性、知识性的书刊资料,等等。
  表一

从表一显现出藏传佛教文献中属研究级的文献占总数的80%,而普及级的文献只占20%。可见,在藏传佛教研究中,研究级类书籍、论文很多,而普及级类较少。
在总数为2366种研究级的论著中,藏传佛教的研究占18.6%,宗教文化艺术占17%,宗教与文学占13.2%,远远领先于其它类别。可见对藏传佛教、宗教文化艺术以及宗教与文学的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力量雄厚。其次,关于藏传佛教的各教派,如萨加派、宁玛派等教派的研究著作、论文较少,基础薄弱,这可以指导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到这一现象。同时,也暗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理论的深入研究。
在占总数20%的普及级著作中,宗教文化艺术类比例较大,占该级著作中的18%,反映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力量较强。其次是民间信仰数量较多,占14%。通过对具体书目、论文的研究,笔者发现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民间信仰研究范围较宽广,但深度不够,这是今后待解决的问题。

  二

其次,将不同时期出版的藏传佛教的书籍和论文进行统计,以分析各个主要时期的研究情况,见表二。
  表二

从1900年至1996年96年间,我国藏传佛教的研究工作从小到大,逐步深入。当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研究工作受到影响,这属于一个特例。
1900-1949年,49年间统计的论文为260篇,书籍9种,译文12篇。从反映的内容看以实地调查为主,介绍藏传佛教的文章居多,其中有些文章是记载外国传教士进入藏区的情况。1950年-1966年16年间,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这期间派出各种科学考查团对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大量的调查报告和有独立见解的专著涌现,从统计的结果也反映出来,研究级文章较多。这一时期,藏传佛教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1967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期间,很多学术机构基本停止了研究工作,成果较少,从搜集的条目上可以反映出来。1977年-1982年,这5年间,我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中央拨乱反正,学术界面貌一新,藏学研究进入正常化。这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增大,质量提高,特别是翻译文章的增多和书籍出版量的增大。1983年开始,藏传佛教著作、论文不断问世,尤以1986年以后,变化更为显著,呈直线上升趋势。如1991年至1996年5年间的时间,发表论文1624篇,出版发行书籍13种,翻译藏传佛教的文章达33篇。5年间发表文章的总数占96年间所搜集文章总数的57%。分析原因,首先是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其次是大量藏文版的藏传佛教著作翻译成汉文,在此基础上研究文章增多;再有,“宗教热”的回升,更多的人迫切希望能对藏密有一个基本了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传佛教的研究工作和藏传佛教经、律、论著作的出版。

  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首先是翻译出版的藏传佛教经典增多。这使我国的藏传佛教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藏传佛教的研究发展不平衡。藏传佛教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学科较多,如本人在统计过程中选择了与藏传佛教相关的16类学科进行分析。这16大类作为研究藏传佛教的相关学科,对藏传佛教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统计结果分析,这些学科发展不平衡,如研究各教派的较少,研究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较多;研究宗教历史的较多,研究现代的较少。
3.大力培养藏学研究的接班人。目前,我国研究藏学,主要是在北京、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区设立了中央及地方各级的藏学研究机构。但由于藏学研究工作正常开展的时间不长,虽然国内有一批长期研究藏学的专家、学者,但人数偏少,年龄偏大,研究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从统计的结果看,达到研究级水平的论著的作者,就是固定的那么一批人,显然太少了,因此,要大力培养藏学研究的接班人,全方位地研究藏学。
4.重视国外的藏学研究成果。据报道,在国外,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三千多人在研究藏学,藏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所统计仅美国就有十多个藏学研究机构,藏学刊物分布世界各地,大批研究成果呈现于世,其中不乏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统计中发现,真正把国外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的翻译文章并不多。要沟通国内外的研究信息,才能使国内学者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扩大研究视野,开辟更广更深的研究领域,才能使国内学者通过我们高水平的藏学研究成果认识藏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这个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觉悟。“佛”这个字,有体有用,体是智慧,作用是觉悟。学佛的真实受用,就是自在、快乐。学佛,你有智慧处理日常生活,确实是“法喜充满”。我们佛门里面讲“法喜充满”,这个“法喜充满”,就是自在,就是快乐。很多人学佛,学得愁眉苦脸的,这个学佛没有得法,没有得利益。学佛不少年了,在生活里头还是得不到受用,什么原因?烦恼习气没断,妄想分别执着还是很深。得不到受用,学佛就学得好苦;如果你得到受用,学佛好乐,就好自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