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寺“80后”学僧的现代佛学生活


2014/9/6    热度:225   

2010年4月11日凌晨4点,当人们还沉醉在睡梦中,岭南名刹南华禅寺内的打板声已敲醒沉睡的山峦,钟声在山间回荡。佛学院学生宿舍的房间灯光渐次亮起。

大雄宝殿内,佛音缭绕,灯烛辉煌。一个多小时的早课是修行者每天必修的功课。学子们随着师父们手持引磬、鱼槌、铪子和铛子等法器,齐声诵唱楞严咒。



上午8点,吃过简单早餐的学僧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各有法号,“校服”是统一的黄色或灰色海青,讲桌上放着一串佛珠。

从8点到10点半,学僧们上3节课;14点到15点半继续学习;16点,必修晚课。

佛学院的课程以佛学为主,还包括古代汉语、哲学、政治、英语等学科。如今常有外国僧侣前来参学交流,英语成为学僧的必修课。

讲授佛学的法师是出家人,其他课程则聘请韶关学院教授。

本科班的盖亮今年26岁,对计算机很有兴趣,正努力学好英语,打算毕业后到国外的寺庙去继续深造。

盖亮以前只读过初中,20岁出家,来南华寺佛学院学习已经4年。

刚来的时候盖亮打过架,所受的“惩罚”就是坐禅。法师让他拜佛忏悔。

“刚来的学僧,打架、抽烟等违反佛门清规的事时有发生。3个月后,我们必须戒掉不良习气。”盖亮称。

盖亮的手机有音乐播放功能,储存的歌曲既有佛教音乐,也有流行曲。以演唱佛教歌曲出名的内地歌手萨顶顶和台湾歌手齐豫是这群“80后”学僧的“偶像”。

南华寺佛学院目前有学僧140多人,分别就读于养正班、预科班、本科班以及研究班。几乎全是“80后”,最小的仅16岁。

南华寺佛学院的通广法师表示,自唐宋以来,中国各大寺庙都有集中参修佛学的形式,千年古刹南华寺培养了一代代佛门弟子。“80后”学僧的想法更多,听MP3、学电脑、英语、哲学,关心时政,建立对世界正确的认识观。

毕业后,学僧们或留在南华寺,或到中国各大寺庙参学交流,甚至到英国、泰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继续深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 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能化解是怨恨深了,我们要有耐心,这要有定功,不能着急,我们始终以真诚心来相待,时间久了,自然有感应,我们每天将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他业障早一天消除,他就能觉悟,就能回头。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