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亲子共聚QQ群里读《论语》
2014/9/6   热度:228
晚上8点,电脑前很多人在用QQ兴致勃勃地讨论着“3Q之战”。不过天长小学三(4)班的QQ群里,网上再大的话题,似乎也不能影响他们每天此时雷打不动的“集体读经”。 的确,用QQ群来读经,记者也是第一次见到,正式采访前一晚,还特地在这个群里体验了一个小时。 “3Q混战”之夜 孩子QQ群里读《论语》 记者8点多加进群,发现群里已经很热闹了。成员有88个,三(4)班语文老师马琳介绍,这包括班级里的很多孩子,孩子家长,以及听说有这个活动,林林总总入群的朋友,有的是别的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甚至还有外省的。“不过能坚持下来只有一部分。” 从马老师一年级带这个班开始,就建议孩子们读些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大学》……现在是在读《论语》。” 一年前,马老师开始想到了用QQ群。每周周日到周五,每晚8点,马老师都会出现在群里。 记者问,那一般读多少遍?她说,烂熟于心起码要百遍。 记者惊讶,这么多?马老师说,以前孝庄皇后就这么要求康熙的。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各家爸爸妈妈报告孩子读完。 20:25:13,“马老师”给仍在继续的孩子打气:孩子们,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让我们一起坚持! 20:27:19葛祎瑶妈妈喊:祎瑶已读完! 马老师继续在电脑前敲着键盘,用《论语》给大家打气:这让我想起孔子的那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于乐!” 20:40:37“马老师”在群里喊:向大家鞠躬致谢!大家晚安。 记者看了下,当晚有9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与孩子一起参与了这个活动,另有五六个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大多数孩子读经 老师不给注释 孩子才三年级,读经都能懂吗?群里的很多父母似乎都认同马琳老师的一个观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一开始我为了这个问题和老师讨论过,一般大家都觉得,看着注释读古文,便于理解和记忆,但后来还是接受了马琳老师的观点。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论语,其实历史也已经很悠久了,注解也很多,都只能代表注解人的观点。况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话也有不同的感触,有时候,解释太多,反而给孩子套上了思维框框,或许他自己可以理解得更好。”一位家长说,当然,不给注释这种做法也不是绝对的,实在太难理解,家长老师肯定要点一点。 “不是所有读过的他都明白。”男生张谭子的妈妈说,但是她真的发现,儿子作文里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国学经典名言了。“现在应该是孩子奠定基础,先让内容朗朗上口起来。”巧的是,张谭子的爸爸也是上城区一所小学的校长,他有意无意地和自己学校语文老师说了这个群的事,据说真的有语文老师去效仿尝试了。 父母也跟着孩子读经 很多道理边读边悟 每天晚上8点和孩子一起开着QQ群读经。记者把这个事说给年纪相仿的80后听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每天和孩子一起读四书五经40多分钟,那做父母的电视还看不看了?偷菜还偷不偷了?晚上8点,本来正是看电视、偷菜、上网的黄金时间…… 但群里读经家庭的特点似乎也比较明显:孩子的行为习惯都非常有规律,每天都能坚持写完作业——读经——锻炼——睡觉,爸爸妈妈在孩子入睡之前,也基本不贪恋电视或者偷菜之类的网游。 记者联系了吴雨桐的妈妈,问为什么会跟着孩子读《论语》? “我们像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是不读的,但是现在成年了吧,突然跟着孩子接触了一些国学经典,觉得好多的道理都很入理。而且,孩子边读边悟,有些道理,就不需要我们家长苦口婆心地讲。”她说,女儿现在是自己一天不读就难受,“晚上如果没读,早晨起床也会读一读。朗诵方面长进不少。” “孩子每天放学到我公司,先做作业,等到6点半之后,爸爸开车来,全家搭车回家。因为路远又堵,所以可能要40分钟,这个时候,我就和孩子开始读《论语》,我一遍,她一遍,她不懂,我就讲。” 吴雨桐妈妈还有一大工作,就是每天整理群里的读经记录。 “从2009年10月12日开始到今天,每个周日到周五。如今,已经有厚厚一打了。”她说,这些都会是孩子今后美好的回忆。 其实,连马老师本人,也并非从小是国学的粉丝:“我也是在工作之后,重新跟着孩子读到这些经典,觉得好多的道理,其实老前辈早已在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学佛人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 越积越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就是累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