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爱叫批评
2014/9/6   热度:109
感觉有点矛盾?同行说。 什么呢?我问。 东方文化,是一种人性本善的文化,生活中对人却有很多批评;西方文化,是一种人性本恶的文化,生活中对人却有很多赞扬。他说。 嗯。这有什么矛盾吗?继续问,但心里对他的洞察肃然起敬。 人性本善的,不是应该多些赞扬;人性本恶的,不是应该多些批评吗?他接着说。 听起来是应如此,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像是回应他,又像是自言自语。 同行的总结,触动了我的神经。细细想来,的确有这么一种倾向:东方家庭的父母惯于批评孩子,西方家庭的父母惯于赞扬孩子。结果呢?东方人养成了谦虚品格,就像西方人养成了自信的品格那样。 可是,这与文化的人性论有什么关系吗? 看来是有点关系。 东方文化的人性本善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开始,就是个圣人胚子,给人生以无限的可能性。本来可以成为尧舜,而不去做尧舜,那就是自残。人若自残,挨批评,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西方文化的人性本恶论认为,人生而有罪,唯有信仰上帝,方能灵魂得救。一开始,就把人生放到了一个值得同情的位置上,然后就产生了一种同命相连的认同感。做不好,没关系;不放弃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这样一来,在东方,批评的背后,是期待;而期待的背后,则是关爱;在西方,赞扬的背后,是同情;而同情的背后,则是希望。 因此,当我们批评或面对批评的时候,不要忘了,深藏其中的关爱;当我们赞扬或面对赞扬的时候,不要忘了,孕育其中的希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虚云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这是个修苦行的。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衣服领子后面油垢很深,颜色都是黑色的。他不洗澡,也不洗衣服,但是他身上放清香。这香从哪里来的?香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华严经》末后“出现品”里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是平等的。九法界一切众生,哪一个没有如来的智慧、德能?如来具有圆满的智慧、德能,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切众生皆有诸佛如来的相好,“相好”是福报!他能够一年都不洗澡,身上放香气,这是相好,自性本具的。我们学佛多年,出家多年,身上气味难闻,甚至于还有口臭。你修行有没有功夫,你能够瞒人吗?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